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七台河精煤集团公司富强煤矿1.8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0011506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DOC 页数:85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七台河精煤集团公司富强煤矿1.8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七台河精煤集团公司富强煤矿1.8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七台河精煤集团公司富强煤矿1.8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七台河精煤集团公司富强煤矿1.8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七台河精煤集团公司富强煤矿1.8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七台河精煤集团公司富强煤矿1.8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七台河精煤集团公司富强煤矿1.8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摘 要设计内容为七台河精煤集团富强煤矿 1.8Mt/a新井设计。井田面积15.75km2,可采煤层 7层,总厚度 11.7m ,煤质以焦煤为主,瘦煤次之,可采储量 158.888 Mt,矿井服务年限 63年。主要内容包括:采用双立井方式开拓,折返式井底车场。划分两个水平进行开采,一水平共划分 7个采区,采用分组联合的大巷布置方式,达产时两个采区同时生产。将二采区作为设计采区,设计生产能力 0.7Mt/a,单煤层开采,双翼布置,单翼生产,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选择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矿井通风方式为混合式通风。关键词: 开拓 分组联合 采区 综合机械化采煤 全套图纸,加II

2、AbstractDesign elements for the the Group of Qitaihe FuQiang Coal Mine 1.8 Mt / new mine design. Mine area of 15.75 km2, coal seam seven layer, the total thickness of Rebuilding, mainly coal to coke lean times. Recoverable reserves 158.888 Mt, mines 63 years of service.Main contents include : double

3、 shaft expansion, and backtrack bottom yards. Division two level mining, a level seven were classified mining, use of a joint roadway layout, production of two mining area at the same time production. District 2 will be designed as a mining area, designed capacity 0.7 Mt / a, single-seam mining, win

4、g settings, the single-wing production, layout of a coal located, two excavation located. Opt for an integrated mechanized longwall mining method. Mine ventilation system for hybrid ventilation. Keywords : Opening Joint Integrated Mechanized mining coal III绪 论本文主要论述了七台河精煤集团富强煤矿 1.8Mt/a 新井建设计划。主要从煤矿建

5、设生产的主要几个方面做了系统的计算和论证,具体为井田概况与地质特征、井田储量及服务年限、矿井的开拓方式、设计采区的生产系统布置、工作面的计算和布置、矿井的通风、运输和排水。根据所掌握的资料,从以上几个方面,逐步的完成了整个矿井的初步设计工作。通过这段时间的设计工作,我们巩固了过去四年所学习的知识,更系统连贯地了解了工程设计的过程,并从中学习到了作为一名工程设计人员应该预备的专业知识和素质。设计中所涉及的地质资料均由现场收集,由于现场情况复杂,加之个人能力和设计时间有限,本文中必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望各位老师在审阅时加以指正。1目 录摘 要 .IAbstract .II绪 论 .III目 录 .

6、1第 1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11.1 井田概况 .11.1.1 井田位置及范围 .11.1.2交通位置 .11.1.3地形地势 .11.1.4 气候 .11.1.5 主要河流 .11.1.6 附近工矿概况 .21.1.7 原材料及水电供给情况 .21.2 地质特征 .31.2.1 矿区范围内的地层情况 .31.2.2 井田范围内和附近的主要地质构造 .31.2.3 煤层赋存状况及可采煤层特征 .51.2.4 井田内的水文地质情况 .71.2.5 沼气、煤尘及煤的自燃性 .71.2.6 煤质、牌号及用途 .71.3 勘探程度及可靠性 .8第 2章 井田境界 储量 服务年限 .92.1 井田

7、境界 .92.1.1井田周边情况 .92.1.2 井田境界确定的依据 .92.1.3 井田未来发展情况 .92.2 井田储量 .92.2.1 井田储量的计算 .92.2.2 保安煤柱 .102.2.3 储量计算方法 .102.2.4 储量计算的评价 .1122.3 矿井工作制度、生产能力、服务年限 .122.3.1 矿井工作制度 .122.3.2 矿井生产能力的确定 .122.3.3 矿井服务年限 .12第 3章 井田开拓 .133.1 概述 .133.1.1 井田内外及附近生产矿井开拓方式概述 .133.1.2 影响本设计矿井开拓方式的原因及其具体情况 .133.2 矿井开拓方案的选择 .1

8、33.2.1 井硐形式和井口位置 .133.2.2 开采水平数目和标高 .153.2.3 开拓巷道的布置 .193.3 选定开拓方案的系统描述 .203.3.1 井硐形式和数目 .203.3.2 井硐位置及坐标 .203.3.3 水平数目及高度 .223.3.4 石门、大巷(运输大巷、回风大巷)数目及布置 .223.3.5 井底车场形式的选择 .223.3.6 煤层群的联系 .243.3.7 采区划分 .243.4 井筒布置及施工 .253.4.1 井硐穿过的岩层性质及井硐维护 .253.4.2 井硐布置及装备 .263.4.3 井筒延伸的初步意见 .263.5 井底车场及硐室 .293.5.1 井底车场形式的确定及论证 .293.5.2井底车场的布置、存储线路、行车线路布置长度 .303.5.3 井底车场通过能力验算 .313.5.4 井底车场主要硐室 .333.6 开采顺序 .333.6.1 沿煤层走向的开采顺序 .333.6.2 沿煤层倾斜方向的开采顺序 .333.6.3 采区接续计划 .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