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 生字注音 词语解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8653395 上传时间:2018-01-18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周列国志 生字注音 词语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东周列国志 生字注音 词语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东周列国志 生字注音 词语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东周列国志 生字注音 词语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东周列国志 生字注音 词语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周列国志 生字注音 词语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周列国志 生字注音 词语解释(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周列国志 生字注音 词语解释 东周列国志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8.2(2004.10 重印)料民计点人口;清查民户。 韦昭 注:“料,数也。”(P1)丹书受戒、户牖置铭这个典故涉及比较复杂的问题。它出自大戴礼武王践阼。下面将有关段落抄下来,然后再作一些解释。尚书武王践阼:武王践阼三日,召士大夫而问焉,曰:“恶有藏之约、行之行,万世可以为子孙常者乎?”诸大夫对曰:“未得闻也!”然后召师尚父而问焉,曰:“昔黄帝颛顼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见与?”师尚父曰:“在丹书,王欲闻之,则齐矣!”王齐三日,端冕,师尚父(亦端冕)奉书而入,负屏而立,王下堂,南面而立,师尚父曰:“先王之道不北面!”王行(西)折

2、而(南)东面(而立),师尚父西面道书之言曰:“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凡事,不强则枉,弗敬则不正,枉者灭废,敬者万世。藏之约、行之行、可以为子孙常者,此言之谓也!且臣闻之,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十世;以不仁得之,以不仁守之,必及其世。”王闻书之言,惕若恐惧,退而为戒书,于席之四端为铭焉,于机为铭焉,于鉴为铭焉,于盥盘为铭焉,于楹为铭焉,于杖为铭焉,于带为铭焉,于履屦为铭焉,于觞豆为铭焉,于户为铭焉,于牖为铭焉,于剑为铭焉,于弓为铭焉,于矛为铭焉。我先做几个词语解释:践阼:指帝王登基。所谓登基,就是踏着台阶走上王座。阼就是台阶。师尚父:指

3、吕望,即封神演义中的姜太公。他是周文王时的丞相,武王即位后,称他为师尚父,意思是可师、可尚、可父。丹书:据说古代帝王受命于天,上天给他们颁发天书,字是红色的,所以称“丹书”。比如传说中的“洛书”,就是由神龟从洛河里驮上来,授给大禹的。户牖:门和窗。下面将尚书里的这段话意译出来,并不拘于原文字句。武王登基三天后召集士大夫开会,问他们说:“有什么保证国家昌盛、子孙久长的好办法没有?”各位官员都说自己不清楚。武王又去咨询姜太公,说:“过去黄帝、颛顼那些贤君的治国之道,不知道还能在哪里看到?”姜太公说:“这些都写在丹书之上,大王想听,先做斋戒吧。”武王斋戒了三天,穿戴得整整齐齐,太公也穿戴得整整齐齐,

4、捧着丹书来到王殿,站在屏风边上,武王从堂上走下来,站在南边。太公说:“先王的规矩不得面朝北方。”武王便从西南方绕到东边站好,姜太公站在西边,宣读丹书。大意是:要诚敬,不要懒惰;要追求正义,不要追求私欲;任何事情,不自强就会失败,不诚敬就不能久长。读完之后,太公又发挥说:这些就是保证国家昌盛、子孙久长的治国大道。我听说,用正当的手段取得政权,又以仁义来维持政权,这样的政权可以百世不衰;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政权,而以仁义来维持政权,这样的政权可以保持十代之久;以不正当的手段取得政权,当权之后又不讲仁义道德,这样的政权马上就会垮掉。武王听了这些话,感到一阵震憾。回到宫里,便写了很多自戒自勉的铭文。在餐

5、桌四角、座位、铜镜、洗漱用具、屋子的楹柱、手杖、腰带、鞋子、餐具、门、窗、剑、弓、矛等所有能看到、触到的地方都写了不同的铭文,以提示自己不要忘记上天的旨意和太公的教诲。 重译 chngy (2) 辗转翻译 山川长远,习俗不同,言语同异,重译乃通。重译”指的是远方蛮夷们被我朝德化感染后,都来朝拜,要经过多次翻译。“献雉”是远方的来人献上象征祥瑞的白雉。这是两汉时的一个习惯,认为天下太平的话,上天要下降白雉、白 LU 等。 先发制人 xinf-zhrn 先下手取得主动,可以制服对方食邑sh y(1).靠封邑租税生活。(2).指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 屣 x 鞋:敝(P8)麦秀(麥秀)指麦

