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治疗措施

上传人:L** 文档编号:29595282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叉神经痛治疗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叉神经痛治疗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叉神经痛治疗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叉神经痛治疗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叉神经痛治疗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叉神经痛治疗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叉神经痛治疗措施(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叉神经痛治疗措施三叉神经痛是目前临床较常见的一种脑神经疾病,患者表现出明显的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性、阵发性剧烈疼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类型,其中继发性神经痛患者病发原因是由于患者脑部占位性病变及血管压迫症状,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三叉神经痛临床治疗措施及临床效果做一综述,具体如下。1.药物治疗措施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口服药物与局部喷涂、注射。口服药物包括卡马西平、氯苯氨丁酸、苯妥英钠、氯硝安定等多种药物。以卡马西平为例,卡马西平是美国及欧洲神经病学学会推荐的长期服用药物类型之一,认为其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发

2、作频率,缓解疼痛严重程度。而一旦患者出现卡马西平耐药性则推荐其使用奥卡西平,其作用机制与卡马西平相同且不良反应少,更符合耐药性患者。局部喷涂、注射药物包括医用无水乙醇、甘油、阿霉素、局部麻醉药物、辣椒素等。研究证实,注射甘油可立即缓解患者面部疼痛症状,长期注射治疗有效率超过 80%。曲丕盛等研究表明,高浓度阿霉素虽能有效缓解患者面部神经疼痛症状,但会出现较强的破坏作用,因此并不适宜多次注射。李升等研究表明,A 型肉毒素注射是创伤性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最有效且创伤程度最低的治疗方法。罗芳等研究显示,A 型毒素注射治疗效果优于卡马西平。2.手术治疗措施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包括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或切断

3、术、射频热凝温控术、三叉神经半月结微球囊加压术、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三叉神经脊髓束切断术等。临床实践证实,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或切断术可有效切除患者三叉神经周围支以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治疗有效率超过 90%且复发率极低。射频热凝温控术是通过控制温度选择性破坏患者痛觉纤维并达到保护触觉纤维的目的,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适用于高龄或存在严重器官功能障碍症患者是微创治疗三叉神经痛代表手术类型。三叉神经半月结微球囊加压术通过压迫患者半月神经节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其主要适用于携带有眼部疼痛症状的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是直接切断患者感觉根,有效保留患者咀嚼肌功能,缓解患者疼痛症状

4、。三叉神经脊髓束切断术适用于双侧神经疼痛、顽固性三叉神经痛和合并有舌咽神经痛的患者,但其具有风险程度较高、复发率较高及切口大小不易控制等缺点。研究显示,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能有效保留患者三叉神经的术后功能,有效解除患者体内血管对其三叉神经根的压迫症状而缓解患者疼痛,被认为是目前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最有效、最安全的手术方法。3.放射治疗措施放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主要包括伽马刀及射波刀两种类型。伽马刀是在不实施开颅穿刺的情况下将 射线聚焦后毁灭患者病变组织,其对周围组织损伤较小而适用于药物无效及无法实施开颅手术的患者。临床研究显示,该方法治疗有效率超过 80%,安全有效。射波刀治疗术是通过先进的放

5、射外科设备、以患者骨骼结构为基础、以实时影像为定位完成切割治疗的一种方法。射波刀治疗具有操作基本、无创伤、精确度较高、无需麻醉及重复性好等诸多优点。临床研究显示,在 33 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治愈31 例,但由于射波刀应用时间较短,其治疗效果仍需要坚持观察才能明确。4.中医治疗措施我国中医学认为三叉神经痛属“头痛”“偏头痛 ”“面痛”范畴,其治疗历史悠久且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中医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治疗措施包括中药服用、针灸按摩、梳头治疗、针药结合、刺络拔罐及穴位磁疗等类型。程灏等研究中采用耳后取穴并使用电针治疗,患者有效率达 90%。林玉芳研究显示,电针配合穴位注射腺苷钴胺治疗,患者有效率

6、达 90%,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临床研究证实,电针配合穴位注射腺苷钴胺的治疗效果优于卡马西平,且安全可靠。5.基因治疗措施基因治疗是通过上调患者抗疼痛基因或下调患者疼痛基因的表达达到缓解疼痛的治疗目的。基因上调指的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患者抗疼痛基因、调控因子基因及疼痛相关受体基因置入新载体,重组后的载体导入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而直接作用于传入神经、脊髓背角等结构上,发挥镇痛作用;基因下调是通过用反义寡核苷酸下调神经内源性疼痛基因表达或下调疼痛作用位点:蛋白激酶C、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和神经素 1 受体等产生镇痛效果。基因治疗的主要方法有镇痛基因、基因转移载体两种类型。其中镇痛基因主要包括*肽类

7、、细胞因子、RNA 干扰等类型,*肽类又分为脑啡肽、强啡肽、孤啡肽等类型,细胞因子分为免疫调节因子、神经营养因子等。以免疫调节因子为例,其能有效抑制患者神经炎性反应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神经营养因子通过不断加快患者特定神经组织细胞的分化进程,刺激患者脑部神经递质释放并改变患者脑神经元特性,达到缓解疼痛的治疗目的。神经营养因子一般用于神经损伤或中毒导致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治疗。此外,基因转移载体分为病毒载体及非病毒载体两种类型,病毒载体又包括反转录病毒载体、单纯疱疹病毒载体、腺病毒、腺相关病毒等多种类型。以单纯疱疹病毒为例,该疗法能有效减少三叉神经痛患者用药治疗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广阔的应用

8、前景。腺相关病毒能于背根神经节的粗、中、细神经纤维中有效表达,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非病毒载体包括细胞载体、脂载体、细菌载体、裸脂载体等类型。目前临床公认细胞载体具有取材方便、培养简单、易传染、表达高效、无排斥反应等诸多优点。其在动物实验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但在临床中仍缺乏试验,是目前临床针对三叉神经痛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6.其他治疗措施除上述治疗措施外,目前临床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还包括物理疗法、脱敏疗法、熏洗疗法、外敷疗法、膳食疗法、冷冻疗法等。然而上述方法在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中均存在效果不令人满意且不良反应较多的特点。以脱敏疗法为例,其是为患者皮下注射磷酸组织胺并给予其口服抗组胺药物治疗的一种方法,仅能控制或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长期应用费用高且耐药性高,因此只适用于部分三叉神经痛患者。7.小结目前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措施较多,但上述方法并不能彻底根治患者疼痛症状。临床应更加深入地探讨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研发更加有效、安全、简便的治疗方法。临床医生也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患者针对性、全面性的治疗措施,有必要时可联合治疗,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