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市特色乡镇建设交流会议材料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8739391 上传时间:2018-01-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市特色乡镇建设交流会议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x市特色乡镇建设交流会议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x市特色乡镇建设交流会议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x市特色乡镇建设交流会议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x市特色乡镇建设交流会议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市特色乡镇建设交流会议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市特色乡镇建设交流会议材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x市特色乡镇建设交流会议材料更新:2017-3-28 阅读:栏目:经验材料 x市特色乡镇建设交流会议材料 x市特色乡镇建设交流会议材料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动镇域经济全面发展 xxx镇城郊型党建与经济发展交流材料 xx镇位于xxx县域东部,北依xxx、南临xxx,东接千年帝都xxx,西南与县城隔河相望,xxx公路穿镇而过,xxx公路横贯南北,全镇辖31个行政村,162个自然村,301个村民组,总人口59451人,总面积122.3平方公里。全镇共有党支部46个, 1542名党员。我镇属于典型的城郊型经济,镇党委立足实际,开拓创新,把基层组织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

2、的发展路子,党建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取得了丰硕成果,2017年全年共完成财政收入520万元, GDP完成2.4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50元,首次突破2017元,人民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项工作受到上级表彰,xxx省综治委授予 “2017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称号;省技术监督局授予黄窑村“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称号;省委组织部、xxx市委授予xxx村“五个好党支部”称号;市委授予我镇党委“五个好乡镇党委”称号;2017年2月xxx镇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乡镇”称号。 第 2 页乡镇党委是农村基层组织的“龙头”,是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直接领导者和

3、组织者,其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村改革和建设事业、脱贫奔小康的成败。因此,要把乡镇领导班子建设为领导和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创农村现代化建设,脱贫小康富裕的坚强集体,必须把党政领导班子的政治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为此,我镇着重抓了以下几方面:、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针对班子建设和工作出现的问题,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和统一领导干部的思想。、加强政治素质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修养。教育领导干部树立讲政治观念,在政治上保持清醒头脑,党中央始终保持一致,牢记党的宗旨,坚定党的信念,执行党的政策,

4、廉洁行政,勤政为民,树立公仆意识,以良好的品格和形象去影响人、感召人。、加强班子内部团结。通过党委会、党政联席会、民主生活会、碰头会、个别交谈等形式,交换思想,交换意见,在坚持原则的基础,求大同存小异,以工作为重,以整体为大,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本,不存在个人的利益和恩怨,从而达到认识上的统一,言行上的统一,工作上的合一。 镇党委以第五届村委换届选举为契机,把一大批能力强、作风正派、素质高、肯干事、能吃苦、群众拥护的“双强”干部充实到村级队伍中来,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村级干部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理顺村两委关系,构建和谐的镇村、村两委关系以及和谐的干群关系,使村级组织的战斗堡垒作

5、用得到更有效的发挥。另外,在基层加强“双强”支部建设,大力培养“双强”党员和致富第 3 页能手,加强基层组织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目前,我镇共有“双强”党员560人,致富能手353人,“双强”支部26个,“双强”支部书记27人。 所谓“上面千条线,基层一根针”,上面的事情要靠基层去落实,靠基层干部去组织带领群众去落实。针对镇村干部工作繁忙、面广的特点,我镇着重提高素质为目的,抓好队伍建设。一是抓干部职工的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坚持全体干部每周三晚上,镇领导班子每月2 次的学习制度。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二是抓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以镇党校为阵地,

6、实施党员干部“三会一课”制度,每年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培训1-2次,每次3-5天,重点培训党的知识、法律知识、农村科技知识等,使农村党员干部掌握1-2门致富技术。同时,还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积极鼓励、支持干部加强学历教育,到农函大、农广校学习,全镇31个行政村的村级负责人有20个达到了大专文化水平,10个达到了中专文化水平。三是组织机关、 村干部到发达地参观学习,拓宽视野,增强开拓竞争意识。四是抓党员发展和后备干部的培养,不断充实干部队伍,保持新鲜活力,提高了镇村干部的工作适应能力。 通过队伍建设,全镇党员干部的作风有了明显转变,形成了争先创优、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

