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青年评选前期工作总结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29339564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杰出青年评选前期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杰出青年评选前期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杰出青年评选前期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杰出青年评选前期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杰出青年评选前期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杰出青年评选前期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杰出青年评选前期工作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杰出青年评选前期工作总结根据市委群字208 号文件批示,由团市委、市青联联合举办的第十届广州杰出青年评选活动于今年 6 月中旬正式启动。活动表彰、宣传在广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有突出业绩、作出重大贡献的优秀青年典型,充分展示“敢为人先、奋发向上、团结友爱、自强不息”的广州人精神,塑造新时期广州青年群体形象,激励广大青年锐意进取、建功成才、关注民生、热心公益,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构建和谐广州奉献青春和力量。活动以“挖掘人才,选树人才,服务人才”为出发点,在社会上进行广泛宣传、积极发动,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现将评选的前期工作总结如下:一、前期工作情

2、况(一)精心筹备,完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一是完善组织机构建设,成立“三会一处”,即组织委员会、评选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和组织委员会秘书处。组织委员会由团市委及市青联相关人员组成,负责整个评选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下设秘书处负责组织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评选委员会由陈明德副市长亲自担任主席,有关部委办局领导、历届杰青代表、新闻机构代表、专家学者、青年社团代表、青年工作者代表、社会知名人士等组成评委会,负责投票选出“第十届广州杰出青年”和“第十届广州十佳青年”;监督委员会由市公证处人员和资深律师组成,负责对评选活动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对提名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审核。二是修改评选标准和评选治理办法、投票办

3、法,完善规章制度。本届评选将年龄放宽到 44 周岁,将在广州工作或生活年限放宽到两年,答应外籍人士参选,在评选条件上增加“关注民生、热心公益”的标准;修改和完善了广州杰出青年评选治理办法和第十届广州杰出青年评选投票办法,为评选提供了更科学、更合理的程序性、制度性保障。(二)开展社会宣传发动一是下发文件和通知,启动单位组织宣传。7 月初,秘书处开始向 150 多个基层团组织下发通知,向 300 多个相关单位发出协助函,吸引了众多广州市属单位、中心驻穗机关(如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勘探局,农业部南海渔政局等),省级政府部门(如省卫生厅、省建设厅、省农业厅等),中心、省部属级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优秀人才

4、参选。二是召开新闻发布会,启动社会宣传。在组织推荐初见成效的基础上,总结整体情况,归纳参选人亮点后,8 月16 日召开第十届广州杰出青年评选活动新闻发布会,启动社会推荐程序,吸引了众多媒体和广大市民的高度关注。同时,组委会秘书处改变以往被动接受报名的方式,主动邀请优秀青年参选,真正将“挖掘人才,选树人才,服务人才”的精神融入到杰青评选中。三是利用现代媒体和大众渠道广泛宣传。制作杰青专题网站,制作杰青公益宣传片在广州电视台下属四个频道黄金时间播出,利用分众传媒的网络在全市各大楼宇、商场的电梯间滚动播放。在社区、主要街道宣传栏张贴杰青宣传海报,公交车、出租车上、地铁、4S 汽车特约店内都摆放了杰青

5、报名宣传资料,拉动更多优秀青年参与杰青评选。(三)推荐报名情况经过前期完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广泛的社会宣传发动,本届杰青评选推荐报名创造了杰青评选历史上的“三个最”。一是参选人数最多。截止 8 月 31 日,共收到提名材料 218 份,比第九届135 份参选资料大幅增加 61.5,也是杰青评选近二十年来,首次突破 200 人大关(之前最多的是第六届 145 人)。二是参选人总体素质最高。本届参选人硕士以上学历的占参评总人数的34.86,比第九届高出 7.45 个百分点。其中博士以上学历 24 人(其中博士后1 名),硕士以上学历 52 人,分别比第九届提升 140 和 92.59;有 6 名

6、全国劳模、2 名党十七大代表、1 名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参选、11 名广东省劳模、3 名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参选。三是牵动面最广。推荐单位除广州市属单位外,还吸引了许多中心、省部属组织、机构;许多单位把优秀青年团体集体向组委会推荐(例如荔湾区的十大杰出青年、广钢集团十大杰出青年、“广州市十佳见义勇为好市民”中的四人);第一次出现港澳台及外籍人士参加广州杰青评选。二、前期评选情况对 218 名推荐参选者,经过五个程序的严格筛选,产生 23 名建议候选人。一是认真遴选。218 份提名材料,分别来自文化宣传艺术、科技教育卫生、信息产业、国有企业、政法、城市建设、环卫、港澳台及海外人士、国防、民营企

