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石新医院市场化经营战略案例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8675224 上传时间:2018-01-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莞石新医院市场化经营战略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东莞石新医院市场化经营战略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东莞石新医院市场化经营战略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东莞石新医院市场化经营战略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东莞石新医院市场化经营战略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莞石新医院市场化经营战略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石新医院市场化经营战略案例(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莞石新医院市场化经营战略案例医疗市场可说是中国市场开放较迟的市场,医疗行业原来一直是在国家计划管理和控制之下的福利事业,但在进入 90 年代后,尤其是最近几年来,也随着中国市场化浪潮而加快了市场化步伐。医疗行业作为一个特殊行业,在对市场相对陌生,几乎没有任何经验可循的情况下,如何由管理过渡到经营?如何进行市场化运作和医院发展?我对医院市场化经营的思路可以用“六个力”进行概括,即医院的产权力、领导力、产品力、市场力、品牌力和产业力。所谓“产权力”,指的是医院的产权必须清晰,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对独立或分离,医院领导拥有相对自主的经营权。所谓“领导力”是指医院也象企业一样,必须有一个相对职业化的、具

2、有较强能力的领导或领导集体及其管理体制。所谓“产品力”指医院的医疗服务就是产品,产品力体现了医疗服务的优劣,它可分为硬产品力和软产品力,视不同情况两者协调强化,策略性运作。所谓“市场力”,指医院存在于医疗市场当中,必须进行有效的市场化运作,如注重以顾客为导向和利用各种营销手段等。所谓“品牌力”,即指医院在奠定一定实力的基础上,利用“捆挷”、“造势”等手法,将医院所有的成效展现出来,打造医院形象、声誉和口牌,促进医院无形资产的增值。所谓“产业力”,就是医院在做出一定品牌的基础上,利用融资等手段,将医院做强做大,把医疗服务作为一个产业进行经营和发展。这六力依序而排,呈递进式承接和推进,构成医院完整

3、的发展过程。而且前三力主内,是基础;后三力主外,定发展;六者推动医院从被动管理和传统经营向战略管理和市场经营转变,保证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本策划案在操作步骤的主要思路上,采取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是体制创新,利用协议形式确定医院的产权力,并引入竞争机制和责权利相结合的办法建立良好的领导力及其运行机制。第二步是服务升级,在医院条件有限、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先打服务牌,以顾客为导向,创新服务理念、服务方法和服务模式,同时采取内部融资的办法,部分解决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等硬件问题,并配合多种营销方法提高医院服务形象。第三步是品牌打造,是在进行内部实力和外部市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举办创业活动、创建活动、会务活

4、动和庆典活动等,与社会展开互动,并结合主流媒体的多次轰炸,成功使石新医院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无形资产的迅速升值。案例:东莞石新医院成立于 1997 年 6 月,位置设在东莞市樟木头镇一个相当偏僻的山窝里,由于当时设计者没有医疗行业人员的参与,是由当地管理区(现村委会)出资所建,所以楼房很像商业用房;由于资金短缺,仅建有一座 4000 多平米的三层房屋。当时情况是医院规模较小,设备极其简陋,地方偏远,医务人员 50 余人,床位设置 40 张,看上去像个大门诊部,各方面条件可以说是一穷二白。石新医院的出现,可以说是当时我国医疗卫生行业进入市场的一个雏型。在中国,医疗卫生行业一直是国家管理和控制的福

5、利事业,虽然全国市场经济已从 82 年开始,进入 90 年代已是如火如荼。但医疗行业十分沉闷,90 年代初才开始争论“医疗市场是否存在”,95 年前后才开始部分进入市场。这时医疗行业的政策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医疗市场还不甚明朗。但市场化浪潮是中国的大势所趋,医疗行业的市场化最终也是必然。东莞石新医院当时存在以下方面的机遇:1、顺应了中国发展的历史潮流和医疗市场开发的时机;2、上级(管理区领导)关心、支持医院建设;3、东莞市樟木头镇自 1992 开始开发房地产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人口由原来的 2 万多人迅速发展到 1997 年的 10 余万人。但配套服务设施不甚完善,特别是医疗卫生方面资源短缺

