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高级工实做复习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199377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接触网高级工实做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接触网高级工实做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接触网高级工实做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接触网高级工实做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接触网高级工实做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接触网高级工实做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触网高级工实做复习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题、组织线岔检修1、技术要求由正线与侧线组成的交叉线岔,正线接触线位于侧线接触线的下方;由侧线和侧线组成的线岔,距中心锚结较近的接触线位于下方。第 72 条 对单开和对称(双开)道岔的交叉线岔,其技术状态应符合以下要求:1.道岔定位支柱的位置160km/h 及以下区段,道岔定位支柱应位于道岔起点轨缝至线间距 700mm 的范围内;160km/h 以上区段,道岔定位支柱应按设计的定位支柱布置,定位支柱间跨距误差1m。2.交叉点位置标准值:横向距两线路任一线路中心不大于 350mm,纵向距道岔定位大于 2.5m。安全值:160km/h 及以下区段,交叉点位于道岔导曲线两内轨距 6301085m

2、m 范围内的横向中间位置;160km/h 以上区段的线岔交叉点位于道岔导曲线两内轨距 7351085mm范围内的横向中间位置。横向位置允许偏差 50mm。限界值:同安全值。3.两接触线相距 500mm 处的高差标准值:当两支均为工作支时,正线线岔的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高 20mm,侧线线岔两接触线等高;当一支为非工作支时,160km/h 及以下区段的非工作支接触线比工作支接触线抬高 80mm。160km/h 以上区段非工作支接触线按设计要求延长一跨并适当抬高后下锚。安全值:当两支均为工作支时,正线线岔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高 1030mm;侧线线岔两接触线高差不大于 30mm。当一支为非工作

3、支时,160km/h 及以下区段的非工作支接触线比工作支接触线抬高 50100mm。160km/h 以上区段延长一跨并抬高 350500mm 后下锚。限界值:同安全值。4.限制管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应安装牢固,并使两接触线有一定的活动间隙,保证接触线自由伸缩。5.始触区160km/h 及以下区段的线岔两工作支中任一工作支的垂直投影距另一股道线路中心550800mm 的范围内,不得安装任何线夹。160km/h 以上区段,对于宽 1950mm 的受电弓,在距受电弓中心 600-1050mm 的平面和受电弓仿真最大动态抬升高度(最大 200mm)构成的立体空间区域为始触区范围,该区域内不得安装除吊弦线

4、夹(必需时)外的其他线夹或零件。6.其它道岔定位器支座不得侵入受电弓动态包络线。否则应使定位器加长,并采用特殊弯形定位器,并保证定位器的端部不侵入其它线的受电弓限界。160km/h 及以下区段的线岔定位拉出值不大于 450mm。160km/h 以上区段的线岔定位拉出值不大于 400mm。160km/h 以上区段的正线线岔在两工作支接触导线间距 550600mm 处宜设一组交叉吊弦,使两支接触导线等高。160km/h 以上区段在始触区范围内,两支接触线位于受电弓中心同一侧。道岔开口方向上道岔定位后的第一个悬挂点设在线间距大于等于 1220mm 处,并应保证两线接触悬挂的任一接触线分别与相邻线路中

5、心的距离不小于 1220mm。两支承力索间隙不应小于 60mm。第 73 条 对复式交分和交叉渡线道岔的线岔,其技术状态应符合下列要求:1.交叉点位置标准值:复式交分道岔两接触线相交于中轴支距的中点;交叉渡线道岔两接触线相交于两渡线中心线的交点处。安全值:交叉点的横向和纵向允许偏差为 50mm。限界值:同安全值。2.两接触线相距 500mm 处的高差、限制管和始触区等,同单开道岔的线岔要求。第 74 条 线岔的编号应以其所在的道岔编号命名。第 75 条 无交叉线岔标准由各局按设计要求,根据设计文件、道岔型号及运行速度自行制定。2、 操作程序说明1、设置防护,对作业人员分工,进行一处线岔检修2、

6、检查线岔并记录3、对检查的出的问题逐一克服4、调整导高,扭正线面5、作业完毕撤离防护,清理现场第二题、电连接的检修标准1、电连接与接触悬挂要接触紧密,电连接无散股、断股现象,电连接出现散股、烧伤,可用同材质的绑扎线或铝包带绑扎修整,出现两股以上的断开者需要更换新的电连接线。2、电连接线夹应安装牢固,不得偏斜,电连接线夹放电烧伤,螺栓脱滑丝、安装不紧的均应更换,楔子有裂纹或断折的需更换楔子。3、电连接为多股软绞线,截面为铜绞线不小于 95mm2 ,铝绞线不小于 150mm2 。其额定载流量不小于被连接的接触悬挂、馈电线的额定载流量。4、电连接线的弹簧圈应盘紧,盘线 3-5 圈,圈距 50mm,当

