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仁”换血正当时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017962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仁”换血正当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老“仁”换血正当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老“仁”换血正当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老“仁”换血正当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老“仁”换血正当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仁”换血正当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仁”换血正当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仁”换血正当时欧冠负于皇马,连续五个赛季进入四强的纪录被终结,联赛尾声后劲不足,再加上老队长拉姆和中场大将阿隆索行将退役,看起来这个夏天拜仁的大幅调整势在必行。自然规律决定了“换血”是每支球队不得不面临的考验,纵然强势如拜仁,也概莫能外。 最老的“仁” 赛季初,拜仁名宿塞尔吉奥就曾表示,今年可能是球队这批人最后一次争夺欧冠的机会了。原因无他,年龄而已。欧冠 1/4 决赛客战皇马,拜仁的首发阵容平均年龄高达 30 岁零 116 天,创造了德甲巨无霸历史“最老”的纪录。出生于 1981 年的西班牙老将阿隆索是球队主力阵容中年龄最大的球员,超过 30 岁的还包括诺伊尔、拉姆、里贝里和罗本。此外,

2、比达尔也站在“而立之年”的门槛上。如果眼光放得再长远一些,就会看到队中包括莱万、胡梅尔斯等一大批主力的年龄都在二十八九岁。尽管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训练手段的进步,球员的职业生涯比过往有了大幅的增长,30 岁上下正是巅峰期,但足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毕竟是属于“年轻人”的,不可否认的是, “90 后”已经逐渐成为世界足坛的“主流” ,而拜仁阵中能有稳定位置的只有蒂亚戈和阿拉巴,基米希和科斯塔目前看来只是合格的轮换。其实拜仁上下并非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近几个赛季他们一直在着手解决,比如近两年签下的科斯塔和桑谢斯都是为了接班“罗贝里” ,再加上目前买断的科曼以及下赛季将加盟球队的防守球员聚勒和鲁

3、迪,拜仁的换血从未停止,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与瓜迪奥拉的最后一年,控制力减弱的上赛季相比,拜仁的一系列关键数据在本赛季均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虽然进球数、控球率与上赛季几乎持平,但“罗贝里”的老化已极为明显。曾几何时, “罗贝里”这对顶尖的边路好手是球队进攻的发起者、组织者以及“爆点” ,但如今,两位老将都已经超过 33 岁,且多年来饱受伤病困扰。罗本的标志性内切以及面对多名防守人时的强行“单骑闯关”已越来越少;尽管里贝里的脚法与控制力尚在,却少了突然间暴走带动节奏的能力。 “罗贝里”巅峰时期的撕裂防线亦难见踪影,即使偶露峥嵘也无法全场保持这?拥那慷取硪环矫妫?球队在防守端显得更加吃力,被射门次

4、数在还剩 4 轮联赛的情况下已经达到了上赛季的总数据,而在抢断差别不大的情况下,球队的犯规次数已远远超过去年,这还是在一向强调攻守平衡的安切洛蒂治下。在球队主体框架没有大幅变化的前提下,这其中固然有后防中坚博阿滕伤病频频以及阿拉巴状态不佳的原因,却也恰恰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球员年龄偏大,覆盖区域与防守到位率日渐降低,只能用更多的非常规手段来阻止对手的进攻,即便如此也很难成功限制,至少老迈的阿隆索已经成了对手重点攻击的对象。 安切洛蒂在执教 AC 米兰时期就以善于激发老将潜能著称,尤其是鲁伊?科斯塔、西多夫、因扎吉等进攻球员都在他的手下焕发了“第二春” ,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那支球队的核心人物卡卡

5、正值壮年,这与“罗贝里”垂垂老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何况,随着战术的不断演变,与以中生代球员和年轻球员为主的皇马的两回合较量中,里贝里都拼到“油箱见底”而被提前换下场,不得不承认,这个时代已经和十年前截然不同了。当然,年龄与成绩也并不能划上等号,就拿这两个赛季拜仁主场对多特蒙德的焦点战来说,德甲巨无霸连续两年取得大胜,而这两场比赛中,主队的平均年龄为 30.1 岁, “大黄蜂”则只有 24.8 岁。两支球队建队思路的区别,决定了现状的不同,也决定了未来的发展,毕竟按照多特蒙德的经营方针,他们很难留住自己培养出来的生力军,而拜仁的换血与补强方式肯定会更加多样化。 一掷千金? 2007 年夏天,前