6、,仅有一所镇属医院,石新医院在此时建设和发展有其存在的市场空间,是一个极好的时机。尽管石新医院发展的前景和时机看好,但石新医院发展的现状却不容乐观:1、国家卫生政策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状态,尤其是医疗市场方面的政策不甚明朗。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对管理区出资建设的医院在政策上支持力度不大。 2、镇政府维护其镇属医院的发展和建设,积极筹资兴建新型的樟木头镇人民医院,这必将对石新医院产生较大冲击。3、石新医院处在樟木头镇与周边镇的交界处,周围人烟稀少,地理位置极差,交通极为不便。4、医院用房属非医疗用房结构,使用上极不便利。另外医院资金短缺,硬件设施不足,各方面运作举步为艰。5、石新医院组织架构优化程度不够

7、,管理层医院管理经验不足,管理知识陈旧,管理手段原始。在医院经营不甚景气、年业务额仅有 400 余万元的情况下,1998 年 6 月,石新医院开始面向全国招聘医院管理人才,我被聘为该医院副院长兼市场总监,主管企划、人事和市场营销,于 7 月份走马上任,在缺少相关职能部门的情况下,组织成立了医院行政部、人力资源部、企划部和市场营销部。并针对国家政策、东莞医疗市场状况、人口状况、群众对医疗卫生行业满意度、群众对石新医院医疗服务满意度、周围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当地群众的健康需求以及石新医院内部状况做了历时 1 个多月的调查,并走访了部分镇政府、人大、政协官员、港台人士、工厂主管和群众代表,两次召开了院

8、内外相关人员的座谈会,从而了解到石新医院目前所面临的上述情况。在做一番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我领导企划部等一帮人马对医院各方面发展的可能性方案进行设计,收集了大量的信息资料并进行系统分析。8 月初经过反复论证医疗市场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初步确定了 3 套医院市场经营和发展的备选策划方案,组织院委会及中层干部进行讨论、修改,再讨论,再修改。最终筛选确定了一套完整的实施方案,并得到了医院上级领导石新管理区的决议通过。9 月底,我组织企划部、人力资源部和市场营销部主要负责人成立了该方案实施的专项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分工。对具体实施及各医疗业务部门的管理人员召开了动员会,开展了全方位宣传,使他们真正了解该

9、方案的内涵及实施要求,并按照“体制创新”、“服务升级”、“品牌打造”三步骤立即开展实施了一系列方案:一、体制创新。于 1998 年 10 月份带领企划部负责初步拟订 。其内容为石新医院院长代表院委会与石新管理区签订石新医院经营管理授权协议书,明确医院所有权归石新管理区所有,石新医院院长和院委会拥有医院自主经营管理权(包括人权、财权、内部管理权等)。经过双方讨论和协商,达成上述协议,于 1998 年 11 月 10 日正式签订了石新医院经营管理授权协议书,并于 1999 年元月 1 日开始生效。针对石新医院领导团队管理水平不佳,领导团队不力的状况,在院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我带领人力资源部根据医院发

10、展需要,大胆进行了医院人事制度改革。于 1999 年元月中旬重新设立管理岗位,规划了医院管理机制、完善了组织架构和领导体系。同时采取招聘人才、竞争上岗的办法,出台 ,于 2 月中旬正式选取了一批优秀的管理干部,尤其是核心领导层,由原来的 3 位院委会领导增加到 5 位,并做到了五个结合:老中青相结合、专业内外相结合、地方与外来相结合、知识层面相结合、个体优势相结合。全院管理干部层层签定了授权书和责任状,并在此基础上,于 3 月初建立健全了医院人事各项管理制度。这样,通过领导体系、知识体系和制度体系的有机结合,形成了自上而下强有力的互动、互补、责权利统一的医院领导和管理团队。二、服务升级。第一步

11、“体制创新”已经完成,但这仅仅是打好了一个基础。仅有体制,没有思路还不行,“天时、地利、人和”。在当前医院设施简陋、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要让有活力的管理体制发挥作用,产生效益,我想这时医院的出路在于打好服务牌。因此于 1999 年 4 月份又主导企划部和市场营销部策划医院迈入第二步“服务升级”,提出“开展医院服务形象工程建设活动”的策划方案。该活动的设计是以“形象工程建设”为主题,以“服务创新”为出发点,以“以病人为中心、以顾客为导向”为理念,以“让病人满意和感动”为目标,以“提高服务形象、服务功能、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益”为实质内涵,意在一方面从根本上转变医务人员的服务观念,改变原有医院

