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的一些新观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9784789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的一些新观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的一些新观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的一些新观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的一些新观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的一些新观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的一些新观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的一些新观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的一些新观点我国广大世界史工作者, 在加强世界史基础课题研究的同时, 自觉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当作主攻方向, 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 认真探讨世界历史发展的规律, 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经验, 认识和分析世界历史发展中的新变化、 新问题以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其中, 世界各国在向现代化过渡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是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课题。 本文不打算对 “现代化研究” 这一课题的总体情况作介绍 (注:这方面文章请参阅林被甸、 董正华: 现代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历史研究 1998 年第 5 期。 ) , 只就近年来这方

2、面研究的一些新观点提出来以飨读者。一、工业革命与现代化18 世纪以来,英、法、美、德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通过“工业革命”走上现代化道路,这一课题曾是世界史研究的一个传统课题。 “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世界史工作者从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出发, 对欧美各国工业革命的研究兴趣又勃然高涨” (注: 王章辉等:工业社会的勃兴 ,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 页。 ) 。重点集中在:1.科学技术和教育对工业革命的推动。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工业革命”的技术发明几乎完全出自缺乏科学知识和教育的工匠之手,是所谓 “经验主义”的胜利, 科学和教育的作用极其有限或微乎其微 (注: 吴必康: 科学和教育与工业革

3、命 , 转引 工业社会的勃兴 , 第284 页。 ) 。对此吴必康指出:历史证明,工业革命是沿着科学和科学指引下的技术所开拓的方向前进, 并得益于教育进步。 没有科学和教育, 一百多年的整个欧美工业革命便无从谈起。工业革命初期, 科学和教育突破了千百年来脱离社会的诸种束缚, 直接参与社会生产。 科技知识和经济生活的需要逐渐渗入学校的教学,形成所谓“实科教育” (注:吴必康: 科学和教育与工业革命 ,转引工业社会的勃兴 ,第 296 页。 ) 。主要是适应工商业阶级的实际需要讲授实际生活和经济生产所必须的实用知识。 当时英国城镇中出现上百所技工学校, 培训工业生产所需的技术工人;在科学与经济相结

4、合的浪潮中, 17 18 世纪初一批国家科学院应运而生: 如英国皇家学会 ( 1662 年) 、 法国皇家科学院 ( 1666 年) 、 德国柏林科学院 ( 1700年) 、俄国帝国科学院( 1725 年) 。国家赋予他们的一个重要任务便是“注重可见的和有直接用途的工作” ;科学教育事业一经与生产结合便对生产力发展产生巨大推动:创造出蒸汽机、 内燃机和电力等新的生产工具和动力, 革新旧的生产部门, 建立新的生产部门 , 所以马克思曾精辟地指出,工业革命中的“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 , 是物化的知识力量” 。钱乘旦等人在其新著 世界现代化进程 中, 仍强调了有 “丰富生产经验的熟练技师

5、和工匠” 在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作用, 但也肯定了科学技术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 同时还分析了英国运用科学技术的特点:即“实用性” 。作者指出,英国依靠一系列重要的技术发明进入工业化,英国的发明多,应用广,传播快。这并非是因为英国人具有特殊的天赋,而是因为 18 世纪的英国科学活动实用性的特点。例如许多重大的科学技术发明首先在欧洲大陆出现,而在英国却最先得到使用, 氯水漂白法、 苏打制造法等等就是如此。这里关键得益于英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科学与生产的结合, 即与英国的科学革命和教育改革有密切的联系 (注:钱乘旦、 杨豫、 陈晓律: 世界现代化进程 ,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81 页。

6、) 。研究现代化的世界历史经验证明: “任何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 首先是要提高民族的素质,使民族充满活力,并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不断产生活力的环境” (注:李庆余、周桂银等:美国现代化道路 ,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130 页。 ) 。 而提高民族素质最重要的办法是发展科技教育事业。仅以德国为例, 1950 1960 年,其教育投资已占国家整个投资总额的 10.7 12.6(注:肖辉英: 西德 50 年代经济奇迹探析 , 世界历史 1998 年第 5期。 ) 。 学者们的研究对今天提供的有益启示在于:工业化的过程显示出,人类的竞争是从工业生产的竞争转化为智力的竞争; 国家越来越意识到对

7、科技教育投入的重要, 而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又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家实力。2.开放体制与工业革命。 欧美各国在开放型体制下取得的工业化进展也为欠发达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王章辉等所著工业社会的勃兴一书指出:只有在社会开放的条件下,工业革命才能顺利完成。 工业化进程要求拥有广阔的国际市场, 即便是大国, 国内市场比较大,也同样需要国外市场。 由于生产要素秉赋的不同以及工业化过程各国资源条件的变化, 通过对外开放, 可以较好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 并利用国际分工节省自己相对贫乏的资源; 可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来提高本国技术水平; 通过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能刺激企业家的竞争意识,增强本国经济的活

8、力(注:王章辉等: 工业社会的勃兴 ,第 12 页。 )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中正是通过对外开放彼此提供了各自所需的原料、矿藏资源、粮食、机器,靠引进外资弥补了工业革命资金的不足。在英国发明蒸汽机和其他技术后,法、美、德、俄等国都先后加以借鉴和利用来发展本国生产, 最终完成了工业革命, 使各国的生产面貌和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对外开放不仅是引进技术的问题, 重要的是善于创新和发展。 欲达此目的关键还在于观念的更新。 “美国工业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不断的观念更新的过程中进行的。 ” 因为在技术革命时代, 开放的头脑比熟练的双手更为宝贵。 美国和德国在引进国外技术后, 创造了先进的流水线生产法

