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的栽培技术大全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0020821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夏的栽培技术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半夏的栽培技术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半夏的栽培技术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半夏的栽培技术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半夏的栽培技术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夏的栽培技术大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材种植技术半夏的栽培技术(一)(一)选地整地宜选土质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较强、中性砂质壤土;也可在果园或玉米等高杆作物下进行间作。冬季翻耕土壤,使其风化熟化。开春平整土地,每公顷施入厩肥或堆肥 30000 千克、过磷酸钙 750 千克,然后整细耙平作宽 1.3 米的高畦,畦沟宽 40 厘米。(二)繁殖一般用块茎或珠芽繁殖为主,亦可种子繁殖,但种子发芽率低,生产周期长,很少采用。1块茎繁殖秋季挖半夏时,选直径 11.5 厘米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小块茎作种用。用细沙土混拌,置于通风阴凉处,于当年冬季或翌年春季取出栽种。以春栽为好,秋冬栽种产量低。种前将块茎按大小分级,分别栽种。一般在春季日平均地

2、温 10左右时下种,按行距 1215 厘米、株距 510 厘米,开沟宽 10 厘米、深 5 厘米左右,在每条沟内交错排列内行,芽同上摆入沟内。覆土楼平,稍加镇压,一般每公顷用种茎 1500 千克左右。为了培土和除草方便,也可采用双行条播,即宽行 30 厘米,窄行 10 厘米。秋季栽种方法同春播。2珠芽繁殖半夏每个茎叶生长一珠芽,数量充足,且发芽率高,成熟期早,是当前发展半夏生产的主要繁殖途径。夏秋间,当老叶将要枯萎时,珠芽已成熟,即可采下繁殖。按行株距 10 厘米8 厘米挖穴,每穴种 23 个珠芽,再覆土 11.5 厘米,稍压实即可。对落于地表的珠芽,可采用“盖土法进行培育。其方法是:每倒苗一

3、批,盖土一次,盖土要薄,以不露珠芽为度。同时施入适量的磷、钾肥,既可保证珠芽生长,又能促进地下母块茎的增大,一举两得,有利增产。3种子繁殖 2年生以上的半夏,从初夏至秋冬,能陆续开花结果。当佛焰苞萎黄下垂时,采收种子,进行湿沙贮藏。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选半阳半阴地块,整地作畦,按行距 57 厘米,开浅沟条播,播后覆盖 1 厘米厚的细土,井盖草保温保湿,15 天左右即可出苗。出苗后及时揭去盖草,苗高 69 厘米时,即可定植。(三)水肥管理无论采用哪一种繁殖方法,在播前都应浇 1 次透水,以利出苗。出苗后也要经常浇水,尤其是“立秋”前后需水量大,可用 1:10 的粪水泼浇,使之经常保持土壤湿

4、润。秋后,可逐渐减少浇水量。除施足基肥外,生长期追肥 4 次,第 1 次于 4 月上旬齐苗后,每公顷施入 1:3 的人畜粪水 15000 千克;第 2 次在 5 月下旬珠芽形成期,每公顷施用人畜粪水 30000 千克;第 3 次于 8月倒苗后,当子半夏露出新芽,母半夏脱壳重新长出新根时,用 1:10 的粪水泼浇,每 15 天 1 次,至秋后逐渐出苗;第 4 次于 9 月上旬,半夏全苗齐苗时,每公顷施入腐熟饼肥 375 千克、过磷酸钙 300 千克、尿素 150 千克,与沟泥混拌均匀,撒于土表,起到培土作用并有利于灌浆。(四)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半夏植株矮小,在生长期间要经常松土除草,做到除小、

5、除早、避免草荒,中耕深度一般不超过 5 厘米,避免伤根。2搞花葶如不留种,于 5 月抽花葶时剪除,使养分集中于地下块茎生长,有利增产。3排灌水半夏喜湿怕旱,遇久晴不雨时,应及时灌水;若雨水过多,应及时排水,避免因田间积水,造成块茎腐烂。 专利查询半夏的栽培技术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a)的干燥块茎,又名麻芋头、三步跳、野芋头,为常用中药,具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能。主产于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河南、山东等省,其中四川省产量大、质量好。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一)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株高 15 厘米40 厘米。药材种植技术地下块茎球形或扁球形,直径 05

