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我国纺织品服装业出口的竞争力研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29987336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我国纺织品服装业出口的竞争力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我国纺织品服装业出口的竞争力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我国纺织品服装业出口的竞争力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我国纺织品服装业出口的竞争力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我国纺织品服装业出口的竞争力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我国纺织品服装业出口的竞争力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我国纺织品服装业出口的竞争力研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阳师范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与我国商品出口对策作者 系(院) 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年级 2008 级 学号 指导教师 石风光 日期2012 年 5月 15日 学生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安阳师范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签名: 日期:论文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安阳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

2、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签名:导师签名:日期:第 0 页我国纺织品服装业出口的竞争力研究姓名(安阳师范学院 经济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2)摘 要:随着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进入“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服装业在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为广泛、复杂、尖锐和激烈的竞争。如何在新的环境下,保持和不断提升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出口竞争力,不仅关系我国纺织服装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也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的现状、优势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

3、我国纺织服装业在如今配额时代应对的机遇与挑战及提升其出口的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出口竞争力;我国纺织服装业;优势;劣势;政策建议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纺织品出口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我国外汇储备、国家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以及纺织工业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面对经济全球化、地区贸易集团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绿色贸易等壁垒进一步增强,后进国家奋力追赶我国,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面临诸多挑战。有鉴于此,本文在对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的现状、优势因素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的基础上,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一、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现状中国

4、是世界上纺织服装贸易大国,自 1994 年以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一直位于世界第一。然而,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资金及土地价格的上涨,资源环境对纺织服装业的约束,中国纺织服装业所存在的竞争优势正逐步丧失。与此同时,人民币升值、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以及世界经济疲软等外部条件的恶化,让纺织服装业处境日益堪忧。2005 年以来,全球经济继续回暖和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使得国际、国内市场对纺织品服装的需求不断扩大,纺织服装业得到了更大的空间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纺织产业格局调整使产业竞争加剧并趋于复杂化。贸易摩擦加剧、人民币升值形成的新挑战,棉花和石油涨价又增加了企业经

5、营难度。复杂的局势和严峻的挑战双重压力下,2005 年以来我国纺织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出现下降的趋势。(一)出口增速下降、外销比重下降并且占全国总商品出口的比重下降据海关统计,纺织服装出口绝对值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较前两年有所下降。2007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 1711.72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9%,增幅同比下降 6.3 个百分点,占全国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的 14%;2008 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 1851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2%,增幅较上年回落 10.7 个百分点,占全国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的 13%。2009 年 1 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共出口 152.31 亿美元,

6、同比增幅-0.65%。2 月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共66.86 亿美元,较上个月减少 85.45 亿美元,增幅-82.96%,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36.14亿美元,同比增幅-35.09%。(二)一般贸易占主导地位,边境小额贸易出口倍增2007 年,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纺织服装 1,232 亿美元,增长 19.6%,占当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总值的 72%;加工贸易出口 386.4 亿美元,增长 11.4%,占 22.6%。2008第 1 页年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纺织服装 1278.9 亿美元,增长 3.8%,占同期中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的 69.1%。同期,加工贸易出口 404.1 亿美元,增长 4.7

7、%。边境小额贸易出口 2007 年时仅为 3.6%,2008 年开始迅速发展,全年出口额达到 122.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0.4%,占纺织品服装总出口的比重攀升至 6.6%,为出口的增长贡献了 3.6 个百分点。(三) 私营企业出口增长快,成为新的生力军2008 年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累计达到 60000 余家,比 2007 年增加了 1800 余家。大型企业出口持续增长,私营企业出口占据 4 成以上且增长迅速,而国有企业的出口却增长乏力。(四)出口区域更加广阔、市场更加多元化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结构正在发生变化。2005 年取消关税配额制曾导致我国对美国和欧洲市场的出口增速大幅提高,但随

8、之而来的更加严格的贸易壁垒使得 2006 年我国对美国和欧盟市场的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大量产品转口到东南亚、中东地区、非洲和拉丁美洲。2007 年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日和香港地区,我国对欧盟、美国、日本和香港等 4 个市场合计出口 909.8 亿美元,合计占当年纺织品出口总值的 53.2%,对东盟和俄罗斯出口大幅增长,其中,对俄罗斯出口 100.5 亿美元,增长 1 倍。2008 年对欧盟出口继续增长,对香港出口明显下降,我国对欧盟、美国、日本、香港和东盟 5 个市场出口额均超过百亿美元,合计出口 1,126.9 亿美元,占 60.9%。(五)出口企业主要集中在江浙和广东地区2007 年,

9、全国纺织服装出口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和江苏 3 省,上述 3 省市合计出口 1029 亿美元,占当年全国纺织品出口总值的 60.1%。2008 年,浙江、广东和江苏占据全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前 3 位,上述 3 省出口额合计占 57%,其中,浙江超越广东成为我国纺织服装最大的出口基地。此外,上海、山东和新疆等省市区的出口额也超过百亿美元,其中,新疆增长很快,出口额为 107.1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9.7%,占全国纺织服装出口总值的 5.8%。(六)国内企业开始重视自主品牌国际化,但品牌国际市场知名度低我国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服装业要加大、加快服装自主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设计能力;

