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际关系视野下的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专题简介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214750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际关系视野下的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专题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群际关系视野下的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专题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群际关系视野下的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专题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际关系视野下的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专题简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群际关系视野下的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专题简介专题主持:崔丽娟,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在海内外发表心理学学术论文六十多篇,出版心理学书籍四十多本,其中心理学是什么一书,在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相继出版,并获得首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奖。该专题是顺利结题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参与群体行动:中国文化背景下群体行动驱动的社会心理机制”研究成果。人类作为群居性动物,不能离群索居。个体需生活在一定的群体社会环境中,从国家和地区、种族或民族,到年龄、性别、血缘,诸

2、多因素促使社会关系形成,从而构成不同的群体。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社会群体生活可以说是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一个人通常不仅仅只属于一个群体,而是若干群体的成员。群体形成的关键在于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群体的运作方式会影响成员的态度,促进或抑制他们的发展。群体成员同样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使群体发生变化,做出明智或失败的决策。群体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群体之间同样存在互动以及相互的影响。在当今的流动性社会中,无论是地域上迁徙的水平流动,还是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垂直流动,都会涉及到不同群体之间相互的沟通和融合,就群际关系而言,这是一种突破,亦是一场挑战。近十年来,一线城市的外来流动人口规模急剧上升,不仅是

3、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来到城市,越来越多学生也选择到大城市就读和工作。由高校大学生代表的、典型的流动人口群体,他们对当地校园以及社会的融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此外,在群体间互动的过程中,群体矛盾或冲突不可避免,弱势群体则会试?D 以发起群体行动的方式改变自己所面临的不利状况。因而,在本专题中,以上海这座城市为例,在群际接触、社会认同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了解外来高校大学生对不公平感、歧视感、愤怒情绪的感知,探讨是哪些因素,以及它们是如何通过相互作用而影响群体态度、群体行动、群体的流动及变化的。本专题包括三篇论文:群际接触对社会公平感的影响:群体态度的中介作用 群体边界渗透性和群体地位合理性与归属感:歧视感知的中介 现实与网络情境下群体愤怒和群体效能感对群体行动的驱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