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景显情隐的思归画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211414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幅景显情隐的思归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幅景显情隐的思归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幅景显情隐的思归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幅景显情隐的思归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幅景显情隐的思归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幅景显情隐的思归画润州听暮角 李涉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赏析】 李涉(约 766 一?) ,唐朝诗人。自号清溪子。洛阳(今属河南)人。元和年间曾官任太子通事舍人,后因事被贬,离开了京城。大和中又被召为国子博士,不久又因事被贬,流放桂粤。 润州听暮角 再宿武关 井栏砂宿遇夜客传诵甚广。著有李涉诗 ,已佚。 ?是一首借景抒情的绝句,意境高远,意态自然,耐人寻味。 前两句“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写诗人耳闻目睹的景象,但字里行间,都使人感到一个忧愤满怀的诗人影子。 “江城” ,临江之城,即润州,今江苏镇江。“边声” ,边塞上号角吹奏的曲调。

2、诗人的船停泊在江边的润州城,伫立船头,眼望着茫茫江面,耳听着城头传来悠扬悲切的边地乐调。大凡羁旅之士,虽非边地戍卒,总有异地思归之情。因而,一闻边地乐声,便立刻引起诗人的共鸣,勾起他思乡归家的绵绵情思。在这里,诗人巧妙地借助于“边声”的幽怨和江流的悠长,从形、声两个方面着笔,将抽象的心中的思归之情,进行了形象具体的刻画。后两句“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借惊飞的鸿雁来表达自己的遭遇。海门,在镇江焦山的东北方向有互相对峙的两个岛屿,人们称之为海门。在这傍晚时分,鸿雁们本来已经聚集在江边沙滩上准备歇息了,忽然角声骤响,惊得鸿雁们纷纷飞起,成群结队地向海门外斜飞而去,越飞越远。乍看,像是实景的

3、描写,但仔细品味,这不正是诗人有家不得归,而且天涯海角、越走越远的真实写照吗?诗人家居洛阳,方向在润州的西北;而惊雁是向南,越飞越远。莫说归家,就是连借鸿雁而通家书的指望也没有啊!“惊起”二字,不言己而言雁,写雁的受惊远飞,实际上也包含了诗人当时“不虞”的遭际。文宗时,诗人曾因事流放康州(今广东德庆) ,此诗很可能是作于迁谪途中。 诗人就这样选择了生活中最典型最突出的物象,寥寥数笔,便描绘出给人印象极深的一幅画卷:江边的城市,茫茫的江水,黄昏时候天空中的大雁,排列成两三行向远方飞去。而且我们仿佛听到了在这样背景下响起了响亮的号角声,雁就是被它惊起飞走一样。在每一个物象之中,都使人深深地感受到诗人的哀情和跳动着的脉搏,情思含蓄,感慨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