7、业、社会团体、公交、农业、民主党派等 14 个界别。组委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在接受参选人报名的时候,就仔细审查认真遴选,确保所有参选人符合本届评选条件和参选资料完整。取消了 5 名人士在截止报名时间之后的申请,确保了活动的公正、公平和权威性。二是行业审核排序。为使建议候选人的推荐更客观、公正,我们将收到的提名人资料进行分组(按行业细分),并交由 11 个单位的人事组织部门等相关机构进行初步评审排序。如将政法、文化宣传艺术界的参选人材料分别送市委政法委、市委宣传部进行评审排序,将农业、科技和教育界参选人材料分别送往省农业厅、市科协和市教育局进行评审排序,将卫生界参选人送省卫生厅和市卫生局进行评审排序

8、,将企业、建筑界参选人送市国资委、市经贸和市建委进行评审排序,并收到了相关部门的书面回复和评审专业意见。三是初步评定。在初步筛选、行业审定排序的基础上,我们采取广泛均衡及优中选优原则筛选出 40 名建议候选人预备人选。其中,女性 4 名,男性 36名;博士 7 人,硕士 12 人,本科以上学历占 85;非党员 13 人,占48.15;最大的 44 岁,最小的 23 岁,平均年龄 37.7 岁。四是深入考察。在确定 40 名建议候选人预备人选后,组委会副主任晏拥军同志亲自带领秘书处人员分成 3 组,对人选进行逐一走访、深入考察,了解所在单位同事领导对预备人选的评价和意见,进一步核实候选人的事迹材

9、料。在走访考察基础上,参照预备人选所属界别权威部门的排名意见,综合考虑了党派、性别、界别、所获荣誉、社会影响、个人成就等各种因素,初步拟定了 23名建议候选人。这 23 名建议候选人在广州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享有较高知名度和社会评价,具有很强的行业代表性。在他们身上反映出时代特色和广州发展的特点。23 名建议候选人中,男 21 名,女 2 名;党员 14 名(其中一个兼台盟盟员),非党员占 43.5;30-40 周岁 16 人,40 岁以上 7 人,最大年龄 44 岁,最小年龄 31 岁,平均年龄37.04 岁;本科学历以上占 82.60,其中 11 名本科学历,

10、6 名硕士,2 名博士,2 名大专学历,1 名中专学历,名高中学历;有省劳模 2 名,市劳动模范 3 名,广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3 名,17 大党代表 2 名;有文化宣传艺术界 3 名,科技教育卫生界 1 名,信息产业界 1 名,国有企业界 3 名,政法界 2 名,城市建设界 1 名,港澳台及海外名士界 3 名,国防界 1 名,民营企业界 2 名,社会团体界 2 名,公交界 1 名,农业界 1 名,环卫界 1 名,民主党派界 1 名。五是审议评定。10 月 12 日,第十届杰出青年评选活动组委会听取了组委会秘书处相关工作的汇报;审议通过了 40 名建议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结合走访考察情况,在

11、充分讨论酝酿的基础上,确定了 23 名建议候选人名单;审议通过了第十届广州杰出青年评选投票办法(草案)。六是召开第一次评委会。于 10 月 31 日上午在东方宾馆东方厅举办第一次评委会。广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杰青评委会主席陈明德同志主持会议。会上,活动组委会主任李自根同志通报了杰青评选前期工作情况。全体评委认真审议并一致通过第十届广州杰出青年评选投票办法,在观看 23 名建议候选人的事迹材料及介绍短片后,通过无记名投票选出 20 名正式候选人(详见附件 1),并提交监督委员会审核后在社会上广泛公示,接受市民的监督。为了进一步扩大杰青评选的影响,组委会将 20 名正式候选人的简要情况登载在各大报刊和各大网站、广州共青团网上,市民可以通过电话、网站等方式对杰青正式候选人进行投票,并将投票结果于第二次评委会召开前反馈至组委会。组委会将设 50名“热心参与奖”,并邀请获奖者参与颁奖典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