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课件【5】积累与运用: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仿写与修辞(42页)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95559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5】积累与运用: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仿写与修辞(4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5】积累与运用: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仿写与修辞(4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5】积累与运用: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仿写与修辞(4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5】积累与运用: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仿写与修辞(42页)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5】积累与运用: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仿写与修辞(42页)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5】积累与运用: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仿写与修辞(4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复习课件【5】积累与运用: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仿写与修辞(42页)(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5课时 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仿写与修辞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主要考查学生合理安排句子结构和顺序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本考点注重实际运用,所以深受中考命题者喜爱。本考点主要考查以下三点: 1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排序。 2按照一定顺序重新组合句子。 3把语句放到原文中最适合的地方。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中考对“仿写与修辞”的考查,主要有三点: 1能准确判断和辨析常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2辨析几种容易混淆的修辞方法。 3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或指定的例句进行仿写。 2015年,“句子的

2、衔接与连贯、仿写与修辞”这个考点仍然是必考考点,考查形式以表述为主,兼有选择题和修改题。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5课时 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仿写与修辞 1. 2014河南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 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 、 连贯 。 汉字经历了古文字 、 今文字两大发展阶段 。 这里讲的“ 古 ”“ 今 ” 有特定含义 , 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古代的汉字就是古文字 , _ _。 事实上 , 这里的 “ 今 ” 是相对于汉代而言的 , 汉代通用的字体是隶书 , 多数文字学者就把 _ _, 而把晚于隶书(包括隶书 )的汉字的各种形体统称为今文字 。 如果细分一下 ,

3、古文字包括甲骨文 、 金文 、 篆书 , 今文字包括隶书 、 楷书 、 行书和草书 。 _ _ 真 题 例 析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现代的汉字就是今文字 早于隶书的汉字的各种形体统称为古文字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 5课时 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仿写与修辞 思路分析 如何审题 审题 要点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题干明确要求在两处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解答时要在读懂整个语段内容的基础上进行。 分析 思路 (1)阅读语段,了解语段的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 (2)分清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 (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

4、、选词、句式。 (4)结合语段,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 5课时 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仿写与修辞 (续表 ) 如何答题 答题 依据 首先要通读语段,明确该段文字是围绕“古文字、今文字”这一中心来说明的,全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为段首中心句,提出了汉字经历了古文字、今文字两大发展阶段;第二句说明“古”“今”的特殊含义;第三句说明古文字、今文字的划分;第四句说明古文字、今文字各自包括的字体。然后分析需要补写的句子所处的位置,处位于第二句,为了衔接前半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古代的汉字就是古文字”,自然这里补写的应是对“今文字”的理解,注意句式

5、要一致;处位于第三句,从后面的句子“晚于隶书 (包括隶书 )的汉字的各种形体统称为今文字”可以推断出,处应该是写“古文字”的。 正确 答案 现代的汉字就是今文字 早于隶书的汉字的各种形体统称为古文字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 2014河北 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 由于 “ 这一代网络 ” 中 , 各网络之间相互独立 , 导致网络间的消息传递变得非常麻烦 。 这就是 多网融合 ” 思想 。 中文名字被称为 “ 下一代网络 ” 。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C 第 5课时 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仿写与修辞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真题例析

6、 方法总结 把这些内容都融合到一个网络 , 也便于集中控制管理 ,促进不同信息流间的协同合作 。 而在 人们可以传递语音 、 数据 、 媒体流等多种类型的信息 。 所谓 “ 下一代网络 ” , 是针对我们现在所使用的 “ 这一代网络 ” 而言的 。 A B C D 第 5课时 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仿写与修辞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 5课时 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仿写与修辞 如何审题 审题 要点 本题是句序排列类的题型,要求理解这些句子表达的意思,合理排序。 分析 思路 句序排列要特别注意一些句首的关键词所揭示的句子之间的关系。 如何答题 答题 依据 先通读句子

