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后感_刘莉芸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199093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后感_刘莉芸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后感_刘莉芸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后感_刘莉芸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后感_刘莉芸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后感_刘莉芸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后感_刘莉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后感_刘莉芸(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后感07 第一党支部 刘莉芸 13675861687 1880 年春夏之交,恩格斯发表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这是一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130 年来,这篇历久弥新的科学社会主义文献,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始终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列宁也指出,这部书同共产党宣言一样,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经典著作,是“ 每个有觉悟的工人必读的书籍” 。如今,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浪潮,面对世情、国情、党情发展的新变化,面对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使命,从这部著作汲取新的启示,深刻体悟它的真谛,不仅很

2、有必要,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共有三章,分别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科学社会主义在革命中的发展以及科学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文章在第一章中就说道:“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 ”因此现代社会主义是有其社会经济根源的,它的理论形式起初表现为 18 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

3、。在当时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的对立和激化下,爆发了多次独立运动,也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后人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空想主义者就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顶峰。他们已经敏锐地觉察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严重弊病和不合理性,对人们深感失望的现实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企图建立一个符合理性和正义要求的新社会。他们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作出的重要贡献,一是深刻揭露和无情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与罪恶,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和研究资本主义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二是在他们的社会历史观中包含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某些天才预测,为唯物史观的形成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做好了准备。但是空想社会

4、主义存在不可弥补的缺陷,他们希望的不是解救某个阶级,而是解放全人类,他们把理性当作一切现存事物的唯一的裁判者。他们认为,应当建立理性的国家、理性的社会,应当无情地铲除一切同永恒理性相矛盾的东西。然而,当法国革命把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实现了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随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黑格尔哲学的理论基础下提出了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论,恩格斯在第二章中指出:“以往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因而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

5、,每一历史时期的由法律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它的观点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 ”唯物主义辩证法理论摒弃了当时的“形而上学”理论。 “形而上学”理论就不是从运动的状态,而是从静止的状态去考察;不是把它们看作本质上变化的东西,而是看作永恒不变的东西;不是从活的状态,而是从死的状态去考察。在他们看来,一个事物要么存在,要么就不存在;同样,一个事物不能同时是自身又是别的东西。正和负是绝对互相排斥的;原因和结果也同样是处于僵硬的相互对立中。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虽然在依对象的性质而展开的各个领域中是合理的,甚至必要的,可是它每一次迟早都要达到一个界限,一超过这个界限,它就会

6、变成片面的、狭隘的、抽象的,并且陷入无法解决的矛盾,因为它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记它们互相间的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记它们的生成和消逝;看到它们的静止,忘记它们的运动。相反,唯物主义辩证法则是在运动中看问题,因为辩证法在考察事物及其在观念上的反映时,本质上是从它们的联系、它们的联结、它们的运动、它们的产生和消逝方面去考察的。我们在现实的生产和生活中也应该充分运用唯物主义的辩证法,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所有的辨析不能采取“想当然”的做法,这样就会陷入唯心主义的困境之中,分析任何问题都必须采集足够的历史资料,详细分析现实状况,估计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得到可行的解决方法。科学社会主

7、义一定会取代资本主义,这在该文的第三章中得到了充分的诠释。恩格斯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的社会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区别于以往时代生产活动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巨大进步,但这是在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基础上实现的。和以往简单商品生产的条件下不同的是,现在的私人占有者已不是那些真正使用生产资料和真正生产出产品的劳动者,而是把社会化的生产资料集中在自己手里,从而占有了别人劳动产品的不劳而获的资本家。这样,生产的社会化便与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发生了对抗性的矛盾,这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具体表现,这个矛盾“已经包含着现代的一切

8、冲突的萌芽”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占统治地位, “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 。恩格斯正是抓住了这个基本矛盾,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过程和阶级关系状况进行深入的考察,得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科学结论。我们相信,无产阶级将取得公共权力,并且利用这个权力把脱离资产阶级掌握的社会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随着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消失,国家的政治权威也将消失。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 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深入考察这一事业的历史条件以及这一事业的性质本身,从

9、而使负有使命完成这一事业的今天受压迫的阶级认识到自己的行动的条件和性质,这就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即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正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痄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所以,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总画面,其中各个细节还或多或少地隐藏在背景中,我们注意得更多的是运动、转变和联系,而不是注意什么东西在运动、转变和联系这种最近,我读了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令我深有感触。1871 年 5 月,当巴黎公社革命运动失败后,国际无产阶级处于

10、团结自己的力量,准备迎接未来新的战斗的关键时刻,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应法国工人运动领袖拉法格的请求,在巴黎首次发表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部光辉的科学社会主义著作。它从思想史的角度,叙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发展,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这本书中蕴含的真谛对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我们作为祖国的希望,必须认真拜读这类经典著作,领悟其意义,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 社 会 主 义 从 空 想 到 科 学 的 发 展 全 书 共 三 章 , 分 别 阐 述 了 空 想 社 会 主 义 是 科 学 社 会主 义 的 直 接 思 想 来

