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首发】河北省衡水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一调考试(语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984458 上传时间:2017-07-2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KS5U首发】河北省衡水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一调考试(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KS5U首发】河北省衡水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一调考试(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KS5U首发】河北省衡水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一调考试(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KS5U首发】河北省衡水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一调考试(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KS5U首发】河北省衡水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一调考试(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KS5U首发】河北省衡水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一调考试(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S5U首发】河北省衡水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一调考试(语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 -衡水中学 20112012 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语言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第I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小题。“道不远人”:处处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杨国荣所谓“日用即道”,亦即强调道就体现并内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按照中国文化的理解,道作为宇宙人生的终极原理和 统一的真理,无法与人相分。 老子已提出“域中有四大” 之说,所谓“四大”则指道、天、地、人四项,其中既包括广义的“物”(天地),亦涉及人,而涵盖二者的最高原理则

2、是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作为最高原理的“道”与人并非彼此相分,二者作为域中四大中的两 项而呈现内在关 联。在儒家那里,也可以看到类似观念。儒家反复 强调 道非超然于人:“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也。 ”道并不是与人隔绝的存在,离开了人的为道过程,道只是抽象思辨的对象,难以呈现其真切实在性。而所谓为道(追寻道),则具体展开于日常生活过程之中。强调“道”和“ 人” 之间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重要涵义之一,是肯定道所具有的各种意义唯有通过人自身的知和行、认识 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过程,才能呈现出来。正如深山中的花自开自落,并无美或不美的问题,只有在人的审美活动中,它的审美意义才得到呈现。

3、作为社会理想和规范系统的“道” ,其意义更是直接地通过人自身的知行活动而形成。上述意义上的道,都具有“不远人”的品格。从哲学的视域看,以上 观念的重要之点,在于把人对世界的理解过程和意义的生成过程联系起来。道和人之 间 相互关联的另一重涵义,是 “日用即道” 。所谓“日用即道”,亦即强调道人的日用常行而存在,它就体现并内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这 一观点的重要之点在于没有把道视为一种彼岸世界的存在或超越的对象,而是把它引入到 现实 之中,使之与人的日用常行息息相关。在孔子那里,已可看到这类观念。孔子的学生曾向孔子请教有关鬼神的事情,孔子的回答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他的学生又问有关死的事

4、,孔子的回答依然是:“未知生,焉知死?”在孔子看来,我 们应当关心的,不是那种超越的对象,不是远离现实人生的存在,而就是人自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 -身的现实存在和现实生活。总 之,从 “道不远人”的观念出发,儒家 处处把目光引向现实的世界。道不 远人,同时也规定了道和人的实践活动无法相分。在实践过程中,道的品格具体地表现为“中”。儒家一再谈到“中道”或“ 中庸之道”,孟子便主张“中道而立”,荀子也肯定:“道之所善,中则可从。 ”道作 为实践的原理,其意义首先便体现在“中” 之上。这种“中”并不仅仅是量的概念。从量的概念去理解, “中”往往表现为与两端等距离

5、的那一点,然而,中国文化家们所说的“中”,更多体现为实践过程中处理、 协调各种关系的一种原则。在天道的层面,道首先表现为多样的统一。从多样的统一这一视域看, “中”就在于使统一体中的各个方面彼此协调。千差万 别的事物同处于一个系统,如何恰当地定位它 们,使之各得其所,这就是“中”所涉及的重要方面。道同时体现于变化过程,表现为发 展的原理。从 过程的角度来看, “中”则关乎不同演化阶段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以上意义上的“ 中”,其 实质的内涵集中体现于“度”的观念。这种“度”的意识,同时可以看作是一种实践的智慧。以“度”为内涵的实践智慧,体现于不同的方面。 中庸曾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即“万物并育而

6、不相害” 。从本体论上看,这一命题意味着对象世界中的 诸种事物都各有存在根据,彼此共存于天下。从人的实践活动 看,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则涉及不同的个体、团体、民族、国家之间的共处、交往问题,它以承认不同个体的差异、不同社会领域的分化为前提。个体的差异、不同社会领域的分化是一种历史演化过程中无法否认的事实,如何使分化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个体、存在形态以非冲突的方式共 处于世界之中,便成 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所指向的实质问题,在这里,所谓“ 并育而不相害”,便要求以 “度”的中道原则,恰当地处理、 协调社会共同体中方方面面的关系。这种协调方式没有一定之 规,也没有一成不 变 的程序,它需要根据实

7、践生活的具体形态来加以调节。这种调节 作用就体现了一种“ 度”的智慧。 (节选自中国文化中的“道”,原载 2011 年 6 月 12 日文汇报)1下列有关“道”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日用即道” ,道体现并内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B道是抽象的,道的意义只有通过人自身的知和行、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过程,方可呈现出来。C儒、道两家学说中“道”都涉及到人,说明儒、道两家对“道”的理解是一致的。D道的品格具体表现为“中” ,它体现了实践过程中处理、协调各种关系的一种原则。2下列理解和分析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3 分)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3 -A在儒

