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可行性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207539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可行性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可行性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可行性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可行性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可行性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可行性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教中心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可行性报告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学校基本情况*职教中心学校成立于 1998 年 6 月,由原县农村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龙江电大分校合并成立。学校占地 7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13500 平方米,教职工 108 人。各类在籍学生 2875 人,年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6000 余人次。开设学前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电脑美术设计、焊接、财会、计算机应用、服装工艺、电子电器、现代农艺技术、畜牧兽医 10 个专业。学校办学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领导和大力支持。2001 年,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珮云来校视察时,对学校为农服务工作充分肯定,并题词

2、“为农服务天地宽” ,给学校师生以鞭策和鼓励,使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学校被认定为以一产专业为主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又被评为全省职教系统先进单位、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市精神文明标兵单位,还被确定为省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扶贫培训基地和市再就业培训基地。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前身是农学专业,1976 年开始举办,是原龙江农村成人中专的拳头专业。现有专业教师 8 人,其中高级职称 7 人,本科学历 8 人,是全校学历达标率最高的专业。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现有全日制、非全日制在校生 1365 人,每年培训农村基层干部、技术人员 400 多人次,培训农民 3000 多人次。按照*“十二五” 教育发展

3、规划,将在全县 14 个乡镇重点建设 14 所综合中学,开设职业教育课,为中等职业学校储备生源。现有学农试验基地 20000 平方米,建有 400 平方米温室一栋、240 平方米保护地葡萄日光温室一栋,食用菌制种室 200 平方米,大田、蔬菜、花卉、果树及食用菌等相应配套设备基本是 90 年代配置,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建设适合我县职业教育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科技试验实训基地势在必行。第二节 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职教中心学校。三、项目法人代表:*职教中心学校校长:*四、建设地点:*职教中心学校学

4、农基地五、项目实施范围:项目主要进行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实习设备购置、基地建设,新建成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综合设施,满足专业科研,教学、生产实习需要六、项目简介:利用一年时间,新建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实训用智能温室 1500 平方米,建设 350 平方米高效节能温室 2 栋,建立 800 平方米标准食用菌出菇实验室,建立 500 平方米现代农艺技术标准实训室,购置实训必备的设备及农用机械。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国家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在未来几年,将按照“四大工程、四个计划、四项改革”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结合目前发展实际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我校将立足龙江农业大县的实际,发挥

5、县级职教中心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全力提升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实训基地水平。1、*为全国产粮第一大县,全国农田水利、农业机械推广普及重点县,在多年的办学中,学校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现有实习条件,专业设备数量不足,设备陈旧,无法满足学生实习需要,更无法满足学生接触现代农艺技术自动化管理以及高效节能生产实际。增加专业设备,建设标准实训基地,可以较好地满足实习课及实训的要求;2、生源逐年增多,实习课要分批、分组进行,不利于教学,设施不完备,很多实训无法完成,而且增加了教师工作量。3、国家实施建设新农村、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对现代农艺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多。由于设备不足,实习课课

6、时量不足,教学效果不好。增加专业设备,新建实习室,可以为劳动力转移培训人员增加更多的岗前实习机会,增强动手能力,提高就业水平;4、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储备农村应用型技术人才,建立以学校为中心,乡镇综合中学共享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龙江农业科技展示的窗口。第二章 建设规划设计本项目按照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建设符合县级职教中心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学生实训、试验示范的综合基地,以便与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学校教学实训环境相匹配。新建 1500 平方米智能温室及配套设施设备;新建 350 平方米标准化高效节能温室 2 栋;新建 500 平方米标准实训室及相应设备;新建 800 平方米标

7、准食用菌出菇试验室;现代农艺专业整地、中耕、植保、节水设备。第三章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一、建设规模1建设用地规模本项目总用地面积为 3250 平方米。2建设规模及内容新建 1500 平方米智能温室;新建 350 平方米标准化高效节能温室 2 栋;新建二层 500 平方米标准实训室;新建 800 平方米标准食用菌出菇试验室。总建筑面积 3500 平方米。第四章 项目总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一、总投资概算新建 1500 平方米智能温室及配套设施设备 115 万元;新建 350 平方米标准化高效节能温室 2 栋 60 万元;新建 500 平方米标准实训室及相应设备 105 万元;新建 800 平方米标准

8、食用菌出菇试验室 50 万元;现代农艺专业整地、中耕、植保、节水设备 40 万元;合计:380 万元二、资金来源资金筹措:中央财政奖专项资金 380 万元。第五章 项目组织实施本项目法人单位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本项目的工程实施管理工作采用代建制方式,工程建设的组织管理工作由工程承建单位负责,对工程项目实施进程作业进度统筹安排,在建设过程中工程承建单位进行项目管理并由监理公司全程质量、安全监督。第六章 效益分析*职教中心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在人才培养上,学校将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专业特长,培养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才。实训基地每年接待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学生 2500 人(含农村中职校学生)

9、、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人员 6000 人次。一是可以增加学生实习课人均独立操作时间,达到中职涉农专业实践操作课时。二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学习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培养合格的农业科技人才。三是展示现代高新农业设施、设备和成果,为全县涉农专业技术培训提供教学、实训基地。第七章 结论1、*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学农基地始建于 1976 年,多年来逐步完善,可进行相应的实习和实践教学。但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农村对科技推广的需求。现有基地和设施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对学校的基本要求,成为当前制约学校现代农艺专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严重阻碍了教育教学的发展。因此,*职教中心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建设工程

10、项目是势在必行的。是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德政工程,一项民心工程,一项关系教育乃至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是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完善扩大教学规模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利于职业学校扩大办学规模,完善教育设施,更有利于学校职能作用发挥,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保持*粮食生产乃至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项目建设场址位于在学校学农基地,外部水、电基础设施条件良好,建设场址地质稳定,各试验区规划合理,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建设条件。3、*有普通高中 2 所,年招生 2100 人左右。全县每年初中毕业生近 4500 人,约有

11、3000名初中毕业生走上社会。全县农村劳动力 26.7 万,其中富余劳动力 14 万,通过农业科技培训和农民终身素质提升,保证形成以稳定粮食生产为主线,多种农业科技并存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因此,加快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有良好的发展前景。4、项目建设规模、总平面布置、建设方案、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实施进度安排、项目组织与管理、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是可行的。5、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对当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及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使用率,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都具有积极的重要作用。6、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并使用,一是解决学校在校生的实习实训问题,保证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在校生实习课的正常开课需要,为学校种植、庭院经济、经济管理等临近专业的部分学科提供实习条件;二是为各类培训及乡镇综合中学的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条件;三是保证劳动力转移培训农艺、庭院经济、农村经济管理等专业岗前实习需要。促使学校办学吸引力增强,办学规模扩大,办学效益提高。综上所述,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的建成,是我县职业教育事业的一件大事,对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扩大办学规模、提升社会贡献份额,将起到极大的作用,社会效益亦无法估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