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由於学书法时未能好好听老师的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0328143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由於学书法时未能好好听老师的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由於学书法时未能好好听老师的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由於学书法时未能好好听老师的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由於学书法时未能好好听老师的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由於学书法时未能好好听老师的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由於学书法时未能好好听老师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由於学书法时未能好好听老师的(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我由於学书法时未能好好听老师的,也没好好练,就想出彩、出效果,倒反而带出一身歪斜、痉挛、促狭、丑怪的病来。待到想改时,离病入膏肓已经不远了。而恰恰是当时很多同道还喜欢这类乱写的方法,倒来讚美我。当我初懂书法时,我就下决心要改了。我改的方法是我反覆思考实践的,有正确有错误,有时也是用一病治一病,因此有很多朋友有微词。我在这裡也是说我自己的方法,无意与朋友们说个对错,因此可以解答,但恕不争论。一:姿势过去写字歪头耸肩,写下来不仅肩颈背疼,而且由於身体的僵直,造成字态亦有此病。所以我开始从自身的姿势抓起。1 执笔苏軾说得好:“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 ”虚是掌心空虚,宽是手指宽鬆,即是放鬆不拘紧。

2、我是採用食指、中指碰在一起(是為了虎口不紧) 、虎口圆空的方法。还注意无名指甲肉际碰笔桿,这是為了不让手指尖碰掌心,也是為了要宽鬆。宽鬆笔就不用执得过紧,这样可以意注於尖。2 腕平掌竖此语见於古人,开始我不理解。古人说腕平即要反扭,即手掌如向前推人,这样腕能平了掌亦能竖了。执笔也易写出中锋来。3 大字悬肘、中小字悬腕写大字臂不碰桌,中小字腕不用力压桌。左手亦不去枕右腕。4 左右臂对称我採用右、左手角度镜像对称的方法,我不将左手与胸平行,这是為了身正,根本也是為了能字正。否则身子一定是歪斜的,身体易僵,字形亦会僵。除此之外,左右肩亦要一样高、身体正,道理同。此外常有人问我,笔是否要正对鼻尖,其实

3、想想这就是不可能的,笔动时鼻尖也要随行?5 坐站姿坐要正,站亦然。而且我以為左手亦不可用力撑桌面,这样还是会身体斜而僵。二 笔墨纸砚1 笔我一直用羊毫,这是老师开始要求的,后来也受了林散老的影响。更多用纯羊毫,即不加猪鬃和尼龙丝的。当然有时也不讲究。但是我也赞同很多朋友用狼2毫,因為羊毫我在使用中也感觉到有驾驶的难度,更不好的是用意去使得它听自己使唤,这会让写字做的成份增加。王羲之没有用过羊毫,依然是书圣。所以虽然我自己用了,但是我反对有些用羊毫、尤其是极长羊毫的人,以技术的含量高来吹嘘自己、贬低别人的做派,我过去就曾经如此过。但狼毫的确贵而不耐用,所以我就沿用下来了。小楷用狼毫,但多用的是免

4、毫。喜欢用相对大的笔写小字。2 墨我一直用一得阁墨汁加水再用纯松烟墨块或者油烟墨块磨,也无一定之规。写完后,洗笔水加入砚中,盖盖后明天稍磨就又用了,有的朋友说你的墨有时浓有时淡,我其实真的没有要求的。我觉得字的精神不是靠墨的浓淡定的。3 纸一直用元书纸毛边纸来临写,创作基本是生宣,少用色宣、做旧的、花色的宣纸。以其遮丑反不喜。4 砚用有盖之大砚,有贵州且却砚,有安徽歙砚。大是实用,可以多墨;有盖是不浪费墨。三 进阶观1 楷隶孰先后我有一极端理念;书法如果要写到汉晋,最好是从汉隶入。而如果要很迅速写好看,那就从唐楷入。中国书法的辉煌年代是三代秦汉魏晋,后代可以有新奇,但是高度无法与上述时代相比。

5、三代秦汉魏晋的基础是平正,也就是说是对称、平正的篆隶。如人小时,身体先正还是先歪肩驼背?前者以后可以有变化,后者以后终身难以复正了,这也是孙过庭的三段学书论的观点。王羲之為什麼今人难以啟及?我以為:就是因為上述的原因。平正对称做绝了,如杂技演员的平衡感到了极限,以后就活了。而我们今天的基础是楷书,何况很多人开始就学唐楷,就是你不学,小学老师教的就是。唐楷就是斜的,所以从小不正是造成今天书法赶不上古人技术上最大的原因。我学了几年书,全是歪斜的,我至今还在矫枉过正。一人歪了,要正,必须要过正,所以费了老大的功夫。至今也不敢说我做好了,但是我一天一天在正的道路上走,几乎天天有悟,有时美妙非常。但现在

