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获得感(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十集)观后感精选三份

上传人:wei****017 文档编号:3030122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的获得感(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十集)观后感精选三份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民的获得感(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十集)观后感精选三份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民的获得感(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十集)观后感精选三份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民的获得感(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十集)观后感精选三份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民的获得感(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十集)观后感精选三份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的获得感(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十集)观后感精选三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的获得感(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十集)观后感精选三份(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民的获得感(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十集)观后感精选三份人民的获得感 1000 字观后感(一)央视综合频道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播出最后一集人民的获得感,本集是这部大型政论专题片的收尾篇,以人民的获得感贯穿始终,让我们清晰理解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更强的幸福感。习近平强调,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共产党领导改革必须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就是要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群众的“获得感”作为检验改革“含金量”的

2、试金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力量。改革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改革的根本动力蕴藏于人民群众之中。改革源于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已经不能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不符合人民的利益。一项改革改革的成功与否、“含金量”如何,就要看它是不是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不是增进了人民群众的福祉。换言之,是不是让百姓得到了“获得感”。“获得感”首先是要感受到改革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比如,人民群众有房住,收入增加,能接受优质教育,能看得起病,养老有保障等,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在精神层面,要让每个人有梦想、有追求,同时活得更有尊严、更体面,能够享受公平公正的同等权利,这些是看

3、不见却感受得到的“获得感”。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改革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涨工资了,看病方便了,我创业了,办事不用多跑路了,药价降了,火车更快了”来自各行各业的最基层发出最朴素的心声,这是公众收获满满“获得感”的喜悦,也是对改革开放带来巨大发展的肯定。岁月记录更迭,时代见证变革,全面深化改革在时代的深谷里发出以民为本的最强音,在岁月的痕迹中留下浓墨重彩的

4、一笔。“群众获得感”的评价标准体现了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改革“向何处去”的正确答案,是改革“改得怎么样”的衡量尺子。掌握好这个评价标准,全面深化改革方能有底气、有力量、有成效。人民的获得感 1000 字观后感(二)2013 年深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由此,中国展开了一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大变革,一场努力实现 13 亿人全面发展的大变革。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深入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成就,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7 月

5、26 日晚,这部大型政论专题片以人民的获得感篇收尾,以人民的获得感贯穿始终。人民的获得感究竟来源于哪儿?首先,人民的获得感来源于国家变得更加富强。俗话说“锅里有,碗里才会有”。历史证明了,一个积弱积贫的国家,必定是国家在国际上没地位,国民在他国受歧视,民众在国内大都生计艰难,那有什么获得感?与之相反,国家越富强,国家在国际事务中话语权就越重;国民到外国,常常受到免签证的优待;人民安居乐业,富裕幸福。其次,人民的获得感来源于社会的公平正义。论语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人们对于公平正义一直非常看重。这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缺乏公平正义的社会,人们得到的常常是伤害,集聚的是怨气,社会的危

6、险“气压”就会升高。公平正义就是“减压阀”,就是社会的“稳定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这些鲜明的导向和理念,指明了推进改革的“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使追求公平正义成为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再次,人民的获得感来源民生受到更加高度重视。2020 年我国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这是一项伟大而具体的民生工程。“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人口在我国占有很大比重,重视农业,注重农村工作,关注农民收入,“精准扶贫”集中力量帮扶关键少数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中央的英明决

7、策从顶层设计为人民获得感开好了“最先一公里”,全面严查严惩老百姓身边的“蝇贪蚁腐”为人民获得感打通“最后一公里”。群众所关心的,就是施政的方向。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业有所就,居有所安,都是党和政府最为关心和着力的地方。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以的党中央不忘初心,“应”人民之“呼”,率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将改革进行到底,奏时代最强音,国家必定越来越富强,社会越来越公平正义,人民获得感越来越强,幸福之花必定处处开放。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 800 字精选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当前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突出障碍,不仅是来自于阶层固化和利益调整的羁绊,同时也受到视野狭隘和执行力欠缺的困扰。比如

8、,有的地方对改革目标任务认识不清,存在“雾里看花”的现象,虽然看好改革的前景,但在“往哪儿改”问题上,目标不够清晰,蓝图绘制得不具体,有“跑偏”的风险;有的地方在具体改革领域中,存在“近视眼”的现象,研究推进改革时视野过窄,只盯着眼前和脚下,常常只顾“埋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在改革着力点的问题上,有的部门存在“散光”现象,对改革涉及的多个系统和领域关系如何处理上,往往抓不住关键,牵不住“牛鼻子”;有的干部不会“弹钢琴”,抓改革缺少系统性思维,在政策衔接、制度配套上缺少有效招法,制约改革效益最大化,等等。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地方和干部对改革认识不足,对改革难点问题研究不深入,缺

9、少担当实干的精神。改革需要勇气和决心,更需要科学化、精细化的实施能力。要确保改革方向不偏离、任务不落空,首先要加强学习,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实质,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丰富内涵,特别是围绕改革总目标深入思考,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改革的总要求和方法论,坚持用辩证法认识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和重要关系。要坚持改革的正确路径,处理好科学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在具体方法上,采取试点先行、阶段性推进、综合施策的方式,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坚持拓宽视野,把握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使改革的方向、力度、速度统一起来。人生若波澜,世路有屈曲。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更需注重解决发展中不清晰、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只有盯紧瞭望塔,把准船舵,“中国号”巨轮才能向着中国梦破浪前行,使改革始终与人民心声相激荡,在时代浪潮中不迷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