7、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第 4 页一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2017年以来,镇党委围绕县委“3311”强基固本工程方案,狠抓阵地建设,制定了镇“2211”工程方案(20个村的标准化阵地建设、20个村的村部建设、培养100名双强党员、100名致富能手),并先后投资2万余元建成了高标准的镇中心党校,并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投资10万元完善了全镇20个村的阵地建设,切实做到了“工作有阵地,活动有场所”。 二、建立党员示范岗和党员联系户制度。对致富能力强的党员进行重点培育,根据各行政村情况,在每个行政村确定10个党员示范户,通过政策、资金等形式帮助示范党员上项目,实现脱贫致富目标。目前,全镇共有210个党

8、员示范户,户年收入平均达1.5万元, 有效的带动辐射了周围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在富了党员的同时,建立党员联系户制度,每名党员对口联系1-2户贫困群众,实行一对一帮扶,通过政府帮助、党员指导,使每一个贫困群众最上发展一个脱贫致富项目。目前,全镇共有250名群众在党员的指导带动下实现了脱贫致富。 三、坚持经济建设与党的建设“两手抓”,形成互相促进的良好格局。坚持党委抓党建,书记亲自抓党建,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制定了定期研究党建工作制度,完善“双带”责任制,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学科技、找路子、建基地、搞帮扶、促增收。在抓党建中努力开拓工作新思路。抓住领导干部定期下访的机

9、遇,积极向农民群众请教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同时在广大机关干部中开展“党建发展我建言”活动,集思广益,搞好理论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同时,为了加强指导和管理,保证创新的第 5 页正确方向,我们成立了基层党建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实施的“有组织送出去,有计划请回来,有措施留得住”的工作方针,把一批懂农业技术、熟悉农村情况、关怀农民生活的年轻干部下派到农村锻炼,建功立业,使农村党建工作呈现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了新舞台。 立足我镇实际,党委、政府制定了“两区一带”发展战略,确立了“工业重镇、蔬菜名镇、畜牧大镇、烟叶好镇、财政富镇”五镇目标。并着重

10、从以下几方面实施这一思路:、编制了xxx镇“201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景规划”,并按规划逐步实施,使xxx经济和社会健康、有序、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小城镇经营管理。立足处于城乡结合部的优势,以小城镇经营管理和北城区开发为依托,大力发展商业和服务业,出台优惠政策,从税收、资金上给予群众支持和优惠,集中社会闲散资金,发展个体商业和服务业,带动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镇域经济新的发展潜力,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达4000万元,在经济结构中的比例占23%。3、建示范基地,调整产业结构。建成占地1000亩“农业高效示范园区”,2017亩无公害蔬菜基地、500亩苗木基地、6

11、000亩烟叶生产基地,2个畜牧养殖基地。形成了以日本洋葱、香花辣椒、优质烟叶、畜牧养殖为主导产业的农业经济增长模式,走公司农户(村组)连片规模开发路子,在全镇发展日本洋葱500亩,香花辣椒500亩,优质烟叶6000亩,发展蔬菜大棚2017个,苗木花卉500亩。 4、大力实施招商引资。近年来,xxx镇建立领导包企业制度,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力度,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建成了以龙羽宜电、恒第 6 页基铝业为龙头的工业园区,共引进县外资金20亿元,新上重点企业18家,奠定了xxx发展的工业格局。5、以赵老屯村为试点,引进农村沼气,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走沼猪粮(果)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子,发展农村庭院经济,逐

12、步改善农村群众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目前已发展150户。6、发展劳务经济。镇党委、政府将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重点来抓,大力发展外向型劳务经济。从劳务输出工作站建立以来,xxx镇通过开展技能培训、与企业合作、提供维权服务等形式,增强群众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和竞争力。另外建立外出务工党员党支部两个,加强对外出务工党员的管理和教育,促使外出务工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带动劳务经济的发展。两年来,共向外输出富余劳动力21342人,其中参加技能培训4522人,今年劳务收入可望达到 三千万元,仅此一项人均可增收625元。 xxx镇党委将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立足实际,开拓创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