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七、文言文整体阅读一史传(教师用卷)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86077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七、文言文整体阅读一史传(教师用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七、文言文整体阅读一史传(教师用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七、文言文整体阅读一史传(教师用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七、文言文整体阅读一史传(教师用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七、文言文整体阅读一史传(教师用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七、文言文整体阅读一史传(教师用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七、文言文整体阅读一史传(教师用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高三 语 文卷 (七 )文言文整体阅读(一)(史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人也,为人沉勇有大略,少好将帅之节,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元康三年,先零遂与诸羌种豪二百余人解仇交质盟诅。上闻之,以问充国,对曰:“观匈奴欲与羌合,非一世也。臣恐羌变未止此,且复结联他种,宜及未然为之备。”后月余,羌侯狼何果遣使至匈奴借兵,欲击鄯善、敦煌以绝汉道。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使御史大夫丙吉问谁可将者,充国对曰:“亡逾于老臣者矣。”上遣问焉,曰:“将军度羌虏何如,当用几人?”充国曰:“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逾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然羌戎小夷,灭亡不久

2、,愿陛下以属老臣,勿以为忧。”上笑曰:“诺。”充国至金城,须兵满万骑,欲渡河,恐为虏所遮,即夜遣三校衔枚先渡,渡辄营陈,会明,毕,遂以次尽渡。虏数十百骑来,出入军傍。充国曰:“吾士马新倦,不可驰逐。此皆骁骑难制,又恐其为诱兵也。击虏以殄灭为期,小利不足贪。”令军勿击。充国常以远斥候为务,行必为战务,止必坚营壁,尤能持重,爱士卒,先计而后战。初,罕、开豪靡当儿使弟雕库来告都尉曰先零欲反,后数日果反。充国引兵至先零在所。虏久屯聚解弛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或曰逐利行迟,充国曰:“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兵至罕地,令军毋燔聚落刍牧田中。罕羌闻之,喜曰:“汉果不

3、击我矣!”豪靡忘使人来言:“愿得还复故地。”充国以闻,未报。靡忘来自归,充国赐饮食,遣还谕种人。护军以下皆争之,曰:“此反虏,不可擅遣。”充国曰:“诸君但欲便文自营,非为公家忠计也。”语未卒,玺书报,令靡忘以赎论。后罕竟不烦兵而下。(节选自汉书赵充国传)须:等到。入军傍傍:临近 :赎罪解析:傍:临近,是动词。此处应作名 词,旁边。答案:弛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弛/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解析:原文标点:虏久屯聚,解弛,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

4、答案:正确的一项是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通晓兵法,并熟悉民族事务。在抵御少数民族的战争中,赵充国审时度势,立下丰功伟绩。帝心中不安,询问赵充国。赵充国认为少数民族之间联盟并非第一次,应及早做好防范。意以需要多少军队来试探他。赵充国表示难以预测, 需要亲临前线才能制定方略。族人归降。赵充国赐他们粮食让他们回去,这与朝廷想法一致。解析:皇帝是担心赵充国年老,也询问过赵充国匈奴的情况,但这不是试探赵充国能否胜任。答案:1)然羌戎小夷,灭亡不久,愿陛下以属老臣,勿以为忧。译文: (2)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译文: 答案:(1)然而羌戎只是个小小的夷族,不久就会灭亡,希望陛下把此事交

5、 给我老臣去处理,不必为此事多担忧。( 关键词 :然、愿、属、勿、忧)(2)这是穷途末路的敌寇,不可逼迫太紧。 缓慢驱赶他就只顾逃走而不顾其他,追急了他们就会回过头来决一死战。 (关键词:穷寇、迫、走、则 、还)参考译文:赵充国字翁孙,陇西郡上蓟县人;他为人沉着勇敢而又有雄才大略,从小仰慕将帅的气节,因而学习兵法,通晓四方蛮夷的事情。元康三年,先零羌的首领与羌族各个部族的首领二百多人,解除仇约,交换人质,订立盟约。皇帝听到后,向赵充国询问。赵充国回答说:“匈奴想与羌族联合,并非是这一世的事情。臣下恐怕羌族人的变化还不是到此为止,况且又联结其他部落,应在事情未发生之前有所准备。”此后一个多月,羌