8、家那里,道是宇宙人生的终极原理和统一的真理。B儒家的“中道” ,实质内涵则集中体现在“度”的观念上,可以看作一种实践智慧。C孔子只关心自身的现实存在,而反对关心任何超现实的对象。D从哲学的视域来看, “道”具有“不远人”的品质,即在于把人对世界的理解过程和自身的生活过程联系起来。3下列表述与原文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3 分)A儒家的“中庸之道” ,能使“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B深山中的花开花落,本身不存在美或不美的问题,因为其审美意义是要在人的审美活动中才得到呈现的,这就是“美不远人” 。C儒家反复强调道并非超然于人,它能具体展开于人的日常生活过程中。D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体现了“度”的智

9、慧,这种智慧能使不同个体的差异、不同社会领域的分化过程以非冲突的方式共处于世界之中。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何敞字文高,扶风平陵人也。其先家于汝阴。敞性公正。自以趣舍不合时务,每 请召,常称疾不应。元和中,辟太尉宋由府,由待以殊礼。司徒袁安亦深敬重之。是时京师及四方累有奇异鸟兽草木,言事者以为祥瑞。敞通经传,意甚恶之。乃言于二公日:“夫瑞应依德而至,灾异缘政而生。今异鸟翔于殿屋,怪草生于庭际,不可不察。 ”由、安惧然不敢答。居无何而肃宗崩。时窦氏专政,外戚奢侈,赏赐过制。敞奏记由日:“赏赉过度,至于空竭帑藏,损耗国资。寻公家

10、之用,皆百姓之力。明君赐赉,宜有品制,忠臣受 赏,亦应有度。今明公位尊任重,宜先正己以率群下,还所得赐,因陈得失,奏王侯就国, 节省浮费 ,赈恤穷孤,则恩泽下畅,黎庶悦豫,上天聪明,必有立应。 ”由不能用。窦宪为车骑将军,宪弟笃、景并起邸第,兴造劳役,百姓愁苦。敞上疏谏日:“臣虽斗筲之人,诚窃怀怪,以为笃、景亲近贵臣,当为百僚表仪。今百姓愁苦,县官无用,而遽起大第,崇 饰玩好,非所以垂令德也,宜且罢 工匠,恤人之困。 ”书奏不省。后拜为尚书,复上封事日:“ 昔郑武姜之幸叔段, 爱而不教,终至凶戾。由是观之,爱子若此,犹饥而食之以毒,适所以害之也。宪秉三军之重,笃、景 总宫卫之权,而虐用百姓,奢

11、侈僭逼,诛戮无罪。今者论议凶凶,成谓叔段复生于汉。虽知言必夷灭,而冒死自尽者,诚不忍目见其祸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4 -而怀默苟全。 ”敞数切谏,言诸窦罪过,宪等深怨之。时济南王康尊贵骄甚,宪乃白出敞为济南太傅。岁余迁汝南太守。敞疾文俗吏以苛刻求当时名誉,故在 职以宽和 为政。及举冤狱,以春秋义断之。是以郡中无怨声,百姓化其恩礼。其出居者,皆归养其父母,推财相让者二百许人。又修理阳旧渠,百姓赖其利,垦田增三万余顷。吏人共刻石, 颂敞功德。 (节选自后汉书卷四十三)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其先家于汝阴 家:安家B寻公家之用 寻:不久

12、。C非所以垂令德 令:美好。D宪乃白出敞为济南太傅 白:禀告。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何敞深得吏民敬重的一组是(3 分)辟太尉宋由府,由待以殊礼 司徒袁安亦深敬重之由、安惧然不敢答 宪乃白出敞为济南太傅百姓化其恩礼 吏人共刻石,颂敞功德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何敞被征召到太尉府后,京城及周围出现奇异的草木鸟兽,有人认为是祥瑞之兆,但何敞持不同意见。B窦氏专权,赏赐超过规定,何敞劝谏并恳请宋由送回得到的赏赐,给属下作表率,但是没有被采纳。C窦宪弟笃、景一起兴造邸第,劳民伤财。何敞上书劝谏,言辞恳切,认为窦宪应该给百官做好表率。D何敞多次讽谏,指

13、出窦氏诸人罪过,遭到窦宪嫉恨,后被窦宪排挤出京,做了济南王的太傅。7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夫瑞应依德而至,灾异缘政而生。今异鸟翔于殿屋,怪草生于庭际,不可不察。 (5 分)(2)及举冤狱,以春秋义断之。是以郡中无怨声,百姓化其恩礼。 (3 分)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5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春 生白居易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8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现“春生”?结合全诗分析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5 分) (改编作业五)9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鉴赏其抒情的妙处。 (6 分) (改编作业三)(三) 、名篇名句默写(6 分) (原创题)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2),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_,定乎内外之分,_,斯已矣。 (庄周逍遥游 )(4)_,羽化而登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