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里能多一个学生,或许以后监狱里就能少一个罪犯”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212279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里能多一个学生,或许以后监狱里就能少一个罪犯”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校里能多一个学生,或许以后监狱里就能少一个罪犯”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校里能多一个学生,或许以后监狱里就能少一个罪犯”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校里能多一个学生,或许以后监狱里就能少一个罪犯”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校里能多一个学生,或许以后监狱里就能少一个罪犯”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里能多一个学生,或许以后监狱里就能少一个罪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里能多一个学生,或许以后监狱里就能少一个罪犯”(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里能多一个学生,或许以后监狱里就能少一个罪犯”卷曲的头发、雪白的衬衣,39 岁的刘甫潮味十足。在没出事之前,他是一个民间艺术团的老板,在河南濮阳及周边小有名气。可是一夜之间,他的人生轨迹变了,因酒后犯事,被判入狱 3 年 6 个月。 出狱后,他利用专长创办民间杂技学校。3 年来,他收留了近 40 个“特殊孩子”免费教授杂技。 “学校里能多一个学生,或许以后监?z 里就能少一个罪犯。 ” 此举也引发了不少质疑。对此,他很淡然, “也不图什么名和利,做事只求心安就好。 ” 铁窗下,家人成了他最大动力 4 月的豫北,天气忽冷忽热。在濮阳县南环路一处低矮破败的农家院内,刘甫说起六七年前的那场改变

2、他命运的意外事件时,一声接一声地叹息:“说实话,那时候确实有些轻狂,突然入狱,对我的打击真的特别大。 ” 2011 年初,刘甫 33 岁。在他的老家濮阳县庆祖镇郎寨村,与几名同伴酒足饭饱之后,喝得醉醺醺的他做出了一件令他悔恨终身的憾事, “与一个姑娘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情” 。尽管事后他拿出了最大的诚意,但并未和对方达成和解,最终,他被判入狱 3 年 6 个月。 刘甫说,家人及亲友的鼓励,让他慢慢地走出了人生的低谷。 “我不能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更要把自己看得重一点,如果你都把自己看轻了,咋还指望别人看重你?” 2014 年 1 月,他提前 9 个月获释。刘甫还记得,踏出监狱大门,是妻子孙晓燕

3、来接他的。 “你自由了,今后要好好干。 ”两人相互拥抱着哭了起来。 “我坐过牢,犯过错误。 ”刘甫并不避讳。虽然过去六七年了,但这段经历仍影响着他。当地一些人也常在他背后指指点点。 更让刘甫难过的是,他的家人和孩子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大儿子今年 19 岁,小儿子 12 岁了,他们不愿意别人在他面前谈论这件事儿,这是对我的名声有所顾虑,我知道自己对不起孩子,心里也很煎熬。 ” “多个学生,以后或许能少个罪犯” 刘甫 1978 年 10 月生。他在辉县文化艺术学校学了三年,这为日后的表演打下了基础。 “他挺有本事的,这样太不值得了!”濮阳县庆祖镇郎寨村的很多村民提及刘甫心情挺复杂,有尊重,有惋惜

4、,也有嘲讽。 在鹤壁市监狱服刑期间,刘甫认识了不少因偷盗、打架入狱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大多有着相似的经历,孤儿、父母离异、自幼无人看管、没有一技之长,成了这些年轻人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也正是从那时起,刘甫萌生了办学的想法。 “刘甫的父亲去世早,以前他确实有点膨胀,不太听话。 ”刘甫的三爷、55 岁的濮阳县庆祖镇郎寨村村民刘银朝说,自从出事后,刘甫像变了个人似的,他喜欢说一句话:“如果家里人教育不了你,那就会有别的人来教育你。 ” “有个 19 岁的狱友告诉我,如果他父母不离婚,从小有人管教,而不是在社会上瞎混,也许他现在正在读大学。”刘甫说,这句话给了他很大触动,他认识到,学习教育对未成年

