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通史》复习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014674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舞蹈通史》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舞蹈通史》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舞蹈通史》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舞蹈通史》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舞蹈通史》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舞蹈通史》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舞蹈通史》复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舞蹈通史填空题:1.“帝俊有子八人,始为歌舞” ,载于 三海经 中。 2云门相传是黄帝时的乐舞,周代用于祭祀 天神。3. 大武,是歌颂周武王伐纣的乐舞,用于祭祀先祖。4.汉代“百戏”中出现了扮演特定人物或简单故事情节的表演,如 角抵戏 ,是表演者扮成各种鸟兽神仙。表现人降伏老虎的故事。5.汉代出现了歌舞并重的歌舞曲叫相和大曲 。6.汉代有一种礼仪性和自娱性相结合的舞蹈叫小猪漫步。7. 曹魏时代 时代, 长安、洛阳集中了一批优秀的歌舞艺人,住在特筑的铜雀台上,随时为他表演,这些歌舞艺人被称为“铜雀伎” 。8.唐代的乐舞机构有太常寺、教坊、梨园,集中和培养了大批乐舞艺人。9. 农乐舞” 即今朝

2、鲜乐舞, 软舞 即今甘肃武威一带的乐舞。10.唐代有一个最为铺张豪华的悲舞, “声词哀怨,听之莫不泪下” ,它是 剑器舞 。11.宋代常用 吸收和发扬的手法对唐代最有成就的“大曲”进行按需要择用。12.用义勇军进行曲音乐首创、首演舞者是周璇。14.尚书.益稷中 “鸟兽跄跄” “凤凰来仪” “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是狩猎生活的反映,也是图腾崇拜的遗迹。15.歌颂神农发明农具,教民农耕功绩的乐舞叫扶犁 。16中华舞蹈文化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距今有 5000 年。17 巫舞 是古人驱鬼逐疫的舞蹈,广泛流行于宫廷和民间。18 相传夏桀欣赏乐舞,以 ,以 。19. 西周创立的六舞 、 小舞被历代封建王朝奉为

3、 六代舞 。20 汉代舞蹈由于受到百戏的影响,有很强的技艺性,如 百戏 、 盘鼓舞 等。21. 南诏奉圣乐的主要舞段是用舞队摆成南、诏、奉、圣四个字。22. 宋代宫廷队舞 ,是唐代舞蹈的继承和发展,分 “健舞” 和 “软舞” 。23. 元代著名教坊大曲 白翎雀 , ,其音乐多模仿白翎雀的鸣叫声。另有一双人歌舞名 昂鸾缩鹤舞 ,亦有同名琵琶曲,从侧面反映了蒙古族的狩猎生活。24. 20 世纪 40 年代, “边疆音乐舞蹈大会”的主创人是戴爱莲。25. 是“万人”之长(首领) 。是从事乐舞的人。26. 旋娟、 提嫫两人均为战国著名舞人,容颜美丽,舞姿飘逸,体态轻盈如轻尘鸟羽,长于表演萦尘 集羽 、

4、 旋怀 。27.从晋到唐代的五六百年间, 是历代筵宴乐舞中的保留节目, “ ”生动了描绘了其舞步特征。28.胡旋舞是健舞”、 “软舞” 的俗称。29. 瓦舍 是宋元时期大城市中商业集中点和娱乐场所。30. 队舞 是宋代宫廷宴乐舞蹈,分 坐部伎 和 立部伎 两队。31.扁担舞,是壮族著名的一种舞蹈,亦称 舂米舞 。32.到春来 ,又称 ,用于配合剧中的舞蹈情节。二、名词解释:1. 葛天氏之乐:不仅是中国最早的歌舞,而且是中国第一部有文字记载的歌舞。古时,最初的舞蹈、唱歌均是在劳动过程中逐渐萌发、形成的,其舞蹈动作和歌唱内容也常常是劳动过程的简单再现。为庆祝捕猎胜利、谷物丰收或某一重大活动,人们手

5、舞足蹈,就是最原始的舞蹈;人们劳动中所哼的号子,就是最原始的歌;唱歌和舞蹈的结合,就是最早的歌舞。2.3.六代舞:相传为中国古代黄帝、唐、虞、夏、商、周六个时代的祭祀乐舞。又称六乐。它开中国古代雅舞之先河,代表古乐舞的正统。黄帝时代的乐舞称云门大卷 ,相传黄帝氏族崇拜云 ,因此这可能是祭祀云的图腾舞 。 4.巾舞:原 称 公 莫 舞 。 古 代 舞 蹈 名 。 因 舞 时 以 巾 作 道 具 , 故 名 。 晋 书 乐 志 下 : “ 公 莫 舞 , 今之 巾 舞 也 。 相 传 云 项 庄 剑 舞 , 项 伯 以 袖 隔 之 , 使 不 得 害 汉 高 祖 , 且 语 项 庄 云 : 公 莫

