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中行为动机的叔本华式分析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29279822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行为动机的叔本华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行为动机的叔本华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行为动机的叔本华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行为动机的叔本华式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行为动机的叔本华式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行为动机的叔本华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麦田里的守望者》中行为动机的叔本华式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麦田里的守望者中行为动机的叔本华式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行为动机的叔本华式分析【摘要】本篇论文旨在运用叔本华的伦理道德理论来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人物的思想和行为。透过主人公的言行发掘隐藏在其内心深处的利己,恶毒,同情这三个行为动机的基本要素。由此更深刻的剖析出产生主人公一些言语行为的根本,同时透彻的了解作者刻画主人公的初衷。 【关键词】 青少年;叔本华; 伦理道德;行为动机 1.简介 1.1 J.D.塞林格和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者塞林格本人生于曼哈顿,并在纽约度过童年生活。在塞林格的学生时代,他过着不停转学的生活,最终落脚于瓦莱弗戈男子中学,这里被认为是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所就读的潘西中学

2、的原型。读书期间,塞林格就于 1940 年在小说杂志上发表了首部作品。 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是塞林格经过 10余年写作以后于 1951 发表的长篇小说,以这本书为开端,他先后发表了短篇集,和中篇集九故事 (1953) , 弗兰妮与卓埃 (1961)木匠们,把屋梁升高;摩西:一个介绍 (1963)等。 1.2行为动机新的批评角度 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可以说代表了颓废和迷茫。小说中的第一人称手法拉近了读者与主人公的距离,主人公的反叛和孤独,他的种种经历和思想引起了许多青少年读者的共鸣。 自麦田里的守望者被引入我国以来,受到了文学界的诸多关注。经过几年的探索,诸如心理学批评,哲学批评等一些新的批评方

3、法被先后应用于小说分析之中。这些新的批评方法也给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思路,据此,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的论断便可以作为理论基础让我们对整部小说有一个全新的阐释。作为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亚瑟叔本华(1788-1860)因其悲观主义闻名于世。他的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指出了人类基本动机的重要性。在另一本著作论道德中叔本华认为正是隐藏在行为背后的动机决定了行为本身的道德价值。同时,他认为在一切行为背后有三种主要的动机,即利己,恶毒和同情。 以叔本华的观点为蓝本,本篇文章将主要关注其伦理道德理论中的行为动机说与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言行之间的关系。分三个部分揭示这些动机如何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主人公霍尔顿

4、的思想和行为。 2 人物思想行为的叔本华式分析 2.1 利己动机 叔本华认为到目前为止,最为普遍的行为动机就是利己。人们往往将自己与本身的重要性和自私的欲望相连。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利己动机可以从对于名誉的追求和对于女性的渴望上得以显现。叔本华曾指出利己行为的根本是欲望:对于赢得名誉和生理满足的欲求。叔本华进一步对人类追名逐利的状态进行了分析。他说:“人性当中很特别的弱点表现为,人们经常对别人如何评价自己考虑较多。但事实上只要略加思索,我们就会明白其他他人的看法并不是那么重要,它与个人追求的幸福并没有多大联系。所以,人们对于别人的夸奖与恭维总是感到很得意的行为让我非常不解。 ” 作为故事的主人

5、公,霍尔顿似乎并不在意其他人如何看待他。但事实上,他对于别人的评价极为敏感。在第二章中霍尔顿去拜访老斯宾塞。在拜访的过程中,老斯宾塞询问起他的成绩情况,并提及他有几门功课不及格。此时霍尔顿说:“英文我考得不错”但老斯宾塞“总不肯好好听” ,相反,他开始苛责霍尔顿的历史成绩,不停的重复说“简直什么也不知道”甚至开始大声的宣读起霍尔顿的考卷,这使得霍尔顿感觉很难堪,并希望通过告辞来阻止老斯宾塞的行为。在这一段描写中,霍尔顿的一系列行为正好与叔本华的名誉观点相契合。叔本华说“如果你要称赞一个人,他便会觉得很惬意,而且如果你所赞美的东西正是他自己引以为荣的东西时,他更是甘之若饴。哪怕整逢厄运,没有任何

6、幸福的兆头在身边展现,只要是有人夸奖,他仍是可以心安理得的从这种赞美中获得享受;与此相反,如果一个人的情感和自尊心受到打击时,不论这种打击来自何处,自然,地位或者所处环境等,他都会觉得烦闷恼怒甚至于痛苦,这种情形还表现在被冷漠,遭到鄙夷或者被忽视时。 ”很显然,英文是霍尔顿最为喜爱以及最值得骄傲的学科。在整部小说之中这一事实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如,他不断地提及著名作家的作品,他最为崇敬的兄弟是一位作家,他最能交心的老师正是英文老师等。最初他告诉老斯宾塞他的英文成绩良好正是希望这个令他骄傲的学科能够为他挽回一些自尊和自我价值。但是老斯宾塞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实现他的想法,反而坚持在他最为弱的历史上大

7、家责难。这就使得了霍尔顿在老斯宾塞家里坐立不安。 小说中的另一个事实是霍尔顿努力的想将自己伪装成成年人,他憎恨别人叫他“男孩” ,甚至一直在寻找机会酗酒和寻找妓女。所有这一切行为都说明“同辈压力”的存在。 “同辈压力”是指同龄的青年团体给其中的成员所造成的某些影响。这些影响促使该成员改变他的价值观或行为以便达成团体的无形标准。在学校里,青年人的观念很容易受到同龄团体的影响,因为他们害怕被孤立和失去自身的名誉地位。在叔本华的理论中,对于名誉的追求往往产生于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他说:“由于深层次的人性原因,人们往往都会过于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可以说是人人都有可能犯下的错误,这个错误也是因由社会

