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021120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1 -第一课:先秦诗歌(1)关于诗歌: 是文学的一大样式,要求高度集中的概括、反映生活,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规律,一般分行排列。 中国古代将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叫歌,现统称诗歌按有无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按语言有无格律,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按是否押韵,又可分为有韵诗、无韵诗2.关于诗经 诗经先秦时称 诗或诗三百。汉代儒家学者把它尊称为经典,称诗经。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加上有篇名而无诗的六篇,共311 篇诗经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六义, 风雅颂赋 比兴(

2、1)蒹葭诗的内涵分析表层: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 深化: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 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型。这里的“伊人”,可以是贤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这里的“河水”,可以是高山、深堑,可以是宗法、礼教,也可以是现实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现和表现天地。(从事实虚化到意象空灵,再到整体象征)(2)蒹葭艺术特色A、蒹葭诗的形式分析:典型的诗经样式 :四言为主的句式,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 ,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 蒹葭 诗一是四字句

3、式(以四言为主);二是重章叠句(短章复沓)的结构方式 B、三个特点事实虚化诗歌把主要人物、事件都虚化了,追寻的是什么人,为什么追寻?被追寻的“伊人” 是什么身份?伊人音容体貌均无,飘忽不定,来去渺茫。为什么那么难以得到?一切无从确认。意象空灵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并非现实人事,而是一种心象,呈现出似花非花、空灵蕴藉的心理情境。整体象征“在水一方”可望难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遡洄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和“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读者可以从这里爱情的境遇,也可以唤起爱情的体验,还可以理想、事业、前途诸多方面的境遇并唤起诸多方面的人生体验。C、诗歌体现的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

4、音乐美含蓄美以少许表现许多,以表面极其经济的文字建构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意境美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清新而又神秘的意境。朦胧美诗采取曲笔描写了对意中人的憧憬、追求、失望、惆怅的心情,作远距离的勾勒。音乐美,诗重章叠句,一意化为三叠,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一唱三叹。1、楚辞楚文化包括楚人的衣食住行,楚地的风俗习惯、制度、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及楚地的文学作品在各方面的总和(1)楚辞这个名称最早由史记提出,是入汉后形成的概念 泛指:楚声楚气的文学专指:经屈原由楚地祭歌改造而来的新诗体(2)楚辞 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由西汉学者刘向编订并经东汉王逸增补作注后流传。其

5、中收录了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宋玉、唐勒、景差等人的作品,以及两汉作家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刘向、王逸等人的作品,后朱熹作楚辞集注,又增补了“楚辞后语”部分,收录了由汉至宋的楚辞体诗歌50余首楚辞是楚民族文化的精华,楚辞和诗经并列为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作品九章九篇九歌十一篇离骚 天问招魂 , 共计二十三篇 屈原的作品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真挚的爱国情怀,创造了楚辞这一新的诗体,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浪漫主义伟大诗人释“离骚”-遭遇忧愁离忧、别愁 牢骚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政治抒情诗作品用象征的手法,表现了诗 人对实现祖国的富强这一崇高理想的 热烈追求和不懈的斗争,包括了作者一

6、生的坎- 2 - 2 -坷际遇和的始终不渝地追求理想的心路历程3、湘夫人赏析第一段:盼望与思恋第二段:梦灭与思念(5) 湘君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全诗把湘君内心交织的爱与怨,希望与失望,等待与追求等复杂心理活动刻划得细致入微,充满了缠绵哀怨的情调,从中寄托了诗人思君忧国的情怀。全篇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她们的感情始终是那么强烈而真挚;当其满怀希望时,是那样缠绵悱恻,神动心移;当其失望时,又是那样忧郁苦闷,凄凉冷落 (6)湘夫人的艺术特色A、诗中景物描写缤纷多彩,以景现情,寓情于景,把周围景物环境气氛和人物的思想情感融合一起,构造出一种美丽凄

7、婉、如幻如梦的意境B、章法上,回环跌宕,用赋的铺陈手法反复叙写C、用高洁的事物做比兴,以此歌颂纯洁的感情和高尚的情操D、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细致入微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笔触细致而含蓄E、本诗语言单纯自然而又情味悠远,既有民歌风情却也不失精炼典雅,兮的运用使句式活泼,增强了节奏感三、比较蒹葭和湘夫人的异同蒹葭和湘夫人同是先秦抒情诗的名篇,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湘夫人出自屈原九歌(1)两首诗都描绘了主人公执着追求而不得的感人情节,塑造了扑朔迷离的情感氛围,渗透厚厚的忧伤、惆怅的情绪。蒹葭为求“伊人 ”,不顾“道阻且长” ,披霜跳露,上下求索,终不能见其影而不能释怀,只有伫立江

8、边眺望一片江水。湘夫人描写湘君赴约洞庭北渚,不见湘夫人前来,忐忑不安,愁绪难了,上下求索,终投江北上,寄托渺渺情思。两首诗都用情景交融的写法,构成依稀迷茫的意境,烘托人物的心情;都以秋景入诗起兴,表现愁绪。(2)蒹葭的主题较为朦胧,主人公及其追慕的对象都不清晰;湘夫人则以丰富和想象,借助神话传说,写出了美丽、令人神往的人神之恋,表达作者高尚、雅致的理想追求。蒹葭是一首民歌,四言为主,易于上口,且重章叠句,反复咏叹,具有一唱三叹、回旋往复的诗经风格;湘夫人是“骚体诗” 叙事采用赋的表现手法,五六七言并用,句中或句尾常以“兮”字,或舒缓语气,或强化情感。第二课:先秦散文一、先秦历史散文六经皆史“以