7、电连接线为铜线时圈径为线径的 3-5 倍,为铝线时,圈径为线径的 5-8 倍,最下方圆圈距接触线应为 200-300mm。5、电连接在承力索间的连接长度应满足极限温度时承力索纵向位移的要求,全补偿链形悬挂锚段关节处、道岔处两承力索间的电连接线成水平弧形。6、承力索上安装电连接线夹时,应先在承力索上缠绕铝包带(或铜包带) ,铝包带缠绕应谜题 、严禁叠压。导线处电连接安装好后,钢铝接触线,要在线夹与导线连接的间隙内装设铝楔子,楔子要打紧,楔子开口处撬开一角度。7、锚段关节装设两组电连接。8、载流承力索区段没 200-500 装设一组电连接。9、馈电线、电分段锚段关节,吸流变压器串接的锚段关节、隔离

8、开关的电连接均需装设双线夹。10、隔离开关的引线应直接和电连接线相连,引线与瓷裙的距离不得小于 150mm,距地部分不得小于 450mm,距带电导线的高度不小于 400mm。11、隔离开关电连接线距分段绝缘器的两端不小于 1.5m,若隔离开关装设在站台上,必须从相邻股道取得电流时,电连接线与带电承力索的距离不得小于 500mm。12、铜铝压接接头应无松动、散股和腐蚀现象。第三题、四跨绝缘锚段关节调整1、技术标准1、工具材料准备齐全2、劳动组织周密合理3、承力索在接触线的正上方4、转换柱、中心柱两承力索在悬挂点的水平距离为(50050)mm。5、转换柱处、承力索非工作支比工作支提高 300mm;

9、6、中心柱处,保证上面承力索与下面拉杆或压管的的绝缘距离(50050)mm。7、在转换柱处,接触线非工作支比工作支抬高(50050)mm,中心柱与转换柱之间的导线要平滑升高。8、腕臂上工作支定位环的安装高度:正定位=H+240mm,反定位=H+400mm ,定位管安装呈水平状态,允许上扬 20mm,中心柱的反定位管应向下倾斜,以保持定位管至另一接触线间隙(50050)mm。9、两接触线在转换柱处的水平距离为(50050)mm。10、中心柱两侧各半个跨距内,两支接触线均为工作支,应等高,中心柱处两支接触线的水平间距为(50050)mm。11、电分段安装在非支工作支线索的转换柱靠中心侧,悬式绝缘子

10、串外端距悬挂点 1m 处。12、安全文明生产。2、操作程序说明1、领取工具及一处四跨绝缘锚段关节调整的材料。2、劳动组织人员分工,设置防护、安全措施。3、承力索悬挂点位置调整。4、定位管的检查调整。5、接触线高度、坡度调整及扭正线面导线调直等。6、接触线拉出值及水平间距的调整。7、作业完毕,撤除防护,收拾工具材料。第四题、接触网绝缘测试及线路导通1、操作程序说明1、工艺流程图分站区绝缘测试供电臂绝缘测试(检查处理)无接地供电臂导通试验(检查处理)无断点供电臂之间绝缘测试(检查处理)无连接结束2、系统图变电所测试组 测试指挥图 供电臂末端测试组检查处理组第五题、列出一个区段接触网工程检查验收项目

11、1、接触线悬挂情况,包括接触线高度,拉出值或之字值是否符合标准。接触线面是否端正,不应有硬弯和严重偏磨等现象。接触线交叉位置是否符合要求,接触线接头是否牢固,底部是否平滑,接头数量是否符合规定,悬挂结构高度是否符合要求。2、定位器坡度是否符合要求。3、补偿装置的安装是否正确,补偿器滑轮是否灵活,补偿绳状态是否良好,坠砣数量是否足够,吊弦的安装及偏斜应符合要求。4、绝缘子有无损坏、绝缘子上的污垢是否清洗干净,绝缘子瓷裙对地距离能否满足要求。5、承力索有无松散断股现象,接头的数量及间距是否符合规定。6、隔离开关的安装是否合格,各部分尺寸是否正确,触头接触是否密贴,隔离开关操作是否灵活,电连接的位置

