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人教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035267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人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第 1 页 共 8 页素质教育评估试卷八年 级语文温馨提示:1.本试卷有三大题,22 小题,共 8 页,请逐页核对无误再答题;全卷满分 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 5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2.希望你沉着应考,相信你能考出自己的最好成绩! 题 号 一 二 三 书 写 分 总 分得 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3 题。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 不可名状的晨熙中依稀可 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这个奇绩已经消失了。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2分

2、)惊骇( ) 瞥见(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错别字: 改正: 错别字: 改正: 3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 (2分)不可名状: 剪 影: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三个句子存在语病,请一一改正。 (6 分)“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 四位一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新格局的局面正在我市形成。 创作和发送红色短信已司空见惯。通 过开展 发送红色短信活动,我们可以在发展文化和传承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素 质。改正: 5名句默写。 (10 分)复行数十步, 。 (陶渊明桃花源记 )无丝竹之乱耳, 。 (刘禹锡陋室铭 ) ,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得分 评卷人201

3、0201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校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学校 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装订线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第 2 页 共 8 页 ,万物生光辉。 (长歌行 )树树皆秋色, 。 (王绩野望 )迷津欲有问, 。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杜甫春望中移情于物,表达自己感时伤世感情的诗句是:, 。古诗词中,有许多表明远大志向和胜利信心的佳句,请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 。6.名著阅读。 (5 分)(1) 骆驼祥子是 (作家)自己最钟爱的一部作品。小说写了祥子三起三落的经历,为我们描绘了北平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请根据下边的提示,补写出祥子失车的主要情节。第一次,他用辛苦积攒了三年的钱买了一辆车,可 ;第

4、二次,他没有灰心,从头再来,拼命攒钱,可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第三次,他与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了车,可好景不长, ;(2)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 这一英雄形象,在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 。7.语文综合运用。 (8 分)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在城市的花园里,在农舍的庭院中、在学校的读书亭边,常可见竹影摇曳。为了感悟竹文化的魅力,假设你所在的班级准备编写一份竹韵小报(1) 竹韵小报的“修竹资料”栏目里,编录了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的几则相关资料。请你联系这些资料,帮忙把“编者按”拟写完整。 (4 分)【资料一】竹,常绿多年生植物。茎圆柱形

5、,中空,有 节,挺拔向上,质地坚硬。叶青翠,美观,凌霜不凋。【资料二】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 ”此名言留传甚广。【资料三】清代画家郑板桥喜画竹,并且常在画上 题咏竹诗 。例如 “未出土时先有节,纵凌云处也无心。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资料四】中国人视竹为吉祥之物。竹与 兰、梅、菊被誉为“四君子” 。竹与梅、松被誉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第 3 页 共 8 页为“岁寒三友” 。常见吉利画有 岁寒三友、 竹梅双喜等。编者按:人们爱竹,爱它那洒脱的风姿;人们爱竹,爱它那 ;人们爱竹,爱它那 。(2) 竹

6、韵小报的“咏竹诗联”栏目里,有一副对联的下联与别的对联弄混了。请你运用对偶知识判断下列诗句哪一句是这副对联的下联?(只需填序号)(2 分)对联:凌云劲竹真君子 ( )A、野泉声入砚池中 B、清香移在菊花枝C、梅梢月斜入影孤 D、空谷幽兰绝美人(3)随着两岸交流的加深, 竹韵小报准备增设一个新栏目,以下这则材料也将编入此栏目。请你为该栏目取一个合适的名称。 (2 分)前不久, 海峡周刊刊登了台湾人杨先生在厦门创办“竹友园”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经营“谈竹庄”的厦门青年刘先生还特地拜访了杨先生。他们在竹友园里赏竹、谈竹,缔结了一段竹友缘。 “千载竹文化,两岸本同源”,两岸竹友倾心竹文化的情感在这

7、里找到了共鸣。答: 二、阅读(55 分)阅读下面三部分文字,完成 821 题。(一)(20 分)耳朵看世界孙道荣一位通讯员拿着厚厚一叠照片,来 报社投稿。我接待了他。一张张翻下去。很遗憾,大部分照片质量很差,很多照片模糊不清,有的是拍照时手抖动了;有的是没有对焦,虚了;有的根本就没有 认真取景,似乎是随手拍下的。老通讯员看出了我的疑惑,解释说,这些照片不是他的,而是盲校的孩子拍的。他告诉我,为了让盲童们感知世界,学校特地组织了十几个孩子,拿着数码照相机,走上街头,凭着听力捕捉瞬间,拍摄身边 的世界。于是,就有了这组照片。凭借听力拍照?这可是第一次听 说。我再次端 详着手中的照片这是一张背景很乱

