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情绪启动状态对手机成瘾大学生行为控制的影响——来自前瞻记忆任务的证据调查报告及论文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29218900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情绪启动状态对手机成瘾大学生行为控制的影响——来自前瞻记忆任务的证据调查报告及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不同情绪启动状态对手机成瘾大学生行为控制的影响——来自前瞻记忆任务的证据调查报告及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不同情绪启动状态对手机成瘾大学生行为控制的影响——来自前瞻记忆任务的证据调查报告及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不同情绪启动状态对手机成瘾大学生行为控制的影响——来自前瞻记忆任务的证据调查报告及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不同情绪启动状态对手机成瘾大学生行为控制的影响——来自前瞻记忆任务的证据调查报告及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同情绪启动状态对手机成瘾大学生行为控制的影响——来自前瞻记忆任务的证据调查报告及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情绪启动状态对手机成瘾大学生行为控制的影响——来自前瞻记忆任务的证据调查报告及论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作品名称: 不同情绪启动状态对手机成瘾大学生行为控制的影响来自前瞻记忆任务的证据 2013 年 3 月目录摘要1关键词1第一章引言1第二章 研究方法32.1 被试32.2 实验工具、材料和仪器42.2.1 手机成瘾指数量表42.2.2 诱发不同情绪的材料42.3 实验设计4第三章 结果分析53.1 被试的基本情况53.2 情绪诱发情况53.3 基于事件前瞻记忆成绩63.4 基于时间前瞻记忆成绩7第四章 讨论8第五章 结论9参考文献93不同情绪启动状态对手机成瘾大学生行为控制的影响来自前瞻记忆任务的证据摘要 以

2、32 名大学生为被试(手机成瘾高分组和低分组被试各 16 名),使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筛选被试,采用前瞻记忆范式作为 行 为控 制 能 力 的 认 知 指 标 ,即前 瞻 记 忆 任 务 前 后 进 行 中 任 务 的 差 异 来 衡 量被 试 是 否 受 到 干 扰 。比较两组被试在不同情绪启动状态下的行为控制方面的差异,以 对 手 机 成 瘾 大 学 生 行 为 控 制 能 力 进 行 考 察 。结果发现,两组被试的前瞻记忆前的进行中任务反应时与后的反应时差值差异显著,但组别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前瞻记忆任务作为干扰任务,能作为衡量行为控制能力的指标;情绪对行为控制有一定的影响,但却不是引起大学

3、生手机成瘾的主要原因。关键词 手机成瘾;负性情绪;行为控制;前瞻记忆任务1 引言随着新媒介时代到来,手机开始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大学生手机拥有率在 90以上(王芳,2008),大学生用手机上网已成为一种常态,而这种常态的比例还在继续攀升( 刘红,王洪礼,2012)。由于手机的便携性、安全性和功能的多样性等特点,手机倍受大学生群体青睐,越来越多人对手机产生了依赖,国内研究发现,青少年的手机依赖率达到 16.7%-30%(Leung,2008),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因而手机成瘾(mobile phone addiction)已成为继网络成瘾之后出现的社会新问题,并逐渐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之一。手

4、机成瘾是一种没有受到任何摄入物质影响的最为单纯的行为成瘾(高文斌,2006)。行为成瘾是指一部分人身上存在着过度沉湎于某种事物或活动的现象,这些成瘾行为可能并不涉及任何具体直接生物效应的物质,而是指一种异乎寻常的行为方式( 杨向荣,沈文青, 2006)。具体而言,手机成瘾是指过度沉迷于以手机为媒介的各种活动,对手机4使用产生强烈持续的渴求感与依赖感,而导致个体出现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Yen,2009)。为此,本研究沿用前人手机成瘾的概念,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手机成瘾的原因机制进行进一步探索。目前,关于成瘾行为的原因机制,比较认同的是生物心理社会模型。该模型认为心理因素是成瘾行为重要的易感因素