5、人的重要性。 刘甫说:“我有一技之长,学校里能多个学生,以后监狱里或许就能少个罪犯。 ”出狱后,他把这个想法郑重地告诉了妻子。当时,不仅妻子不理解,身边其他人也纳闷:一个曾“犯过错误”的人,咋有资格去教育他人呢?但他主意已定。他认为,正是因为曾经“犯过错误” ,教训极其惨痛深刻,如今他才更加懂得珍惜眼前的生活,更看重对未来的规划。 教孩子本领,是另一种方式赎罪 从老家一处破旧的院落起步,在孩子们逐步增多之后又辗转搬了几次家,直到目前的农家院。 “设施很简陋,生意不好,一直闲置,人家看我办好事就让暂时免费用。 ” 记者看到,一块“濮阳市艺术公益培训基地”牌匾悬挂在校舍门口。一旁的马路上铺设了塑料

6、板,20 多个孩子正在聚精会神地练习杂技表演的基本功。其中最大的 18 岁,最小的 11 岁,包括 5 个残疾儿童、3 个孤儿、4 个来自单亲家庭孩子,其他孩子也均来自濮阳及周边的贫困家庭,最短的学了两三个月,最长的快 3 年了。 “杂技节目很多,倒立、爬杆、跳板、飞人、转碟、草帽、空竹等,一个简易节目就要 3 个月到半年训练,吃不了苦不行。 ”刘甫说,校舍里没有空旷地方做练功房,只能搬到马路上,尽管如此,孩子们练得还是十分认真,满头大汗。 10 岁男孩袁竞波的妈妈患有精神疾病,很早就走失了,父亲常年卧病在床,孩子从小无依无靠,两年前,刘甫到台前县把他接了过来,教他读书识字。12 岁的郎振辉也

7、是苦命孩子,爸爸、爷爷相继去世,妈妈改嫁,年迈奶奶管不住他,刘甫把他接了过来。 “6 年前他酒后犯事,如今创办爱心学校,真正地重新做人了。 ”郎寨村干部郎贵增说,知道内情的村民们都向他投去尊敬的目光。 刘甫表示,他想将自己一身本领通过这种方式教给更多需要的孩子,让他们将来在社会上凭一技之长谋生, “也算是我在为曾犯下的过错用另一种方式赎罪了” 。 “欠了不少债,还会艰难走下去” 如今,孩子们已经成了刘甫的精神支柱。 “20 多个孩子,还有生活老师和教练,总共 30 个人。 ”孙晓燕说,孩子们每天练功消耗体能,有的一口气能吃四五个馒头, “这么多人,每个月的花销都在两万左右。 ” 不过,3 年多

8、来,刘甫从未向孩子们收过一分钱费用,反而将几年来辛苦演出挣的几十万块钱全部花在孩子们身上。 “他借我四五万了,办好事得支持。 ”刘银朝说。刘甫母亲仲改粉将 10 多年积攒下来的 3 万块养老钱一把给了刘甫, “你手头紧,先用着,让孩子们吃好点” 。 然而无奈的是,因办学条件差,请不起语文、数学等文化课老师,开设不了常规科目,他便让孩子们习读弟子规 ,希望他们能先学会做人。 一些人也质疑,刘甫在利用孩子们搞演出赚钱?对此,刘甫表示很无奈。他说,年纪较小的孩子都没杂技等表演基础,需要一到两年练习, “如何拿他们演出赚钱?”而对16 岁以上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刻苦练习,可以登台表演了,就会带他们出去演出,但这并非无偿的,只要演出都会给予相应报酬,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 “等到可以独当一面了,来去自由,我的角色主要是师傅。 ”他说,由于一大家子人员太多,演出少,费用低,经常入不敷出。 濮阳当地不少人也从起初的质疑变成了理解。一个多月前,刘甫夫妻俩收留孤苦孩子的事迹在央视向幸福出发播出了,很多人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这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虽然经济负担很重,欠了不少债,但还会走下去。 ”刘甫说。 “刘甫给我们争得了荣誉,镇里奖励了 5000 块钱,通过我发给了他。 ”郎寨村干部郎贵增说。 共青团濮阳县委办公室主任闫濮生表示,经过组织推荐考核,刘甫已荣获团县委“青年五四奖章”荣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