8、的照片,人头攒动,是大街上我们经常见到的场景。他指着照片说,这是学生小丽拍的。当时,她拿着照相机,站在热闹的街头,到处是嘈杂的人声,她 紧张得不知道怎么办。忽然,她听见人群中有个孩子在惊喜地喊奶奶, 紧接着,她听见祖孙俩人快乐的笑声。她将照相机对着笑声的方向,摁了下去。小丽为她的这张照片取名为街头的快乐女生。听着通讯员的解说,再看照片,乱糟糟的画面突然活了起来,我从那些奔走在街头的脸谱中,找到了隐约可见 的两张笑脸。因 为没有取景,这两张笑脸一点也不突出,被淹没在了众多漠然的表情中。但那确实是两张笑脸,如果你仔细听的话,仿佛还能听见她们的笑声。得分 评卷人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第 4 页 共 8

9、 页 他翻出另一张照片,这 是一个叫海涛的学生拍的。照片的主景,是灰色的地面,和一溜快速走动的双腿。他告诉我,与别的盲童不同,海涛不是先天性失明,而是五岁那年,因为一场意外的事故,失去了双眼。站在街头,海涛将他手中的照相机镜头,对准了路面和那些疾走的脚步。我们已经习惯 了那些急促的脚步声,从一个地方,奔向另一个地方,在这个忙碌的街头,谁还会在意你匆匆的脚步呢? 谁又会停留下来听听自己的足音?盲童海涛却为我们听见了。有意思的是,他让老师为他在照片背面题名慢,他是希望我们成人的脚步,能从容些吗?通过通讯员的解说,那些拍摄质量很差的照片,忽然变得生动起来。这些照片,都是盲童们通过他们的耳朵听来的,我

10、 们在用眼睛看的时候,如果也能竖起耳朵听一听,也许感觉就会迥然不同。有一张照片,拍的是一堆杂乱的树枝,树叶已经落得差不多了,显得光秃秃的,画面看起来一点也没美感。可是,当我竖起耳朵的时候,我听见了树枝上一只燕雀的歌唱。我已经多久没有听见城市上空小鸟的鸣叫和它振翅的声音?有一张照片,是一堵墙脚,一只小狗,跟在另一只小狗的身后,前面的小狗,头和半个身子已经跑出了画面。看着这 幅照片,我 哑然失笑,后面那只小狗屁颠颠的样子,也许急得哇哇叫吧。还有一张照片,看上去模模糊糊,分辨不出是拍什么的,估计是哪个孩子摁错了快门吧。通讯员却解释说,这是学生小勇拍的天空。天空?那么,他听见了什么?是小鸟的鸣叫,还是

11、飞机的声音?是风筝的哨声, 还是呼啸的北风?我一张张翻看着,我被孩子们凭借声音拍出来的照片深深吸引住了。这些孩子,他们看不见这个世界,但是,他们却清晰地听着这个世界,听见了它发出的每一个细微的声音。声音,那是他们看世界的另一只眼睛。而透过声音看到的这个世界,也是如此美丽,让人迷恋。(选自扬子晚报2010 年 2 月 4 日)8. 联系全文,说说第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5 分)答: 9. 第段中加点的“端祥”能否换成“欣赏”?请结合文章说说理由。 (5 分)答: 10老通讯员介绍了街头的快乐女生 慢两张照片的相关情况,另外三张照片的情况,则是通过作者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来介绍,请说说文章这样安排的

12、好处。 (6 分)答: 11说说文章结尾画线句“声音,那是他们看世界的另一只眼睛”的含义。 (4 分)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第 5 页 共 8 页答: (二)(18 分)上林湖之绿俞 强上林湖,狭长而多汊的湖岸,携裹着丰富的 变幻着的光,几乎要穿透时间的质地,像一棵高大乔木的根系向土地深处伸展开去。舷的两 侧、周 围 、目光所及之处,都是绿。爬上山坡的绿变得深沉与凝练,突兀的 绿在白云的阴影里滑翔,在峰峦的侧影与连绵起伏的坡面之间移动,展开;涌入湖中的 绿,仿佛因 发过酵而变得透明,绿在一阵风与另一阵风之间,在舷边,随着波纹的曲线不断 扩散,以消失的方式 强调整个湖面的恬静与澄澈。满眼涌 动或扩散的绿,耳畔丁 咚作响与沉静着的绿 ,向 远处绵延起伏的绿,在深谷的石头与草茎之间潺潺流淌的绿,在一只凌空的 鸟鸣里上升的 绿,将整个沉寂的上林湖 变成了绿的汇合绿的演出。从铜 管乐轰鸣的交响到小提琴轻 曼的独奏, 绿以自己的主旋律里跳荡五彩缤纷的音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