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不义而富且贵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034473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不义而富且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不义而富且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不义而富且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不义而富且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不义而富且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小 韩重点、难点1主要是讲授第1则、第3则选文。2引导学生把握孔子张扬的“义”这种价值取向,思考这种价值取向的现代价值。3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饭疏食饮水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义之与比一:自主学习:自读自译全文,并背诵。教师作辅导。二:合作探究:思考:思考与练习解题思路1、孔子的义利观是什么?1)富贵是否“可求” 。选文第1则:“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意思是说,富如果可求,即使是手拿鞭子的下等差役,我也去做。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是说富如果不可求,就依从我喜欢的。这段话有两点值得琢磨:第一,什么是“可求”和“不可求”?联系孔

2、子的其他言论,这“可”与“不可”的关键,在于行为是否合乎道义。人们常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孔子是把追随道义放在求福取财之上的。第二,什么是“吾所好”呢?孔子宣扬“贫而乐(道) ,富而好礼” (论语学而 ) ,宣扬“朝闻道,夕死可矣”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 ,并且感慨“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论语子罕 )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论语里仁 ) ,等等。很明显,他的所好,简单的说就是道义。2)生活如此贫寒如此简单有什么可乐的呢?在富贵、财利面前执著于道义,这是孔子张扬的一个主要观念。第3则选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

3、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饭疏食”和“饮水”相对,所以“饭”和“饮”一样应该是作动词,意思是吃;“疏食”和“水”则都是动作涉及的对象。 “曲肱而枕之”意思是说弯着胳膊枕着它。吃粗粝的食物,喝冷水,弯着胳膊肘作枕头,其中也充满了欢乐。为什么会这样呢?生活如此贫寒如此简单有什么可乐的呢?这里有一个意思孔子并没有明确地点出来。对他来说,可乐的并不是贫寒、简单的生活,而是在贫寒、简单的生活中坚持践履道义。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句,意思是说,干违背义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好像飘浮在天空的云彩。孔子不是说富贵对自己没有意义,而是说违背了道义的富贵对自己来说毫无价值。总之,按照孔子的观点,

4、贫寒并不是一个问题,贫寒而不能践履道义才是真正的问题;富贵也不是一个问题,以不正当的手段牟取富贵才是真正的问题。3)在贫贱富贵和道义之间,该怎么选择?第4则选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不处”之“处”本指安居,这里可以理解为接受。后一个“不以其道得之”应当是“不以其道去之” ,这样上下文才能够连贯起来,很可能是古人误写成了“得之” 。富是财产多,贵是地位高,这些都是人们想要的东西;可是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的富贵,人格高尚的人是不会接受的。贫是财物缺少,贱是地位低下,这些都是人们厌恶的东西;可是如果不能用正当的方法摆脱贫贱,人

5、格高尚的人宁可不去摆脱它。人们想要的东西自己有时候不接受、不据有,人们厌恶的东西自己有时候不摆脱、不撇弃,关键要看是否符合道。接下来:“君子去仁,恶乎成名?”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成就君子之名,根基在于培植仁德。如果离开了仁德,又哪里能够成就君子之名呢?惟其如此,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所谓“终食之间”就是吃完一顿饭的工夫。 “违仁”就是离开仁、违背仁。 “造次”是指慌忙、仓促之间。 “必于是”意思是一定按照这(仁的要求)做。 “颠沛”是指受磨难、受挫折或者贫困。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无论在何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持仁德践履仁德。第7则选文:“君子之于

6、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其中有几个关键词组要弄清楚。 “无適” ()就是没有什么事一定要怎么做, “適”是专主的意思。 “无莫”就是没有什么事一定不要怎么做,“莫”字表示劝诫,意思是不要、不可、不能。 “义之与比”就是与义并列,也就是一切按照义的规定去做;“比”本是并列、紧靠的意思。整句话意思是说,君子对于天下之事,没有什么事一定要怎么做,没有什么事一定不要怎么做,但有一点,就是一切都要依循义。原则是不可背离的,在不背离原则的前提下,行动也是具有一定自由开展的空间的。孔子张扬的义这种价值取向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至今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2、孔子强调将“义”置于“富贵”之上,

7、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直到今天我们仍可感受到这种影响的存在。试就此谈谈你的感受。提示:此题为开放式讨论,同学们可结合各自了解的社会现象来陈述。参考答题思路之一:孔子强调对富贵财利的追求必须合乎道义。在今天,这依然是一种极富现实意义的思想。这里有一个很近的例子。2002年年底到2003年上半年,我国广州、北京等地相继爆发了突如其来的“非典型性肺炎” 。先后几十个省份报告有疫情,数以千计的人染病入院,有的甚至被疫病夺去了生命。全国人民上下一心,掀起了抗击“非典”的可歌可泣的斗争。然而就在这国难当头的时刻,也有极少一部分人乘机大发不义之财。这种社会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这一部分人没有正确的义利观,为牟取财利而罔顾道义,不择手段。假如他们像孔子说的那样“见得思义” “见利思义” ,像卫国大夫公叔文子那样“义然后取”,就不会这样草菅人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