9、和管理方法, 最早实现了机器和产品零部件的标准化。 所以有学者在研究了美国现代化道路后总结道,一个 “耽于旧传统, 懒于新发明,以引进外国陈旧技术为荣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注: 李海东: 现代化及美国史再解读 , 世界历史 1998 年, 第 5 期。 )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这是近年来世界史学者关注较多的一个问题。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工矿区的流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时, 因国民经济结构变化而引起劳动力配置改变造成的人口大变迁” 。这是王章辉、黄柯可等学者在其刚出版的专著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 所下的定义, 指出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是社会现

10、代化进程中值得肯定的进步潮流(注:王章辉、黄柯可、周以光、肖辉英: 欧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00 页。 ) 。该书通过英、法、德、美等国农村人口流动的轨迹,总结出值得注意的经验教训:第一,英、法、德、美等国尽管人口的流动基本上是自发的, 但政府的政策对此也不无影响。 英国和德国在 18 世纪和 19 世纪对定居法的修改和停止执行、 德国农奴制的废除都消除了人口流动的障碍。 英国的圈地法, 美国内战时解放南方奴隶的宣言和宅地法 ,以及各国行政的集权化等等政策措施都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注:王章辉、黄柯可、周以光、肖辉英: 欧美农

11、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 , 第 7 页。 ) 。 即是说, 政府如果不取消限制农民流向城市的法律障碍是不能促进人口流动的;第二,通过对人口流向“个案”的分析,概括出农村人口流动的一般性规律:人口流动的方向随着国家经济重心的转移而转移;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数量变化一般与城市经济的繁荣程度密切相关, 当城市第二第三产业兴旺发达时, 就业机会增多, 农村人口流入的数量也增多; 人口流动总是由低收入地区流向高收入地区; 同时当城市人口的比例达到顶峰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率一般在 80 90) ,各国都出现城市人口向农村回流的趋势 (注: 王章辉、 黄柯可、 周以光、 肖辉英: 欧美农村劳动力的

12、转移与城市化 , 第 9 页。 ) ;第三,由于各国国情不同、社会条件不同, 在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化的速度也是不同的。相对而言德国城市化速度快一些, 法国慢一些, 因此不能生搬硬套别国的模式;第四,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问题, 主要是城市化中的问题政府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才能使人口流动健康有序进行。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结果。 城市的发展促进了第三产业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和政治制度的民主化。 城市化不仅对国家的政治、 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反过来也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完成。这是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赞同的观点。在城市化研

13、究中学者们一般关注两个问题:城市化发展的规律和城市化中出现问题的解决。 李庆余、 周桂银等学者总结出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城市化扩散使市郊化成为城市发展的主体,郊区的崛起和蔓延产生了巨大的多中心的都市地区, 都市地区间互相交错导致集合城市的出现” (注: 李庆余、周桂银等: 美国现代化道路 ,第 130 页。 ) 。 王旭在工业城市发展的周期极其阶段性特征一文中指出:世界高度城市化的发达国家经验证明,城市化要经历发生、发展、成熟三个阶段。城市化初期,城市人口增长缓慢,城市人口比重超过 10后逐渐加快;当人口比重超过 20时进入第二阶段,城市化进程出现加快的趋势,这种趋势一直要

14、持续到城市人口超过 70以后才能减缓;此后为第三阶段,城市化进程出现停滞或略有下降的趋势。作者认为这是一条适用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普遍规律(注:王旭: 工业城市发展的周期极其阶段性特征 , 历史研究 1997 年第 6 期。 ) 。承认并掌握这一规律, “一方面可以使人们正确认识本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以便采取符合该阶段的城市政策和措施;另一方面, 可以根据总体趋势和不同阶段来制定符合实际的城市化发展战略” (注: 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74 页。 ) 。 在克服城市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时, “大都市区化”开始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趋势,即不是

15、人为控制大中城市居多的局面,而是以这些城市为依托,在其周围发展小城镇,充分发挥大城市的功能和效益。与大都市区化并行的是郊区的长足发展。 美国中西部人口大量向郊区迁移时, 城市化比例在50左右 (注: 王旭: 工业城市发展的周期极其阶段性特征 , 历史研究 1997 年第 6 期。 ) 。城市化发展的这种规律是值得注意的。工业革命的深入和城市化的发展, 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 这些流动人口在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及经济的发展的同时, 还会引起城市什么样的变化, 是学者们关注的另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城市化过程中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实现城市化和解决城市问题方面有什么值得注意的

16、经验和教训呢? 欧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 一书对此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通过英、法、德、美等国城市化的教训,指出中央和地方当局在加强城市规划和城市弊端的治理、 改善城市环境和卫生条件、 缓解居民住房拥挤、 完善城市交通系统及其他公用设施、整顿吸毒、卖淫、抢劫等社会问题中发挥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林广通过对美国纽约市哈莱姆贫民区人口流变的考察得出一些有意思的观点。 他在 从人口流变看纽约市哈姆莱贫民区的成因一文中提出:城市人口数量、质量、性别、年龄、职业等因素都和城市命运密切相关。 而人口的流变必将引起上述诸因素的变化, 进而影响城市发展。如果人口流变有利于改善人口诸因素,就能促进城市发展,反之, 它将对城市发展起负面作用。 比如, 合理的劳动力技术构成有助于城市发展, 而同一层次的劳动力过多势必造成某些社区、 某些部门的就业危机; 高质量人口流入城市能改变人口知识结构, 使城市对市场应变能力增强, 促进技术革新和产品换代,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