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9660846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14 年地方资源建设项目申 报 书项目名称: 中国昆曲艺术多媒体资源库 项目申请人: 郭腊梅 申报单位: 苏州戏曲博物馆(中国昆曲博物馆) 填表日期: 2014 年 3 月 12 日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制作二一四年2填 写 说 明一、本表应用计算机打印填表,不得涂改。封面字体使用宋体小 3 号,内容字体使用宋体小 4 号,左侧装订成册。二、本表各项均由项目负责人填写,表格每项均需填写,不得有空白项,各项若在表格内填写不下,可另附页说明。三、部分栏目填写说明:项目名称:应准确、简明,反映资源建设内容。预期达到的目标和提供成果形式:指预期建成资源库的容量与取得的

2、最终成果形式,例如:多媒体资源库、专题片等。项目主要参与人员:必须是实际参加本项目建设的人员。不包括财务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经费预算:以万元为单位,填写阿拉伯数字,注意小数点位置。四、本表一式三份报送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3一、项目可行性分析昆曲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剧种之一,距今已经有 600 年的历史。昆曲发祥于苏州,流传到全国许多地方,形成了许多昆曲支脉。昆曲是继承了宋元南戏和金元杂剧的艺术成就而发展起来的,无论在文学、表演、唱腔、音乐、舞台、美术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昆曲所形成的艺术形态是中国戏曲基本表现原则、方式、手段、方法、技巧的集体呈现,反映着中国戏曲的基本规律,并成为典

3、范。2001 年 5 月 18 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中国昆曲艺术多媒体资源库将系统采集、专题整理中国昆曲博物馆收藏的全国七大昆曲院团的昆曲音频、视频资源,规范组织,广泛传播,项目建设的意义简要概括为:1中国昆曲艺术多媒体资源库的建设能弥补我国昆曲遗产资源建设的空白。苏州是昆曲的发源地,苏州市政府和公众为更好地保护与弘扬昆曲艺术,经国家文化部和江苏省政府批准,立项筹建了中国昆曲博物馆,2003 年 11 月,中国昆曲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中国昆曲博物馆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对昆曲相关文物古籍史料的征集,特别是音视频资源的征集,经十多年的积累,目前馆藏有大量昆

4、曲艺术资料。这些昆曲资料的承载介质是照片、纸张、唱片、磁带、光盘等。其中照片、唱片、磁带、光盘由于受到介质存贮年限的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介质会逐渐损坏而造成重要资料的丢失,急需数字化保存,此外,大量音视频资料所存储的介质(如唱片、磁带等)由于采用较早期的技术,相关的读取设备已经淘汰,目前已经很难能购买到,如果没有了相关的读取设备,同样也会间接造成资料丢失,因此也急需尽快数字化。这些严重影响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迫切需要对这些昆曲原始资料进行规范和系统的数字化采集和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专题资源库。我们通过对现有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的检索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尚无专题的昆曲艺术音视频资源库,因此为昆

5、曲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搭建交流平台尤为重4要,将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增添新的亮点。2中国昆曲艺术多媒体资源库能有效整合全国七大昆曲院团和中国昆曲博物馆资源。国内目前主要有北方昆曲剧院、江苏省昆剧院、湖南省昆剧团、苏州昆剧院、上海昆剧团、浙江昆剧团、永嘉昆剧团七大昆剧院团,在当前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昆曲抢救、保护和扶持工作的指导下,各院团紧抓“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坚持“剧团出人出戏出精品”的宗旨,大力推进剧目建设的中心工作,一大批精品剧目在全国各地上演,收到了良好的反响。至 2014 年,在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10 年来,全国 7 个院团已抢救、整理、改编、创作

6、了 52 台昆曲剧目,举行昆曲普及性演出近千余场。剧团在创作、演出的过程中也形成了数量众多的原创演出音视频资料。此外,各大院团、社会团体和个人也珍藏着大量昆曲原始资料,这些原始资料有着较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但以上这些音视频资料缺乏系统的整理、保存,一方面容易造成资料的缺失,另一方面难以进行资源共享。因此,可以整合中国昆曲博物馆收藏的昆曲资源、全国主要昆剧院团的原创昆曲演出音视频资料和其他社会力量收藏的昆曲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统一的规范加工、系统整理、妥善保管,形成内容丰富、脉络清晰、表现生动的中国昆曲艺术音视频资料库,以突出展示昆曲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魅力。3中国昆曲艺术多媒体资源库是服务昆曲从业