11、源 、 唯 物 史 观 和 剩 余 价 值 学 说 两 大 发 现 使 社 会 主 义 从 空 想 变 成 了 科 学, 以 及 科 学 社 会 主 义 的 基 本 原 理 等 丰 富 的 内 容 。在 社 会 主 义 从 空 想 到 科 学 的 发 展 第 一 章 中 , 恩 格 斯 论 述 了 三 大 空 想 社 会 主 义 者 的学 说 产 生 的 历 史 条 件 及 其 思 想 理 论 贡 献 。 他 们 三 个 人 的 学 说 是 在 资 本 主 义 生 产 方 式 的 矛盾 、 无 产 阶 级 与 资 产 阶 级 的 对 立 已 有 所 暴 露 而 又 很 不 发 展 的 历 史

12、条 件 下 产 生 的 。 他 们 已经 敏 锐 地 觉 察 到 了 资 本 主 义 制 度 的 严 重 弊 病 和 不 合 理 性 , 对 人 们 深 感 失 望 的 现 实 制 度 进行 了 猛 烈 的 抨 击 , 企 图 建 立 一 个 符 合 理 性 和 正 义 要 求 的 新 社 会 。 他 们 在 社 会 主 义 思 想 发展 史 上 作 出 的 重 要 贡 献 , 一 是 深 刻 揭 露 和 无 情 批 判 资 本 主 义 制 度 的 弊 端 与 罪 恶 , 提 供 了启 发 工 人 阶 级 觉 悟 和 研 究 资 本 主 义 的 极 为 宝 贵 的 材 料 ; 二 是 在 他

13、们 的 社 会 历 史 观 中 包 含着 唯 物 主 义 和 辩 证 法 因 素 , 以 及 对 未 来 社 会 的 某 些 天 才 预 测 , 为 唯 物 史 观 的 形 成 和 科 学社 会 主 义 的 创 立 做 好 了 准 备 。 但 是 , 19 世 纪 三 大 空 想 社 会 主 义 者 的 理 论 有 着 明 显 的 缺 陷 。 他 们 只 是 揭 露 和 抨 击资 本 主 义 社 会 的 弊 端 , 但 没 有 能 够 进 一 步 洞 察 资 本 主 义 的 本 质 , 把 握 社 会 发 展 的 客 观 规律 ; 他 们 像 启 蒙 学 者 一 样 , “为 了 使 社 会

14、主 义 变 为 科 学 , 就 必 须 首 先 把 它 置 于 现 实 的 基 础 之 上 。 ”恩 格 斯 的 这个 点 睛 之 笔 , 一 语 道 破 了 社 会 主 义 从 空 想 转 变 到 科 学 的 关 键 。本 书 第 二 章 论 述 的 是 ,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在 批 判 继 承 人 类 思 想 文 化 优 秀 成 果 的 基 础 上 , 实 现了 哲 学 、 经 济 学 的 革 命 性 变 革 , 创 立 了 唯 物 史 观 和 剩 余 价 值 学 说 。 正 是 由 于 这 两 个 伟 大发 现 , 社 会 主 义 就 被 置 于 现 实 的 基 础 之 上 , 走

15、 出 乌 托 邦 的 荒 原 而 变 成 了 科 学 。 唯 物 史 观和 剩 余 价 值 学 说 是 科 学 社 会 主 义 的 两 大 理 论 基 石 。唯 物 史 观 和 剩 余 价 值 学 说 这 两 个 伟 大 的 发 现 , 使 社 会 主 义 奠 定 在 坚 实 的 科 学 理 论 基 础 之上 而 传 之 于 后 世 。 一 百 多 年 以 后 的 今 天 , 这 些 宝 贵 的 思 想 财 富 并 没 有 过 时 , 仍 然 是 我 们共 产 党 人 科 学 社 会 主 义 的 实 践 者 和 传 人 手 中 锐 利 的 思 想 武 器 。 我 们 一 定 要 认 真 学习

16、掌 握 唯 物 史 观 和 剩 余 价 值 学 说 的 科 学 内 容 与 精 髓 , 用 以 观 察 分 析 世 界 格 局 和 发 展 趋 势 ,制 定 相 应 的 战 略 方 针 和 对 策 。 一 切 轻 视 、 嘲 弄 、 曲 解 、 攻 击 唯 物 史 观 和 剩 余 价 值 学 说 的思 想 言 论 , 不 论 来 自 何 方 , 都 是 错 误 和 有 害 的 , 必 须 加 以 识 别 , 予 以 抵 制 、 纠 正 和 批 判 。在 本 书 的 第 三 章 中 , 恩 格 斯 深 入 分 析 了 资 本 主 义 的 基 本 矛 盾 及 其 发 展 过 程 ,论 证 了 社 会 主 义 代 替 资 本 主 义 的 历 史 必 然 性 , 预 测 了 未 来 新 社 会 的 基 本 经 济特 征 , 阐 述 了 无 产 阶 级 的 伟 大 历 史 使 命 和 科 学 社 会 主 义 学 说 的 根 本 任 务 。 这一 章 的 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