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专题三 文明的对话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87241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专题三 文明的对话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 专题三 文明的对话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 专题三 文明的对话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 专题三 文明的对话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 专题三 文明的对话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专题三 文明的对话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专题三 文明的对话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分值:60 分)一、基础知识(12 分,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媲美( 攻讦( 咀嚼 有史可稽B烙印( 昙花( 整合 与时俱进C负荷( 蜕变( 筛选 署往寒来D酝酿( 归宿( 威摄 一蹴而就(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惟有那些为这一民族生活所孕育、所_、所崇尚的心理,才能时刻得到鼓励和提倡,包括社会的推崇和个人的向往,其道大行,成为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这时候,反观其与_的同异,虽然未必面目全非,却让人觉得很陌生。设想一下,如果某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每一天都在从头开始去练习生存本领,那_是不

2、堪设想的。因为随着时间的变化,传统中某些成分会变得无处可用而逐渐淡化_衰亡。A熟习原形情境以致B熟悉 原型 情景 以至C熟习 原型 情境 以至D熟悉 原形 情景 以致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信息时代,一切国际国内刚刚发生的事件都成为记者关注的对象,许多新闻一旦过了一定时段,就自然成了明日黄花,失去了应有的新闻价值。B一张发黑的破旧的竹躺椅,放在哪儿都碍事,可祖父就是舍不得扔掉。我看这是老年人特有的抱残守缺心理,应理解。C每年到了深秋时节,北雁南飞之时,活跃在田间草际的许多昆虫都会销声匿迹,让你难睹它们的身姿。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惟古是尚,应该保

3、护其斑驳陆离的面貌,切忌刮垢磨光。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一项是()A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 ,落脚在文化,是对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的。B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捉摸什么传统;没有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文化。C学习所取、交流所得,仍需经过自己文化传统这个“有机体”的吸收、咀嚼和消化,或者叫做整合,才会成为传统中的一个新成分,带来传统的变化。D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对我们并不陌生。二、文本阅读(20 分)阅读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全文,回答 58 题。5作者说“传统文化”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化遗产” ,那么“文化遗产”最为鲜明的特点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对待“文

4、化遗产”?(6 分)答:_6文化传统作为一种惰性力量,它的作用包括哪几个方面?(4 分)答:_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文化传统的变化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但毕竟也在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 分)答:_8作者在文中阐述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时为什么把“文化传统”作为重点?作者说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 ,这样论述的目的何在?(6 分)答:_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类文阅读(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2 题。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传统文化” ,是指传统社会的文化。一般把周秦以来直至清朝最后一个皇帝退位,也就是 1911 年辛亥革命之前,称作传统社会。中

5、国传统社会的文化,也就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内容,取决于我们对“文化”一词如何定义。我倾向于认为,文化应该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这是广义的用法;可以指人类的精神生产及其成果的结晶,包括知识、信仰、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等。因此广义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文化传统则是指传统文化背后的精神连接链。并不是所有的文化现象都能够连接成传统。按照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的观点,传统的含义是指世代相传的东西,即从过去传衍至今的东西。面对一尊青铜器、一组编钟、一座古建筑或一个古村落,人们有时也说看到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其实这样说并不准确,实际上看

6、到的是传统的遗存物,这些遗存物所蕴涵的规则、理念、秩序和信仰才是传统。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信仰的因素非常重要。因为传统之所以被称为传统,往往由于这些传统有一种神圣的感召力。即使缺少信仰的成分,也必须融进崇拜的精神,才能够凝结为传统。但传统不是一个凝固的概念,在连接和传衍中它会发生变异,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事实上,只有后来者不断为既存的传统增添新的内容和新的典范,传统才更充实、更有价值,才有可能不着痕迹地融入现在,成为活的传统。同时还需要对异质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传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种综合。对不同质的文化传统的吸收和融合,可以使固有的传统因注入新的血液而勃发生机,并变得更健康、更有免疫力。但这需要文化主体强大、有自信力和包容精神。汉朝和唐朝的时候,中国文化的主体是具备这种条件的,所以有佛教的传入、有与西域文化的交流。到了晚清,国家处于被东西列强瓜分的境地,有亡国灭种的危险,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完全弱化,失去了与西方文化平等对话的条件。这种情况下,不可能有中国文化传统对西方异质文化的正常吸收,必然爆发激烈的文化冲突。9如何理解“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这两个概念?(4 分)答:_10 “文化传统”指什么?一尊青铜器、一组编钟、一座古建筑或一个古村落能否称为文化传统?为什么?(6 分)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_11文中加点的“这种条件”指什么?(4 分)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