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直流稳压电源课程设计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0013883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成直流稳压电源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集成直流稳压电源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集成直流稳压电源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集成直流稳压电源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集成直流稳压电源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成直流稳压电源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成直流稳压电源课程设计(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1 页1 总体电路设计1.1 设计要求和整体电路图1.1.1 设计任务分析该设计课题要求有三档直流电源输出,分别为12V、+5V、+3+9V 三种不同的电压值。并且采用 220V 交流供电,初步设想需要变压器,使 220V 交流转换成低电压交流信号。再经过整流电路,将交流信号转变为直流信号,最后经过滤波与稳压,最终输出三档直流信号,达到设计的初步要求。在设计过程中,纹波电压Vop-p5mV 是十分难办到的,需要在滤波过程中注意。1.1.2 整体电路图根据设计任务,电路流程图如下:图 1.11各流程模块输出电压波形:图 1.12 第 2 页流程图模块说明:电源变压器:将交流电网电压 u1

2、变为合适的交流电压 u2。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 u2 变为脉动的直流电压 u3。滤波电路:将脉动直流电压 u3 转变为平滑的直流电压 u4。稳压电路:清除电网波动及负载变化的影响,保持输出电压 uo 的稳定。1.2 电路方案选择1.2.1 采用分立元件与集成稳压器件的比较集成稳压电源中,集成电压调整器和开关电源集成控制器的电路形式与分立元件电路路大体相同,例如,串联线性集成电压调整器基本上也是由取样、比较放大、基准源、调整电路等部分所组成,但作为集成电路还有一些使串联线性集成电压调整器在电路形式上与分立元件电路有所不同的特点:一、在集成电压调整器的电路中,比较放大部分均采用对称性好、温漂小的差

3、动放大电路,以利于提高其质量。二、集成电压调整器的输出功率大都超过 1W,所以,它是一种功率集成电路。要使它具有良好的技术性能,热效应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在基准电压源(参考电压源)设计时,必须设置零温度系数的输出基准电压(或参考电压)。三、集成电压调整器的电路小,除限流、短路、安全工作区等保护外,为防止热破坏,还应有热保护电路,即热关断电路。 第 3 页四、因为就集成电路而言,多增加几只晶体管并不难,因此,为了提高其电性能,往往把集成电压调整器的电路设计得比分立元件电路稍微复杂一些。五、为了扩大应用范因,在集成电压调整器的电路设计中,必须考虑使其具有外接元件的灵活性。六、由于集成

4、电路自身的特点,在进行电路设计时,一方面应尽量采用晶体管,少用电阻、电容,避免电感;另一方面,其性能应仅仅同电阻相对值有关即电阻比值有关,避免与电阻绝对值有关。七、分立元件结构简单,可用常用分立元器件,容易实现,技术成熟,完全能够达到技术参数的要求,造价成本低,精确度不是太高。八、集成稳压器件稳压部分需采用一块三端稳压器其他分立元器件,元器件先进,技术成熟,完全能达到题目要求,性能较方案一需优越一些,但成本高。综上分析,按照本设计课程的要求,采用分立元件设计电路成本低,易于购置。但是设计、调试难度太大,周期很长,尤其是短时间内手工制作难以保证可以实现,且难得达到设计要求,故采用集成稳压器件设计

5、电路。1.2.2 用三端稳压芯片设计方案选择1 电路工作原理 第 4 页由电源变压器将电网 220V 的交流电压变换成整流滤波电路所需要的交流电压,整流二极管组成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变成脉动的直流电压,再经滤波电容滤除纹波。经过稳压器件,可调式三端稳压器能输出连续可调的直流电压,LM7805 输出+5V 直流电压,LM7912 和 LM7812 组成双 12V 电源输出。2 电路整体原理图根据方案,选择图 1.21 的电路原理进行设计制作:图 1.2-11.3 电路模块设计和元器件参数选择1.3.1 变压器模块 第 5 页由一挡的性能指标要求得令副边电压为18V,副边电流I2100mA

6、则令其为 0.5A 所以副边功率 P29W,又 n=0.7,所以原边功率要大于 12.9W。由二挡的性能指标要求得令副边电压为15V,复变电流I2300mA,则令其为 0.5A,所以复变功率 P28W,又 n=0.7,所以元变功率要大于 11.4W。由三挡的性能指标要求得由公式可得输入电压 Ui 的范围为:Uomax+(Ui-Uo)minUiUomin+(Ui-Uo)max9V+3VUi3V+40V12VUi43V副边电压 U2Uimin/1.1=12/1.1V,取 U2=15V,副边电流I2Iomax=0.2A,取 I2=0.5A,则变压器副边输出功率P2I2U2=8W。由变压器的效率为 0

7、.7,则原边输入功率 P1P2/n=11.4W。为留有余地,选功率为 20W 的电源变压器。以上三挡的要求选择功率为 20W 的电源变压器。在满足以上三档功率后,为能同时满足三档输出,且12V 输出需要双端电源输出,则采用双 18V 输出变压器。根据 LM7805 和LM317 的输入要求,需要采用 LM7815 稳压后,再进行稳压,可以使集成稳压器正常工作。 第 6 页综上所述,采用双 18V 输出 20W 变压器能过胜任实验要求设计。变压之前的电压图 1.3-1变压之后的电压图 1.3-2 第 7 页1.3.2 整流模块半波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相对较低,且脉动大。两管全波整流电路则需要变压器

