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 心中的桃花源——《桃花源记》解读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0206952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梁衡  心中的桃花源——《桃花源记》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梁衡  心中的桃花源——《桃花源记》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梁衡  心中的桃花源——《桃花源记》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梁衡  心中的桃花源——《桃花源记》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梁衡  心中的桃花源——《桃花源记》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梁衡 心中的桃花源——《桃花源记》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衡 心中的桃花源——《桃花源记》解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中的桃花源桃花源记解读梁衡 每一个多少读过点书的人,都知道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一篇只有 360 字的散文能流传1500 年,家喻户晓,传唱不衰,其中必有它的道理。这篇文字连同作者最流行的诗作,大约是我在孩提时代,为习文识字,被父亲捉来读的。当时的印象也就是文字优美,故事奇特而已。直到年过花甲之后,才渐有所悟。一篇好文章原来是要用整整一生去阅读的。反过来,一篇文章也只有经过读者的检验,岁月的打磨,才能称得起是经典。凡是经典的散文总是说出了一种道理,蕴含着一种美感,让你一开卷就沉浸在它的怀抱里。桃花源记就是这样的文字。一、桃花源记想说什么?一般人都将 桃花源记 看作是一篇美文小品。它确实美,朴实

2、无华,清秀似水,而又神韵无穷。但正是因为这美害了它,让人望美驻足,而忽略了它更深一层的含义。就如一个美女英雄或美女学者,人们总是惊叹她的容貌,而少谈她的业绩。桃花源记也是吃了这个亏,顶了“美文” 的名,始终在文人圈子和文章堆里打转转,殊不知它的第一含义在政治。陶渊明所处的晋代自秦统一天下已 600 年。在陶之前不是没有过政治家。你看,贾谊是政治家,他的过秦论剖析暴秦之灭亡何等精辟,但汉武帝召见他时“不问芲生问鬼神” ,仍旧穷兵黩武;诸葛亮是政治家,是智者的化身,但他用尽脑汁,也不过为了帮刘备恢复汉家天下;曹操是政治家,雄才大略,横槊赋诗何其风光,但刚为曹家挣到一点江山底子,转瞬间就让司马氏篡权

3、换成晋朝旗号。陶渊明也不是没有参与过政治,读书人谁不想建功立业?况且他的曾祖陶侃(就是成语“ 陶侃惜分阴”的那个陶侃)就曾是一个为晋王朝立有大功的政治家、军事家。陶渊明曾多次出入权贵的幕府,但是他所处的政治环境实在是太黑暗了。东晋王朝气数将尽,争权夺利,贪污腐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以东晋的重臣刘裕为例,未发迹时是一无赖,好赌,借大族刁氏钱不还,刁氏将其绑在树上用皮鞭抽。有一叫王谧的富人可怜他,便代为还钱。刘发迹,就扶王为相,而将刁家数百人满门抄斩,后来干脆篡位灭晋,建宋。陶渊明曾四隐四出,因家里实在太穷,无力养活六个孩子,公元 405 年时他已 42 岁,不得已便又第五次出山当了彭泽县令。这

4、更让他近距离看透了政治。东晋从 377 年起实行“ 口税法”,即按人口收税,每人年缴米三石。但有权有势的大户人家纷纷隐瞒人口,国家收不到税,就抬高收税标准,每人五石,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小民的负担更重,纷纷逃亡藏匿,国库更穷。陶一上任就在自己从政的小舞台上大刀阔斧地搞改革,他从清查户籍入手,先拿本县一户何姓大地主开刀。何家有成年男丁 200 人,却每年只缴 20 人的税。何家有人在郡里当官,历任县令都不敢动他一根毫毛。陶是个知识分子,骨子里是心忧国家,要踏破不平救黎民,治天下,年轻时他就曾一人仗剑游四方。你看他的诗“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长在”,“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绝不只是一个东篱采菊人。所

5、以鲁迅说陶渊明除了“静穆”之外,还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一时彭泽县里削富济贫,充实国库的政改实验搞得轰轰烈烈。正是:莫谓我隐伴菊眠,半醉半醒酒半酣。翻身一怒虎啸川,秀才出手乾坤转!但是上层整整的一个利益集团已经形成哪能容得他这个书生“ 刑天舞干戚”来撼动呢?邪恶对付光明自然有一套潜规则。这年干部考察时何家买通“督邮”(监察和考核官员政绩的官)来找麻烦。部下告诉陶,按惯例这时都要行贿,给点好处。陶渊明大怒:“我安能为五斗米折腰!” 连夜罢官而去。回家之后便写了那篇著名的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 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世与我而相 违,复 驾言兮焉求?这次出去为官对他刺激太大