5、和维持因素(徐四华,2012)。负性情绪在人的基本情绪中占有较高比例,而人类的情绪活动与抑制控制过程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Rowe,Hirsh, Anderson,2007;Gross,2007)。比如,攻击作为是行为失控的产物,其出现往往与负性情绪密切相关(Shafritz,Collins,Blumberg,2006),而认知及行为控制的参与能显著改变个体对同一事件的情绪体验(Gross,2007)。有行为失控症状的精神病患者,如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在负性情绪下其行为控制缺陷症状更为明显(Posner,Rothbart,& Vizueta,2002)。有研究发现,青少年的

6、手机成瘾行为往往与焦虑、抑郁、孤独、低自尊(Harchin,Park,Rye & Yu,2008)和吸烟饮酒等物质滥用行为(Leena,Aria,2005)显著相关。关于成瘾行为的研究,大多数研究者倾向于采用成瘾stroop范式。Dong(2011)等人使用经典Stroop实验范式对男性网络成瘾患者的执行控制能力进行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的反应时更长,错误率更高,证实了网络成瘾者可能存在着执行控制能力的损伤。而近期前瞻记忆与负性情绪关系的研究进展以及前瞻记忆特征的研究成果为研究负性情绪对行为控制的影响提供了较为敏感的认知指标。前瞻记忆是未来要执行的行为的记忆,即是对某种意向的记忆。前瞻记忆的成功

7、完成始终需要非自动化的加工,其中前瞻记忆成分受预备注意加工控制(Smith,2004) 。有研究表明,前瞻记忆与控制和刷新能力相关(Mioni,Stablum,2012)。前 瞻 记 忆 任务范式一般为在当前正在进行的任务(ongoing task)中插入一个另外的任务,考察被试完成两种任务的情况。关于前瞻性记忆的加工机制,目前存在多种争论。本 研 究 将 沿 用 王 岩 ( 2012) 的 研 究 方 法 , 采 用 前 瞻 记 忆 任务 中 的 自 动 成 分 与 控 制 成 分 来 考 察 两 组 被 试 的 行 为 控 制 能 力 。 因 此 ,前 瞻 记 忆 任 务 能 够 为 行

8、为 控 制 能 力 提 供 敏 锐 的 认 知 指 标 。 在 实 验 中 ,5把 奇 偶 判 断 任 务 作 为 进 行 中 任 务 。 由 于 前 瞻 记 忆 任 务 是 随 机 穿 插 在 进行 的 任 务 中 , 前 瞻 记 忆 任 务 前 后 进 行 中 任 务 的 差 异 就 是 衡 量 被 试 是 否受 到 干 扰 的 指 标 , 即 行 为 控 制 能 力 的 指 标 。 既然前瞻记忆具有注意敏感特征,那么是否因为负性情绪状态的激活占用了前瞻记忆加工可以利用的心理资源,而导致其相应成绩下降呢?因此,本研究拟采用前瞻记忆范式来探讨负性情绪对手机成瘾大学生行为控制的影响。近年来,情

9、绪的相关研究表明,在知觉他人情绪与自身体验同种情绪时,个体的身体变化往往是一致的。例如,Oberman(2007)等人的研究发现,识别他人厌恶表情与自身体验厌恶情绪时,都激活了和厌恶相关的内脏反应。McIntosh(2006)在一项研究中利用Ekman等制作的标准情绪表情图片,成功诱发了被试生气和快乐的情绪体验。视觉刺激作为常用的情绪诱发方法,常被研究者用来诱发被试的目标情绪。Herman(1998)等人采用了愉快的和不愉快的彩色图片作为目标刺激,要求被试对图片进行评价,发现了情感启动效应。而中国情绪图片系统(Chinese Affective Picture System,CAPS)(白露,

10、马慧,黄宇霞,罗跃嘉,2005)为国内研究者提供了一系列情绪诱发的重要工具(刘俊升,桑标,2009;辛勇,李红,袁加锦,2010)。以上研究及方法为我们研究的情绪诱发提供了思路和可能。在实验中,以 情 绪 图 片 作 为 奇 偶 判 断 任 务 的 背 景 来 启 动 负 性 、 中性 、 正 性 情 绪 , 并 以 奇 偶 判 断 任 务 为 当 前 任 务 , 作 为 衡 量 情 绪 启 动 的指 标 ; 而 将前瞻记忆任务作为行为控制能力的指标。综上所述,我 们 有 如 下 假 设 : ( 1) 在 实 验 中 , 大 学 生 手 机 成 瘾高 分 组 和 低 分 组 被 试 的 负 性

