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2010年1月期末复习资料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983559 上传时间:2017-07-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概论》2010年1月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社会学概论》2010年1月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社会学概论》2010年1月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社会学概论》2010年1月期末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社会学概论》2010年1月期末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学概论》2010年1月期末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概论》2010年1月期末复习资料(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值得拥有的资料是来自平时学习积累总结的有问题的地方肯定有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社会学概论2010 年 1 月期末复习意见湖南电大经管部 丰 云第一部分 考核说明及复习指导意见一、考核对象本课程的考核对象为电大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以及其它专科专业选修本门课程的学员同时还有行政管理专业本科选修本门课程的学员二、考核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文字主教材和社会学概论考核说明文字主教材是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社会学概论(修订本)韩明谟主编2005 年版三、复习的指导思想期末考试主要是检验同学们对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了解、掌握与运用程度同学们要通过复习全面、

2、系统、准确地了解社会学的学科体系、研究对象和范畴掌握社会学是怎样认识和解释社会现象的希望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将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人们现实生活、工作和学习实际紧密相连四、复习的基本要求 第一全面、认真阅读教材教材是考试的基本依据要深刻领会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第二认真学习中央电大下发的期末复习小册子对小册子的一些题目要认真做一做第三形成性考核册上的一些题目大家平时都认真做了期末复习的时候也应该好好看看第四注意做做以前已经考过的试题提前熟悉题型和适应考试第五复习的时候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该门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些理论能否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有

3、指导意义能否回答现实中的问题第六如果在复习的过程中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同学们交流或在省校平台课程讨论区留言或随时与课程责任教师联系五、考试题型及答题要求本课程期末考试采取闭卷方式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满分为100 分题型由四部分组成主要包括:1、名词解释:检查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回答时要求简明扼要不必作过多解释要抓住概念的实质一语道破共 4题每题 5分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 202、单项选择:是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共 10 题每题 2 分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203、简答题:这些问题一般是针对教材中阐述比较完整、层次比较清楚的常识类问题回答时要求条理分明要求答出要点若要点本身所表

4、示的意思不明确则需稍作解释对于题目中的主要名词都要求答出其定义共 2题每题 10 分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 204、论述题:重点考察对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回答时要求先解释本题所涉及的中心概念然后阐述问题的理论要点最后小结答题时要求要点突出分层次分断落并联系实际对答题要点进行适当论述共 2 题每题 20 分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 40六、命题原则 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社会学概论(修订本)文字教材范围之内按照重分析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既考查对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又考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期末考试命题的覆盖面将尽可能广一

5、些但会突出课程学习重点3、试卷将尽可能兼顾各个能力层次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了解 20%左右理解 30%掌握50% 左右4、试卷将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题目的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为:易 20%较易 30%较难30%难20%5、本教材第十五章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不做考试 要求;第十六章社会学发展综述 属于开拓学生知识面 性质的内容可以让有兴趣和学有余力的学生自行阅读教师不必讲授考试也不涉及第二部分 各章重点、难点辅导第一章 绪论一、社会学的学科特点1、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整体性)2、社会学研究是从社会生活

6、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3、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综合性)4、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变化中研究5、社会调查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实证性)第二章 人的社会需要一、社会需要的涵义社会需要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其需要层次理论始于 1943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其主要论点如下:1、人的需要分为 5 个等级(1)生理的需要-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2)安全的需要-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

7、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3)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4)自尊的需要-是指人希望自己有个稳定、牢固的地位希望得到别人的高度评价需要自尊自重、或为他人所尊重(5)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后来马斯洛又加了 2 种需要即求知的需要与美的需要2、关于优势需要的观点优势需要-在不同的时期内不同层次的需要对人的行为的支配力量是不一样的支配力量最大的那种需要就称为优

8、势需要(1)在同一时间地点和条件下人存在多种需要其中最为人渴望得到而又未得到的需要是优势需要它对人的行为起决定作用;(2)优势需要具有转移性当原有的优势需要当到满足后它便不在是行为的积极推动力于是其他需要开始发生作用出现新的优势需要;(3)需要层次的逐渐上升并非 全有 或 全无式的交替 ;(4)原优势需要得到满足后出现的新的优势需要并非以突然的跳跃的方式出现而是以缓慢的速度从无到有、由弱到强逐步发生第三章 社会交往一、社会角色1、社会角色的含义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与社会对占据该地位的人的行为期望相符合的一套行为模式2、社会角色的分类复式角色与角色丛;理想角色与实

9、际角色;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见教材73-76页)(1)复式角色-是一个人同时承担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的情况一个人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占有多个地位承担不同的角色他就是复式角色(2)角色丛- 是围绕着某一社会地位而形成的一组角色这个社会地位成为这一组角色的生长点3、角色扮演与角色冲突角色扮演: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一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去活动时就是角色扮演角色冲突:是指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一个人同时担当的几个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从而使角色扮演者出现左右为难的现象二、集体行为的概念集体行为是指在人群聚集的场合下众人不受现有社会规范控制. 无明确目的和行动计划的行为第四章 人的社