6、侯狼何果然派遗使者到匈奴借兵,准备进攻鄯善、敦煌,以绝断汉朝通西域的道路。当时,赵充国已七十多岁,皇上认为他已老了,派御史大夫丙吉去询问谁可为将,赵充国回答说:“没有人能超过老臣的了。”皇上又派人去问他说:“将军估计羌敌兵力如何,我们应当使用多少军队?”赵充国说:“听了上百个报告,不如亲自去一见。兵家之事很难料测,臣愿意到金城去看看,然后呈上作战方赂。然而羌戎只是个小小的夷族,不久就会灭亡,希望陛下把此事交给我老臣去处理,不必为此事多担忧。”皇上笑着说:“好。”赵充国到达金城郡,等到兵员已满一万骑兵的时候,就准备渡过黄河,但又恐怕被敌军中途拦截,当夜派了三校人马不声不响地先渡黄河,渡河后就在岸

7、上安营列阵,到了天亮,一切都准备完毕,于是按次序全部渡过了黄河。敌军有数十百骑兵,在汉军旁出出进进。赵充国说:“我士卒马匹刚渡河疲劳,不可驰马追逐。这些羌人骑兵都骁勇很难制服,又恐怕这是诱兵之计。攻击敌人以全歼为目标,微小的利益不值得贪图。”命令军队不许出击。赵充国经常把远远地派出侦察兵为要务,行动时必定作好作战的准备,停下来必定坚固营垒,特别能够保持稳重,爱抚士卒,先谋划而后作战。 当初,罕羌、开羌的首领靡当儿派他的弟弟雕库前来向都尉告密,说先零羌想造反,过了几天,先零羌果然反了。赵充国领兵到达先零羌的地方。敌人长久屯聚,懈怠松弛,望见汉朝大军,就抛弃车辆辎重,想渡过湟水,但由于道路狭窄,赵

8、充国就慢慢地行军驱赶。有人对赵充国说,追逐战利,行动宜快。赵充国说;“这是穷途末路的敌寇,不可逼迫太紧。缓慢驱赶他就只顾逃走而不顾其他,追急了他们就会回过头来决一死战。”汉军到达罕羌的地方,赵充国命令军队不许焚烧村落和在田里打草放牧。罕羌听到这一消息,就高兴地说:“汉军果然不攻击我们!”罕羌首领靡忘派人来说:“希望回到原来的地方。”赵充国将情况上报,没有得到回报。靡忘亲自前来归顺,赵充国赐给他酒食,遣送他回去谕告同部落的人。护军以下的将吏都出来与赵充国争论,说:“这是造反的敌寇,不能擅自遣送回去。”赵充国说:“诸位只想完全依从文书为自己打算,不是为国家忠心着想。”话还未讲完,皇上盖有笺印的回报

9、到达,命令将靡忘以赎罪论处。后来罕羌竟然不用兵力就被征服。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东海郯人也。其父于公为县狱吏、郡决曹,决狱平,罗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恨。郡中为之生立祠,号曰于公祠。 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后太守至,卜筮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

10、前太守强断之,咎党在是乎?”于是太守杀牛自祭孝妇冢,因表其墓,天立大雨,岁孰。郡中以此大敬重于公。定国少学法于父,父死,后定国亦为狱中、郡决曹。会昭帝崩,昌邑王征即位,行淫乱,定国上书谏。后王废,宣帝立,大将军霍光领尚书事,条奏群臣谏昌邑王者皆超迁。定国由是为光禄大夫,平尚书事,甚见任用。为人廉恭,尤重经术士,虽卑贱徒步往过,定国皆与钧礼,恩敬甚备,学士咸称焉。其决疑平法,务在哀鳏寡,罪疑从轻,加审慎之心。朝廷称之曰:“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于定国为廷尉,民自以不冤。”定国食酒至数石不乱,冬月治请谳,饮酒益精明。永光元年,春霜夏寒,日青亡光,上以诏条责曰:“郎有从东方来者,言民父子相弃。方