6、一个赛季遭遇惨痛失利的拜仁斥资逾亿欧元,接连签下法国新核里贝里、欧洲金靴托尼和德国队主力中锋克洛泽等大牌,很快夺回来德甲的“失地” ;两年后,在新帅范加尔的强烈要求下,俱乐部拍下 2400 万欧元的支票,签下正值当打之年的罗本,在那个赛季里,凭借着“小飞侠”的多次关键时刻临危救主,球队最终打入了欧冠决赛;2011-2012 赛季的“三亚”又一次触动了拜仁高层的神经,他们咬紧牙关用 4000 万解约金带走了哈维?马丁内斯,而西班牙人也在之后的赛季里成为了球队“三冠王”的重要一环。可见,尽管高投入并不一定能带来高产出,但即便底蕴深厚如拜仁,有足够质量的“进补”也是必不可少的成功捷径。 众所周知,由

7、于有着阿迪达斯、奥迪和安联保险等商业巨鳄在背后支撑,多年来球队的经营情况良好。根据2016 年底发布的“财报” ,俱乐部上赛季营收高达 6.26 亿,毛利润为 1.43 亿欧元,比去年的 1.11 亿增长了 28%;净利润为 0.54 亿,同比增长 28%,实现了惊人的连续 24 年保持盈利。拜仁完全有能力在转会市场上“兴风作浪” ,但比起财大气粗,花钱不需要“做预算”的英超土豪以及西超双雄来,拜仁在竞争力上显然稍逊一筹。 “即便我们投入重金引援,也没有办法像皇马那样花大价钱,因为那是不符合我们的理念的。 ”负责转会的技术总监雷施克此番表态颇有些无奈,为了引进巨星而负债经营显然是不可接受的。有

8、石油资本支持的英超球队不需要考虑收支平衡问题,酋长们只关心能否为球队带来成绩与眼球,而会员制的西超双雄则更加无需纠结盈利问题,毕竟有没有冠军奖杯才是能否赢得选票的关键。在如今“物价飞涨”的时代,如伊瓜因、J 罗和内马尔这样的巨星,动辄就要花费接近一亿欧元的转会费,对这些球员,拜仁同样有所“企图” ,但也只是“抬价”辄止,并非德甲巨无霸拿不出这些钱,只是在经营理念与联赛规定之下,俱乐部不愿将如此巨大的一笔引援资金全部花在一个人身上。比如球队上赛季签下的超新星桑谢斯,尽管预期转会费会高达 8000 万欧元,但其中却包含着出场次数、球员进入金球奖候选人等诸多附加条款,一次性支出只有 3500 万。更

9、何况,球队引进“半成品”后,培养的风险与成绩要求难以两全,科斯塔近两个赛季获得大量机会,但在两任名帅指点下成长却不如预期便是最好的证明。虽然不愿意承认,但又必须接受这样一个现实,经过多年的“蝴蝶效应” ,拜仁逐渐被西超双雄拉开了档次,而如莱万一样自由来投的好事可遇不可求,那么靠青训快速达成换血是否可行呢? 衣钵相传? “俱乐部在青训方面投入很多,如果我们高价收购的球员阻碍了青训人才的成长,这样就没有意义了。当然要是有需要的话我们会投资签下球星,但在此之前我们应该先看看青训营里有没有更合适的人选。 ”赫内斯认为,不盲目高价引援对球队里的年轻球员有好处,但事实却是,拜仁已经很久都没有产出新星了。

10、范加尔治下,施魏因斯泰格改打后腰一跃进入顶级行列,托马斯?米勒和克罗斯则一鸣惊人;海因克斯时期,阿拉巴获得了提拔,并成为球队主力;瓜迪奥拉执掌帅印时,虽然也将高迪诺和赫伊别尔等小将提拔至一队,却没能顺利上位,唯一值得称道的新人基米希还是拜仁联合斯图加特从“红牛”手中“夺食”而来。自阿拉巴之后,拜仁青训再无可以可立足一线队者,鲁梅尼格将其归咎于巨大的成绩压力,导致年轻人机会锐减, “想要在拜仁打上主力,比 10 年前难多了,当初施魏因斯泰格、拉姆、米勒的上位更容易些。 ”而前拜仁队长,有“老虎”之称的埃芬博格也持有相似观点,他认为拜仁不可能像美因茨、霍芬海姆那些小球队一样,慢慢给新人时间。无论如

11、何,过往的诸多经验和教训都摆在眼前,拜仁的换血都势在必行,并且异常急迫了。 该换不换,必受其乱 尤文图斯在意甲领跑,实现 6 连冠只是时间问题,欧冠赛场他们也打入了半决赛,各条战线上均高奏凯歌。此时,意大利方面却传出“老妇人”将在夏天进行大洗牌,博努奇、利希施泰纳和曼朱基奇等主力球员都待价而沽。尤文如此未雨绸缪,很可能是要吸取国际米兰的前车之鉴。2010 年,蓝黑军团赢得 5 冠王后太过依赖功勋球员,并没有迅速实现良性循环,功勋球员尾大不掉,高龄之下仍拿着高薪,最终成为了压倒莫拉蒂的“最后一根稻草” 。以2011-2012 赛季为例,在甩卖掉埃托奥并减少了约 2000 万欧元的含税薪资负担后,

