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姬》中的爱情悲剧成因探析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212296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舞姬》中的爱情悲剧成因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舞姬》中的爱情悲剧成因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舞姬》中的爱情悲剧成因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舞姬》中的爱情悲剧成因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舞姬》中的爱情悲剧成因探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舞姬》中的爱情悲剧成因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舞姬》中的爱情悲剧成因探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舞姬中的爱情悲剧成因探析摘要:森鸥外是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先觉者,处女作舞姬是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之作。本文旨在从微观的角度对小说进行剖析,来探究造成凄美的爱情悲剧之成因。通过从几个不同角度的分析,可以看出这部小说之所以以悲剧而终,是由于当时主人公所处的时代环境和那深藏于胸的士大夫观念,加之主人公太田丰太郎和爱丽丝之间的爱情地位的不平等等诸多因素而导致。 关键词:森鸥外; 舞姬 ; 爱情悲剧; 丰太郎; 爱丽丝 森鸥外是日本近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在小说、戏剧、翻译、评论等方面都有所建树,与夏目漱石并称为明治时代的两大文豪,其创作活动和文艺思想对日本近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舞姬发表于 18

2、90 年,是森鸥外本身的自传性气息十分浓郁的处女作小说。也是森鸥外著名的留德纪念三部小说舞姬 、 泡沫记 、 送信人中最有影响的一篇。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第一次以近代自我的觉醒问题作为主题,向我们描绘了太田丰太郎与艾丽斯之间的唯美的爱情故事,但这爱情故事却以悲剧而告终,为何会有这样一个凄惨的结局,因而激发了我对这爱情悲剧之成因的探究兴趣。有人说这部作品是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舞姬的爱情悲剧之成因的分析,使我们可以深层次的了解森鸥外的个人经历以及所处时代的特性,进而有助于我们分析研究森鸥外的作品,更好的把握其实质。 一、森鸥外和舞姬的关联性 (一) 舞姬的主要内容 舞姬描写的是一个发生

3、在明治初期的凄美的爱情悲剧。主人公太田丰太郎是明治政府的一名高官,被公派留学到德国。在德国充满自由空气的影响下,他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在一次傍晚散步时,丰太郎在教堂门口偶遇了舞女爱丽丝。爱丽丝因为父亲去世没有钱来安置死去的父亲,而在教堂门口哭泣,丰太郎出于同情就帮助了她。接下来,随着两人交往的频繁,他们逐渐产生了爱的火花。因为与舞女的交往,被小人的谗言所害,丰太郎被免职,失去了经济来源。丰太郎开始变得穷困潦倒,但爱丽丝并没有嫌弃他,使得丰太郎的心逐渐靠向爱丽丝,两人的爱得到了升华,爱丽丝怀上了丰太郎的孩子。然而,在这时,丰太郎的朋友相泽谦吉为丰太郎带来一个恢复名誉的大好机会,丰太郎在爱情和仕途

4、之间犹豫不决,最终还是牺牲了与爱丽丝的爱情,选择了功名之路。抛弃了有孕在身的爱丽丝,致使她精神失常成为了可怜的疯子。 舞姬虽然是以浪漫抒情的笔调来描绘这一爱情故事,但其结果是令人悲叹的,看似美好的爱情,却在种种因素下酿成了如此凄美的悲剧。 (二)森鸥外与舞姬的关系 森鸥外通过创作来反映自己的亲身经历。森鸥外回国后的第四天,与小说中主人公爱丽丝同名的德国女性就来到了日本,这个女性,是和森鸥外在德国一起生活过的,因此,在当时看来小说中的主人公爱丽丝或许就是这个女性的化身。虽然我们不敢断言说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森鸥外本人,不过,在丰太郎的身上,的确有作者影子的存在。由于爱丽丝的追踪而至,在那样的时代里

5、,引起了大家的一片哗然,森鸥外考虑到这所谓的“爱丽丝事件”可能会给自己的仕途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为了消除在同事间的关于“爱丽丝事件”的流言蜚语,森鸥外便开始构想了舞姬这样一篇小说。从这一点来看,在舞姬这样一篇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森鸥外自身的缩影。然而,森鸥外慑于官僚机构的压制与封建社会的专制,不得不考虑自身的现实处境,在家人出面解决“爱丽丝事件”的情况下,这个德国女性不得不回到自己的国家。尽管这避免了自己在仕途上的危机,但谁又能体味森鸥外内心的苦涩?因而,在两年后创作了这篇小说,森鸥外通过对舞姬的描绘,字里行间中无不流露着自身的悲剧性。但舞姬中的悲剧不仅仅有自身的悲剧性,也具有一定的社会的悲

6、剧性。那么,作品中的爱情悲剧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我们来逐一分析。 二、 舞姬的爱情悲剧之成因 (一)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 许多悲剧都是由于社会秩序的束缚对人类造成的伤害而导致的,它们产生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社会环境对悲剧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决定作用。1明治维新(1868 年)以后,日本便从闭关锁国的状态下醒来,实行了现代化改革。明治维新政府在废藩置县后,实现了富国强兵、文明开化、以及改革各项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等政策。当时,欧洲的近代文化大量传入日本。然而,它们仅局限于表面现象,真正支配社会现实生活的依旧是封建思想和封建秩序。在当时的官僚机构中,对官僚们来说,消极的、机械的人是他们所期待的,反之

