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娟主任医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经验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985372 上传时间:2017-07-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鸿娟主任医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经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李鸿娟主任医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经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李鸿娟主任医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经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李鸿娟主任医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经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李鸿娟主任医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经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鸿娟主任医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经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鸿娟主任医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经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李鸿娟主任医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经验【摘要 】 李鸿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重视对痰的辨证,并从调整肺、脾、肾功能入手,消除痰液,恢复肺脏宣降功能。临证分为痰热蕴肺、脾肾两虚、痰浊阻肺及脾肾阳虚型论治,分别处以自拟清肺化痰汤、金水六君煎、大剂四逆汤治疗。处方用药主张抓主症,求病源,忌药力分散。认为“肺为华盖之脏” ,肺气以降为顺,治喘宜降不宜升,提出“咳、喘病机不尽同,单喘不宜小青龙”的观点。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李鸿娟 清肺化痰 健脾化痰李鸿娟主任医师为德州名老中医,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四十余年,现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余有幸侍诊于左右,受益匪浅。现将李老治疗慢

2、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经验总结于下:1 见痰先辨痰,治痰顾标本慢性支气管炎以反复发作性咳喘憋气为特征。咳痰为本病的重要症候,也是病情加重或减轻的一个重要标志,对痰的辨证和治2疗在本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痰是人体阴阳失调、水液代谢失常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从外知内” 、 “见标识本” ,据以辨证的主要客观依据。从辨痰本身来讲,清痰含有泡沫为寒痰,稠浊或黄稠为热痰,多而易出为湿痰,少而不易咯出为燥痰。同时还要结合舌象、脉象和其他临床资料综合辨证,更重要的是要辨明产生痰的原因。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而本病的产生与发展,由肺而脾至肾,逐次加重,故根据临床具体情况,恢复肺、脾、肾三脏功能

3、为治本之举。寒痰因于阳虚,当温化,即“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肺脾阳虚者宜苓甘五味姜辛夏仁汤,肺肾阳虚者宜真武汤加减,脾肾阳虚者宜四逆汤加减;热痰多见于急性发作期,常选用自拟的清肺化痰汤加减(炒杏仁、浙贝母、瓜蒌、陈皮、半夏、茯苓、黄芩、鱼腥草、芦根等);湿痰当健脾燥湿化痰,宜二陈汤加减;燥痰当润之,以清燥救肺汤加减。2 无痰并非真无痰,四诊灵活参机变许多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憋喘很重,但不咳痰,多为严重呼吸道阻塞,痰不能咳出,或正虚无力排痰等,并非真正无痰,此时应综合四诊资料,灵活辨证遣药。例如伴发热、口干口渴、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即可辨证为痰热蕴肺。予以清肺化痰汤,待喘憋稍减后,自

4、然痰能排出;有些病人胸闷憋气,咳嗽无力,但咳声重浊,伴乏力、精神萎靡等表现。此为气虚无力排痰,治宜培土3生金化痰,六君子汤加减;有些病人咳喘发作,伴水肿,由于过量应用了利尿剂,出现咳喘加重,痰难咳出。此类病人多伴口干舌燥、舌苔焦燥、脉细数,治疗宜养阴化痰,以麦门冬汤加减,并配合补液,调整水、电解质平衡。3 病情虽复杂,执简可驭繁慢性支气管炎病情虽复杂,证型变化颇多,但李老认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只有 3 个证型 ,其他证型在此 3 型的基础上。本着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灵活加减运用,就可举一反三,执简驭繁。3.1 痰热蕴肺型急性发作期早期,未经失治误治,未见明显虚损表现者多见此种证型。具体表现为咳嗽气

5、喘,痰多、色黄、质粘稠,可伴有发热、恶寒、胸痛,无明显乏力、水肿等表现,舌质红,苔黄厚腻或薄黄腻,脉滑或滑数。治宜清肺化痰,自拟清肺化痰汤加减:炒杏仁 9g,浙贝母 15g,瓜蒌 30g,陈皮 15g,半夏 12g,茯苓 9g,黄芩 9-12g,鱼腥草 18-30g,芦根 24g。其中炒杏仁、浙贝母、瓜蒌、陈皮、半夏、茯苓相伍专事化痰,黄芩、鱼腥草、芦根清解肺热。伴发热恶寒者加柴胡 30g 合黄芩解表清里。痰热内陷、上腹胀满影响食欲者,去黄芩,加黄连 10g,半夏、瓜蒌成小陷胸汤辛4开苦降、泻热除痞。本方仅用清肺、化痰法,无扰肺之升降而肺气自平,配伍虽简,疗效可靠、快捷,较之抗生素等治疗毫不逊

6、色,尤其适用于西药治疗无效者。病案 1:巩某,男,56 岁,2004 年 12 月 6 日初诊。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5 年,每于受寒感冒后发作咳嗽、咳痰、胸闷气喘,缓解期无明显症状。于 6d 前遇感复发,咳嗽,咳大量黄色粘痰,胸闷气喘。经西医输液治疗疗效欠佳,舌质红,舌苔黄厚腻,脉滑数。证属痰热蕴肺,肺失宣降,以清肺化痰汤加减,水煎服,日 1剂,5 剂而愈。3.2 脾肾两虚、痰浊阻肺型肾气亏虚,水泛为痰;脾虚不运,湿聚生痰。痰蕴于肺而为咳喘。本型多见于久病体虚,遇感而发,或急性发作迁延日久不能缓解,正虚邪实者。症见咳嗽气喘,稍动辄剧,痰多质粘稠,色白或黄,无力咳出,咳出后咳喘可暂减,伴口干舌燥、