11、今年岁未可预知也,即有水旱,其忧不细。公卿有可以防其未然,救其已然者不?各以诚对,毋有所讳。”定国惶恐,上书自劾,归侯印,乞骸骨。数岁,七十余薨。(选自汉书于定国传)辞:紊乱解析:决:判决,断案。答案:都表明于公父子执法公正的一组是罗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恨 以孝闻,必不杀也 因表其墓 罪疑从轻,加审慎之心于定国为廷尉,民自以不冤 冬月治请谳,饮酒益精明A.B.C.D.解析:是于公的推断,是后一个太守所为,指于定国酒量大。答案:使郡中大旱三年。于公为此据理力争, 促使太守自省,孝妇的冤屈得以昭雪。邑王即位,行为淫乱不堪,为此定国上书直谏。后昌邑王被废 ,他因规谏有功受到重用。别尊重人才,即使地位低

12、下之人也以礼相待,受时人称赞。他决案公正,受到朝廷褒奖。下出现异常情况,皇上因此下诏,责令臣下出谋划策 ,应对灾荒。于定国引咎辞职, 告老还乡。解析:“太守自省”错,前一个太守判东海孝妇死刑,后一个太守才为之昭雪。答案:资料由 友情提供(1)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译文: (2)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断之,咎党在是乎?译文: 答案:(1)孝妇服侍我,自己过得非常清苦,我觉得她无子守寡非常可怜。我老了,不可以长期连累年轻人,该怎么办呢?(关键词 :事、勤苦、亡、累、丁壮、奈何)(2)孝妇不应当死,但前任太守强行断案,究其根源大概是在这里吧?( 关键词:当、 强断、咎、是

13、)参考译文: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郯人。他的父亲于公是县里的狱吏、郡决曹,决断狱案很是公平,犯法的人于公判决之后,他们都不怨恨。郡中为他立生祠,号称于公祠。东海有孝妇,年轻守寡,没有孩子,赡养姑姑非常尽心,姑姑想让她改嫁,她始终不肯。姑姑对邻居说:“孝妇服侍我,自己过得非常清苦,我觉得她无子守寡非常可怜。我老了,不可以长期连累年轻人,该怎么办呢?”后来姑姑自缢而死,姑姑的女儿状告她于官府:“这个妇人杀了我母亲。”狱吏逮捕了孝妇,孝妇的供辞不承认自己杀了姑姑。狱吏验问铐打,孝妇自我诬陷而伏法。所有案卷呈报上去后,于公认为这个孝妇赡养姑姑十余年,以孝名闻远近,一定不会杀了她。太守并不听从,于公争辩,但

14、不能够有什么结果,于是怀抱着他所有的东西,在府上痛哭,因此托疾辞去。太守最终断定斩杀孝妇。结果郡中枯旱三年。新太守到任后,占卜其中的缘故,于公说:“孝妇不应当死,但前任太守强行断案,究其根源大概是在这里吧?”于是太守杀牛亲自祭祀孝妇冢,并借此表彰其墓,天立刻降大雨,这一年收成很好。郡中因此更加敬重于公。于定国从小就向父亲学习律法,父亲死后,定国也任县里的狱吏、郡决曹。当时正逢汉昭帝驾崩,昌邑王被征召继位,行为荒淫秽乱,于定国上书劝谏。后来昌邑王被废,宣帝即位,大将军霍光领尚书事,分条奏请皇上破格提拔那些规谏过昌邑王的大臣。于定国因此成为光禄大夫,平尚书事,很受重用。于定国为人谦虚恭谨,尤其敬重精通经术的士人,即使是地位低下徒步前来拜访之人,于定国也都以平等礼仪对待,照顾周全,尊崇备至,学士都称赞他。于定国断案公允,尽可能体恤鳏寡孤独之人,嫌疑犯人都从轻发落,格外注意保持审慎的态度。朝廷称赞他说:“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没有冤民;于定国为廷尉,百姓都自认为不冤枉。”于定国很能喝酒,饮数石也不会醉,深冬时节请他办案议罪,喝酒之后更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