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深加工研究报告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29755047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深加工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玉米深加工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玉米深加工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玉米深加工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玉米深加工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玉米深加工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深加工研究报告(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玉米深加工研究报告目 录1 概述 .11.1 玉米深加工 .11.2 玉米深加工产品介绍 .11.3 玉米深加工技术 .72 国内外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现状 .152.1 国外玉米深加工发展现状 .152.2.国内玉米深加工发展现状 .173 国内外玉米深加工产品市场分析 .223.1 国外玉米深加工生产及消费情况分析 .223.2 中国玉米深加工产品供需分析 .223.3 玉米深加工目标市场分析 .334 玉米深加工行业竞争分析 .345 玉米深加工产业相关政策与法规 .386 玉米深加工经济性 .427 吉林玉米深加工发展状况及面临问题 .4311 概述1.1 玉米深加工玉米在世界的粮食生产

2、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的玉米年产量位于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二位。玉米是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用途广、产业链长,不仅可以作为食品和饲料,还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的工业原料,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玉米全身都是宝,其在国外加工业中已达数千个品种,加工回收率高达 98%。以玉米为原料的加工业包括食品加工业、饲料加工业和深加工业等三个方面,其中玉米深加工业是指以玉米初加工产品为原料或直接以玉米为原料,利用生物酶制剂催化转化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等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并辅以物理、化学方法,进一步加工转化的工业。经过深加工之后,玉米产品的附加值比卖玉米原粮增加效益 3100 倍以上。随着消费者购买

3、力的增强以及对自身健康的日益关注,作为健康食品概念的玉米深加工产品市场容量将不断扩大。我国玉米深加工工业比较落后,80%以上的玉米以原粮状态直接上市或者经过初级加工进入消费。与发达国家农产品增值程度相比,我国的差距很大,这昭示着我国玉米深加工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属于朝阳行业。1.2 玉米深加工产品介绍目前世界上已开发玉米加工产品多达几十类、三千多个品种,初加工主要有饲料和食品,深加工主要包括淀粉、淀粉糖、变性淀粉、酒精、酶制剂、调味品、药用、化工等八大系列,其中淀粉、淀粉糖、变性淀粉和酒精四种产品约占这八大系列产品总量 95%以上。国内外常规的玉米深加工,一般是先分离得到玉米淀粉,然后糖化制

4、淀粉糖,再进一步将糖用于发酵工业,或氢化制糖醇。深加工副产品除少数企业用胚芽榨油外,一般都作为粗饲料直接销售,缺乏进一步深度加工。玉米深加工产品一般分为以下几大类。21) 淀粉糖类:如怡糖、麦芽糖浆、果葡糖浆、结晶葡萄糖、全糖及各种低聚糖、糖醇等。2) 变性淀粉类:如糊精、淀粉、酸变性淀粉、氧化淀粉、交联淀粉、酷化淀粉、醚化淀粉、阳离子淀粉、抗性淀粉、淀粉基脂肪代用品、接枝淀粉及各种复合变性淀粉等。3) 发酵制品类:如酵母、酒精、甘油、丙酮、丁醉、乳酸、柠檬酸、葡萄糖酸、味精、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天冬氨酸、苯丙氨酸、黄原胶、茁霉多糖、环状糊精、酶制剂、单细胞蛋白、红曲色素、抗菌素等。以上产

5、品进一步深加工产品:如维生素 C、淀粉降解塑料、乳酸钙、乳酸乙酷、酵母提取物或各种食品添加剂等。具体玉米深加工产品如图 1.2.1 所示:图 1.2.1 玉米深加工产品结构图下面介绍几种玉米深加工的主要产品:1.2.1 变性淀粉变性淀粉是天然淀粉经物理、化学或酶法处理而变性淀粉是天然淀粉经物理、化学或酶法处理而具有新的性质的淀粉衍生物,也称改性淀粉。目前全世界研制和开发变性淀粉达二千余种,工业化生产有几十种,年产量 500 万吨左右。由于变性淀粉改变天然淀粉某些不良特性,具有较好使用性能,因而在食3品、造纸、纺织、石油、化工、农林业、日用品等领域大量应用,其中在造纸工业用量最大。我国上世纪 8

6、0 年代开始投入变性淀粉技术研究,目前虽已开发上百种变性淀粉产品,但系列化程度还远远跟不上发达国家水平。2004 年全国变性淀粉产量已达 53 万吨,根据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十五”行业规划,至 2010 年为 100万吨。1) 麦芽糊精麦芽糊精,也称水溶性糊精或酶法糊精。是以淀粉为原料,经酶法工艺低程度控制水解转化、提纯、干燥而成。1970 年,Veberbacher 对麦芽糊精作出如下定义:以淀粉为原料,经控制水解 DE 值在 20%以下产品称为麦芽糊精,以区别淀粉经热解反应生成糊精产品。美国将玉米淀粉为原料水解转化后,经喷雾干燥而得碳水化合物产品取名为“麦特灵”(MALRIN),其系列产品

7、DE 值从5%到 20%,其商品规格简称为 MD50、MD100、MD150、MD200 等。2) 多孔淀粉多孔淀粉是将天然生淀粉在低于淀粉糊化温度下经水解处理后,在其颗粒表面形成小孔,并一直延伸到颗粒内部,是一种类似马蜂窝状中空颗粒,可填充各种物质于其中,具有良好吸附性。因此,多孔淀粉是一种高科技新型有机吸附剂和包埋材料,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印刷、日用化工、化妆品、食品等行业。3) 抗性淀粉抗性淀粉也称为抗酶解淀粉,是指那些不被健康人体小肠消化吸收淀粉。抗性淀粉生理功能与膳食纤维相似,但其膨化性能、口感、色泽等加工性能优于膳食纤维。制备抗性淀粉采用的酶主要是 -淀粉酶和普鲁兰酶。4) 直链

