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论文国情教育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8653375 上传时间:2018-0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教学论文国情教育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理教学论文国情教育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理教学论文国情教育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理教学论文国情教育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教学论文国情教育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教学论文国情教育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论文地理教学论文国情教育论文摘要:地理学科是研究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地理教学也是进行国情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国情教育是中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深入研究地理教学中渗透国情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实现地理学科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基本步骤,也是地理教学准备工作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教学;国情教育;渗透教育地理作为中学基础教育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特的发展教育的价值,是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如何有效地利用地理学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国情教育;怎样把国情教育运用到教学中,是教师研究的新课题。因此,需要地理教师深入探索、挖掘新课程地理教材中的国情教育

2、内容,找出-条成功的国情教育新路子,进而提高国情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渗透。1、优化教学管理,对学生实施国情教育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好的教学方法对实施国情教育任务有特殊的作用。国情教育是地理目标教学中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师的作用是关键。中学地理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国情、国策教育素材,备课时要充分挖掘,不断搜集分类整理,把国情知识结合时事列出写入教学目标中。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它既是认知的交流,也是情感的交流。我们在进行国情教育时,应注意从教学内容和要求出发,同时考虑学生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

3、,将国情教育内容分别纳入不同层次的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之中,对国情教育实施目标管理。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要将分散在教材中的国情教育内容加以提炼、整理、落实每章每节,从而达到教学的科学化、系统化。如讲人口国情,就要求学生人口增长要与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从而提高学生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讲中国农业的发展,要求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认清我国人口形势,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的教育,引导学生讨论“人口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人口与土地资源的关系,其人均占有量的过多或过少所出现的矛盾;人口与矿产资源;人口与水资源等。使学

4、生认识到:我国虽然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但供养的人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特别是由于人口多而导致的粮食问题已成困扰我国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并且对学生进行计划生育的国策教育。针对我国人口分布“东南多,西北少”的特点,向学生传授了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等。同时,对学生说明近年来少数民族在全国的人口百分比的增加,是因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西北等边疆地区,这样有利于我国国防建设和边疆建设。通过师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了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发展了学生智能;并且阐明实行计划生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从而达到国情教育之目的。3、认识我国地理环境,使学生之正确了解实情培养

5、学生辨证地看问题,同时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我国地理的劣势主要表现在:山脉纵横,山区面积广大且多高山,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交通发展,造成交通不便,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特别是山区经济十分落后;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致使夏季易涝,其他季节易旱,对农业生产也不利,且降水的变化大,容易造成水旱灾害,以及寒潮引起的霜冻,台风引起的风灾和水灾,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有较大危害;内陆无流区广,使西北地区沙漠广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这些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不利方面,从而从反面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并且不失时机地指出“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地地“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对学生进行

6、国情教育。4、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加强乡土教育教师可以结合家乡面貌的变化,家庭生活的变化,以现身说法充实教材内容,配合教材,适当补充一些最新资料,使国情教育更具有时代感。课下可结合开展野外观察,生产参观,社会调查,国情教育讲演比赛会,国情资源图表展评,热爱中华国情知识竞赛,举办国情板报,撰写小论文形式加深对国情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丰富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的思路,用感性内容加深对国情教育的认识。学校可以配合乡上教育,对家乡国情进行实地考察。城市学校课下组织参观,使课内课外适当兼顾。开展课外活动要注意密切结合教学内容,从学校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使课外活动真正达到吸引性强,受教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深厚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深厚思想感情。爱家乡、爱祖国的精神力量,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勤奋努力、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和 为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内在驱动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我们 传统的爱国主义名言。没有这种驱动力,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就没有精 神支柱;提高民族素质,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之林的奋斗目标,就会成 为一句空话。爱家乡是爱国的基础。从热爱家乡开始,进一步激发对祖 国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