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季,看国外青年就业观念有何不同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29981730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就业季,看国外青年就业观念有何不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就业季,看国外青年就业观念有何不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就业季,看国外青年就业观念有何不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就业季,看国外青年就业观念有何不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就业季,看国外青年就业观念有何不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就业季,看国外青年就业观念有何不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就业季,看国外青年就业观念有何不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就业季,看国外青年就业观念有何不同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年年攀升,就业亦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2017 年又将迎来一个“史上最难就业季” 。 在我国“就业难”的现实背景下, “毕业即工作”的传统就业观念开始松动,而“慢就业” “错峰就业”等新观念正悄然兴起。 “慢就业”悄然兴起 通过对比 2010 至 2014 届大学毕业生就业人群分布比例,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发现:2010 年至 2014 年,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的大学生比例逐渐增长, “慢就业”现象开始凸显。 据悉,2016 年 7 月发布的一份毕业季大数据报告显示,52%的“95 后”选择找一份稳定工作,但剩下 48%的人选择回避就业

2、。选择“不就业”的“95 后”大多集中在一线城市,其中,北京比例最高,其次是上海,杭州排第三。不可否认, “慢就业”已经成为就业现状的一部分。 国家职业指导师蒋玉芬分析说, “慢就业”折射出大学生一些新的就业观。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社会的多样性和宽容度都在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现在年轻人对自我定位和自身发展有越来越高的追求,思想也越来越开放。他们对于就业的观念不仅局限于“朝九晚五” ,而是选择更加多元化的就业方式。 各国青年就业观 美国 大部分的美国大学生对毕业求职拥有一颗“平常心” 。他们认为, “首先是有活可干” ,找工作的态度应该是有活就干。 美国大学生独立意识较强。很

3、多人从小就打零工挣钱,大学阶段往往需要依靠教育贷款来支付高昂的学费,毕业后一般还欠着高额的教育贷款。对他们来说,毕业后能有一份工作,独立养活自己,不再依靠父母,才是最重要的事。 另外,美国大学生普遍都对未来有一番个性化的规划。他们的眼光长远,想着积累经验后再谋更好的发展,因此他们并不太在意第一份工作是否专业对口。而另一部分美国大学生则计划等具备一定经济基础后,再继续深造,重新学习就业前景更好的专业。 德国 德国青年并不认为只有考上大学将来才能出人头地。德国青年自主意识很强,在选择职业时,他们非常重视工作是否与自己的兴趣相投,而不会过分在意能否通过这份工作获得更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 德国人常说,

4、德国之所以能向世界输出这么多优质的产品,就在于德国拥有了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而许多德国年轻人的择业观和价值观就是:不上大学而读职业教育,不当公务员而更愿意当一名工人。 在教育发达的德国,大部分初中毕业生会选择职业教育,成为社会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而非通过上高中然后进入大学深造。德国人认为,去工厂当工人,同样能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尊重,获得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也都很高。 法国 法国巴黎银行与咨询机构“博森计划”2015 年联合开展过一项调查,向 3200 名 15 至 20 岁的青少年发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这些法国年轻人虽然不愿意去公司打工,但并不敌视公司,他们有自己的参照标准和个人要求。 调查报告称

5、,尽管工资仍然是吸引法国年轻人的最重要因素,但其他因素也影?着法国年轻人的求职方向。在同等职位的条件下,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最有趣” “最讲道理”甚至“最国际化”的公司。有六成受访者表示考虑过到国外求职。 另外,法国当代青年的创业热情也很高涨。每 10 位受访的年轻人中就有 4 位表示计划在未来自主创业。这些法国年轻人不认可现有的企业模式,因而想创立属于自己的新模式。该调查结果还显示,53%的受访者倾向于自己当老板,而不是受雇于人。 理性看待“慢就业”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表示,我国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产生有几个原因。首先,经济减速形势下,毕业生不好找工作。另外,由于政府大力推动创

6、业,许多毕业生想试试创业。胡星斗同时认为,不存在大学毕业生过剩的问题。 “中小企业和农业对大学毕业生需求旺盛。但多数年轻人宁愿没事做,也不想干这些。 ” 目前,针对“慢就业”这一现象,社会上的评价褒贬不一。有反对者批评认为,提倡“慢就业”是在为那些不努力的年轻人开脱。也有支持者表示, “慢就业”已成为就业现实的一部分,应该给毕业生更多的选择。 “我反对慢就业这一说法。当前大学生应该要快就业 ,有些90 后比较懒散、纪律性差,早点进入职场,才会尽快了解自己的所学及所需。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表示。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则认为,应该理性的看待“慢就业”问题,不能简单的下一个优、劣的结论。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 “在发展过程当中,出现这种慢就业的方式有它的客观必然性,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的否定它。但同时我们也不要过高的去吹嘘它。特别是我们的大学生在是否选择慢就业的环节一定要理性对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