6、了,他对官府,对这个制度已经绝望。他向往尧舜时那种人与人之间平等、和谐的生活;向往山海经里的神仙世界;向往古代隐士的超尘绝世。从此,他就这样在一直乡下读书、思考、种地。终于在他弃彭泽令回家 16 年之后的 57 岁时写成了这篇 360 字的桃花源记。作者纵有万般忧伤压于心底,却化作千树桃花昭示未来,虽是政治文字却不焦不躁,不偏不激,于淡淡的写景叙事中,铺排出热烈的治国理想,这种用文学翻译政治的功夫真令人叫绝。但这时离他去世只剩下 6 年了,这篇政治美文可以说是他一生观察思考的结晶,是他思想和艺术的顶峰。历史竟会有这样的相似,陶渊明五仕五隐,范仲淹四起四落。范仲淹那篇著名的政治美文岳阳楼记是在

7、58 岁那年写成,离去世也还只剩 6 年。这两篇政治美文都是作者在生命的末期总其一生之跌荡,积一生之情思,发出的灿烂之光。不过范文是正统的儒家治国之道,提出了一个政治家的个人行为准则;陶文却本老子的无为而治,给出了一个最佳幸福社会的蓝图。陶渊明是用文学来翻译政治的。在桃花源记中他塑造了这样一个理想的社会: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地,往来耕作,鸡 犬相闻,黄 发垂髫,怡然自乐。这是一个自自在在的社会;一种轻轻松松的生活;人人干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在这里没有阶级,没有欺诈,没有剥削,没有烦恼,没有污染。人与人和多年呢。只是有那么一点点影子,我们就算它是“桃源主义”吧。但他确实是开了一条政治幻想的先

8、河。当政治家们为怎样治国争论不休时,作为文学家的陶渊明却轻轻叹了一声:“不如不治。”然后就提笔濡墨,描绘了一幅桃花源图。这正如五祖门下的几个佛家大弟子为怎样克服人生烦恼争论不休时,当时还是个打杂小和尚的六祖却在一旁叹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人性本自由,劳动最可爱,本来无阶级,平等最应该。不是政治家的陶渊明走的就是这种釜底抽薪的路子。陶之后 1200 年,欧洲出现了空想社会主义。而且巧得很,也是用文学作品来表达未来社会的蓝图,但不是散文,是两本小说,在社会发展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极大。这就是 1516 年英国人莫尔出版的乌托邦和 1637 年意大利人康帕内拉出版

9、的 太阳城。所以桃花源记也可以归入政治文献而不是只存在于文学史中,其实桃花源记又何尝不可以当成小说来读呢。甚至那两本书的构思手法与桃花源记也惊人地相似。陶渊明是假设几个打渔人误入桃花源,而在乌托邦里是写一个探险家在南美,误登上一孤悬海中的小岛。岛上绿草如茵,四周波平浪静。街上灯火辉煌,家家门前有花园。每个街区都有公共食堂,供人免费取食。个人所用的物品都可到公共仓库任意领取,并无人借机多占。更奇的是,他被邀参加一个订婚仪式,男女新人都要脱光衣服,让对方检验身体有无毛病,然后订约。其道德清纯、诚实高尚若此。探险家在这里生活了五年,回来后将此事传予世人,就如武陵人讲桃花源中事。乌托邦成书后顷刻间风靡

10、欧洲,被译成多国文字,传遍世界。中国近代翻译家严复也把它介绍到了中国。1637 年意大利人康帕内拉又出版了一本书太阳城。很巧,还是陶渊明的手法。一个水手在印度洋遇险上岸,穿过森林进到一座城堡,内外七层,街道平整,宫殿华丽,居民身体健康每日晨起,一声长号,击鼓升旗,大家都到田里劳动。没有工农之分,没有商品交换,没有货币。孩子两岁后即离开父母交由公家培养。总之一切都是公有,需求由政府实施公共分配。甚至婚姻也是政府考虑到后代的优生而搭配,靓男配美女,胖男配瘦女。又是那个水手归来“海外谈瀛洲” ,如同武陵人讲桃花源。这本书同样风靡全球,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又一块里程碑。以幻想理想社会类的文学作品而论,有三

