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的八大题型(3)筛选概括类题目ppt课件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300462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的八大题型(3)筛选概括类题目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的八大题型(3)筛选概括类题目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的八大题型(3)筛选概括类题目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的八大题型(3)筛选概括类题目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的八大题型(3)筛选概括类题目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的八大题型(3)筛选概括类题目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的八大题型(3)筛选概括类题目ppt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真题 练典题 讲技法 题型三 筛选概括类题目 案例 ( 2015 全国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下面的题目。朱东润自传1896 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 , 早年生活艰苦 , 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 。 21 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 , 23 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1929 年 4 月间 , 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 , 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 。 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 , 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 , 总 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说法 , 这叫作掺沙子。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大约是 1939 年吧 , 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

2、系在学年开始 , 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 , 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 , 韩柳文学也不妨 , 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 , 出现的怪事不少 ,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 , 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 , 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 , 孔子三朝记 为记之祖 , 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 , 现在用不上了 。 有人说 史记 汉书 为传记之祖 , 这 个也用不上 。 史 汉有互见法 , 对于一个人的评价 , 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 , 才能得其大略。可是在传记文学里 , 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 , 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是

3、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 , 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 ,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些作品 , 毕竟不是传记文学。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 , 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 , 这便是所谓别传。别传的名称 , 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 , 因此称为 “ 别传 ” 。有些简单一些 , 也可称为传叙。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 , 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 , 而且是信笔直书 , 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 , 都是全部奉陈。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 , 而且有此必要 。但是不能没有一

4、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 , 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 , 而且他的那部大作 , 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 ,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 , 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 , 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于当时的政治中心 , 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 , 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 , 由于作者着墨无多 , 处处显得 “ 颊上三毫 ” 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

5、, 正是走的一样的道路 , 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 , 总还不免令人有 “ 穿新鞋走老路 ” 的戒心。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 , 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 , 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不算 , 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 , 就不能算是认识。这时是 1940 年左右 , 中国正在艰苦抗战 , 我只身独处 , 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 , 每周得进城到学校上课 , 生活也很艰苦。家乡已经陷落了 , 妻室儿女 , 一家八口 , 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 , 自己也写出一本来。我写谁呢?我考虑了好久 , 最后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第一 , 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

6、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 , 为垂亡的明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寿命 。第二 , 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 , 终于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他不是没有缺点的 , 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 , 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人物。( 有删改 )【相关链接】 自传和传人 , 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 , 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 , 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外 , 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西洋文学里 , 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 。 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指明同类的文学 。 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 , 传人曰传 ,自叙曰叙 , 这种分别的观念 , 是一种原有的观念 , 所以传叙文学 , 包括叙、传在内 , 丝毫不感觉牵强。 ( 朱东

7、润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 ) 朱先生确是有儒家风度的学者 , 一身正气 , 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 ,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 , 拯 救危亡 , 尊崇气节与品格 。 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 (傅璇琮 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 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 )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 分 ) 考生 甲生 乙生 考生答 案样例 朱东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 认为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问题 , 不足以阅读与效仿。 朱 东润考虑很久 , 最后决定给张居正写传 研究史家和文人的 作品; 研究别传; 从国外传记文学中有选择地吸取营养。 自身的

8、实际创作 得分 2 分 4 分 你来找 找毛病 该答案的第 点 ,“ 不足以阅读 ” 错 ,根据文意 , 只有阅读了才能比较异同。另外还缺失要点 , 如朱东润对于传记文学理论研究的要点就没有呈现出来 该答案把要点基 本答出来了 ,但仅仅是概括 , 应该在概括之后 , 结合材料进行简要分析 分析朱东润的传记观是如何形成的 , 要结合朱东润在理论研究方面的努力和具体实践进行分析。首先要确定答题区域 , 仔细分析该答题区域 , 找出最切题的语句作答即可。如第 4 、 8 、 9 段中 , 广泛阅读史记 汉书 约翰逊博士传 维多利亚女王传 等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 , 并对它们之间的异同进行比较。第 6

9、段和 “ 相关链接 ” 中对史传、别传、传叙等文学的分辨。第 11 段 ,亲自给张居正写传以进行传记写作实践等等。答:【参考答案】 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 , 如史记 汉书 约翰逊博士传 维多利亚女王传 等 , 并比较它们的异同 ; 深入研究传记文学理论 , 辨析不同概念 , 如阅读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 , 分辨史传 、 别传 、 自传 、传叙文学等; 进行传记文学写作实践 , 如给张居正写传。 ( 每点 2 分 )筛选概括类题目 “ 三步 走 ”第一步 , 定位审清题干 认准对象。第二步 , 筛选1 寻找区域。找到相关材料的位置范围 , 要点要么在关键段中 ( 总起总结段、过渡段 ) ,

10、 要么在主体段中 , 局部的要点在题目提示的限制段中。2 切割分块。在锁定与答案有关信息段落的基础上 , 进一步缩小包围圈 ,再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 “ 块 ” 。第三步 , 整合 1 “ 三法 ” 整合。 “ 去粗取精 ” :紧扣材料中关键语句 , 重点理解重点段、关键词、中心句; 提取 “ 公因式 ” :对没有明显中心句的语段 , 即对每个独立句意或对重要句子的意义进行综合归纳 , 提取内在内容上的 “ 公因式 ” ; 合并同类项。把写相同内容的 “ 公因式 ” 合并为一类。 2 “ 抽条 ” 分点列写。在锁定 “ 块 ” 和 “ 合并同类项 ” 的基础上 , 分出 “ 条 ” 来抽取