6、 ! 古人 相 呼 曰 公 , 言 公 莫 害 汉 王 也 。 今 之 用 巾 , 盖 像 项 伯 衣 袖 之 遗 式 。 ” 隋 时 牛 弘 请 以 巾 舞 和 鞞 舞 、 铎 舞 、 拂 舞 并 在 宴 会 与 杂 伎 同 设 , 于 西 凉 前 奏 之 。 唐 时 将 其 曲 列 入 清 商 乐 中 。 参 阅 隋 书 音 乐 志 下 、 旧 唐 书 音 乐 志 二 。 5.阿热热 : 纳 西 族 民 间 歌 舞 。 广 泛 流 行 于 云 南 省 纳 西 族 人 民 中 。 传 说 : “古 时 候 有 个 姑 娘 名 叫 阿 热 热 ,因 丢 失 了 领 主 的 羊 而 被 酷 刑

7、鞭 打 , 啊 热 热 惨 叫 声 响 彻 山 谷 , 招 来 了 许 多 男 女 奴 仆 , 最 后 才 制 止 了 财 主 的 鞭打 , 奴 仆 们 烧 起 了 熊 熊 篝 火 , 唱 呀 跳 呀 地 祝 贺 胜 利 ”。6 倒喇: ( 蒙 语 又 歌 又 舞 的 意 思 ) 和 现 在 流 传 于 内 蒙 古 杜 尔 伯 特 部 族 的 顶 碗 舞 ( 头 上 顶 碗 ) 以及 广 泛 流 行 于 鄂 尔 多 斯 民 间 的 筷 子 舞 、 酒 盅 舞 等 。7 观音舞:明代观音舞 ,又名菩萨舞 。据明人姚旅露书记载,明代北京、南京贵族之家集宴,常演菩萨舞 ,舞者扮成观音像,额上顶一碗,

8、手持两碗,击节而舞。 在民间节日,此舞亦在街头游行表演。明人袁宏道迎春歌描写春节“行春之仪” 的盛大歌舞游乐活动中,有“白衣合掌观音舞” 。 8. 坐部伎:坐部伎是中国唐代宫廷宴乐。在堂上表演,规模较小,舞者 312 人。以歌颂帝王功德、祝愿君主千秋万岁为内容。 9 朱载堉(1536 年 1611 年) ,字伯勤,号句曲山人,青年时自号“狂生” 、 “山阳酒狂仙客”,又称“端靖世子”。朱载堉祖籍安徽省凤阳县,生于怀庆府河内县(今河南省沁阳市) ,系明太祖朱元璋八世孙,明成祖朱棣的第七世孙,明仁宗朱高炽的第六代孙,郑藩王族嫡世。 10 裕容玲:(18821973)是清代末年出生在天津的舞蹈家。裕

9、容龄出生贵族,其父裕庚为清朝一品官。他的两个女儿德龄与容龄出生后,按清朝惯例,必须向朝廷登记,待长大成人后,候选人宫为妃。裕庚另辟生活道路,大胆决定不向朝廷登记。裕容龄从小热爱舞蹈。家庭教师发现她很有舞蹈天才,于是亲自为她弹七弦琴伴奏,裕容龄随琴声起舞,舞姿十分优美。 也是唯一曾亲自向现代舞鼻祖伊莎多拉邓肯学习过舞蹈的中国人。11 白纻舞:白纻舞是因舞服用质地轻薄的白纻缝制而得名。 晋书乐志载:“白纻舞,按舞辞有巾袍之言。纻本是吴地所出,宜是吴舞也。 ”由舞者穿着产于江苏一带的白纻缝制的舞衣可见白纻舞最初是江南的舞蹈。12 明君舞:晋代有一个十分著名的舞蹈,表现汉代王昭君的故事,但却叫做明君舞

10、 。原来,当时的富豪石崇,曾用三斛(当时一斛约合后来的十斗 )珍珠买了一个能歌善舞的美女作宠姬,并给她起名叫 绿珠。绿珠丽质仙貌、光彩照人,石崇写了一篇颂赞昭君故事的诗,叫绿珠编成歌舞来表演,为了避晋公司马昭的名字之讳,这部歌舞就只好叫明君舞 。13 西凉乐:是凉州当地音乐同汉族古乐、西域音乐和印度音乐互相交流融汇的产物。历史上的凉州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之地,歌舞是当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劳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4 高丽乐15 巴渝舞:中国汉代舞蹈。渝也作俞,又名俞儿舞,原为古代西南少数民族舞蹈。 华阳国志?巴志上说,周武王伐纣时, “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 。刘邦在平定三秦之后,招募一批