7、人员、研究者、社会公众的一份精彩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昆曲热正在形成,全国七大院团已经抢救、整理、改编、创作了一大批昆曲剧目,但还是存在公众接触昆曲表演的渠道单一,演出受时间、地点、场馆的限制,服务人数受限等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依赖于网络来获取信息,相应的在线音视频播放方式已经是音视频资源供给的重要渠道。为进一步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全国七大昆剧院团、昆曲博物馆、社会团体之间加强5资源共建共享和优势互补,加强交流合作,让更多的观众,特别是年轻人接触和喜爱昆曲,推动昆曲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发展。利用当前网络信息传播手段,通过网络共享

8、信息,从而转变资源的供给方式,丰富资源的研究利用渠道,使大量珍贵的昆曲音视频资源能得到很好的传播、利用,使昆曲艺术更贴近公众,更好的满足公众的文化需要,丰富公众的文化生活。总之,中国昆曲艺术多媒体资源库,就是采用现代技术来保存和开发文化资源,解决传承和利用的矛盾,并能产生更好的社会效果:(1)保护大量珍贵的昆曲原始资料;(2)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3)实现各方昆曲资源的共建共享;(4)展示和宣传昆曲的艺术魅力;(5)促进昆曲的学术研究;(6)满足公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本项目由中国昆曲博物馆牵头,中国昆曲博物馆自建馆以来,通过征集、接受捐赠等多种方式积累了大量的珍贵史料,馆内每年举办 30 多场昆

9、曲星期专场演出,经本馆研究人员多年的研究和整理,形成了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昆曲原始资源库。在此基础上,本馆整理出版了昆剧手抄曲本 100 册 、昆曲曲谱含英咀华昆谱集萃第一辑 、 肖向平昆曲唱腔选 、 毛伟志昆曲唱腔选等专业刊物。合作单位苏州图书馆近几年来在数据库建设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研发了数字加工平台;建成了“中美文化交流合作项目中文信息共享平台(文化苏州) ;采用数据库平台建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数据库如苏州名人 、 老照片 、 十套集成等数据库;完成了各类型文献加工元数据方案 7套,能为项目的建设提供技术上的支持。该项目由苏州戏曲博物馆(中国昆曲博物馆)馆长郭腊梅(研究馆员)总负责,制定项

10、目计划,协调安排项目任务细化分解,管理项目实施。苏州图书馆副馆长汪建满(副研究馆员)确定项目技术框架和要求等。中国昆曲博物馆技术主管谈峰(工程师) 、苏州图书馆技术部主任章旭(副研究馆员) 、副主任梁谷嘉(馆员)具体负责项目的资源整理、项目资源建设具体方案和技术标准、项目软件研发、项目申报和外联工作。浦海涅、孙伊婷、徐智敏等提供材料收集及整理、加工等工作。6二、项目建设内容、特色及应用服务方式中国昆曲艺术多媒体资源库的建设,是在收集全国七大昆曲院团和中国昆曲博物馆的昆曲音视频资源基础上,对各个音视频资源内容进行研究整理,结合相关的文字和图片,按昆曲音视频资源的特点对其进行标引著录,体现昆曲特有

11、的文化要素信息。通过这种加工方式,音视频资源本身的信息更加丰富,各音视频资源之间建立了相互的关联,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资源库。资源库的设计思路是:建设中国昆曲艺术多媒体资源库,必须统一平台,统一标准。本项目元数据标准重点参考 DC 元数据标准,因 DC 较简单,适合于网络应用。根据元数据标准开发的中国昆曲艺术多媒体资源库将采用 B/S 结构,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大模块。服务器端主要由信息元数据规则定义系统、信息元数据分析系统、信息元数据展现系统、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等四大功能组成,分别实现元数据的定义、分析、展现和昆曲艺术信息资源的录入、修改、删除、查看等功能。其中,服务信息元数据规则定义系统

