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苦农妇26年圆了作家梦,不堪回首的劳累、打骂和婚变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027282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贫苦农妇26年圆了作家梦,不堪回首的劳累、打骂和婚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贫苦农妇26年圆了作家梦,不堪回首的劳累、打骂和婚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贫苦农妇26年圆了作家梦,不堪回首的劳累、打骂和婚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贫苦农妇26年圆了作家梦,不堪回首的劳累、打骂和婚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贫苦农妇26年圆了作家梦,不堪回首的劳累、打骂和婚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贫苦农妇26年圆了作家梦,不堪回首的劳累、打骂和婚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贫苦农妇26年圆了作家梦,不堪回首的劳累、打骂和婚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贫苦农妇 26年圆了作家梦,不堪回首的劳累、打骂和婚变2017 年 4月初,一部名为胭脂河畔的女人的 35万字书稿先后引起了河北省作协和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的高度关注。而令人惊异的是,作者王立竟是河北深山里的一位农妇26 年前,王立在女儿的作业本上写下第一个字时,也是她遭受乡邻讥笑嘲弄、丈夫谩骂毒打的漫长日子的开始。期间,力挺她的弟弟、爸爸、妈妈相继离开人世,她与丈夫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她不得不扛起独自抚养女儿和弟弟一双儿女的重担。然而,即使再苦再难,她始终没有停下手中的笔。她是如何经受住命运炼狱般的炙烤,最终完成华丽蜕变的呢? 悲壮的力挺 农妇的书稿染上弟弟的热血 1998 年夏的一天,河北省

2、保定市阜平县南庄乡大岸底村 27岁的农妇王立正在自家简陋的院子里做农活,一位村民从村部给她带来了一摞邮件,其中有湖南的年轻人杂志。原来,她写的散文在这本杂志上发表了。仅有小学文化的王立一时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辛辛苦苦努力写作,投稿整整十年,如今终于让满是泥土味道的双手捧起了自己那散发着墨香的处女作,她怎能不激动啊! 然而,她的激动无法得到丈夫的共鸣与喝彩。结婚七年,两人没少为此怄气。丈夫一直把她的写作当成是“发神经” ,多次“勒令”她“不能影响过日子、做农活” 。这样,王立只有偷偷摸摸地挤时间写作,常常在深夜丈夫和孩子熟睡后在土炕上“码字” 。 王立 1971年出生在一里外胭

3、脂河畔的尹家沟村。父母多病,弟弟小时候意外摔伤落下残疾,贫寒的家境让她初中读了几天就辍学了。本来成绩好、作文优秀的她把读书和写作当成了精神寄托。20 岁那年,经人介绍,她嫁给邻村大自己两岁的丈夫,次年女儿出生。 女儿上小学后,她开始尝试着写小说。因家里贫穷,她只能在女儿用完的作业本的背面写下自己的文字。夜深人静,胭脂河淙淙的水声伴随着她笔尖划动纸背的响动,一缕缕饱含激情的思绪定格在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 2000 年夏,随着一场洪水掠过胭脂河畔,现实生活的种种见闻和感悟,也激荡起王立的创作灵感,她开始创作长篇小说胭脂河畔的女人 。 虽然和丈夫约定“写作不能影响过日子” ,但每每投入到创作中的王立总

4、是不由自主地放下手中的农活儿,记录下那稍纵即逝的灵感而一旦被丈夫发现,一场“战事”就在所难免。 一次,王立写得投入忘记了做饭的时间,中午回家的丈夫发疯似地冲上去夺过王立手中的作业本,一边骂一边将作业本撕了个粉碎。王立茫然地看着丈夫,眼泪无声地流了下来。这时,弟弟王永恰好来到家里,他理解姐姐的苦衷,赶紧向姐夫说好话:“别生气了,下午我帮你干半天活计”并帮姐姐一起做好饭。 在丈夫反对、乡邻讥笑的精神挤压中,弟弟是王立唯一的支持者。小时候他就是姐姐作文的忠实读者,虽然他不会写,但他知道姐姐写得好,写得真实。每次见面,只要姐夫不在场,他总是忘不了问:“最近还在写吗” 、 “再让我看看”听了这话,姐姐心

5、头总涌起阵阵暖意。一年又一年,弟弟无数次读她写的小说,总是夸姐姐“写得很奇” 、 “越来越有味道了” 2004 年秋,王永读了姐姐小说里新的故事情节后说:“姐,女主人公和几个不同类型男人的交往很有看头,比电影还好看!”弟弟的鼓励让王立信心倍增。然而与此相反的是,王立和丈夫的矛盾却因为这部小说的写作而越积越深,生活中发生的许多不如意,丈夫都会归咎于她的“不务正业”:女儿不小心从梯子上摔了下来,丈夫认为是王立因为偷偷写作导致的;家里晾晒的衣服被雨淋了,他也会骂骂咧咧地发出禁止她写作的警告;甚至王立生病不能干活,也会被误解为故意找借口为写作挤时间。王立过得越来越压抑,越来越痛苦 当弟弟发现姐姐在苦恼