6、很多写字者还在重复巩固歪斜的病,而且还以為这才有神态,我不能茍同。3什麼能根本上改正,最好是开始就从隶书入,如果不行,后期也要下极大的工夫才行。篆隶要终身写,否则我以為写到魏晋就是空话。篆书与今天相隔远,也与今天的楷行草有大差别。所以可以不初学,但是我以為如果要在格调上达到相当的高度,金文不学不成,但楚的文字我不太喜欢,因為肃穆感欠缺,别的金文多多益善。甲骨因其与金文同代,笔划又细,可不学,但一定要多看,因為甲骨是保留先民自然、本然最多的书体,我常常看时就感动非常。大家草书多是写动,我是写静,纯净、寧静、肃穆,这多有益於金文、甲骨。我说过,我要用金文、甲骨来写草书,我感觉我是部分做到了。当然是

7、精神而不是写法。2 如何学隶书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要求自己。结构(正身):也分為二,一是平正,平与正我认為古汉语中是两个概念。平是笔划上横平竖直,也是结构上的平。正是对称,对称是很多写隶书的最不注意的了,但如果要将书法写正,这是不可不下功夫的。正要使左右上下都要平衡对称,中间划一竖线,要左右基本长短一样,尤其是长横。而且因為隶书要练横势,所以长横(波横)撇捺一定要到格子边,这是為了将横尽力开展,这对改正楷书的拘紧很有好处,过去说字扁则老气,有道理。不过我一直提醒学生,隶书一定不能去做“扁”想,要想横势开张,想扁会有高度压缩感,而横势开张则是横方向的大气,一是消极的,一是积极的。我从理念上要求写平正

8、,哪怕不好看,哪怕呆板。哪怕与碑帖上不一样。这我要求长期做,做到平正是你的骨子了我觉得才行,而不是你能努力写出平正来。二是布白匀称,分两步训练,开始是将所有的白写匀称,匀称到了绝对的大小一致后,再将白努力展开,意要在笔划和空白处,黑是笔,白亦是笔,古人说计白当黑。白如人之胸襟,要求开张能练出你的与天往来的胸怀来、和空间非常和谐的技巧,长此以往,则结构无有不好的。用笔(筑基):笔一定是纯中锋,我一直认為中锋虽简单,却有研究和掌握不完的东西,偏侧锋不需要学,写字时自然会来,我亦不转腕、捻管、调峰,只老老实实写去,多考虑会用巧太过。我用笔一直定位在笔触,意要向四面八方和纸背后用,真气充满笔触。继而再

9、如古人所说:积点成线。将这样的点无缝、无间断地衔接。用意亦不能用力,用意则活、用力则死。并且要提著用,按不能过,提不能将向下注的力卸了,古人云:“提就是按,按就是提。 ”就是要不用笨力、死力。要感觉一个笔触就是一世界,以后一个点触就可以写出极高的境界、无穷的智慧来,不是个中人是不知道的,此是写黑。中锋即笔在运行中笔桿基本不能倒,在起与结束时,必须意到,必须还要中锋。起笔不落稳就运行,是起笔尖的问题所在;笔结束时毛笔随意撇出,是笔锋飘尖的问题所在。我训练学生要求,起笔先定住再下行,出锋笔尖一定要送到笔划尖,而且意不是向外撇出,还是4要向下立住,这在开始会写板滞,但是效果极其的好。笔行走时一定要提

10、行,提行是达到极高控制力的非常好的方法,似乎米芾就说过一个“提”字。这种练字方法真草隶篆行是一样的,转学篆书时,提著行笔一下就能上手到位,很多人学篆书时笔划痴肥和转弯处易粗的的毛病极易出现,所以我常说,我们写字写一体,就是写别种书体了。临写是快是慢,我是基本是慢写。快了裡面做不到,就滑了,以后也不一定快,其实流畅就行了,所以以后一定要练一字一看帖,这是关键。大部分人临摹是看一笔写一笔,甚至看一笔划写一笔划,此是气不贯的问题所在,以后再用快来纠正,又会造成笔划中空,裡面无物。更别说写进去思想和境界了。但如果驾驭功夫上来了,不妨可快点。快慢是一对矛盾,书法就是一对一对矛盾的解决,都解决好了,你的功

11、夫就好了。有快写好的,那基本是天才性的书家,我駑钝,所以不能快。宣纸会因,所以写笔去擦、糙的人多,我是越因越慢写,越提笔写,甚至强迫自己用洗笔水来写,这时还是用我上述方法来练,一两个星期就解决怕宣纸和不适应宣纸的的毛病了,你以后可以用淡墨来缓行写生宣。隶书进程隶书我主张从方笔入,方笔会了圆笔自然好写。挑选字内空白开阔的、中宫不紧的碑。很多书法家认為开始学书要选紧的碑帖,我建议开始要写松散的,楷隶都是如此,所以即使写唐楷,也是从顏字入手比柳欧好。不必怕写散了,散收紧不难,紧了放开是极其难的事。可以先学张迁 、 西狭颂 , 张迁要注意的是裡面的小动作多了点,点也有点乱七八糟,我写时就做了改正。 西