12、负责元数据规则的添加、删除、修改;信息元数据分析系统负责元数据的采集、存储、添加、删除、修改和维护,以 XML 文档方式确定的平台元数据结构和输入的元数据可通过信息元数据分析系统建立 XML 和关系数据库之间的映射,并将其存入到关系数据库中;信息元数据展现系统由界面友好的 WEB 页面构成,主要负责与用户交互,用户输入查询条件,经系统解析并将解析后的信息发送给信息元数据分析系统,再将信息元数据分析系统返回的元数据信息呈现给用户;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供用户将昆曲艺术相关资源录入、修改、删除。在客户端中国昆曲艺术多媒体资源库将面向公众提供基于 Web 页面的在线资源服务。7资源库建设资源类型主要有:1

13、、 音频解放前老唱片 64 张、解放后老唱片 13 张、八十年代昆曲名家录音 DVD 盘 33 张、早期音频 CD 盘片 50 余张等珍贵音频资料,内容汇集众多早期昆曲名家的唱段、折戏,如:梅兰芳,姜妙香的贩马记 ;俞振飞的牡丹亭叫画 ;顾传玠的玉簪记问病 ;杨习贤的琵琶记南浦廊会 ;张传芳的西厢记佳期 ;韩世昌的邯郸梦扫花 ;杨小楼的林冲夜奔等等。2、 录像带视频小 1/2 录像带 68 盘,大 2/3 录像带 87 盘,内容涉及昆曲演出、昆曲演员培训资料等。3、 VCD 和 DVD 视频VCD 盘片 180 余张,DVD 盘片 400 余张,内容涉及国内 7 大昆曲院团的经典演出视频、全国

14、青年演员展演、中国昆曲名家经典名剧汇演、哥丁根大学捐德文版昆曲资料、纽约昆剧团演出资料、海外曲社昆曲折子戏精选、八十年代昆剧名家录影、传字辈等昆曲名家录影、继字辈承字辈老艺术家 2011 年昆博演出和其它昆曲经典剧目表演等。4、 视频文件视频文件有几十个 TB 的数据量,主要包括:中国昆曲博物馆每年在馆内举办的 30余场星期专场演出的拍摄录像和国内 7 大院团的重要演出录像。5、 文字和图片资料文字和图片资料用于对音视频资源作描述,涉及到昆曲历史、专业知识、剧目介绍、名家生平、作品鉴赏等内容。目前中国昆曲博物馆藏有昆曲类古籍和现当代戏曲曲艺专业文献 7700 余册,珍贵昆曲照片 5000 余张

15、,各类服装、道具、工艺品、木雕、石雕、乐器、书画、戏单等实物 2000 余件。资源库建设内容框架主要有:81、 舞台演出由于昆曲艺术遗产的活态性演出传承特质,舞台演出是本资源库最重要的部分。舞台演出包括:具有版权的名家精品折子戏,国内主要院团演出实况,昆博星期专场视频,昆曲传承计划传统折子戏演出实况,以及剧团、传习所传统折子戏排演等影音、图片资源。2、 昆曲人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物影像和传记是昆曲艺术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昆曲表演艺术家、专家学者、曲家曲友的系列影音、图片和文字资源。3、 昆曲活动昆曲活动体现了昆曲艺术在现今的传承和发展。昆曲活动包括:昆曲教育、学术活动、群众活动等资源

16、。 4、 昆曲文献、实物昆曲文献、实物部分是昆曲艺术研究和欣赏不可或缺的宝藏,它包括了:曲谱、戏单、各类服装、道具、工艺品、木雕、石雕、乐器、书画、照片、图片、书信等珍贵图片和文字资源。应用服务主要提供以下三种形式:1、 专题服务设置专栏内容,由研究人员以年代、剧目、演员、演出团体、主要演员担任的行当等作为专栏的主题词,围绕主题系统组织资源内容,形成昆曲各专题栏目内容,供系统性的研究和欣赏。2、 浏览服务资源库的音视频资源之间有着一定的相互联系,通过系统的资源组织,在浏览一段音视频资料内容时,可以通过页面内的链接跳转到与之相关联的其他资料。如:在查看一段由梅兰芳,俞振飞主演的游园惊梦时,可以跳转到梅兰芳或俞振飞主演的其他9剧目;在看某一演出团体的一段音视频资料时也能跳转到该演出团体的其它作品。3、 检索服务在线服务提供关键词和全文检索功能。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