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大肌作用与腰曲关系的研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0208607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5.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腰大肌作用与腰曲关系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腰大肌作用与腰曲关系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腰大肌作用与腰曲关系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腰大肌作用与腰曲关系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腰大肌作用与腰曲关系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腰大肌作用与腰曲关系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大肌作用与腰曲关系的研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腰大肌作用与腰曲关系的研究1、动态下X线照片实验观察报告,1 北京以宗整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2200)2 山东省曲阜市中医院(山东 273100)韦以宗1韦春德1桂清明2 孙永章1 韦云锋1 高尚1,原载: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5年第23卷第6期,人类脊柱在刚出生时是与四足动物脊柱一样,是没有腰曲和颈曲的。笔者曾研究腰曲颈曲的形成,是儿童在站立行走后的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按数学几何规则,构成脊柱轮廓平行四边形应力平衡。众所周知,骨骼的形成及相互关系的变化,是随着运动力学的机能需要。,那么,是什么肌肉应力作用形成腰椎向前的弯曲呢?附着于腰椎的所有肌肉韧带,解剖学已论述甚详,对腰大肌的

2、起止点也有详细的记载,但讨论其作用甚少。为此,笔者通过观察动态下腰椎运动的X线片表现,探讨分析影响相关腰椎运动的腰大肌的作用及腰曲形成的机理。,实验方法和结果由志愿参加实验的17岁25岁青春期健康男女青少年28人,分别作如下动态下X线照片观察。1站立位和端坐1小时后X线片改变观察:11 X线照片体位及照片方法:腰椎侧位取左侧位,保持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双手抱头:焦片距离为120cm,分别以以下的姿势投照。,站立位:双下肢立正下投照(下表的“站位”)端坐位:上身保持直立的姿势,端坐椅上与躯干成90左右,膝关节屈曲90,端坐一小时后投照(下表的“坐位”)。,12 X线片测量方法站位:取站位投照

3、的X线侧位片,以12胸椎下缘A点作一垂线到达第1骶椎前缘的B点、AB线,为测量站位下腰椎的高度(如图1)。坐位后:沿12胸椎的下缘A点向下作垂线与B点的延伸线成直角,即连接原来的B点(即第1骶椎的前缘)向后延伸和A线成直角为C点;此线(AC线)为坐后的腰椎的高度(如图2)。AB线和AC线作为站位和坐后位腰椎高度的对比线。,图1 站立侧位片及测量线 图2 坐位(坐1小时后)侧位片及测量线,为观察上段腰椎的伸缩度,也从12腰椎下缘中点的A点与第3腰椎下缘的中点D点,作AD线为测量站位和坐后位12腰椎到腰3的距离(如图1)。按上述侧量法,其结果见表1。,表1、28例青年站位、坐位1小时后腰椎高度变化

4、,上表说明,坐前的AB线较坐后AC线平均短缩为12cm,经统计学计算,其标准误(S)为010cm;AG线坐前坐后改变均数为07cm,标准误(S)为005cm。 其中男性坐前的AB线较坐后AC线平均短缩113cm,AG线改变均数为069cm;女性坐前的AB线较坐后AC线平均短缩126cm,AD线改变均数为073cm。,2跨步位X线片观察:方法:所有受试青年,先作在站立位下照腰椎正、侧位片(图3、6),然后,站立位跨步(八字步,前后足距离1米)运动,保持躯干挺直,分别照左跨步(指左足在前)下腰椎正侧位片;右跨步(指右足在前)下腰椎正侧位片。,结果显示:左跨步和右跨步X线侧位片腰曲均较原站立位的腰曲

5、加大(图4、5)。而正位片左跨步下,上段腰椎向左旋转,向右侧弯(图7);右跨步下,上段腰椎向右旋转,向左侧弯(图8)。,图3 图4 图5图3 男,20岁,站立位腰椎X线侧位片(图中白线为弓顶测量线,注意L3的弓 顶距约为1cm)图4 同一人,站立左跨步腰椎X线侧位片,显示椎曲加大,L3弓顶距离约 1.5cm。图5 同一人,站立右跨步腰椎X线侧位片,显示椎曲加大,L3弓顶距离约 1.5cm。,图6 图7 图8图6 男性,20岁,站立位腰椎X线正位片图7 同一人,站立左跨步腰椎X线正位片,显示椎体向左旋转,上段腰椎向右侧弯。图8 同一人,站立右跨步腰椎X线正位片,显示椎体向右旋转,上段腰椎向左侧弯

