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解读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8651425 上传时间:2018-01-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解读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解读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解读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解读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解读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解读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解读教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形势与政策 教案标题:“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解读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四个全面”分别从何而来,深刻领会“四个全面”具体内容与科学内涵,并从总体上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逻辑关系以及本质意义。通过本专题的教学让学生对当前我国的建设大局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更好的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四个全面”的科学含义2、教学难点:“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教学内容(教学时数:2 课时)备注:通过视频先了解“四个全面”具体指的是哪四个“全面” 。通过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教学导入:视频导入:播放视频“人民日报首次权威阐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从而引入本专

2、题的学习。导入之后简单阐述本专题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下四个方面:“四个全面”的提出过程;“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四个全面”的本质意义。教学过程:一、 “四个全面”的提出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但是“四个全面”的重大战略布局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提出来的。具体来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一个全面”到“两个全面”2002 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一个全面” ,

3、即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007 年党的十七大重申“一个全面” , 重申“一个全面” 。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2012 年党的十八大提出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问题的决定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简化为“全面深化改革”. “一个全面”扩展为“两个全面”.第二阶段:从“两个全面”到“三个全面”2014 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执政水

4、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从实现了“两个全面” 到“三个全面”的跨越。第三阶段:从“三个全面”到“四个全面”2014 年 12 月 4 日习近平在江苏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会建设迈上新台阶”。至此,三个全面 ” 上升为“四个全面”。从以上可以看出“四个全面”提出有一个明显的时间轴。从时间轴来看, “四个全面”是在不同高层会议场合逐步提出的。这里再次总结“四个全面分别提出的时间与会议:2012年 11 月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3 年 11 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2014 年

5、 10 月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是 2014 年 10 月 8 日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来的。需要重点强调的是 “四个全面” 首次并提是在 2014 年 12月。2014 年 11 月,习近平到福建考察调研时提出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三个全面” ,2014 年 12 月在江苏调研时则将“ 三个全面”上升到了“四个全面 ”,要 “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新增了“ 全面从严治党 ”。尽管此前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就这“四个全

6、面” 作出过一系列的重要论述,但在公开报道中,将“四个全面” 并提,还是第一次,意义深邃。“四个全面”是一个重大战略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形势下治国理政新的战略思考、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部署。“四个全面”的提出,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这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同时不仅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而且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7、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方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指引。 备注:再次总结强调“四个全面”提出的依次时间顺序,让学生对“四个全面”的提出有个清晰的时间脉络。要重点强调“四个全面首次并提的时间地点场合。二、 “四个全面”的科学含义通过前面我们知道, “四个全面”是在不同高层会议场合逐步提出的, “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也是在其提出的过程逐渐清晰。提问: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四个全面”分别指的是?同学回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提问:那么他们具体含义又是什么。 “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又意味着什么?这就是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四个全面”的

8、科学含义。这一章节主要包含以下内容:深入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系统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科学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意义;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本质要求。(一)深入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 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时间表,以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具体内涵。 正确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等于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等于人均收入 3000

9、 美元。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人均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但是,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以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目标。备注:通过提问,加深学生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理解其全面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石凹解决我们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全面小康,是不分地域的全面小康,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贫富不均,一部分地区人民的小康不是全面小康。只是物质上的富足也不是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该是居民生活各个方面的具体改善,包括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稳定的工作,更

10、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文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活环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覆盖六大领域。一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能够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的全面小康。二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的全面三是实现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组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四是让人民群众在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全面小康五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全面小康。六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开拓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支撑的全面小康。(二)系统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

11、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并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第三: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第一: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背景(三)科学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意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这是党的中央全会第一次专门研究法治建设。决定提出“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2、。全会同时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任务、布局进行了全面部署。 基于“没有法治,就没有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思维,把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纳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范畴中来展开,把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置放到维护国家治理权威、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保障人民基本权利、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大格局中来落实,把建设法治体系、发挥法治功能的基本要求贯彻到引领深化改革、促进全面发展、构建有序社会、保证长治久安的具体实践中来实现。发展人民民主,保障人民作为国家和社会主体的政治地位和主权权利,必然是依法治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对依法治国

13、的新期待,不仅表现或者停留在公民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依法享有管理权、知情权、参政议政权、监督权等政治民主和政治权利方面,更多的是表现在对社会民主与社会权利,如自我管理、社会保障、医疗养老、住房就业、教育卫生、公共服务等;经济民主与经济权利,如参与经济决策和管理、获得财产或企业股份、参加工会、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带薪休假、适当生活水准权、安全生产等。广大人民群众不仅需要抽象的民主政治权利、民主政治参与,更需要具体实在可参与、被尊重、平等公正的民主政治权利;不仅需要玻璃天花板上可望而不可即的民主政治权利,更需要兑现实在实惠实用的人身财产权利、经济社会权利、环境生态食品安全权利等具体权益。 第一,

14、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背景那么这个背景很重要的就是面对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上全面深化改革,也就是说全面深化改革很重要的一个动力就来自于我们未来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战略任务。那么这里面有两大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第一个就是中国发展遇到两大陷阱,要想跨越这些陷阱必须要全面深化改革。其中第一个陷阱就是所谓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人均收入无法跨越一万美元的门槛,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一种停滞的状态。习近平说,对中国而言呢,中

15、等收入陷阱过是肯定要过去的,关键是什么时候迈过去,迈过去以后如何更好向前发展。我们有信心在改革、发展、稳定之间,以及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之间找到平衡点,使中国经济行稳致远。要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那必须要全面深化改革,我们知道习总书记多次谈到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比如说 2013 年 11 月 2日也就在我们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的十来天,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 21 世纪理事会北京会议外方代表时就明确讲,我们对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是抱有信心的,中国不会落入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再一个就是习总书记还谈到一个陷阱就是“修昔底德陷阱” 。所谓“修昔底德陷阱” ,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新崛

16、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于是战争就变得不可避免。由于修昔底德笔下的雅典、斯巴达冲突的结果会是灾难性,像雅典和斯巴达冲突那样,两个强国都走向衰落。备注:对于“修昔底德陷阱”这一词,大部分学生都比较陌生,难以理解。所以要多做阐述。美国赫芬顿邮报子报世界邮报创刊号于 2014 年 1月 22 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会议上发布,创刊号刊登了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专访。针对中国迅速崛起后,必将与美国、日本等旧霸权国家发生冲突的担忧,习近平在专访中反驳说,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中国能够成功的跨越所谓“修昔底德陷阱” ,而要完美跨越这一陷阱同样也需要全面深化改革,正确处理国内和国际问题,实现中国与其他各国的和平共处,互利共赢。习近平讲我们是和平崛起,完全可以避免这种陷阱,当然除了我们说大国关系,构建新兴大国关系之外,很重要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