11、人为前锋,他们勇猛善战,又喜爱歌舞,刘邦命乐工学习改编了他们的歌舞,由于人就是生活在巴郡渝水一带的,故称巴渝舞 。16六小舞:六小舞是对某些原始舞蹈形式更直接、更本源地继承。手执牛尾、羽毛,头戴羽饰而舞,与原始狩猎生活和图腾崇拜关系极为密切。传说中的“葛天氏之乐” ,就是三人执牛尾歌舞。17盘鼓舞:(又名七盘舞)是汉代具有较高技艺性的舞蹈,舞者在七个盘鼓上以不同的节奏,时而仰面折腰双脚踏鼓,时而腾空跃起,然后又跪倒在地,以足趾巧妙踏止盘鼓,身体作跌倒姿态摩击鼓面。敏捷的踏鼓动作,如飞行似的轻盈舞步,若俯若爷、时来时往的姿态和地位调度,与音乐紧密结合在一起,表现了深邃的意境。18兰陵王:陵王名高

12、长恭(公元 541 年- 573 年) ,又名高孝瓘,骁勇善战。北齐乾明元年高肃被封为徐州兰陵郡王,故名兰陵王。他前后因各项战功被封为巨鹿郡、长乐郡、乐平郡、高阳郡等郡公。三、简答题:1. 唐代 “健舞” 、 “软舞”的艺术特色及其包含的主要舞胡旋舞是唐代著名健舞,原为中亚一带的民间舞。唐有“胡旋女,出康居(今中亚撒马尔罕一带) ”之说。隋、唐九部乐 、 十部乐中均有康国乐部, “急转如风,俗谓之胡旋”。舞蹈伴奏以鼓为主。舞蹈特点是快速连续的多圈旋转。唐诗描写该舞旋转美姿如回雪飘飖,似蓬草飞转,像羊角旋风,若奔车轮盘。纵横腾踏应弦鼓,千匝万转不停歇。旋转舞动之急速,致使观众难分背与面。柘枝舞在

13、中原广泛流传后,出现了专门表演此舞的“柘枝伎”,并由独舞发展成双人舞,后又有两个女童先藏在莲花中,后出来起舞的软舞屈柘枝 。其舞蹈风格、表演形式均已有很大变化。 西安唐代兴福寺残碑侧有二女脚踏莲花,相对起舞的石刻,可能与唐屈柘枝舞有关。 唐朝软舞春莺啭是唐代著名“软舞”。据教坊记载, “春莺啭” 是高宗早晨听到莺叫声,命乐工白明达写曲,并将这个曲子称为春莺啭 。白明达是著名龟兹(新疆库车)音乐家,所作乐曲可能有一定龟兹风格。2.明清两代舞蹈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明清两代戏曲在吸收古典舞、民间舞的同时,又大量吸收武术应用在各种开打场面中。民间歌舞向戏曲形式转化发展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14、是:某些民间歌舞,一方面向戏曲发展成为地方歌舞小戏,或大型剧种,或与其他剧种合流;另一方面,原有的歌舞形式仍然在民间流传,比如湖南民间歌舞地花鼓发展成为“花鼓戏”,然 地花鼓 仍保持原来的样式在民间流传,并且不断地互相影响,彼此补充、丰富。320 世纪 30 年代“学堂歌舞”的代表作及其作为美育教育的社会作用20 世纪 30 年代,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学堂歌舞。由黎锦晖等人创作的学堂歌舞,音乐曲调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乐曲与歌词结合密切,朗朗上口,易于流传。作品内容与当时社会生活结合很紧,表达了当时人们的心声。如宣传因材施教的儿童歌舞剧小小画家 ;教育孩子诚实,富于同情心,热爱小动物的麻雀与小孩 ;

15、教育孩子团结友爱的三蝴蝶 (图 150) ;倾诉孤儿悲惨遭遇和痛苦心情的可怜的秋香等等,都曾在学堂美育教育中起到过良好的作用。这些歌舞在全国流传,甚至传播到偏僻的城镇,成为对孩子进行美育教育的好教材。4.简述唐代宫廷燕乐(宴乐)及其所包含的舞蹈名目。宫廷燕乐是用于宫廷大典或重大节日,兼具礼仪性,典礼性,欣赏性,娱乐性于一体的宫廷乐舞。 它包括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 坐部伎 、 立部伎5.简述商代舞蹈发展有何新成就?一是,舞蹈发展成为一种表演艺术,是舞蹈艺术的一大进步。奴隶制是最残酷的剥削制。由于要满足奴隶主以乐舞享乐的需要,出现了最早的专业乐舞艺人 乐舞奴隶。他(她)们以此为生,必然要努力提高技艺。于是,舞蹈发展成为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