12、服务的方式、方法和流程,起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作用;另一方面提高医院效益,推动医院发展。这一决策一经提出,便迅速得到院委会的一致通过。先由企划部和相关业务人员对医院市场目标、服务功能、服务项目和服务水平重新定位;由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才供应,并开展服务观念和服务方式的一系列全员培训;然后由业务副院长牵头,医务部、护理部、行政部配合,负责落实项目建设,并重新修订和落实包括道德规范、服务规范、服务流程等在内的医院所有规章制度;同时由市场营销部全面负责形象工程的内外宣传策划工作。于是,这项活动自 1999 年5 月开始迅速得到全面展开。推动院委会全体领导成员带头“洗脑”,参加服务观念、服务方法的培

13、训,并争取当地五星级酒店(三正半山酒店)的支持,在医院举办五星级服务培训班。在企划部和医务部的协助下,策划建立了医院独特的顾客服务系统(cssp)。各项工作重新优化服务流程,并加以修订与规范。“地利”方面,在医院与城中心之间设立“健康快车”,每 15 分一趟,解决群众看病便利问题;在急救方面打造“绿色生命通道”,通过缩短急救时间,设立“快速反应部队”,并采用先急救后交费的办法,从而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在各门诊方面设立导医、院长接待岗、电脑触摸查询系统,实施“微笑服务”、“首问负责制”与“首诊负责制”。在全院运作方面投入 35 万元建立电脑网络系统,提高了服务效率。通过实施 cssp,实现了医

14、院整体服务水平的全面升级。 同时,我要求人力资源部和市场营销部策划医疗服务不断向人性化方向发展。如为减少小儿患者对医院的恐惧感,专门设计了充满童趣的儿童输液室;为向患者提供舒适的医疗环境,投入 30 万元装修干净、无味、星级式的卫生间,铺建病人活动的绿色花园,设立病友活动中心等。另外,还为住院病友每月举行生日晚会;为门诊打针的儿童患者派发小礼品或糖果;对所有住院病人给予节日问候和出院后回访慰问等人性化服务措施。在业务项目的开发方面,通过我和企划部、市场营销部的策划,于 1999 年 6 月成立骨伤科,2000 年 2 月成立防保体检办,2000 年 3 月成立 icu(重症监护室),2001

15、年 5 月成立妇产科、手外科和普外科。 1999 年元月份我又主持策划了石新医院职工集资入股发展医院的实施方案,成功筹措资金 826 万元,部分解决了医院资金方面的不足,当年购入 ct、x 光机、彩超等一批现代化、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大型医疗设备;并利用发展基金的积累和分期付款的办法,6000平方米影像外科大楼于 2000 年元月动工,2001 年 4 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在我主导下的市场营销部在营销宣传方面也搞的轰轰烈烈。首先在通往医院的各路口处设立了路标牌,然后编印石新医院院刊,每月通过邮局发到各单位,并不断制作电视新闻和专业项目方面的广告,将石新医院服务情况和文化传播出去。在市场拓展方面,采

16、取“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深入社区服务,在各镇区广场和村庄开展大规模巡回义诊活动,让医务人员与群众广泛接触,建立朋友关系,并对工厂、楼盘、山庄、酒店等推行合同医疗,让利给企业和社群,提供便利和关爱服务。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我院医疗市场迅速扩大。 2000 年 3月 30 日,在东莞至惠州的樟木头路段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当时 27 名伤员全部送往石新医院。我们把这次当作考验自己和树立形象的最佳机会,全体医院职工动员起来,争分夺秒,做好分工,废寝忘食,全力以赴,结果所有轻重伤员全部痊愈出院。镇电视台、东莞电视台都给予了系列跟踪报道,东莞日报、南方日报也给予了大篇幅报道:“镇一级医院,市一级水平”等,“3.30”使石新医院名声大振。2000 年 5 月石新医院被东莞市社保局核定为东莞市社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并隆重举行了由市、镇、区领导参加的挂牌仪式。至 2001 年 6 月,形象工程建设历经两年时间已取得明显成效。医院建筑面积达 16000 余平方米,增长了两倍,职工增加到 210 余名,全院开放病床增加到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