11、大里程碑:桃花源记、乌托邦、太阳城。“桃园三结义”,陶渊明是老大。为了追求真实的桃花源,除出书外,还有人身体力行地去实验。1825 年英国人欧文用 15 万美元在美国买了一块地,办起一个“新和谐公社”。这公社规划得十分理想,有农田、工场、住宅、学校、医院。公社成员一律平等。也是吹号起床,集体劳动,吃公共食堂。没有交换,没有货币。算是一个西洋版的“桃花源的生活,抵挡不住墙外资本主义金钱、名利的诱惑,维持了两年,试验宣告失败。但是人们心中那盏理想的明灯总是在轻轻闪烁,在西方这种实验一直顽强地延续着。今天,英国查尔斯王子在本国一个叫庞德里的小城,也搞了一个“小国寡民” 的建设,400 户人家,全部环

12、保建材,绿荫小街,各家一色的院落,无汽车之喧嚣,无贫富之悬殊。桃花源在中国人的心里更是根深蒂固,那个美丽的梦也是并不妨碍他妻妾成群),而民国的立法院在 1930 年也讨论过要不要家庭。青年毛泽东在 1919 年,也有过一次乡村新社会的实验。他说:“我数年来梦想新社会生活,而没有办法。七年(指民国七年)春季,想邀数朋友在省城对岸岳麓山设工读同志会,从事半耕半读?今春回湘,再 发生这种想象,乃有在岳麓山建设新村的计议,而先从办一实行社会说本位教育说的学校入手。此新村以新家庭新学校及旁的新社会 连成一块为根本理想。(见毛泽东早期文稿第 2 版)。 1958 年在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度又开始了一场人民

13、公社大实验,吃饭不要钱,一如乌托邦和“新和谐公社”里的情景,但又像欧文一样地失败了。可是实验并没有停止。1986要钱。各家用多少米面,到库房里随便领取。那天参观时我奇怪地问:“有人多领怎么办?”“领多了,吃不了,也没用。”“如果他送给外村的亲戚呢?”“相信他的觉悟。 ”财富加觉悟,这虽然空洞一些,但思想解放就是力量。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幻想,就会静止,就会死亡。自陶渊明之后,这种对未来社的理想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 。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贫富差别,没有尔虞我诈,大家自由地联合在一起。恩格斯给出的蓝图是:“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 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

14、和 闲暇的时间, 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你看这不就是桃花源中人吗?就主体来说陶渊明是诗人而不是政治家、思想家,他只是以憧憬的心情写了一篇短文。武陵人误入桃花源,陶渊明误入到了政治思想界。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幻想竟引来了这么多的实验版本。相比于政治和哲学,文学更富有想象力,陶渊明的桃花源足够后人一代一代地去寻找、评说。二、桃花源在哪里?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的游记名篇,也造就了许多的山水品牌,成了今天旅游的新卖点。但让人吃惊的是,一个虚构的桃花源却盖过了所有的真山水,弄得国内只要稍微有一点姿色的风景,就去打桃花源的牌子,硬贴软靠,甚至争风吃醋,莫辨真伪。北至山西、河北,南到广西、台湾,处处

15、自诩桃花源,人人争当武陵人。只我亲身游历过的“桃花源”就不下几十处,遍布大半个中国。“是花还是非花,也无人去从叫真”。但正是这似与不似之间,叫哪一处真山水也比不上幻影中的桃花源,而那些著名游记又无论如何也不能与桃花源记等身。就连最有名的小石潭记,现在也只不过是柳州的一个废土坑而已,也未见有哪个地方去与之争版权、争冠名。桃花源成了风景的偶像。何方化作身千亿,一处山水一桃源,陶渊明用什么魔法将这桃花源的基因遍洒中华大地,遗传千年,繁衍不息?凡偶像都代表一种精神,而精神的东西是既无形又可幻化为万形。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处风景,但绝不是单纯的风景,它是被审美的汁液所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美好的事物谁不向往?正如地球上无论东西方都有空想社会主义的模式;在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按图索骥找到“桃花源”。桃花源不是小石潭,不是滕王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