6、。,讨论1关于腰椎的伸缩功能:几乎所有的文献报导,对脊柱的运动功能都一致认为是6个自由度,即屈曲、拉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对于脊柱的伸缩运动有学者指出1,青春期脊柱在平躺一夜后,由于脊柱没有轴向的压力,椎间盘舒张水份增加,而厚度增加,脊柱的长度也同时增加,然而,起床站立运动后,,由于脊柱承受了身体的轴向压力,椎间盘收缩、脊柱变短,约有1cm2cm的差异。本实验证实,腰椎在站立位和坐位的高度也有变化,特别是在端坐1小时后,青年人的腰椎平均收缩为1.2cm,这说明了腰椎存在伸缩运动,此伸缩活动来自附着于腰椎周围肌肉的运动。,站立下腰背的肌肉,包括竖脊肌、髂腰肌,为了承受上半身的载荷处于张力状态。

7、由于人类的腰椎是向前弯曲的,如果仅仅是腰背部肌肉的支撑力,没有附着于腰椎前缘的支撑力,那么腰椎是不能维持他的正常曲度的。因此,站立位的腰椎支撑力包括了起于第12胸椎,并附着于腰椎前缘坚强的腰大肌的支撑力,此肌力与背部的腰背肌相互拮抗维持腰椎的稳定。,实验表明,坐位下整体腰椎会出现短缩,是因为坐位时髋关节屈曲,附着于股骨小转子的腰大肌随着髋关节的屈曲而松驰。腰椎失去了前缘的支撑力,在上半身的载荷下椎间隙压缩,椎间隙变窄。本实验显示,此收缩活动于上段腰椎更为明显。而变窄的椎间隙是以前缘为主,因此几乎所有的首试者坐位后的椎曲都较站立位变小。,腰曲的形成确定于椎间隙的距离,前宽后窄的椎间隙则整体腰椎向

8、前弯曲。本实验表明,腰椎椎间隙出现前宽后窄,主要是由于起于腰椎前缘,附着于股骨小转子的腰大肌的牵拉作用。,K. Burton在研究腰曲的屈曲在伸展范围中就已发现,腰曲屈伸的活动度与年龄、性别有关,同时上段腰椎的活动范围大于下段腰椎,上腰段为37左右,而下腰段为16左右6。本实验也证明了站位和坐位的伸缩功能,女性大于男性,其主要表现在AG线即上段腰椎。其伸缩活动范围占整个腰椎伸缩的70%。,2腰大肌运动与腰曲关系:站立跨步的实验,当左下肢向前,右下肢在后时,起于左侧腰椎横突前缘的腰大肌张力牵拉,出现椎体向左旋转;而右下肢处站立位,腰大肌处固定状况,因而出现上段腰椎向右侧弯。同理,右下肢向前,椎体

9、也向右旋转,上段腰椎向左侧弯。而所有向前跨步的腰曲均较原站立位加大。,表明下肢运动带动腰大肌对腰椎向前的牵拉。腰大肌在下肢运动作用下(向前的牵拉力),从儿童期站立行走开始,随着发育期纤维环和椎间盘的弹性和可塑性,逐渐将腰椎相互间的椎间隙拉开,最终形成腰椎椎间隙前宽后窄的生理弯曲。,小结1人类腰椎在青春期不仅卧位和站立有伸缩运动,站立和坐位同样具有伸缩运动,其运动力主要是腰大肌,腰背肌起到协同作用。2人类腰曲的形成,主要是出生后1周岁开始,站立行走后,腰大肌向前的牵拉运动力。腰大肌对腰椎不权有支撑载荷的作用,更主要的是运动腰椎是造成和维持腰曲的主要肌力。因此,临床上可通过调动腰大肌的肌力来调整腰

10、曲和腰椎的侧弯。3本实验为非侵入性,有可重复性。,参考文献1韦以宗,脊柱机能解剖学研究,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3 11(1)1。2韦以宗,脊柱轮廓应力平行四边形平衡原理探讨,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3 11(4)1。;3P.L Williams, GRAYS ANATOMY, Pearson Professional Limited (中文版)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8684郭世绂,临床骨科解剖学,天津科学出版社,1988:1795 Joseph A.Buckwaleer. MD.MS 等原著,陈启明等译,骨科基础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67-669。6K. Burton,R