11、 情 绪 都 被 启 动 ; ( 2) 在 中 性 情 绪 条 件 下 ,手 机 成 瘾 组 大 学 生 行 为 控 制 能 力 显 著 低 于 非 成 瘾 组 ; ( 3) 相 对 于 中 性情 绪 条 件 , 在 正 性 和 负 性 情 绪 条 件 下 , 手 机 成 瘾 组 大 学 生 与 非 成 瘾 组的 行 为 控 制 能 力 的 差 异 会 更 显 著 。2 研究方法2.1 被试本实验共有两组被试,一组为手机成瘾高分组,一组为低分组(见表 1) 。根据梁永炽(2007)编制的手机成瘾指数量表筛选6出手机成瘾高分组和低分组被试人数各 16 人。男女被试人数各为16 人。所有被试皆为右

12、利手,没有精神和生理方面的疾病,并且没有物质依赖的历史,视力或者矫正视力正常。2.2 实验工具、材料和仪器2.2.1 手机成瘾指数量表由梁永炽(2007)编制,适用于诊断青少年或大学生的手机成瘾,该量表采用 l(从不)5(总是)五点计分,共 17 个条目,包括 4个因子: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和低效性。失控性指使用者在手机上花费大量时间而不能自控;戒断性指无法正常使用手机时出现挫败的情绪反应;逃避性指利用手机回避一些现实问题;低效性指过度使用手机影响到日常生活学习的效率。已有研究已经证明该量表适合中国大陆学生的手机成瘾( 王洪礼,2011)。在本次研究中该量表的克伦巴赫 系数为 0.71,探索

13、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2.2.2 诱发不同情绪的材料情绪图片共 195 张,正性、中性和负性图片各 65 张,所有情绪图片均取自于中国情绪图片库( 黄宇霞,2005)。各情绪图片唤醒度保持一致(正性 M=4.99,中性 M=4.87,负性 M=4.91; F(2,194)=0.59, p=0.56),而效价两两差异十分显著(正性 M=6.58,中性M=5.84,负性 M=3.16; F(2,194)=351.03 , p0.001)。实验用机为戴尔 N4050,分辨率为 1366768,14 英寸,颜色为真彩色。用 SPSS18.0 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3 实验设计采

14、用 23 的混合设计。其中组别(手机成瘾高分组/手机成瘾低分组)为被试间因素,图片性质(正性/中性/负性)为被试内因素。实验由 3 个 block 组成,分别诱发正性、中性和负性三种情绪,每一个 block 中有 122 个 trail,其中 2 个为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任务,120 个为当前任务。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完成 6 次基于事件和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任务。当前任务为对背景图片上的数字进行奇偶判断,并进行按键反应,例如“3-F 键,4-J 键” 。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任务为当屏幕中出现红色图片的时候按“enter”键;基于7时间的前瞻记忆任务在指导语规定特定的时间内按下“Q”键,被试可以通过“

15、P”键查看时间。每个刺激呈现流程为:注视点“+”800ms刺激 3000ms空白界面 500ms。正式实验前被试有 15 个trail 用于练习,以熟悉按键。材料和任务与正式实验相同,练习完成后被试可选择按“enter”或“backspace”进入正式实验或重新进行练习。实验对进行中任务的图片性质和大小、数字的颜色、大小和奇偶呈现的概率进行了匹配,实验流程如图 1 所示。图 1 实验流程图3 结果3.1 被试的基本情况表1 各组被试基本情况3.2 情绪诱发情况情绪诱发情况的分析主要是对被试的正确进行中任务的反应时进行深入分析,剔除被试所有反应错误的反应时,以及每个block里性别分组男 女人数 平均年龄低分组 8 8 16 20.1高分组 8 8 16 20.878面的超过3个标准差以外的数据。对进行中任务的反应时做2(组别:低分组/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