8、文明和社会环境推波助澜。 ” 除去自尊心的打击,同龄人的压力外,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青年人还面临着另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那就是异性问题。根据叔本华的观点,对于异性的追求是人类最为强烈的欲望,也是所有其他欲望的集合。在爱与生的苦恼中叔本华曾说过,若与心仪的人结合,必可获得无限幸福的感受。当恋情达到最高度时,这种幻想迸发出灿烂的光辉,如果不能与爱侣结合,即顿感人生空洞乏味,连生命也丧失所有的魅力了。 小说第四章琴迦拉格来的出现印证了异性对于主人公行为动机的影响。这个女孩的形象从小说开始后不久到小说结束之前一直不断地闪现。在霍尔顿的心中,琴无疑是他的理想。所以在第六章中他感到焦虑,因为他与斯特拉德莱

9、塔曾一起约会过女友,并且他知道斯特拉德莱塔是个不知廉耻的人。最终,霍尔顿与斯特拉德莱塔大打出手。这一仗并不是因为斯特拉德莱塔侮辱了自己,也不是因为那几下打在他肩膀的拳头,而是因为斯特拉德莱塔并没有像自己那样珍惜琴。尽管霍尔顿时常想起琴,但在整部小说之中他都没能与琴见上一面。对于霍尔顿来说,琴是他对于异性的渴求所在。他总是思念她,但却并没有得到她。这也是他感到沮丧和孤独的原因。 2.2 恶毒动机 叔本华行为动机论中的第二个主要动机可以简单的描述为恶毒。这一动机使得人们渴望看到其他的不幸。总体上说它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漠视和相互的厌恶之中。通常,人们用礼貌和智慧掩饰着出于本身的恶毒,这使得一些中伤和

10、谣言变得十分普遍。而恶毒具有两个最为主要的来源,他们分别是嫉妒和幸灾乐祸。“我们对别人的基本倾向是羡妒还是同情,这一点决定了人类的美德和恶德。每个人都具有这两种完全相反的性质,因为这些性质产生于人在自己命运和他人命运之间所作的无可避免的比较。依这种比较结果对他个性的影响如何,决定他采取哪一种性质作为自己行动的原则。 ”叔本华的这段讨论有力的证明了嫉妒是人性的一部分。当一个人发现其他人的境遇优于或劣于自己的境遇时,直觉会将人自发的导向嫉妒或同情。 在小说中,嫉妒也是普遍存在的。最为突出的证据就是那些诽谤性的和虚伪的言语。比如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霍尔顿对斯特拉德莱塔有两个经典的描述。他们是“连衬衫

11、也没穿一件。他总是光着上半身到处跑,因为他觉得自己的体格挺魁伟。他的体格倒也的确魁伟,这一点我承认。 ”和“他打扮停当以后,外貌倒挺漂亮,可你要是像我一样熟悉他的为人,就会知道他私底下原是个邋遢鬼。他之所以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是因为他疯狂的爱着他自己。他自以为是西半球上最最漂亮的男子。他长得倒是蛮漂亮我承认这一点。 ” 在这两个表述中,值得注意的是在两处结尾都使用了相似的表达即“这一点我承认”和“我承认这一点” 。这两处表达十分贴切的展现出了霍尔顿的真实内心感受。事实上斯特拉德莱塔确实是一个体格健壮并英俊漂亮的男孩。尽管霍尔顿承认这个事实,但他依然使用诽谤性的话语来描述斯特拉德莱塔,这些话语

12、就是嫉妒的最好证明。 另外,还有一个有趣的事实,霍尔顿的中伤性话语并没有直接指向斯特拉德莱塔强壮的身体或英俊的外表。他将他的嫉妒进行了转化,通过描述使人们将注意力转向斯特拉德莱塔的邋遢和粗俗。这个转化就是人们通常用来掩饰妒忌的方法。 嫉妒是凡人的象征,只有幸灾乐祸才是恶魔的象征。这句叔本华的名言表达出了他对于幸灾乐祸的态度。 叔本华指出由于缺乏约束,一个人出于邪恶的欲望会倾向于行动,并且会付诸于行动,所以幸灾乐祸应受的谴责就是它希望看到别人的不幸,即使幸灾乐祸的人本身永远不是导致这不幸的罪魁祸首。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之中,相对于嫉妒,幸灾乐祸显得十分微弱。一方面,霍尔顿并没有特别的憎恨任何人,所以当某些人处于困境时他很少感到开心。另一方面,青年人的幸灾乐祸通常都以恶作剧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对于霍尔顿来说,多数的幸灾乐祸都是很微弱的。例如第三章中当奥森贝格在潘西做演讲的时候,爱德加马萨拉“放了个响屁” ,这个举动使得校长老绥摩十分难堪。霍尔顿知道“干这种事确实不雅,尤其是在教堂里” ,他也明白老绥摩十分难受,但是他还是感觉“这也十分有趣”并希望马萨拉在绥摩第二天的演讲上再放一个屁。 这一段的描写就是小说中最为突出的幸灾乐祸桥段。在这个例子中,霍尔顿本该同情校长绥摩以及他的同学,但是他没有这么做,相反,他以此为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