10、提高自有品牌出口比重,力争到 2010 年形成若干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国内企业开始重视自主品牌国际化,改变原有的 OEM 为主的低成本、低附加值的出口方式,通过无形资产品牌价值,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提高品牌贡献率。2006 年以来,已有部分国内著名服装企业制定和实施自主品牌国际化战略,主要方式有:自主品牌国际化、收购国际品牌、设计师品牌国际化、通过赞助国际赛事实现运动品牌国际化。但由于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普遍都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而品牌经营是一种风险较高、资本较密集、销售渠道规模与集成度较高的经营模式,在短期内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利润。许多中小企业都拥有自主品牌,但现有的资本、技术、管理能

11、力限制了他们从长远利益出发来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存在一定的难度且国有品牌发展历史比较短,这些都导致国有品牌国际知名度低。二、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出口竞争力的优势分析从产业规模来看,自 1994 年起,我国已成为世界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目前,我国的棉纱、化纤、丝绸、服装等主要纺织产品的产量均居世界第 1 位。1990 年,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额占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 7.90%,其中,纺织品出口占全球的比重为 6.90%,服装出口的这一比值为 8.90%。到 2009 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在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已经上升为 29.86%,其中纺织品出口额和服装出口额

12、占全球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了 19.53%和 28.95%。这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纺织品服装第 2 页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和影响纺织服装贸易的重要力量。同时,我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非常适合发展纺织服装业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劳动力总量大,而且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对于纺织服装业这种对劳动力成本较敏感的行业来说,这种优势是获得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和保障。我国纺织服装原料资源丰富,不仅品种产量大、品种较齐全,而且价格相对低廉。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区位优势和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使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外部规模经济和整体配套能力不断增强,企业的创新环境日益优化,企业间的学习和信息传导机

13、制逐步完善,从而促进了行业的区域性资产整合,带动了集群内外的合作竞争,并成为吸引大跨国公司投资的主要因素。(一) 劳动力比较优势具有持久性 服装行业的特点使我国劳动力低廉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美国 Werner 国际咨询研究所提供的 2000 年国际纺织服装业每小时美元工资数据显示,我国纺织服装业每小时工资为 0.69 美元,排名世界第 48 位。分别相当于日本的 1/37,美国、西欧的 1/20 左右,韩国的 1/8;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劳动力成本优势不明显,但我国纺织业工人的劳动技能、勤奋度和组织纪律性等综合素质要远远胜过他们。近几年虽然我国东部地区的劳动

14、力成本不断上升,但我国中西部的劳动力优势还远远没有释放,随着西部开发的推进,我国劳动力优势将为纺织业出口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至少在未来十几年内,在平等竞争的前提下,我国服装业具有绝对的国际竞争力。 (二)出口增速和竞争力系数遥遥领先1980 年2001 年世界服装出口总额增长 4.86 倍,而同期中国服装出口增长了 21.81倍,美国增长 5.56 倍;发展中国家泰国、印度分别增长 13.26 倍和 10.22 倍;从 1994年起中国的服装生产和出口位居世界第一。2001 我国内地服装出口占世界出口额的 18.8%。排名第二的香港区,占世界出口额的 12%。实际上香港出口中大部分为内地的

15、转口贸易。如果加上通过香港的转口贸易,我国的服装出口在世界中处于遥遥领先地位。根据WTO2001 年度报告数据计算,在世界主要服装进出口国家中,中国的服装竞争力系数(贸易顺差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 0.94,接近最大值 1,居各国之首。同年墨西哥和意大利的竞争力系数为 0.37,法国-0.36,德国-0.48,美国-0.77。 (三)配额取消后服装出口空间巨大在国际贸易配额限制的束缚下,多年来中国向设限区出口服装只占该区进口额的 5%左右,而向非设限区出口的服装占到该区进口额的 35%。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配额的逐步取消,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将加速国际化,高素质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是中国成为世界服装

16、加工厂的主要的条件。WTO 的纺织品服装协议中规定了纺织品设限国在 2005 年以前必须分阶段取消配额限制,但由于取消的比例是针对数量而不是金额,对 4 类产品也未规定每类必须取消的比例,因此在前三个阶段中,发达国家取消配额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低价值的纱线、织物和制成品。而高附加值的,对其冲击较大的服装,其配额被发达国家挤到最后阶段取消。如美国最后阶段应取消配额比例为纱线 12%,织物 59%,制成品 13%,服装 83%。因此 2005 年配额完全取消后,我国服装的出口空间将被彻底打开。三、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出口竞争力的劣势分析由于我国纺织服装企业普遍粗放经营且竞争手段单调,因此加入 WTO 以来,虽然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幅增长,但纺织品服装的质量和档次仍然较低。面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