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870523 上传时间:2017-07-2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学院:生命科学院班级:*姓名:* 学号:*时间:*指导老师:*目录一、实习目的二、实习时间安排三、实习地点四、实习组别及成员五、 实习指导老师六、 实习过程及内容七、实习体会八、参考文献一、 实习目的 在生物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动物学课程起着先导和基础作用,动物学野外实习,是对动物学课程理论知识的进一步深化。通过在南矶山的野外实习:1.巩固学习:验证、巩固和提高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深对习见动物尤其是鸟类的形态结构、分类地位、和生态学的了解。2.培养能力: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基本的研究方法,了解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环境

2、之间的关系。3.增强意识:进一步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增强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资源的意识。4.团结协作:掌握一些动物调查、采集、制作和保存标本的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并且通过野外实习,可以增强我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同学们之间的感情。二、实习时间安排:时间安排:2012年12月7日至13日2012年12月6日下午,由院领导作动员,带队老师集中讲授野外实习要求、学习方法、注意事项及分组安排等;学生签订安全责任状和领取野外实习用具等。第1天:上午:前往保护区实习地和安排食宿;下午:专题讲座;第2至第3天:白天:保护区野外动物观察(分大组进行)、标本采集(

3、分小组进行);晚上:整理和制作动物标本(分小组进行)、动物保护知识讲座(全体);第4天:上午:整理实习笔记及标本、交流实习心得;第一次考核;下午:返校;第5天:上午:交回实习工具;(分大组进行)第5天下午至第6天:完成实习报告;(分小组进行)第7天:第二次考核。三、实习地点: 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实习组别及成员:生命科学学院 11级生物科学1班 第二大组第5小组组长: 黄艺池组员: 甘磊 谢佳琦 叶丹 阮园园五、实习指导老师:安全和生活管理: 胡雪雁 专业教师: 张水印 冯轩彪 余冠军 冯磊六、实习过程与内容:(一)过程(1)12月7日:下午12点50全班在小红楼门口集合出发

4、,到达南矶湿地保护区南山工作站安排好住宿,休息。下午3点半开始听工作站安排的讲座,了解实习注意事项和保护区的动植物分布。晚上整理第二天野外实习材料,并观看保护区宣传片。(2)12月8日:9点钟本大组在余冠军老师的带领下驱车向矶山工作站进发,途中观察矶山站附近的鸟类和鱼类并进行采样,并了解矶山附近动植物分布和生长情况。下午5点返回住宿地。晚饭过后晚上整理采集的标本,并交流实习心得。(3)12月9日:9点钟本大组在冯磊老师的带领下,坐船奔赴位保护区北部的泥湖地区。到达泥湖后,在冯老师的讲解和指引下,观察和识别泥湖及附近地区的鸟类、鱼类、螺类以及蚌类,采集了大量鱼类、螺类以及蚌类标本。下午,在稍作休

5、息和午餐后,继续沿泥湖周围对动物进行观察和识别,并采集相关标本。三点左右开始返回住宿地,晚上六点半开始进行对鸟类的考核,考核过后将白天采集的标本进行整理、消毒和储存。(4)12月10日:早上十点坐车返回学校,到校后先交回实习仪器。(二)内容1、实习地南矶湿地保护区动物分布状况:保护区总面积3.33万公顷,其中98%的面积由湖泊、河流、草洲与泥滩组成。现已在保护区记录到维管束植物443种,水生植物156种,浮游动物111种,底栖动物62种,水生昆虫168种,鱼类58种,鸟类205种,两栖动物11种,爬行动物23种,哺乳动物22种。2.常见的五个科的特征及各科常见的动物(1)鹳科特征:鹳科(Cic

6、oniidae)是鹳形目的一科。鹳科都是大型水鸟,嘴长而粗壮,在高树或岩石上筑大型的巢,以鱼为主食,也捕食其它小动物。鹳科遍布全球的温带和热带地区,有11属17种,其中非洲和亚洲南部种类最多。常见动物:a.东方白鹳 Oriental White Stork (鹳形目、鹳科、鹳属)鸟种描述:体大(105厘米)的纯白色鹳。两翼和厚直的嘴黑色,腿红,眼周裸露皮肤粉红。飞行时黑色初级飞羽及次级飞羽与纯白色体羽成强烈对比。与白鹳的区别在嘴黑色而非偏红。亚成鸟污黄白色。繁殖于中国东北,栖于开阔原野及森林。越冬在长江下游的湖泊,偶有鸟至陕西南部、西南地区及香港越冬。在黑龙江的繁殖地对人工营造供其繁殖的树有所