6、子秀发而未实。史记宋微子世家:“ 箕子 朝 周 ,过故 殷虚 ,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徸兮,不与我好兮!”后常以箕子的麦秀之诗为感叹家国破亡之痛的典实。 珦 xing 玉名。j m 羁縻亦作“ 羈靡 ”。亦作“羇縻”。 1.系联。汉书郊祀志下:“方士之候神入海求 蓬莱 者终无验天子犹羈縻不絶,几遇其真。” 颜师古注:“羈縻,繫联之意。马络头曰羈也。牛靷曰縻。”(2).笼络;怀柔。 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盖闻天子之牧夷狄也,其义羈縻勿絶而已。”汉书匈奴传下:“其慕义而贡献,则接之以礼让,羈靡不絶。”旧唐书

7、徐坚传:“ 坚 以蛮夷生梗,可以羈縻属之,未得同华夏之制,劳师远涉。”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喇嘛效顺最早,而其术盛行东土,又夙为蒙古诸部落所崇信,故优礼彼教政,以羈縻外藩。” 清 龚自珍 对策:“臣考 三代 之于荒服,羇縻之而已。”(3).束缚;控制。 三国 蜀 诸葛亮 答法正书:“文法羈縻,互相承奉。” 唐高适奉和鹘赋:“嗟日月之云迈,犹羈縻而见婴。” 清恽敬三代因革论二:“古者洪荒之世政刑未备。羈縻所及,大者百里而已。”(4).拘禁。 宋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予羈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清李渔蜃中楼授诀:“朕见他是个有用之才,不忍加之屠戮,羈縻在 洞庭 东海 之间。”(5)

8、.指羁縻州。 唐 皮日休 忧赋:“是以先王谓之荒服,后嗣谓之羈縻。” 宋欧阳修五代职方考序:“ 唐 之封疆远矣,前史备载,而羈縻寄治虚名之州在其间。”参见“ 羈縻州 ”。 汧 qin 水今千河的古称,源出中国甘肃省,流经陕西省入渭河。(P21) 特 t 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殊。色。产。权。性。征。需。技。务。区。价。例。效。 单,单一:为(wi )。设。地。惠。辑。使。赦。约。 只,但:不如此。“相如度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三岁的兽,一说四岁的兽:“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兮!” 公牛,亦用以借指公马和雄性的牲畜。 配偶,匹配:“不因旧姻,求尔新”。 百雉(1).指城墙的长度达三百

9、丈。是春秋时国君的特权。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礼记坊记:“都城不过百雉。” 郑玄注:“雉,度名也,高一丈,长三丈。”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杜预注:“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史记孔子世家:“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2).指宫城围墙长三百丈。 唐太宗 帝京篇之一:“綺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餘。”(3).借指城墙。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云梯乘於百雉之上,皓刃交於象魏之下。” 唐刘禹锡机汲记:“予謫居之明年,主人授馆於百雉之内。” 唐 韩翃 寄赠虢州张参军诗:“百雉归云过,千峯宿雨收。” 明高攀龙王侯祠两庑记:“当寇之炽也,百雉而外,白骨矣。”m

10、o tu 髦头(1).古代帝王大驾出宫时,武士披发前驱者。始置于 秦 , 汉 、魏、 晋 因之。史记秦本纪“ 文公 二十七年,伐 南山 大梓, 丰 大特”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转引录异传:“ 秦文公时, 雍南山 有大梓树, 文公 伐之,輒有大风雨,树生合不断。时有一人病,夜往山中,闻有鬼语树神曰: 秦若使人被髮,以朱丝绕树伐汝,汝得不困耶?树神无言。明日,病人语闻,公如其言,伐树,断。中有一青牛出,走入 丰水 中。其后牛出丰水中,使骑击之,不胜。有骑堕地復上,髮解,牛畏之,入不出。故置髦头, 汉 、 魏 、 晋 因之。”(2).指帝王仪仗中前驱者之冠服。北堂书钞卷一三引 南朝 宋徐爰释疑略注:

11、“乘舆黄麾,内有羽林班弓箭手,左右执事官,带熊冠谓之髦头。”(3).引申为先驱者。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髦头杰起,文儒继出。”(4).昴星的别名。史记天官书:“昴曰髦头,胡星也,为白衣会。”按,宋书礼志五:“星经:昴一曰旄头。”(P22) 褅 t 裹小儿的衣被。(P22)f fn 傅粉(1).搽粉。汉书广川王刘越传:“前画工画 望卿 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 南朝 梁简文帝 独处愁诗:“弹棋镜奩上,傅粉高楼中。” 明孙梅锡琴心记勉拨房赀:“你看我男子烧汤女傅粉,嗏, 临邛 市上不折本。” 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从来傅粉之面,止耐远观,难於近视。” 巴金 家三十:“却换了一个画眉傅粉的小生。

12、”(2).搽粉的人。借指妾婢。 明陈汝元金莲记诟奸:“你傅粉盈房,岂无殊色?我洗妆入道,不变初心。”(P23) 世子 shz 古代天子、诸侯的谪长子或儿子中继承帝位或王位的人(P23)坐蓐 zur 坐月子,伴随于分娩的或由分娩所引起的状态(P23)zu r坐蓐旧时妇女分娩时身下铺草,故称临产为“坐蓐”。蓐,草席,泛指所垫之物。 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 鹤山先生 母夫人方坐蓐时,其先公昼寝,梦有人朝服而入其卧内。”东周列国志第二回:“为何唤作寤生?原来姜氏夫人分娩之时,不曾坐蓐,在睡梦中产下,醒觉方知。”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孙峨山渐入室,见少妇方坐蓐。欲退避,其人背后拊一掌,

13、已昏然无知。” 赍 j 怀抱着,带着:恨。持(拿着)。志而没(m)(志未遂而死去)。 把东西送给别人:发(资助)。赏。盗粮(把粮食送给盗贼,喻帮助敌人做坏事)。 旅行的人携带衣食等物:“行者,居者送”。 (P24) 洧 wi 川地名,在中国河南省尉氏县。(P26) 獳 nu 发怒的(狗)。 姓。 獳 r 朱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像狐狸而长有鱼鳍的野兽。(P36) 饩 x 古代祭祀或馈赠用的活牲畜。 赠送人的粮食或饲料。 赠送食物。(P36) 廪饩(廩餼)亦作“廪餼”。 1.旧指由公家供给的粮食之类的生活物资。南史萧正德传:“敕所在给汝廩餼。” 唐李渤 喜弟淑再至为长歌:“虽然廩餼各不一,就中总免拘常

14、伦。”(2).指科举时代由公家发给在学生员的膳食津贴。 唐杜牧礼部尚书崔公行状:“復建立儒宫,置博士,设生徒,廩餼必具,顽惰必迁。”元史选举志一:“百官子弟之就学者,常不下二三百人,宜增其廪餼。”(3).泛指薪给。郑观应盛世危言银行下:“另举在股董事十人,襄赞其成,重其事权,丰其廩餼。”(4).赠送给人粮食之类生活物资。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李丞相久之方省曰:故人也。遂廩餼之。” 郕 chng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范县一带。 古邑名,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 姓。(P38) 寪 wi 屋宇开张的样子。 姓。(P45) 归宁 gunng 回家省亲。多指已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归宁父母。诗

15、周南葛覃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槃 pn 同“盘”。 快乐 姓。(P47)车盘(車盤)ch pnZDIC.NET 汉 典 網操纵轮船、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行驶方向的轮状装置。 蒐 su 同“搜”。 即“茜草(P47) 尤物 yuw(1)珍贵的物品 夫有尤物,足以移人。左传昭二八年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P47)(2)特别漂亮的女人 投甘言而引尤物,贵丽色而作生涯。包公案 阍 hn 宫门:叩。司(看门的)。闼(宫中小门)。 守门,守门人:者。人。寺(P47) 藁 go 木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中空,根可入药。亦称“西芎”、“抚芎”。藁葬 go zng亦作“藳葬”。草草埋葬。(P48) 笱 gu 竹制的捕鱼器具,口大窄颈,腹大而长,鱼能入而不能出:门(喻险要的隘口)。(P50) 觳觫 h s 恐惧颤抖的样子。(P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