11、egional Lumbar Sagittal Mobility and Back Trouble,Biomechanics: Basic and Applied Research, 1987 by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Dordrecht, 485-490。,腰大肌作用与腰曲关系的研究2、动物实验报告,韦以宗 韦春德 韦云锋 高尚 韦育辉北京以宗整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2200),实验材料: 选用健康成年家兔3只,体重2.83.2kg,并逐一作标记为A兔、B兔、C兔,X线照片设备。实验方法和结果: 氯胺酮麻醉下测量其腰部正常位、后伸位及切断腰大肌、竖脊

12、肌前后腰曲的X线改变。 家兔腰大肌的解剖位置以及与腰椎运动的观察:,1.1 选A兔在全麻下沿正中线切开腹部,充分暴露腰大肌,可见其分左右两侧,分别起自各腰椎体前面及横突前缘,沿腰椎走向,止于股骨小转子(图1),屈伸双后肢髋关节可见双侧腰大肌被动紧张收缩,并测量其长度为:屈5.5cm,伸6.5cm。,图1,1.2 选B兔在氯胺酮麻醉下投照腰部正常姿势正、侧位X线片。正位示B兔脊柱腰椎椎体7个,无左右侧凸;测量侧位片L4弓顶距为-1.3cm,各椎间隙前后等宽(如图2、3)。然后,伸直后肢摄腰椎的正侧位X线片,正位示无侧凸,侧位示L4弓顶距为0.5cm,椎间隙前宽后窄,其中以L4、5、L5、6、L6

13、、7为主(如图4、5)。,图2 图3 图4 图5,1.3 切断B兔左侧腰大肌,后伸后肢,摄正侧位X线片,正位片见腰椎轻度右侧凸(L3左3度,右5度),侧位片示L4弓顶距为0.5cm。(如图6、7),图 6 图7,1.4 切断B兔双侧腰大肌,后伸后肢测量其正侧位X线片示正位无侧凸,侧位片L4弓顶距离为0cm(图8、9、10)。(表1、表2),图8 图9 图10,表1 A兔 正常位、后伸后肢位的X线正侧位改变,表2 B兔 正常位、后伸后肢位以及后伸位一侧、双侧腰大肌切断后X线正侧位改变,2竖脊肌、髂腰肌对腰曲作用测试2.1 在氯胺酮麻醉下,投照C兔正常姿式的正侧位X线片,正位X线片示:脊椎腰椎椎体

14、7个,无左右侧凸;测量侧位X线片L4弓顶距离为-1.4cm(图11);伸直双后肢测量其正侧位片,正位片示无侧凸,侧位片示L4弓顶距离为0.6cm。,2.2 沿兔后正中线切开背部,充分暴露竖脊肌、髂腰肌,切断双侧竖脊肌及髂腰肌后,后伸后肢,投照X线片,正位示腰椎无侧凸,侧位片示出现腰曲L4弓顶距为0.6cm。(图12、13)(表3),图11 图12 图13,表3 C兔 正常位、后伸后肢位以及其切断竖脊肌后伸后肢位的X线正侧位改变,结论: 1家兔腰椎7个,其腰大肌起止点与人体的腰大肌起止点相似。1、2 2家兔似所有四足动物一样,正常体位下,腰椎无向前的曲度,而是沿胸椎曲度一起向后延伸至骶椎。腰大肌

15、在腰椎主要是支撑脊柱,并随后肢的前后运动带动腰椎。,3将家兔后肢模拟人类站立,将后肢向后伸直,则腰椎侧位X线片明显出现向前的弯曲,并且各椎体间椎间隙出现前宽后窄。此时腰大肌长度增加,张力增高。如切断一侧腰大肌,后伸后肢,也可出现腰曲,正位X线片可见向保留腰大肌一侧侧凸。 4将家兔腰背部的髂腰肌、竖脊肌切除后,后伸后肢,同样出现腰曲,说明后伸后肢产生的腰曲主要是腰大肌的作用。,参考文献1P.L Williams, GRAYS ANATOMY, Pearson Professional Limited (中文版)辽 宁教育出版社,1999:8682郭世绂,临床骨科解剖学,天津科学出版社, 1988:1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