7、采用。(2)鹤科特征:鹤是美丽而优雅的大型涉禽,鹤科分为鹤亚科和冕鹤亚科2亚科14属15种。其中鹤亚科有13属13种,在南美洲以外的各大陆均有分布,而在东亚种类最多,我国有12属9种,占世界15种鹤的一大半,是鹤类最多的国家,这9种鹤全部是我国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鹤亚科后趾小而高位,不能与前三趾对握,因此不能栖息在树上。冕鹤亚科1属2种,特产于非洲,冕鹤与鹤不同,可以栖树。鹤在我国文化中有崇高的地位,特别是丹顶鹤,是长寿,吉祥和高雅的象征,常被与神仙联系起来,又称为“仙鹤”。 常见动物:b. 白枕鹤 White-naped Crane(鹤形目、鹤科、鹤属)鸟种描述:体型高大(150厘米)的

8、灰白色鹤。脸侧裸皮红色,边缘及斑纹黑色,喉及颈背白色。枕、胸及颈前之灰色延至颈侧成狭窄尖线条。初级飞羽黑色,体羽余部为不同程度的灰色。分布状况:全球性易危。于中国东北及西北的沼泽地及多芦苇的湖岸边繁殖。冬季南迁至长江下游的湖泊及河岸滩地,迷鸟至台湾及福建。 习性:栖于近湖泊、河流的沼泽地带。觅食于农耕地。c白头鹤 Hooded Crane (鹤形目、鹤科、鹤属)鸟种描述:体小(97厘米)的深灰色鹤。头颈白色,顶冠前黑而中红飞行时飞羽黑色。亚成鸟头、颈沾皮黄色,眼斑黑色。 分布状况:全球性有赖于保护(Collar et al., 1994)。不常见。可能在黑龙江的小兴安岭泥沼繁殖,但尚无资料证实

9、。繁殖于兴凯湖、三江平原及内蒙古东部的呼伦池地区。 习性:栖于近湖泊及河流沼泽地。d白鹤 Great White Crane (鹤形目、鹤科、鹤属)鸟种描述:体大(135厘米)的白色鹤。嘴橘黄,脸上裸皮猩红,腿粉红。飞行时黑色的初级飞羽明显。幼鸟金棕色。分布状况:全球性濒危(Collar et al., 1994)。迁徙经由中国东北,冬季有2000多只聚于鄱阳湖及长江流域的湖泊越冬。 习性:于鄱阳湖以水位下降后露出的植物球茎及嫩根为食。(3)鸭科特征:鸭科(学名:Anatidae)是鸟纲雁形目中的一个科。包括雁形目绝大多数的鸟类,是游禽类最大的一科,多达共44属156种,除南极之外世界各地都有

10、分布。天鹅,雁和多种多样的鸭类都是鸭科的成员,这些成员外形和习性各异:有些食植物,有些则食鱼;有些只能飘浮在水面上,有些则擅长潜水;有些是飞行能力最强的鸟类之一,有些则不善于飞行。天鹅、雁和一些鸭子如麻鸭类雌雄相差不大,但很多鸭类雌雄相差悬殊,雄鸟有艳丽的羽毛,而雌鸟则羽色暗淡,这一点以鸳鸯表现最为明显。 常见动物:e小天鹅 Whistling Swan (雁形目、鸭科、天鹅属)鸟种描述:较高大(142厘米)的白色天鹅。嘴黑但基部黄色区域较大天鹅小。上嘴侧的黄色不成前尖且嘴上中线黑色。比大天鹅小,但易混淆。 虹膜褐色;嘴黑色带黄色嘴基;脚黑色。分布范围:北欧及亚洲北部,在欧洲、中亚、中国及日本

11、越冬。 分布状况:亚种jankowskii繁殖于西伯利亚苔原带,冬季旅经中国东北部至长江流域的湖泊越冬,虽罕见但数量比大天鹅为多。 习性:如其他天鹅,结群飞行时成V字形。f鸿雁 Swan Goose (雁形目、鸭科、雁属)鸟种描述:体大(88厘米)而颈长的雁。黑且长的嘴与前额成一直线,一道狭窄白线环绕嘴基。上体灰褐但羽缘皮黄。前颈白,头顶及颈背红褐,前颈与后颈有一道明显界线。腿粉红,臀部近白,飞羽黑。与小白额雁及白额雁区别在于嘴为黑色,额及前颈白色较少。分布状况:繁殖于中国东北,迁徙途经中国东部至长江下游越冬,鲜见于东南沿海。漂鸟可达台湾。近5万只鸟在鄱阳湖越冬为本种全球数量之大部。 习性:成