12、狭颂為汉隶极品,肃穆大气,代表中国传统审美的极高境界,我比较推荐,有人认為难学,可能是,要有老师指导下就可以了。以后可以学曹全碑 ,可以练中宫收紧,笔画飘逸。再可学石门颂 ,学其散逸之气,两者都是圆笔。再后可学礼器碑 ,纯用笔尖提起,一定要体会其庙堂之气 ,即崇敬感,慢写可以练很好的笔尖功夫。还有一相当好的是孔宙碑 ,但是此碑要求临摹者有极好的抓形能力,否则非常难写。好大王碑不属汉碑,但因其品相相似,可以在临写中归於此类,这是非常好的一个碑。餘下就可以扩展开去,遍临汉碑。多方汲取营养。我不主张写汉隶要有作品感,朴实写去就好,这也是最难的。可以借鉴清代伊秉綬其思路。现在人要写隶书作品,想诸体皆精

13、,当然写行草,也要写篆隶楷,展览会效果好,也证明我五体皆能。所以每个书体都要有“艺术”美感,行草相对好办,但作為正规的篆隶楷就為难了,所以就想到了变形、用浓淡墨来装饰,与本然愈来愈远,再回头想写个普通、本份、老实的如老僧入室般的篆隶楷时,几乎到了不可能的地步了。这与我学隶书的正身、筑基的目的不一样,我以為反而无法写深入下去,因此当今隶书作品,為创作而学,撞车很多,易入手不易写高。如果书法想近古人,这个问题不好好讨论不可。而且推之於所有书体,也是当今书法浮躁的根本原因,展览是害人的。3 再学楷书和行楷5隶书写一阵后,学魏碑,在学魏碑和以后学行楷、行书、草书时,都要时时用隶书的结构观去约束自己,不

14、要太斜。待结构不错后,再学魏碑裡面的变化,变化就是孙过庭所说的“险绝” ,险绝可比喻如人能正身后、还能做出无限姿态来,当你有险绝的妙法后,不可再去表演这些,大家裡面变化无端,外面平淡如常。这就到了平正险绝平正的第三阶段了,这可能要穷一生的时间,而不是一两年。所以不能赶进程,要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学楷书,开始要求不高,只要求字形基本準确即可,以后则主要练习提按,笔笔在走中要有提按,但提按均不能过,不能猛,要求中庸,提按要做到极精良而随心所欲,大部分人提按是“随心所欲”的,但是一提就空,一按就重,这都是失控的表现,用失控的笔来达到自己的要求,怎麼可能。不过你有了这样的技法后,再去大提大按、发我胸臆

15、那是完全可以的了。一个是练操控,一个是採用表现的手段,不是一个概念。这样长期训练当然提按水平会做到非常好、到位。结构的布白训练是我也是与篆隶的要求一致的。学书法我是从欧体进的,但是写不好。欧体是很好,但是也确实有容易写呆板死的毛病。唐楷我都不主张写,虽然顏字、柳字容易上手、容易写好看。我在隋碑龙藏寺上下了很大功夫,我非常喜欢这个碑,因為其中庸、不激不厉的特点与王羲之相符,而王羲之我还是认為至今无人可及。魏碑很多变形很大,后来的学习者写出一个领域,也容易写出一种弊病。我的学生开始学时我教吊比干文入,以其平正。但确实会写呆板,所以以后再用别的来改正。但不管如何,我主张还是正形,就是碑字形斜侧不正,

16、开始也略调整正些写,以后可学其变。但我是怕变形容易,正形难,所以我基本后半生都是在正形。魏碑养分非常丰富,可在学一两种碑帖后,泛学。如张黑女 、 张猛龙 、 龙门二十品 、魏碑的一些造像等,还有晋的二爨(尤其是爨宝子非常精彩、极有古意)现在出版很多。其中姚伯多造像在裡面是非常出彩的,奇趣盎然,出人意表,但是学魏碑者一定不要被其“怪”诱惑、為风格而“怪” ,要明白我是来学什麼?这样才不至於走偏。小楷我认為学书者一定要学,而且由於小,比较精微,对於肌肉的控制能力会达到非常好的训练效果,小楷写不好,我觉得能将大字写非常好几乎是不可能的。小楷现在写的较多的是赵字,但我以為还是王羲之好。晋人的萧散还是书法的极高的审美境界,但可以先用赵来定型。王羲之小楷有不同的类型, 黄庭经变化多端、秀美非常;佛遗教经雍容平淡、不激不厉。学后可以再学钟繇的宣示表 荐季直表 ,后者尤為出色。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我写小楷依然和大字一样,要求自己笔笔到尖,走笔则提按,决不马虎。行楷是我用来衔接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