12、和弧度应符合设计要求。7、锚段关节各部结构尺寸及各种距离应符合设计标准。8、避雷器的安装及其空气间隙应符合标准,且两极棒应相对。9、接地线是否连接可靠,统一,接地电阻值是否合格。10、隧道内埋入杆件的拉力试验是否合格。11、通信、信号、电力与接触网交叉、平行不符合规定的是否已拆除。12、铁路沿线近旁的树木与接触网带电部分距离过近者是否已砍伐。13、限界门及各种有关标记是否齐备合格。第六题 接触网冷滑试验1、内容1、冷滑车的组成:牵引机车电力机车平板车宿营车或牵引机车冷滑检测车2、人员组织 负责人 1 人 负责冷滑车组织领导工作,运转车长 1 人 负责行车要点有关事项,观测检查 3 人 按项目分

13、工观测,记录 2 人 记录冷滑问题,安全员 1 人 负责冷滑的安全工作。3、冷滑一般进行 2-3 次,第一次运行速度:区间为 10-15km/h,站场为 5-10km/h;第二次的运行速度为 25-30km/h;进行第三次则运行速度为正常运行速度。4、冷滑试验检测项目及内容:1.拉出值、2.导线高度、3.接触线有无弯曲、4.是否打弓,重点是接触线接头中锚、定位点、分段分相绝缘器等、5.是否有硬点,重点同上、6.绝缘距离,电力机车运行时受电弓瞬时极限位置距接地体不小于 200mm、7.线岔处受电弓过渡是否平滑有无脱弓,剐弓现象。5、安全措施:1.冷滑前,冷滑区段接触网要做好临时接地,冷滑车受电弓

14、也应做好临时接地;2.冷滑区段各种交叉跨越电线路必须彻底处理;3.观测人员一般应在观测仓内工作,如需在车顶工作时应背向列车前进方向,并必须戴安全帽、风镜等防护用具。4.每次冷滑后,必须将缺点克服完成后方可进行下次冷滑;5。在与带电运营接触网临接区段进行冷滑,应在停电时间进行冷滑,冷滑区段要进行双接地,并由运营供电段派员配合。第七题 硬横跨装配工艺1、内容及标准1、横梁地面组装安装托架操作架吊装横梁杆上组装收尾结束2、地面组装:1.按设计给定的长度及横梁编号先将中梁组装好,再组装两个端梁;2.检查无误后,在端梁上标明硬横跨组号;3。校核,整正两端梁的端面;4。将横梁吊放到平板车上待装。3、安装临

15、时托架操作架:1.将托架安装在设计的位置上;2.安装操作架;4、吊装横梁:1.在横梁两侧各绑一根晃绳,2.装好吊装钢丝绳,3.吊车将横梁吊起并缓慢 上升,使横梁下弦杆超过柱顶 200-300mm,4.对位配合人员在地面操东晃绳,使横梁分别对中支柱,.横梁徐徐下降,对端梁由支柱顶套入后,再缓缓下降;6.将横梁放在临时托架上;.横梁在托架上稳定后,吊车摘钩,撤离线路5、固定硬横梁:杆上作业人员用绳索将抱箍吊到杆上,.将抱箍由弦杆和支柱的间隙穿入,.对孔:抱箍与弦杆相对应的孔对准后,用定位销钉临时固定.若需顺线路微调端梁时,则在支柱与弦杆间打入木楔,用木楔挤压对孔.若需要横线路方向调整横梁时,用调整

16、丝杆拉或顶进行孔位对中.先对抱箍弦杆的孔,在对两对抱箍的连接孔位.将所有连接孔位对中后,将销钉逐一换上正式螺栓并紧固6、收尾:拆除临时托架,操作架,调整丝杆安装工作结束,填写工程记录第八题编写既有线区间支柱坑位测量工艺1、操作标准1、施工准备(组织、工具、材料)2、选择起测点纵向定位书写标记3、1.选择起测点,一般选择在车站正线道岔或桥、隧道口、涵洞口等处。2.纵向定位由测量起点开始根据平面图沿钢轨测量,直线任一轨,曲线沿外轨丈量。3.人持尺,前中后各一人,另一人掌握图纸,第一遍先做临时标记,待整个区间或两个固定建筑物间测量完后 ,经与图纸核对,如有误差,应在整个区段内调整,第二遍按调整后跨距做正式标志。3.书写标记,将需要做标记处轨腰除锈,用画笔蘸油漆做标记。4、1.允许调整范围为 +1、-2m,调整后跨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量大跨距。2.标记内容:杆号、杆型、线界横卧板型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