9、史为鉴,以古为镜”先秦历史典籍尚书:“上古之书”,“ 六 经”之一。 记载从虞舜至秦穆公 时代朝廷言论、 诏令、文告等春秋:原为各国史书通称,后专指鲁春秋,“六经” 之一。编年体史书之祖,纲目式记载语言表述简略,字句皆有特定含义,称“春秋笔法” 或“ 微言大义”春秋三传: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 1、 左传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春秋史左传的全称是左氏春秋传 , 春秋是我国编年体史书之祖,其叙事特点是纲目式记载,文句极简短,用词极其简练、严谨,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寓褒贬于事件的“春秋笔法” 2、秦晋殽之战(1)秦晋关系:秦晋两国本是盟国,不仅在地理位置上接壤,而且世代联姻,秦穆公的夫人是晋献公的

10、女儿,晋文公的夫人是秦穆公的女儿,所谓“秦晋之好”来源于此(2)战争起因:晋文公重耳遭迫害流亡在外、秦晋两国以郑文公没有以礼相待为理郑国、郑国老臣烛之武退秦师,瓦解了秦晋两国的联盟、两年之后晋文公去世,秦穆公以为时机已到,想通过吞并郑国向东方扩张,这显然侵犯了晋国的利益。双方都想称霸中原,矛盾日益尖锐,战幕由此拉开(3)层次分析文章由以下情节组成:晋文公显灵蹇叔哭师王孙满观师弦高犒师 皇武子辞师先轸论伐秦师 秦晋崤之战文赢请三帅孟明谢赐秦穆公哭师 (4)艺术特色:一是善于叙事、二是善写战争、 三是善写人物、四是善写辞令2、诸子散文发展历程第一阶段:春秋末至战国初代表作品老子、论语、墨子语录体第

11、二阶段:战国中期- 3 - 3 -代表作品庄子、孟子 对话式的论辩体第三阶段:战国末期代表作品荀子、韩非子、 吕氏春秋 议论文体3、诸子散文的经典作品孔子及论语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其先祖原为宋国贵族,后逃难到鲁国,成了鲁人。孔子幼年丧父,曾做过小官吏。中年以后,担任过鲁国的中都宰和司寇等职。去职后,他周游列国。晚年又回到鲁国,孔子后半生大部分时间从事讲学。孔子的言论,由其门人整理成为论语,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仁者爱人” 孔子认为,要实现“德治” (礼治),必须提倡“ 仁”学,即通过各人内心修养,形成“仁”这个无美不备的德性。“仁” 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

12、。“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为仁”就是他给“仁”所下的两个最主要的定义 论语 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主要通过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阐发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语录体散文主要通过孔子与其弟子之间及弟子相互间交流问答的情景和内容的记述,以及直接转述的片段语录,记录孔子的思想学说,其中包含大量富有文采又具哲理性的格言 论语全书共20章,每章又包含若干片断。编排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非记于一时,也非出自一人之手。编撰者可能是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1、相关资料孟子,名轲,字子舆。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被尊为儒家的第二号圣人“亚圣”。他提出“民贵君轻”为中心的“仁政”主张,哲学上

13、提出“性善论”孟子一书是孟轲晚年和弟子在一起共同编纂的,全书共三万五千多字,基本上是一部对话语录集。孟子一书宋代时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南宋朱熹又将它合入四书之中论语孟子中庸大学齐桓晋文之事章的论辩特色(1)论点深刻,论据雄辩(2)论证严密,步步紧逼3)本篇章法,通篇一贯,对比鲜明,跌宕起伏4)本篇以记言说理,叙事取喻,分析推断精辟含蓄(二)庄周梦为蝴蝶1、老子及道家思想姓李,名耳,字聃,号伯阳,春秋后期楚国人,曾任“周守藏之史”,与孔子同时而年长于孔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作老子(又称道德经) 老子的哲学思想(1) 以“道”为核心2)以辩证法为其思想精髓(3)“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和“小国寡

14、民”的社会理想2、庄子及其思想 道家学派是由老子创始的,战国前期继承老子思想的有关尹等,关尹又叫环渊,“ 学黄老道德之术”,成为老子思想的直接继承人。战国中期的庄子,继承和发挥了老子、关尹的思想,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思想核心:主张“无为”老子:无为而无不为 庄子:顺应自然而无不为 老庄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庄周化为蝴蝶,从喧嚣的人生走向逍遥之境,是庄周的大幸;而蝴蝶梦为庄周,从逍遥之境步入喧嚣的人生,恐怕就是蝴蝶的悲哀了这则寓言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庄周梦蝶是庄子

15、提出的一个哲学论点,认为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和虚幻。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庄子却以为不然。虽然,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但庄周看来,他们都只是一种现象,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庄周梦蝶”的故事以其深刻的意蕴,为文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诗人们常常借助这一意象来表达人生如梦、故国与亲友之思以及恬淡闲适之情。 第三课:汉代民歌与魏晋诗歌1、汉乐府“乐府”原是掌管音乐的官署。“乐府”一名,最早见于汉初,汉惠帝时有“乐府令”。到汉武帝时,随着封建帝国日益隆盛,便被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乐府”的具体任务是:搜集歌辞,制定乐谱,训练乐工。“乐府”除由文人制定“雅乐”外,还大规模地采集民间歌辞,以供统治者了解民间动向和歌舞宴乐的需要。这些“雅乐”和民间歌辞,魏晋南北朝时被统称为“乐府”,这样,“乐府”便由原来的官署名称变为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诗体了战城南属汉乐府鼓吹曲辞 ,为汉铙歌十八曲之一。“铙歌”本为“军乐”,其叙军旅生涯,按说该有挑灯看剑、飞骑击敌的壮声才是。这首歌,却只有出攻不归、抚尸荒野的悲泣以此哀音,作赳赳“军乐”,堪称开军- 4 - 4 -歌之奇 , 怎一个奇字了得! 战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