12、群栖于湖泊,并在附近的草地田野取食。g.灰雁 Greylag Goose (雁形目、鸭科、雁属)鸟种描述:描述:体大(76厘米)的灰褐色雁。以粉红色的嘴和脚为本种特征。嘴基无白色。上体体羽灰而羽缘白,使上体具扇贝形图纹。胸浅烟褐色,尾上及尾下覆羽均白。飞行中浅色的翼前区与飞羽的暗色成对比。 分布范围:欧亚北部,越冬于北非、印度、中国及东南亚。 分布状况:繁殖于中国北方大部,结小群在中国南部及中部的湖泊越冬。一些鸟冬季至江西鄱阳湖。可能取食于海南沿海地区的海草。 习性:栖居于疏树草原、沼泽及湖泊;取食于矮草地及农耕地。h.豆雁 Bean Goose (雁形目、鸭科、雁属)鸟种描述:体型大(80厘

13、米)的灰色雁。与Pink-footed Goose类似但脚为橘黄色;颈色暗,嘴黑而具橘黄色次端条带。飞行中较其他灰色雁类色暗而颈长。上下翼无Pink-footed 或灰雁的浅灰色调。 分布状况:相当常见的冬候鸟。亚种rossicus及johanseni冬季分布在新疆西部喀什地区及陕西;serrirostris及sibiricus迁徙时见于中国东北部及北部,冬季在长江下游,东南沿海省份、海南及台湾。香港有不定期迷鸟。 习性:成群活动于近湖泊的沼泽地带及稻茬地。(4)鹭科特征:鹭科(学名:Ardeidae )的鸟类为大、中型涉禽,主要活动于湿地及林地附近,它们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指示物种。全世界

14、共有17属62种,中国有9属20种。这是一群很古老的鸟类,大约在5500万年前就已在地球上活动。它们具有长嘴、长颈、长脚的外型,羽色有白色、褐色、灰蓝色等,有些鹭科鸟类羽色有冬羽、夏羽分别。或是繁殖期会在头、胸、背等部位出现丝状饰羽,繁殖期过后逐渐消失。飞行时长颈会缩成S形、长腿会伸出尾后、振翅缓慢,是野外鹭科鸟类的辨识特征。 常见动物:I白琵鹭 Spoonbill (鹳形目、朱鹭科、琵鹭属)鸟种描述:体大(84厘米)的白色琵鹭。长长的嘴灰色而呈琵琶形,头部裸出部位呈黄色,自眼先至眼有黑色线。与冬季黑脸琵鹭区别在体型较大,脸部黑色少,白色羽毛延伸过嘴基,嘴色较浅。 分布状况:一般不常见。夏季或

15、许繁殖于新疆西北部天山至东北各省。冬季南迁经中国中部至云南、东南沿海省份、台湾及澎湖列岛。冬季于鄱阳湖越冬,种群较为稳定。 习性:喜泥泞水塘、湖泊或泥滩,在水中缓慢前进,嘴往两旁甩动以寻找食物。一般单独或成小群活动;部分夜行性。j白鹭 Little Egret (鹳形目、鹭科、白鹭属)鸟种描述:中等体型(60厘米)的白色鹭。与牛背鹭的区别在体型较大而纤瘦,嘴及腿黑色,趾黄色,繁殖羽纯白,颈背具细长饰羽,背及胸具蓑状羽。 虹膜黄色;脸部裸露皮肤黄绿,于繁殖期为淡粉色;嘴黑色;腿及脚黑色,趾黄色。 叫声:于繁殖巢群中发出呱呱叫声,其余时候寂静无声。 分布范围:非洲、欧洲、亚洲及大洋洲。 分布状况:

16、指名亚种为常见留鸟及候鸟,分布在中国南方、台湾及海南岛。迷鸟有时至北京。部分鸟冬季到热带区越冬。 习性:喜稻田、河岸、沙滩、泥滩及沿海小溪流。成散群进食,常与其他种类混群。有时飞越沿海浅水追捕猎物。夜晚飞回栖处时呈V字队形。与其他水鸟一道集群营巢。k苍鹭 Grey Heron(鹳形目、鹭科、鹭属)鸟种描述:体大(92厘米)的白、灰及黑色鹭。成鸟:过眼纹及冠羽黑色,飞羽、翼角及两道胸斑黑色,头、颈、胸及背白色,颈具黑色纵纹,余部灰色。分布状况:地区性常见留鸟,分布于中国全境包括台湾的适宜生态环境。冬季北方鸟南下至华南及华中。 习性:性孤僻,在浅水中捕食。冬季有时成大群。飞行时翼显沉重。停栖于树上。(5)鹬科特征:鹬科(学名:Scolopacidae)鸟类约有23属83种。中型或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