6、厘米4 厘米,芽的基部着多数须根,底部与下半部淡黄色,光滑,部分连年作种的大块茎,周边常联生数个小块状侧芽。叶基生,具长柄,一年生或较小珠芽长出的叶为卵状心形或前形单叶,二年生以上为 3 小叶复叶,小叶片椭圆至披针形,中间一片较大,长 5 厘米15 厘米,宽 2 厘米4 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光滑无毛。叶柄下部内侧着生一卵形珠芽,偶见小叶会合处着生另一小珠芽。花单性,雌雄同株,肉穗花序顶生,佛焰苞绿色或绿紫色,下部管状不张开,上部微张开,雌花着生于花序基部,雄花生于雌花之上。浆果绿色,卵圆形,种子 1 枚,灰绿。花期 57 月,果期 89 月,见5。(二)生长习性半夏为浅根性植物,喜肥,

7、原多野生于潮湿而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或腐殖质土上。喜温和、湿润气候和荫蔽环境,怕干旱,忌高温。夏季宜在半阴半阳环境中生长;土壤含水量在 2040时生长较为适宜;干旱缺水易倒苗,一般随生长环境的变化,一年可倒苗 l3 次。倒苗对于半夏来说,一方面是对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珠芽数量,亦即进行了一次以珠芽为繁殖材料的无性繁殖。半夏于 8C10C 萌动生长,15C 开始萌芽出苗,15C26C 为最适生长温度,30C 以上生长缓慢,超过35C 而又缺水时开始出现倒苗现象,以地下块茎度过不良环境。当秋季凉爽时,苗又复出,继续生长,秋后低于 13C 时开始枯叶。半夏的块茎、珠芽、种子均无生理休眠

8、特性。种子寿命为 1 年。冬播或早春播种的块茎,当地表 1 厘米5 厘米地温达 10C13C 时叶柄发出,此时如遇地表气温又持续数天低于以上地温,叶柄即在土中横生,同时长出一代珠芽。地、气温差持续时间越长,叶柄在土中横生时间越长,地下珠芽就长的越大,当气温升至 13C15C 时,叶柄才直立长出地面。(三)栽培技术 1品种半夏野生群体间的变异性很大,主要表现在叶形、珠芽的着生位置及块茎的形状上,由于半夏栽培历史较短,目前还没有培育出较为稳定的品种,初步研究表明,狭叶型半夏产量较高。2选地、整地选疏松肥沃、湿润、具排灌条件的沙质壤土最为适宜。粘重地、盐碱、涝洼地皆不宜栽种,前茬宜选豆科作物为宜,可

9、连作 l3 年。半夏根系浅,一般不超 20 厘米,且喜肥,故播种前结合整地,应施基肥,每 1000 平方米施农家肥 8000 公斤、饼肥 150 公斤和过磷酸钙 80 公斤,浅耕细耙,整平作成 1 米宽的畦,长度不宜超过 20 米,以利灌排。3繁殖方法生产上多用块茎和珠芽繁殖,也可用种子育苗或用组织培养法进行无性快繁。(1)种子繁殖:当佛焰苞萎黄时采收种子,夏季采收的种子可随采随播,秋末采收的种子可以沙藏至次年 3 月播种。按行距 10 厘米刨出 2 厘米深的浅沟,将种子撒入,耧平并保持湿润即可出苗。当年第一片叶为卵状心形单叶,叶柄上一般无珠芽,第二年 34 个心形叶,偶见有 3 小叶组成的复

10、叶,并可见珠芽。实生苗当年可形成直径为 03 厘米06 厘米的块茎,可作为第二年的种茎。(2)珠芽繁殖:半夏的珠芽遇土即可生根发芽,生产上可于 56 月采收成熟的珠芽,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 10 厘米、株距 3 厘米,条沟深 3 厘米播种,覆土 2 厘米,当年即可长出 l3 片叶子,并可形成 1 厘米2 厘米的块茎。(3)块茎繁殖:收获时,选当年生直径 05 厘米15 厘米的块茎作种,一般于春季的平均气温 10C左右时下种。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 20 厘米开 4 厘米5 厘米深的沟,沟底要平,并按株距 3 厘米将种茎交叉两行摆入沟内,芽头向上,覆土耧平,稍加填压。也可结合收获秋季栽种,一般在 9