10、会化一、社会化的含义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个体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的基本过程二、社会化的条件(1)社会化的个人条件人具有社会化的生物基础: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人有进行脑力劳动的条件;人有语言的能力;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2)社会化的社会条件社会环境因素是社会化的关键性因素其主要包括:家庭. 学校及社会包括邻里社会、同辈群体、工作单位、大众传媒等三、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特殊社会化1、概念辨析(1)继续社会化:是指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技能的社会化(2)再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有越轨行为被司法机关公安部门收容强制性地进行教化的过程其对象一般为成年

11、人但也有青少年(3)特殊社会化:是指对某些身心受损失不能正常在社会中生活的一些人而采取特殊措施的社会化过程其对象一般为残疾人这种社会化具有专门的意义2、异同比较(1)三者的相同点:都是对人进行社会化都是让人学习社会文化、价值与行为规范(2)三者的不同点:第一继续社会化对前一段社会化是肯定的;而再社会化对前一段社会化是否定的;再社会化在正常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第二继续社会化是非强制性的;再社会化是强制性的;而特殊社会化是专门性的第五章 初级社会群体与家庭一、社会群体1、含义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结在一起的共同体2、特征(1)社会群体具有直接、明确、持久的成员关系(2)

12、群体成员具有共同的群体意识(3)群体成员具有某种共同的行为期待与行为能力二、初级社会群体的含义与特征1、含义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亦称首属群体、直接群体或基本群体2、特征(1)初级社会群体往往是自然形成的(2)初级社会群体成员之间具有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人格(3)初级社会群体一般是靠非正式的控制来维持(4)初级社会群体的成员关系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人际关系密切(5)初级社会群体把满足其成员需要放在首位(6)初级社会群体具有多方面的综合功能第六章 社会组织与科层制一、社会组织1、分类按照组织成员之间关系的性质可划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1)正式组织是指组织

13、成员之间的关系由正式的规章制度作出详细和具体的规定的组织如军队、政府机关(2)非正式组织是指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没有正式的规章制度作出详细和具体的规定比较自由、松散的一种组织如业余活动团体二、X 理论与Y 理论这是管理学家麦格雷戈提出的关于人性的两种假设X 理论认为一般人天生厌恶工作逃避责任缺乏抱负追求安全因此必须加以控制并以惩罚相威胁才能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付出适当的努力Y 理论认为一般人并不是天生就不喜欢工作在恰当的条件下他们会追求责任他们对自己所参与的目标能实行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并且多数具有解决组织中的问题的能力三、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评价(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观点; 科学

14、管理 的核心内容 是提高劳动生产力; 为了提高劳动 生产率必须挑选第 一流的工人; 要提高 劳动生产力必须有标准化的设备工具甚至标准化的工作环境; 实行刺激性的 工资报酬制 度; 把计划 职能(企业 家制度)和操作职能( 工人必须作)分开(2)对泰勒的科学管理论的评价合理性:计 划化原则; 标准化原则;规范化原 则;工作原则;系统化原则等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在短期内有利于充分利用经济杠杆来刺激人的行为调动人的劳动积极性对各种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不合理性: 经济人假设把人看作机器没有考虑员对于具有一定挑战性和 自主性的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没有考虑员工对于友谊和支持等社会心理的需要抹煞了人性

15、第七章 社 区一、社区的含义及构成要素1、社区的含义是由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德国社会学家 F滕尼斯于1881 年首先使用社区这一名词2、社区的构成要素有一定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人群-首要条件有一定的地域界限包括土地及地域中所能提供的资源这是人们活动的场所-人们进行共同生活的依据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社区的本质特征有自己的区域文化表现为社区风俗和基本相同的价值观人们对该生活共同体有归属感、认同感二、郊区化、逆城市化、过度城市化(超城市化)郊区化:是一定数量的城市人口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现象逆城市化:是城市中的企业向农村转

16、移、城市居民迁往农村地区的现象过度城市化(超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从而造成劳动力供给超过城市发展需求给城市正常运行带来沉重压力的现象第八章 阶级与阶层一、社会分层的含义在社会分化过程中由于社会是一个组织系统因之在系统的结构上就形成上下不同而有一定连结和关系的若干层次这就叫做社会分层社会分层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社会成员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和层次的过程二、帕森斯的社会分层功能论的主要观点1、社会是一个整体有三个层次组成分别为操作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和制度系统2、这三个系统都有自己不同的功能它们在统一目标下各司其职又相互联系3、社会分层是出于劳动分工的需要其目的就在于使各个系统的功能协调发挥从而维护社会持续与保障社会稳定三、社会分层的社会作用社会分层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