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医德规范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29989085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古代的医德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国古代的医德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古代的医德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古代的医德规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古代的医德规范所谓“医德” ,顾名思义就是医生的职业道德。关于医德,唐代“药王”孙思邈在自己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中专门以“大医精诚”一个章节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他认为,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人类)之苦” , “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 “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苍天大医” 。 也就是说,医生在给病人看病的时候,一定要怀着普世的慈悲之心,以帮助病人脱离病痛苦海为己任,不能嫌弃病人,嫌脏嫌累,更不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治病救人之前。只有做到基本的这些,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

2、那么对于这种高尚的医德,古代的医生们又是如何亲身实践的呢?据古籍记载,唐朝有一位荆州的医生名叫王彦伯。他医术高明,本来可以凭借给人治病赚不少钱,可他却在自家庭院设了三四个药灶煎煮药物,当时来让他看病的人把他们家的大门都挤掉了。王彦伯先给病人诊病,然后告诉大家,病热的吃这灶药,病寒的吃那灶药,病风和病气的都各有针对的药物来吃。病人吃完药后,有人付钱,有人不付钱,可王彦伯从不计较。 明朝还有一位名叫范彬的医生。他平时常把家里的钱财用来“蓄良药,积米谷” ,如果遇到孤苦的病人,他便把人家接到自己家中,不但给人治病,还承担食宿。即便病人生的是那种肮脏或有传染之嫌的病也从不嫌弃。有一年当地爆发疫情,范彬除了医治病人之外,还倾尽家产盖了房子来收留那些失去家园、又穷又饿的人,救活了一千多人,他的善行一时被传为佳话,让很多人都非常感动。 (摘自健身科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