11、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进行,方法同春播。每1000 平方米用种茎 100 公斤120 公斤。4田间管理(1)灌溉、排水:播种后,春季一般 20 天出苗,如遇严重干旱,适当浇水以保全苗,齐苗后及时中耕药材种植技术除草,并控制浇水,以防止地上部生长过快,提高抗旱耐热能力。5 月后,随着气温升高,应多浇水,保持畦面湿润以便延迟倒苗。雨季积水,应及时排水,以防烂根。(2)追肥、培土:半夏喜肥且珠芽在土内才能很好地发育,故及时追肥培土是重要的增产措施。5 月下旬或 6 月上旬,当珠芽长成并有脱落时,每 1000 平方米追施圈肥 1000 公斤,尿素 8 公斤拌匀撒于沟内,并把行间的土培在半夏苗上,以刚好

12、盖住珠芽为度,不要把叶子盖在土内。培土次数可视植株生长情况而定,一般 23 次。另在半夏生长后期,每 10 天根外喷施一次02磷酸二氢钾或 500PPm 的 aNAA 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如不留种应及时摘除花葶。(3)遮阳:生产上可于 4 月中下旬畦边间作玉米和豆类作物,6 月上、中旬间作物长高或搭架遮阳,9 月后,气温渐低,应及时收获间作物。5病虫害防治(1)根腐病:此病在高温季节,田间积水时易发生。发病后,地下块茎腐烂,地上部随即倒苗枯死。防治方法:主要注意排水,拔除病株,并用 5石灰水处理病穴或浇灌根部,也可在播种时用 052石灰水浸种 1230小时。(2)病毒病:具体表现为缩叶和花叶,多

13、发生在春夏季,发病后应将病株拔除烧毁,并用石灰消毒。(3)红天蛾:以幼虫为害叶片,5 月以后多发生。可用敌百虫等胃毒剂喷雾防治或进行人工捕杀。(四)采收与加工 9 月下旬,叶片桔黄时采收。过早影响产量,过晚难以去皮和晒干。收获后需加工的鲜半夏要及时去皮,堆放过久不易去皮。方法是将鲜半夏装入筐内或麻袋内,穿胶鞋用脚踩去外皮,也可用半夏脱皮机去皮,洗净晒干或烘干,即为生半夏。折干率为(34):1。以个大、皮净、色白、质坚、粉足者为佳。作种用的半夏可采用沙藏的办法越冬贮放。 专利查询半夏的栽培技术(二)(1)繁殖方法半夏以块茎繁殖和珠芽繁殖为主,亦可用种子繁殖。块茎繁殖半夏栽培 2 年后,可于每年的

14、 6、8、10 月倒苗后挖取地下块茎。选横径粗 0.5 厘米左右的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小块茎作种。种茎拌以半干半湿的细砂土,贮藏于通风阴凉处,于当年冬季或第二年春季取出栽种。以第二年春栽植为好。行距 15 厘米,开沟宽 10 厘米,深 5 厘米左右,每沟内交错排列两行,芽向上摆入沟内,栽后上面施一层混合肥土,然后盖土 5 厘米左右。每亩需种栽 100千克左右。珠芽繁殖半夏每个茎叶上长有 1 个珠芽,数量充足,且发芽可靠,成熟期早,是主要的繁殖材料。夏秋间,当老叶即将枯萎时,珠芽即成熟,随即采下,按行株距 10 厘米8 厘米挖穴点播,每穴 23 粒。亦可在厚地盖土繁殖,即倒苗一批,珠芽掉在原地土

15、面,用四齿耧土面一次,同时施入适量的混合肥,既可促进珠芽荫发生长,又能为母块茎增施肥料。种子繁殖生长 2年以上的半夏,从初夏至秋冬,能陆续开花结果。当佛焰苞萎黄下垂时,采收种子,进行湿砂贮藏,第二年月播种于苗床上,15 天左右即出苗,但出苗率不高,种子发芽势弱,生长缓慢,生产上不常采用。(2)选地整地半夏栽培地宜选择湿润肥沃、保水保肥力较强、质地疏松的砂质壤土种植,也可以选择半阴半阳的缓坡山地,也可以与玉米、油菜、麦类、果林间套作。选好地后,冬季深翻,施足基肥,耙平作畦。(3)田间管理半夏幼苗生长缓慢,而杂草生长迅速,因此要及时除草 34 次,中耕时要浅锄,不能伤根。水肥管理也十分重要,半夏地要经常保持湿润、阴凉,并要适时追肥,人粪尿和磷酸二胺均可。药材种植技术常发生的病虫害有腐烂病、叶斑病、病毒病等,用常规方法防治。 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