11、答案信息 , 然后再提炼概括。 ( 2015 江西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 1 4 题。 ( 25 分 )方成 , 一个幽默的符号侯 军方成原本不姓方 , 他常戏言自己是孙悟空的本家;方成原本也不是学漫画的 , 他在大学学的是化工 , 正牌的理工科 , 没想到这辈子化工没学成 , 反倒直接上岗 , 当了一辈子 “ 画工 ” 这就叫 “ 歪打正着 ” 。方成的漫画充满幽默感。几十年间 , 他以画笔为投枪 , 针砭时弊 , 激浊扬清 , 如棉裹铁 , 如锥画沙 , 看上去并不是那么锋芒毕露 , 剑拔弩张 , 但是其深刻性和幽默感却如陈年老酒 , 越品越有味道。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所画的那些国

12、际时事漫画辛辣锐利 , 时效性和艺术性并重 , 给上一代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新中国成立之后 , 他以漫画领风气之先 , 鞭笞丑恶 , 讽刺弊端 , 为拨乱反正革故鼎新鸣锣开道 , 武大郎开店 等作品 , 一经面世 , 立即风靡全国 , 成为新时期讽刺漫画艺术的经典之作。方成善于将特有的机智和狡黠蕴藏在简洁的画面中 , 令人读后在会心一笑之余 , 更领悟到深蕴其间的批判意味。幽默 ,无疑是方成漫画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方成的语言行事也充满幽默感。前些年 , 生病住院了 , 要开刀。医生在手术之前嘱咐他 , 手术之后只能吃流质。他大声答应 : “ 行 , 全听您的 ! ” 可是医生一走 , 就自个

13、偷着藏起一个馒头 , 说是留着手术之后先 “ 垫补垫补 ” 肚子。孰料这个 “ 作案动机 ” 还没实施 , 就被人赃俱获 , 未遂。医生也不让吃肉 , 他偏说 “ 生病的人更要吃好 , 不吃肉 , 那病能好吗? ” 酱排骨酱肘子 , 都让朋友买了来 , 偷偷藏在病房的小柜子里。手术之后 , 护士和家人要把他从手术车上往病床上抬 , 他却在被子底下说话了 : “ 你们别乱使劲儿 , 听我口令:一、二 、三 ! ” 得 , 大伙笑得全泄劲儿了。方成的幽默感人尽皆知 , 可方成的 “ 幽默学 ” 却鲜为人知。他与相声大师侯宝林是多年挚友 , 更是艺术同道 , 两人时常在一起切磋幽默艺术的课题 , 侯

14、宝林先生去世后 , 方成独自承担起创建中国式幽默学的历史使命 , 自 20 世 纪90 年代以来 , 他先后出版了 10 多本专论幽默的著作 , 还把讲座开到了大洋彼岸 , 在美国巡回了一圈 , 专做幽默学的报告。他让人在哈哈大笑之余 , 豁然醒悟: “ 哦 , 原来幽默不光是逗个乐子 , 它还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 , 是一个民族独特个性的折射 , 还应该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来认识 哇 , 了不起的方成先生 ! ”方成真正了不起的是 , 他的幽默天性却是以一生的颠蹶坎坷打底的。早年遭逢战乱 , 颠沛流离 , 衣食无着 , 曾一度流浪到上海、香港等地 鬻画为生。他常说 , 画漫画本是为了养家糊口。好

15、不容易解放了 , 方成在报社有了稳定的工作 , 生活步入正轨 , 然而好景不长 , 随后爆发的 “ 文革 ” 浩劫 , 致使同为漫画家的妻子受迫害含冤而去 , 留下三个未成年的孩子 。 从此 , 方成又当爹又当妈 ,拉扯着孩子艰辛度日 , 其窘迫困苦可想而知。或许正是这些苦难和艰辛 , 教会了方成以微笑来面对人生 , 使得他的幽默超越了一般的诙谐和滑稽。他常说 ,幽默不是挤眉弄眼 , 幽默是智慧的自然流露 , 是自信的个性显现 , 在曾经多灾多难的中国 , 老百姓的幽默多是含泪的微笑 , 是面对苦难的豁达和乐观。每当谈起这些话题 , 他的面容会立即严肃起来 , 语调也变得格外庄重。方成已然是功成名就 , 照理说 , 他尽可以独享这份 “ 一览众山小 ” 的荣光 。但是他不 , 他要与众人分享。于是 , 他出画集 , 要带上已经故去多年的老友钟灵一起出;办展览 , 要带上年龄与他正好打个对折的学生王林一起展。当然 ,我也有幸成为被方成 “ 带着玩儿 ” 的一个晚辈 , 我的纪实散文集 那些小人物 就是被方成 “ 催逼 ” 了 10 年才写出来的 , 方老还自告奋勇为这本小书绘制了全部漫画插图。方成已经 96 岁高龄 , 依旧笔耕不辍 , 每天用毛笔画漫画 , 用电脑写文章 。一生的曲折跋涉 , 化作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