8、的副边绕组具有中心抽头,且两个整流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相对较大,所以这两种电路应用较少。桥式整流电路的优点是输出电压高,电压脉动较小,整流二极管所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较低,同时因整流变压器在正负半周内部有电流供给负载,整流变压器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效率较高。因此本电路采用桥式整流电路。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是由四个整流二极管接成电桥的形式构成的,如图(a)所示。图(b)所示为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一种简便画法。无论电压 u2 是在正半周还是在负半周,负载电阻 RL 上都有相同方向的电流流过。因此在负载电阻 RL 得到的是单向脉动电压和电流,忽略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压降,则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波形如图所示。图

9、 1.33 第 8 页图 1.34 图 1.351.3.3 滤波模块滤波电路利用电容或电感在电路中的储能作用,当电源电压(或电流)增加时,电容(或电感)把能量储存在电场(或磁场)个;当电源电压(或电流)减小时,又将储存的能量逐渐释放出来,从而减小了输以电压(或电流)中的脉动成分得到比较平滑的直流电压。实用滤波电路的形式很多,如电容滤波、电感滤波、复式滤波电路(包括倒 L 型、Rc 型、LC 型滤波)等。电容滤波电路图 1.36滤波原理如图: 第 9 页图 1.37电容通过 RL 放电,在整流电路电压小于电容电压时,二极管截止,整流电路不为电容充电,uo 会逐渐下降。图 1.38只有整流电路输出

10、电压大于 uo 时,才有充电电流 iD。因此整流电路的输出电流是脉冲波。电容滤波电路的特点:(1)输出电压 Uo 与放电时间常数 RLC 有关。RLC 愈大电容器放电愈慢Uo(平均值)愈大近似估算:Uo=1.2U 2RLC 越大Uo 越高负载电流的平均值越大;整流管导电时间越短iD 的峰值电流越大(2)流过二极管瞬时电流很大。 第 10 页(3)输出特性(外特性),输出波形随 RL 或 C 的变化而改变,Uo 和S 也随之改变。图 1.39结论:电容滤波电路适用于输出电压较高,负载电流较小且负载变动不大的场合。滤波电容 C 可由纹波电压V0p-p 和稳压系数Sv 来确定。已知 V0=15V,V

11、i=18V,V0p-p=5mV,Sv=0.005,则Vi=V0p-p*Vi/(V0*Sv)=1.2V,则 C=Ict/Vi=1500F。电容 C 的耐压应大于 U2=15.4V。为留有余量,故取一只4700F/50V 的电容。1.3.4 稳压模块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内部原理框图如图 421 所示。可见它也是采用了串联式稳压电源的电路,并增加了启动电路和保护电路,使用时更加可靠。为了使集成稳压器长期正常地工作,应保证其良好地散热条件,金属壳封装的一般输出电流比较大,使用时要加上足够面积的散片。 第 11 页图 1.3101.集成稳压器的主要参数有:(1)最大输入电压 Uimax,当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电

12、压超过 Uimax 时,可能使稳压器的输出电压不能稳定在额定值。(2)输出电压 UO,三端集成稳压器分为固定正输出和固定负输出两类。(3)最大输出电流 Iomax,不同型号的三端集成稳压器 Iomax 为0.22A。第一档输出+12V 和-12V 电压电路如图: 第 12 页图 1.311第二档输出+5V 电压电路如图:图 1.312第三档可调式 39V 集成稳压电路如图:图 1.313UO=39V 连续可调。IOM=1.5A,IOmin5mALW317 的 UREF 固定在 1.2V,IADJ=50A,忽略不计。UO=1.25(1+R1/R2)V。可调式三端稳压器输出连续可调的直流电压。常见

13、产品有 CW317、CW337、LM317、LM337。317 系列稳压器输出连续可调的正电压,337 系列稳压器输出连续可调的负电压,可调范围为 1.237V,最大输出电流 I0max 为 1.5A。稳压器内部含有过流、 第 13 页过热保护电路,具有安全可靠、应用方便、性能优良等特点。CW317与 CW337 系列的引脚功能相同。2.单元电路的设计、元器件的选择及其参数值选集成稳压器,确定电路形式选可调式三端稳压器 LM317,其特性参数V0=+1.2V+37V,I0max=1.5A,最小输入输出压降(Vi-V0)min=3V,最大输入输出压降(Vi-V0)max=40V,均满足性能要求其

14、接法如下:1,2 脚之间为 1.25V 电压基准。为保证稳压器的输出性能,R1 应小于 240 欧姆。改变 Rp 阻值即可调整稳压电压值。C11 用来实现频率补偿,防止稳压器产生高频自激高频震荡和抑制电路引入的高频干扰,输出电容 C10 是电解电容,以减少稳压电源输入端由输入电源引入的低频干扰,D3 用于保护 LM317。组成的稳压电源电路如下图所示。取 R1=240,由式V0=1.25*(1+RP1/R1)可得 RP1min=336,RP1max=1.49k,故取 RP1为 2k 的精密线绕可调电位器。图 21 第 14 页2 仿真结果及分析如图 2-2,选择参数后,进行电路图设计制作,当滑动变阻器为 25%,输出电压如下:图 2-2可调电压输出为 9.117V,双 12 输出和+5 输出正常当滑动变阻器为 85%,输出电压如下: 第 15 页图 2-3可调输出为 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