12、国际米兰的全队工资仍高达 1.45亿欧元,球队中更是有 11 名 30 岁以上的老将拿着超过 300万欧元的年薪。莫拉蒂是个“爱兵如子” 、视足球为生命的绅士,但他的宽容无疑为俱乐部增添了沉重的负担。同城的 AC 米兰也曾陷入过相似的境地,由于囊中羞涩,俱乐部在转会市场上难有作为,只得用高薪吸引老将低价甚至自由身加盟。众多老明星的到来能够在短时间内稳定球队的“下限” ,却无法提升“上限” ,这样的红黑军团在获得“养老院”绰号之外,并没有在球场上收获更多的荣誉。经验在足球运动中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相较于赛程短促的杯赛而言,这样的优势似乎在漫长的联赛中被削弱了。 提起对待老将的方式,自然绕不开阿森纳

13、和温格。早年间,由于修建新球场负债经营,温格不得不在很长的时间里“省吃俭用” ,不单单是在引援方面精打细算,在老将续约上更需算计。30 岁以上球员“一年一签”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不管是“冰王子”博格坎普还是法国队长维埃拉,都一视同仁。愿意留队者,只有老老实实接受 1 年合同,用表现证明自己“尚能饭” ,以求得再次续约,而更多的老将则选择主动离开。亨利作为阿森纳俱乐部历史上最传奇的人物,就连他也不能让温格“破例” ,枪王选择在 30 岁生日前 2 个月时转投巴塞罗那,既是为梦寐以求的欧冠奖杯,也是避免尴尬的无可奈何。坎贝尔在 31岁的黄金年龄自由加盟朴次茅斯,结果“黑塔”不负众望,以队

14、长身份帮助“庞贝”夺得了足总杯冠军。另一位 49 场不败的功臣皮雷在 2006 年时告别效力了 6 个赛季的阿森纳,与比利亚雷尔签约两年,在那之前他与“枪手”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谈判,希望能续约两个赛季却被无情拒绝。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了范佩西和费尔马伦身上,加拉更是“一气之下”加盟了同城死敌托特纳姆,他们都是在 30 岁的特殊时刻离开球队,也给阿森纳留下了“卖队长”的笑柄。随着俱乐部经营状况的转好,阿森纳逐渐在转会市场上活跃起来,对老将的“容忍度”也进一步提升。今年初,赛季前半程因伤未获出场机会的默特萨克与球队完成了 1 年的续约,而吉?和科斯切尔尼两位“三旬老汉”的谈判也在进行中,切赫此前则以

15、33 岁高龄拿下了 3 年的合同。在阿森纳官网去年对温格的一次采访中, “教授”也亲承此前的路线有些偏颇, “经验丰富的队员对于一支球队是极为重要的,一支成功球队的核心球员的年龄应该在 23 岁到 30 岁之间。 ”著名的“一年一签”对身处经济漩涡的球队是有利的,对功勋老臣却略显无情,缺少“人情味”使得阿森纳“越来越年轻” ,拥有如此众多的名宿却无法“利用” 。比如阿尔特塔在离队后直接跑去了曼城并进入管理层,而维埃拉则在成为纽约城队主帅后炮轰温格不近人情, “看到阿森纳的老将们都离开了,这有些让人伤感,现在还在那里工作的,似乎只有永贝里了。我们这些老将也热爱阿森纳,我们想要留在阿森纳执教,并不

16、是想吃老本,我们只是想要帮助俱乐部,然后实现共赢,但很显然这没有发生。 ”另一件事也颇值得玩味,此前亨利曾在阿森纳青年队执教,但由于不愿放弃“评论员”的工作而与温格发生了分歧,遂跳槽去了比利时国家队。多年来围绕在温格身边的争议不断,而阿森纳的故事也说明了,更新换代虽必要却应谨慎, “暴力换血”断不可取。 引言摘 在球队主体框架没有大幅变化的前提下,这其中固然有后防中坚博阿滕伤病频频以及阿拉巴状态不佳的原因,却也恰恰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球员年龄偏大,覆盖区域与防守到位率日渐降低,只能用更多的非常规手段来阻止对手的进攻,即便如此也很难成功限制。 拜仁不可能像美因茨、霍芬海姆那些小球队一样,慢慢给新人时间。无论如何,过往的诸多经验和教训都摆在眼前,拜仁的换血都势在必行,并且异常急迫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