8、淀粉用异淀粉酶或普鲁兰酶处理淀粉乳能使支链淀粉支叉键水解掉,转变成直链淀粉,有利于制成淀粉膜及其它用途。直链淀粉具有凝结成块,易形成结构稳定凝胶特性,因此可作为食品强韧包装薄膜。这种薄膜对氧和油脂具有良好隔绝性,又因涂布开展性好,故适于作为食品保护层。41.2.2 玉米淀粉玉米籽粒含淀粉 75%,蛋白质 10.6%,脂肪 4.9%。玉米在淀粉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世界上大部分淀粉是用玉米生产,美国等一些国家则完全以玉米为原料。近几年,我国淀粉市场发展迅速,2005 年我国玉米淀粉产量为 900 万吨,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消费淀粉只有 7.2 公斤,仅仅是美国人均消费淀粉 8%,欧盟 32%。估计

9、 2006 年我国年产玉米淀粉量约 1,050 万吨,增幅 16%以上。国内玉米淀粉业快速发展主要归功于淀粉应用多样性,利用淀粉可生产淀粉糖甜味剂、柠檬酸、味精、肌昔酸、葡萄糖、Vc、及药物青霉素和抗菌素等。以淀粉为原料深加工产品按数量计,味精占首位其次是淀粉糖,主要是麦芽糖和葡萄糖,果葡糖较少;第三位是变性淀粉;第四位是其它发酵制品,包括低聚异麦芽糖、黄原胶、异维生素 C 钠、乳酸、氨基酸等。玉米淀粉工业化生产的副产品包括玉米胚玉米蛋白水(麸质水)、玉米浆及玉米渣。这些产品若得到合理的利用,一般可收回玉米原料成的 50%70%,原料总利用率达 99%,如果再这些副产品进一步深加工,经济价值将

10、会更高。玉米胚芽是玉米淀粉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副品,对它的利用最多的就是生产玉米油,国际上玉米油称为保健油。玉米胚芽油是一营养丰富的谷物油脂,组分中不饱和脂肪酸 80%以上,易于人体吸收,有良好的煎炸性和抗化性;另外,胚芽中的油脂出后得到的胚芽饼,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饲料,比米具有更好的适口性,蛋白质含量高 10 个百分左右,用其饲喂猪、鸡、牛等,具有良好的饲养果,胚芽饼还可以用来提取磷脂。玉米蛋白水经离心分离、脱水干燥可得玉米蛋白粉,用它可生产醇溶蛋白、蛋白发泡粉、L- 谷氨酸、玉米黄色素、食用玉米蛋白粉等食品配料。玉米蛋白粉粗蛋白含量 20%60%,还可用于猪、鸡等动物饲料,但其赖氨酸含量偏低,应

11、与赖氨酸含量高的饲料原料如豆粕、鱼粉和预混料等搭配使用。从玉米糠皮、玉米渣中可提取玉米膳食纤维,其纤维含量高,可清除体内肠道垃圾,一般用作食品增补剂,起到防止便秘,排毒等作用。玉米膳食纤维的开发可使其提高数倍经济价值,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51.2.3 淀粉糖淀粉糖是淀粉经酶转化而制成,与其它淀粉糖相比,玉米淀粉糖具有成本低、副产品多、效益高等优点。近几年,随着全球淀粉糖需求不断攀升,国内饮食习惯转变,我国淀粉糖消费也出现大幅增长,淀粉糖成为发展最快淀粉深加工产业,其中主要源于淀粉糖种类繁多,附加值较大。主要包括葡萄糖浆、葡麦糖浆、麦芽糖浆、果葡糖浆、低聚异麦芽糖、低聚龙胆糖等。2005 年我国

12、淀粉糖有 26 大类产品,生产能力达 600 万吨,实际产量 420万吨,同比增长 21%,2006 年淀粉糖产量预计达 560 万吨左右。虽我国淀粉糖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统计显示,美国淀粉糖产量占食糖总量 50%以上,年人均消费淀粉糖达 38kg,欧盟和日本淀粉糖消费量也占食糖总量 40%以上,而我国不足 10%,年人均消费淀粉糖仅 0.5kg。1.2.4 糖醇类糖醇是一种多元醇,因可用相应糖还原生成,所以称之糖醇。糖醇一般比蔗糖有较高吸热性,入口有清凉感,结构中无游离羰基,不会产生美拉德反应。多数糖醇在人体代谢第一步可不经胰岛素,不易被口腔链球菌所利用,具有良好口感与甜味

13、,热值很低,所以可作为蔗糖替代品,以降低肥胖症、心血管病发生率以预防龋齿。醇类还有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赤藓糖醇、低聚异麦芽糖醇、氢化淀粉水解物等产品。例如:木糖醇是利用玉米芯为原料,经水解加氢制取一种多元醇。它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晶状新糖料,其甜度与蔗糖相当,对于治疗糖尿病和肝炎等具有一定疗效,木糖醇还有抑制口腔细菌,防止牙齿酸蚀和龋齿等作用。因此,木糖醇在饮料、糖果、牙膏、医药等领域广泛应用。目前,世界上只有俄罗斯、美国、日本、芬兰和意大利等少数工业发达国家生产木糖醇,年产量约为 5 万吨,其中俄罗斯产量 2 万多吨,约占 40%。我国木糖醇年产量不足 2000 吨,远远不能满足我国日益增长市场需求,目前产不足需,市场缺口较大。随着木糖醇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扩大,预计世界木糖醇市场年总需求量将达到 10 万吨。与我国工业化生产其它品种多元醇,如合成甘油、季戊四醇和山梨醇相比,木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