7、,然后找出所给出的六句话的中心句,中心句一般放在段首。这六句话的逻辑关系是:什么是 这一代网络”的特点、 此可知,为中心句,应放在句首,排除 B、 中的“下一代网络”紧承,是对的解释说明,所以 此类题,一定要注意中心句、文段的内部逻辑关系、关联词及总括词等。 正确 答案 C 思路分析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3. 2014宜宾 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飞流直下三千尺 , 疑是银河落九天 。 ” 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 , 将飞流直下的瀑布 , 描写得奇特雄伟 、气象万千 。 B 鸡声茅店月 , 人迹板桥霜 。 此句

8、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 , 描写了环境的寂静凄清 。 第 5课时 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仿写与修辞 C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C 要是你能够叫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 世上还有什么东西比它更硬呢 ? 那么还有什么难事不可以做到 ? 此句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 , 表现了安东尼奥对冷酷凶狠的夏洛克的愤怒 。 D 汉字 , 犹如一支支闪光的画笔 , 用篆 、 隶 、 楷 、 草 、行等不同的书法 , 在写生 , 在作画;标点 , 就像一个个七彩的音符 , 用赤 、 橙 、 黄 、 绿 、 蓝等不同的颜色 , 在叙述 , 在抒情 。 此句运用比喻 、 拟人等修辞方法 , 表达了对

9、汉字和标点的喜爱之情 。 第 5课时 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仿写与修辞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 5课时 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仿写与修辞 如何审题 审题 要点 本题是考查修辞方法的题目,要求准确判断修辞方法的使用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 分析 思路 平时要掌握常见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然后逐句进行分析,抓住各句中的关键词语来理解。 如何答题 答题 依据 问”错,应为“反问”。 正确 答案 C 思路分析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4. 2014重庆 人是一本书 。 人的外表 , 就是封面;人的心灵 , 就是内文 。 请参照示例 , 写

10、一段话 , 说说自己或他人是一本怎样的书 , 并略加阐释 。 (句式不限 , 40字左右 ) 示例:我是一本字典 。 外表虽然平凡 , 但内涵丰富 , 知识广泛 。 与我在一起 , 能扩大视野 , 增长知识 。 _ _ _ 第 5课时 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仿写与修辞 示例:母亲是一本散文书 , 一本以甘霖为墨 、 彩云为纸 、 博爱为笔抒写成的书 , 内涵厚重 。 老人的康健 、 儿女的冷暖 、 家庭的温馨 , 一一由她用心血书写 。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 5课时 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仿写与修辞 思路分析 如何审题 审题 要点 本题是仿写句子类的题型,要求

11、仿照例句,“说说自己或他人是一本怎样的书”,扣住书的特点阐述清楚,语言要通顺。 分析 思路 仿写句子,第一,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第二,句式要统一;第三,修辞要相同;第四,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如何答题 答题 依据 本题同规范的仿写句子有所不同,主要考虑修辞方法就可以,即 是一本 ( 书 ),写的时候要注意扣住书的特点。 正确 答案 示例:母亲是一本散文书,一本以甘霖为墨、彩云为纸、博爱为笔抒写成的书,内涵厚重。老人的康健、儿女的冷暖、家庭的温馨,一一由她用心血书写。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方 法 总 结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解答句子衔接题,要遵循的要求是: 1语意相连

12、。 语意的连贯,是指上下文在语意上关系密切,相互呼应。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可以在把握句子整体意义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词、关键句来解答衔接题,如话题的统一、观点与材料的关系等。 一、句子衔接 第 5课时 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仿写与修辞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例 1 下面这段文字的恰当顺序是 ( ) 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 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 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 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A B. C D 第 5课时 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仿写与修辞 A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解 析 本题重点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第句是总论,承接从反面举例论证,承接说明原因,承接论述,承接论述。 第 5课时 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仿写与修辞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2事理相承。 句子衔接首先是意思表达要符合客观事理 , 合乎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