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最后一公里”需要加速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29988503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通“最后一公里”需要加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打通“最后一公里”需要加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打通“最后一公里”需要加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打通“最后一公里”需要加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通“最后一公里”需要加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打通“最后一公里”需要加速政务公开制度的效果如何,要成为检验地方政府执政能力高低的新标准。对敷衍应付,公开不规范;疏于监督,机制不完善;忽视反馈,效果不明显的就应该启动问责机制。“门难进,脸难看”是长期以来人们对有些地方部门工作作风的直接感受。随着政务公开的加速,有些地方想出了新花样,前段时间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一段信访局设置的信访窗口就成为人们热议的段子。打破行政惰性,解决政务公开“最后一公里”的瓶颈,还在基层。政务公开工作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为解决政务公开难题,国务院办公厅 5 月 22 日印发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方案 ,将在全国 15 个省区市的 100 个县(

2、区、市)启动这项试点,摸索出一套可操作的政务信息公开标准在全国推广。 这是政务公开的又一大步。 试点方案明确试点围绕权力运行全流程、政务服务全过程公开透明,坚持需求导向,强化标准引领,适应基层特点,重点围绕城乡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公共资源交易、财政预决算、安全生产、税收管理、征地补偿、拆迁安置、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环境保护、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法律服务、扶贫救灾、食品药品监管、城市综合执法、就业创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户籍管理、涉农补贴、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市政服务等 25 个方面开展试点工作。鼓励基础好的地区可以扩大试点内容。 公开什么?25 个方面写得清清楚楚,都是关系社会

3、发展、民生福利的重要事情,跟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政府行政最主要的工作。 如何公开?有两个关键词,一是“需求” ,二是“标准”。民有所呼,必有所应。政令所行,必有标准。政务公开之前推行迅速,各地大多都已建立政务大厅,但有的地方内容和标准不明确,公开信息比较随意,老百姓跑腿虽少了,但办事仍然不易。因此提出的“需求导向” ,就明确表明了公开的方向,保障这一方向的关键则在于“标准化” ,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因素,减少幕后操作,使政务在阳光下运行。 公开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公开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前提。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 ,让中央提出的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落到实地,需要从制度层面提供加速器。政务公开制度化的这一大步,瞄准的正是公开要达到的效果。既是试点,当然允许各地探索经验,而且重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考核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和规范,为在全国全面推行奠定基础。政务公开制度的效果如何,要成为检验地方政府执政能力高低的新标准。对敷衍应付,公开不规范;疏于监督,机制不完善;忽视反馈,效果不明显的就应该启动问责机制。 要使“公?_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成为一种新的执政理念,要让百姓和企业“看得见” “听得懂” “易获取”“能监督” “好参与” ,坚持不懈地把政务公开推行到底,才会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断头路” ,才会使中国全面小康的进程日新月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