6、中渐渐消瘦下来时,毅然提出帮她做农活。他以“顶工”的方式和姐夫“谈判” ,给姐姐腾出整块的时间写小说。他对姐姐说:“小时候你学习那么好,又那么聪明,我相信你一定能写成!”弟弟的话说得姐姐落泪了,因为在全村,她只有这一个认同的声音,余下的,全是不屑与嘲笑。 久而久之,王永对姐姐的帮助引起妻子的不满。王永再去“顶工” ,妻子就生气:“不能为你姐姐的闲事儿耽误自己家的日子。 ”尽管妻子不满,但王永还是悄悄地为姐姐“顶工” 。2005 年 3月的一天,一直忙着筹备盖新房的弟弟拿走了姐姐一本新近写出的小说草稿。 “姐,干活累了歇息时我就看看”然而,短短两天之后,惊天的噩耗传来:弟弟在驾驶手扶拖拉机时与一

7、辆急转弯的大货车相撞,当场身亡王立在整理弟弟的遗容时,竟意外地在他的衣袋里发现了一个旧的作业本天啊,那正是弟弟两天前拿去的小说稿,草稿的一角,已被弟弟的鲜血染红。一时间,王立哭得几欲晕厥 王立在悲痛欲绝中与亲人们一起处理了弟弟的后事,一连四天,她一口饭都吃不下。她知道,这世上唯一一位理解她、支持她写作的人,永远地离她而去了!那段时间,王立过得恍恍惚惚,一闭眼全是弟弟的影子。无数次梦里醒来,王立泪湿枕巾。她下决心加倍努力写作,以回报弟弟的在天之灵。 然而弟弟的意外死亡给家里带来的悲剧才刚刚开始。两个月后,弟媳改嫁他乡,留下一个七岁的女孩和刚满周岁的男孩。看着苦命的孙女和孙子,王立的父母泪水潸然:

8、“我们照看他们吧。 ” 然而父母本来都体弱多病,如果他们照看这两个孩子,孩子的读书和生活根本无法保障。这时,王立擦了擦眼泪,毅然一手拉起一个孩子,把他们接到家里。她告诉侄女和侄子:“虽然姑姑家也困难,但我一定把你们养大。以后你们和我的女儿一样,也是我的孩子,这样才能对得起你们的爸爸!”两个孩子听了,哇地哭了起来,王立也禁不住和他们哭在了一起 死亡扯不?嗟牧 ? 爸爸妈妈的传递依旧悲壮 从此,王立更加劳累了。她承受着精神和现实的双重折磨,一边安抚悲痛中的父母,一边照料女儿和弟弟的两个孩子。每天,等到孩子们都进入了梦乡,她才铺开作业本开始写作,直至深夜。 可本就贫寒的家境,如今又多了两个孩子,丈夫

9、因此越来越感到吃力与无望,夫妻俩的争吵也渐渐多了起来。而最让丈夫难以接受的是,家里即使揭不开锅,王立依旧在忙里偷闲地“不务正业” 。 王立对写小说的执念之深,让她的丈夫忍无可忍,吵架、甚至打骂成了两人的家常便饭。她把写小说视为信仰,但在丈夫和村里人眼里,或许只是逃避生活责任的挡箭牌,抑或是根本摘不到的星星月亮由于离父母的家很近,两人的矛盾常常被他们知道得一清二楚。一次两人吵架,父亲站在姑爷的立场,劝说女儿“改邪归正”:“小时候爸的这个穷家耽误了你的前途,可都是没办法的事儿啊,你总得务实、全心全意地过日子啊!”王立一阵心酸,流着泪答应了父母不再碰纸笔。 可是,多年的梦想无法抗拒。到了深夜,她忍不

10、住还是拿起了笔。有次半夜,王立趁家人睡着,偷偷点了蜡烛蹲在厨房灶台边写作,因气温低,她用柴火烧了点热水,顺便取暖。不料,被起夜的丈夫发现,丈夫冲到厨房与她激烈争吵。推搡间,王立的头发还被烧去一大块。这件事后,丈夫没有向她道歉,反而气愤地说:“这里多了两个孩子以后负担这么重。你还狗改不了吃屎,想当作家想疯了”2010 年 4月,两个人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办理离婚手续这天,天气格外阴冷,但王立没有掉一滴眼泪。父母得知这个消息后,痛哭了一场。体弱多病的他们共生育两个孩子,却一个死于车祸,一个离了婚带着两个家庭的孩子母亲哭着说:“我们一家人的命,怎么这么苦啊!”然而,就在这时,父亲擦了擦眼泪说:“女儿