7、纳呆、腹胀、头晕、腰酸、困倦,舌质红少苔或苔厚而干燥,脉细数、双尺脉滑大。治宜固肾纳气,健脾化痰,金水六君煎加减:熟地 30-60g,麦冬 18g,当归、黄芩各 12g,陈皮 10g,半夏、茯苓、白术、杏仁各 9g,肉桂 10g,炙甘草 6g。金水六君煎出自 景岳全书 ,功效标本兼顾、上下并治、润燥同用,今略事加减,颇为应手。方中大剂熟地合麦冬,金水相生,大滋已亏之肾,以固下虚之本元。麦5冬、黄芩清肺以除上盛之热。二陈汤合白术健脾化痰,执中而治上盛之痰。肉桂一方面能纳气平喘,合炒杏仁使气能清肃下行,另一方面可益元阳,合熟地阴阳双补,平复肾元,以治水泛。当归养血润燥,活血化瘀。全方药味虽少,但组

8、方周全,配伍精当,验之临床,多有良效。临床应用时一定注意熟地要重用,而化痰之剂常是熟地用量的 1/51/3,疗效才好,不可本末倒置,更不可因有些病人纳呆、腹胀而惧熟地之滋腻。事实上,应用本方后未见 1 例出现纳呆或纳呆加重,反而随咳喘减轻,饮食渐增,腹胀等症消除。病案 2:张某,女,65 岁,慢性支气管炎病史三十余年。此次急性发作后于我院住院治疗,予抗菌消炎、解痉平喘等治疗二十余日后仍咳嗽气喘,稍动即加剧,痰白质粘量较多,无力咳出,伴上腹胀满,纳呆乏力,精神怠倦,舌质红,少苔,脉细数。证属脾肾两虚,痰浊阻肺,治宜补脾肾,化痰浊,金水六君煎加减,5 剂而愈。3.3 脾肾阳虚型该型多见于本病终末期

9、合并心力衰竭的病人。症见咳嗽气喘,动则加剧,不能平卧,痰白质稀带有泡沫,伴畏寒怯冷,全身水肿,纳呆,腹胀、腹水,小便量少,大便稀薄,舌质淡或淡黯有瘀点瘀斑,苔白,脉沉微,或数极无度,或结、代。治宜回阳蠲饮救逆,6大剂四逆汤加减:附子 30-60g(先煎) ,干姜、半夏、桂枝各 12g,甘草 6g,细辛 3g,泽泻 30g,五味子 9g 等。其中大剂附子回阳救逆,干姜、甘草顾护脾阳,细辛、半夏、桂枝温化寒饮,桂枝、泽泻通阳利水,五味子敛正气且防诸辛燥药伤阴之弊。乌头类药物附子虽与半夏为相反药,但在临床应用中,两药相反相成,对阳虚之痰饮逆上疗效颇佳,未见任何副作用出现。病案 3:许某,男,72 岁

10、,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四十余年。此次急性发作后于我院住院治疗。证见胸闷憋气,不能平卧,稍动即喘憋、紫绀、大汗出,咳嗽无力,痰白质稀有泡沫,伴全身水肿,腹胀大有腹水,已五、六天不能进食,小便量少,大便稀少次频,有时失禁,舌质淡紫有齿痕,脉沉细欲绝。证属真阳亏虚,水饮上泛外溢,治宜回阳蠲饮救逆,大剂四逆汤加减,十余剂后,症状渐缓解。4 抓主症,求病源,忌药力分散李老经常对我们说:“打蛇打七寸” ,治病用药要有重点,切忌漫无边际。例如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由于缺氧等因素,多有口唇紫绀,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等瘀血见证,有许多医家提出以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本病。李老则认为,瘀血仅是本病之标象,多由于气机不畅、水液

11、代谢凝滞,或阳虚、气虚,推动无力,或阴虚而血7脉失于濡润所致,应探求根源,治病求本。当然也可兼顾活血,但不能一见瘀血症状,即大剂活血为主,舍本趋末,不但疗效差,还可能损伤正气,致病难复。5 咳、喘病机不尽同,单喘不宜小青龙小青龙汤为经方、名方,也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之常用方。本方以麻黄配桂枝走表而散风寒,合杏仁宣降开通肺气之郁闭,干姜、细辛、半夏温散寒饮,白芍、五味子敛正气并防诸辛散药发散过度。可见,本方证病机应为外有风寒闭阻,内有寒饮阻气,临床特点为咳嗽气急,咳白色稀痰沫,故用药偏于升散、温燥,以外解风寒,内散寒饮,用于外寒内饮型咳嗽有显著疗效。而单纯气喘为气机上逆,肺为“华盖之脏” ,位居最高,故肺气以降为主。治喘宜降不宜升,凡升举肺气之品,走表发散之药,皆非所宜,更不适宜应用升散温燥之小青龙汤。但用药不忌升麻、柴胡、黄芪等升举中气药,因其能举中气以养宗气,不至提肺气以助喘。【参考文献】1龚志贤.龚志贤临床经验集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28-31.82曹颖甫. 经方试验录 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34-137.3黄 义,等 .金水六君煎加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62 例观察J. 中华医药杂志,2003,10(23):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