7、,积极且有独立思想的人是他们所厌恶的。当时,在强有力的封建秩序的束缚下,追求自由、崇尚个性的人是绝不容许存在的。尽管封建秩序是违背人性的,但终究还是不能反抗,若是反抗也不会有好结果的。舞姬中,丰太郎对封建秩序进行了反抗,因而成为了封建秩序下的牺牲品。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封建秩序的压制便成为了舞姬中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 (二)爱情悲剧的必然原因 文中这样写道:余幼?庭?受、父早失、学?荒衰、旧藩学?日?|京出予?浃?通、大学法部入、太田?N 太郎名一?首?、一人子世渡母心慰。 2 从这可以看出,主人公丰太郎从小就接受严格的教育,始终肩负着“家”的期待。追求名利不仅仅是丰太郎一个人的志向,这也是明治

8、初期的青年人的普遍志向。从近世起,三?V 五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儒教的士大夫观念便开始支配日本的社会意识。这种士大夫观念也给明治时期的知识阶层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他们认为,自己肩负着国家的使命,不可为了儿女情长而辜负时代所赋予的使命。 学?R、才能、一少女情、目的生活。 3 在文中相?g 兼吉劝诱丰太郎的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在明治时期,深入人心的士大夫观念是无处不在的。主人公丰太郎在爱着爱丽丝的同时,又听从了相?g 兼吉的劝告,由此看来,丰太郎的内心深处也是存有这种士大夫观念的。对于从小接受儒家教育的丰太郎来说,一直以来被给予厚望,肩负使命,因而其存有这种埋藏于心的士大夫观念也就不足为

9、奇了。根深蒂固的保存着飞黄腾达的士大夫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其自我解放的不彻底性,而正是这种思想解放的不彻底性成为了他们爱情悲剧的必然原因。 (三)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 1.从太田丰太郎角度看“消极之爱” 主人公丰太郎从小遭受了失去父亲之苦,因此,他是在母亲的严格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不仅在家中是个乖孩子,在上司眼里也是个绝对听话的好下属。4 被公认为是个地地道道地出色之人,进而被给予了去德国留学的机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丰太郎接受欧美文化影响的同时,自己的思想也逐渐发生了改变。正如他在文中所思考的那样:今二十五?r 、既久自由大学?L 当、心中?L 、奥深潜、表?F 昨日攻似。 5 这回他真

10、切的感受到了那个真实的自我,不再想过着充满束缚感的生活。但丰太郎的自我觉醒却显得与周围的环境那么的格格不入,惹来了旁人的反感,因而,和上司之间的关系变得恶化也就理所当然了。当然,和留学生一起吃喝玩乐的事就更不存在可能性了。与此同时,又得知了母亲病逝的消息,在当时的情况下,丰太郎极度苦恼,而又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他。谁能耐得住如此的孤苦寂寞,而恰在这时,主人公丰太郎和爱丽丝相遇了,而后又开始了他们的爱情。想必这种爱情应该是主人公丰太郎对爱丽丝的消极之爱吧,在爱丽丝的怀抱里可以找寻到丝丝温暖,而不用再去顾虑外面的种种流言诽谤,也可以变得不再那么孤苦寂寞。这种消极之爱便为日后的爱情悲剧埋下了隐患。 2

11、.从爱丽丝角度看“依赖之爱” 此外,值得我们引起注意的便是爱丽丝这个人物角色了,她本身存在很多特点,因而小说的结局以悲剧而终也就并不难以理解了。爱丽丝是个单纯的舞女,却在与丰太郎刚刚相识的时候就依偎着他的肩膀睡着了,这点让我们感到吃惊,或许在这个时候,对于刚刚失去父亲的爱丽丝来说,丰太郎是她独一无二的存在。后来,随着两个人之间的频繁接触,到最后得知自己身怀六甲的那一刻起,爱丽丝终于变得再也离不开丰太郎了。她对丰太郎的依赖感变得愈发强烈,随着时间的推移,爱丽丝的依赖之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最初,只不过是感动而已,后来逐渐发展成了依赖的情感。不言而喻,爱丽丝对丰太郎的爱日益加深,将他视为自己生命

12、的全部,而没有给自己留有一丝退路。因而在结局中,爱丽丝除了变成疯女也别无活路。同时,爱丽丝是个很普通的舞女,并没有拥有像丰太郎一样的学识,也就是说,二人之间的沟通层次并不高,在今天来看,很大程度上,他们之间并没有思想的共鸣,灵魂的对话,仅仅是在彼此都孤苦寂寞的状态下,产生了那么脆弱的情好,所以不难看出,恋爱中的男女地位不平等便成为了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 三、结语 尽管小说的结局弥漫着悲剧性,但其中的自由思想给予当时人们很大的启发。在当时的日本社会,它就如同明灯一般,指引着人们未来前进的正确方向。丰太郎的自我意识的表现超出了同时代的任何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森鸥外是一位学贯东西的作家,且能够将

13、东西方文化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如加藤周一所指出的,森鸥外就是“时代的人格化” 。6 而且,作为小说作者的森鸥外能够以自己独特见解来思考社会、感悟人生。本文通过对舞姬中爱情悲剧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出,在日本社会的转型期,森?t 外从特定视角来深刻描写知识阶层的初期自我觉醒,向我们独特的诠释了现实与时代的悲哀。森鸥外的舞姬尽管在时代和历史上存有局限性,但至今依旧可以堪称为日本近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嚆矢,可谓是在日本近代文学初期的里程碑式作品。7 总之,森鸥外在日本近代文学方面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他将西方的文学理念和先进方法引进到日本。在发展日本近代文学方面,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这对日后我们研究日本近代文学,乃至研究日本近代社会都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吴永红.试论森鸥外的舞姬的悲剧性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8(6):46. 2赵晓柏.日本文学选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417. 3赵晓柏.日本文学选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419. 4森鸥外.森鸥外精选集M.高慧勤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5. 5赵晓柏.日本文学选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423. 6加藤周一.日本文学史序说(下)M.叶渭渠,唐月梅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310. 7叶渭渠.日本文学大花园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