11、啊,其实爸也理解你,你写作那么用功,是好事。我以前反对你写是考虑你的家庭,现在,我支持!” 父亲态度的急转弯,让王立激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离婚的苦痛她没有掉一滴眼泪,反倒让她更加坚强,而此时此刻当她听了父亲的这句话,她再也难以抑制地哭了起来 为了拉扯好女儿和弟弟留下的两个孩子,王立在县城以每个月 300元的租金租了两间平房,并费力借来一万多元钱学习了技术并购买了机器设备,开始做起了制作蛋糕的生意。进货、制作、送货每天早上三四点钟她就起床发酵面粉、烤制蛋糕,然后再送到客户手中,一直要忙到晚上十二点才能结束。尽管这样,王立还是坚持每晚十二点以后再写作一个小时才休息。 女儿的苦父亲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12、。身患胃炎、支气管炎等多种疾病的他不顾王立的反对,执意搬到蛋糕房帮忙。他知道女儿晚上会熬夜写小说,就主动承担起了早起打包、送货的活计。冬季的凌晨,阜平县街头总会出现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艰难地蹬着三轮车,将一包包蛋糕送到客户手中。每次看着父亲被冻裂的双手,王立都转过身擦去眼角的泪水。她暗暗告诉自己:“一定不能辜负爸爸的期望,我一定要活出个样子来!” 一天傍晚,王立无意间在窗口看到父亲端坐在那里,手里拿着她的小说本子,借着窗棂里透进的光亮认真地看着。这天,王立问父亲:“以前你很反对我写东西可自从我离婚后怎么态度就完全变了?”父亲说:“你弟弟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村里村外,没人理解她。咱家里总得有一个人

13、出来支持她,不然的话她怕是活的劲头都没有。他说得有道理啊,这才是一家人的味道你弟弟没了,丈夫走了,就该我支持你了!” 亲人的力挺让王立浑身是劲。 冬去春来。在父亲的帮助下,王立把三个孩子养得健康、活泼,她的小说写得也越来越有声有色。然而,父亲却在劳累中倒下了2014 年腊月十三,父亲因多年胃病发展到胃穿孔突然去世。69 岁的父亲在弥留之际看着自己疼爱的女儿,喃喃地说:“爹知道你这辈子就是想写成小说,爹前些年不支持你,也是心疼你啊。爹走了你要好好过日子,照顾好你娘,等你写完小说了,记得给我上坟的时候带一本让我看看”父亲说完,带着遗憾与不舍离开了这个世界。 一时间,王立在巨大的精神创伤中久久不能自

14、拔。想到几年前死于车祸的弟弟,想到刚刚离开的父亲两位最支持她写作的人,如今都已阴阳相隔 就在这时,母亲拉着王立的手说:“孩子,现在该是我支持你的时候了。你爸在快没的时候对我说:我走了以后,你也要听儿子的那句话,你就别再反对她写了,多支持她,家里人不支持她,还能指望谁啊!我记住了”母亲的话让王立感动得难以入眠,她干脆爬起来写作了。 母亲一直有心脏病,做一点活儿就?獯?得厉害。然而,她仍不顾女儿的反对,在她的蛋糕店力所能及地帮忙。母亲识不了多少字,她累的时候就躺在床上,像听评书那样,让孙女给她读上一段王立新写的小说。她说:“写得好,比评书好听。虽然有的地方不是太明白,但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就是这个样子

15、” 然而,短短的十个月后,母亲多年的心脏病严重恶化。在医院的病房里,弥留之际的她让女儿给她读上一段小说。女儿轻轻地读着,泪水无声地涌了下来这位善良的母亲,就这样在女儿小说的细节中告别了这个世界。 农妇圆梦文坛 成功回馈天堂里的三位至亲 从弟弟到父亲,再到母亲,三位亲人无不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给王立的创作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也成为她前行的力量与精神支撑。 生活还要继续,三个孩子需要经济来源,需要有人照料。生活的重担已不折不扣地全部压在了王立这个单身女人的肩上。但她知道,支撑下去是自己的唯一选择。 酷暑的夏季,闷热的蛋糕房有时温度达到了 40度,王立流着汗一笔一划地将自己的文字落到纸上;寒冬时节,屋里的

16、水缸结了冰,自己的手被冻裂了,她依然一坐就是大半天,不停地想,不停地写。写作的时候,一切烦恼和痛苦都似乎烟消云散了。由于长时间呆在阴暗潮湿的平房里写作,再加上弟弟与父母相继去世的打击,王立的两鬓已染霜,身体也大不如从前,常出现脑供血不足的症状。 耳闻目染着王立的付出,孩子们都格外懂事。女儿与侄女一放学就抢着帮她做家务,给她捶背、按摩,学习也特别刻苦。女儿于 2012年考上了河北工业大学。2014 年,侄女考入县重点初中,侄儿也进入小学学习。 2015 年 2月, 胭脂河畔的女人终于完稿,一共写满29个作业本,合计 35万字。望着书桌上的作业本,王立泪流满面。在写作这条梦想之路上,她遭遇了太多坎坷艰辛。为了省钱,她自学电脑,用了半年时间将手稿输入到电脑,并打印成册。 2017 年初,王立的一位老师将她的小说推荐给了河北省的一家出版社,出版社对小说产生了浓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