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中化学说课大赛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说课稿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28520925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中化学说课大赛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国高中化学说课大赛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全国高中化学说课大赛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全国高中化学说课大赛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全国高中化学说课大赛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高中化学说课大赛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中化学说课大赛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甲烷说课稿海南省洋浦中学 周冰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选择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2)第三章第一节, 这一节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有关内容,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烃是一切有机物的主体,而甲烷作为烷烃的第一个最简单的分子,学生对他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因此本节内容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有机物的学习方法有重要的作用。 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甲烷的结构特点和取代反应。难点:有机物立体结构模型的建立,帮助学生从化学键的层面认识甲烷的结构和取代反应。二、学情分析 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甲烷

2、的物理性质,知道甲烷是一种化石燃料,可以燃烧,能从甲烷的组成上认识燃烧反应的产物。通过必修一和必修二第一章的学习,储备了物质结构和化学键知识,掌握了电子式和结构式的书写方法,能从化学键的角度解释化学反应的本质。甲烷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对此比较有兴趣。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甲烷的颜色、气味、密度(与空气对比) 、水溶性。2、知道甲烷的真实结构。3、知道甲烷的稳定性、氧化反应、能用化学键理论分析甲烷的取代反应4、 能描述甲烷与氧气、氯气反应的实验现象。写出甲烷与氧气、氯气反应的相关化学方程式。(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己动手搭建分子结构模型加深学生对甲烷空间构型的认识。22、通

3、过实验探究,学会进行对照实验,利用实验现象以及化学键理论分析反应原理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甲烷燃料和能源危机的了解,感受化学与社会的联系,树立低碳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感,体验科学探究的喜悦,并逐步树立对立统一规律及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四、教法与学法1教学方法主题引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探究指导分析总结。并与实验探究、多媒体有机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师生互动和谐的课堂。2学习方法学生观察记录,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充分的进行探究和讨论、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五、教学思路采用板块教学,分为四个学习板块。即:板块一:甲烷的物理性质;板块二:甲烷的结构

4、探究;板块三:甲烷的氧化反应;板块四:甲烷的取代反应。在课堂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六、教学环节板块一:自主建构物理性质【图片展示】天然气、可燃冰、瓦斯、沼气, 【视频播放】-西气东输。教学意图 :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甲烷,使化学和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和探索。【实物展示】- 一瓶甲烷气体,请学生 通过观察、阅读教材、完成表格内容,然后汇报。教学意图 :1 、对简单知识进行自主建构2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掌握物理性质学习的一般方法。3板块二:甲烷的结构探究【知识迁移】学生自主学习并完成甲烷分子式、电子式和结构式的书写。但是由

5、于结构式只反映甲烷分子中各原子连接方式而不能反映出甲烷真实空间结构,因此【提出问题】甲烷分子中各原子在空间是如何分布的呢? 激发学生思考,有的猜想是平面正方形的,有的猜想是正四面体结构分布。 【探究实验】 模拟甲烷的空间分布 ,学生利用橡皮泥、火柴棒自主拼插甲烷分子 模型。展示每个小组认为可能的结构模型,接着老师给出引导信息:1、甲烷分子中的4条CH键完全等同。2、H与C之间的距离和每个夹角 也完全相同。3、如果把甲烷中的两个氢原子换成两个氯原子后也只有一种结构,学生分小组再次动手进行实践活动,由此得出甲烷的空间结构应该是呈正四面体排列。 【小组活动】纸折正四面体,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合作,折出

6、正四面体。然后将折出来的正四面体与球棍模型相比较,明确甲烷的五个原子在正四面体上处于什么位置,对甲烷的空间构型有直观的认识。最后【动画演示】 甲烷的空间正四面体分布教学意图: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大胆猜想,并积极的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通过对甲烷的模型和多媒体动画直观观察,克服了理解上的抽象性,正确认识了甲烷的分子结构,为甲烷的性质学习打下了基础。板块三:甲烷的氧化反应【创设情境】甲烷能安全得输送到4000公里以外,与甲烷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相结合,学生根据结构猜想其性质是不是很稳定?【实验验证】将甲烷气体通入到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的溶液。 【观察记录】溶液均不变

7、色, 【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甲烷既不与强氧化剂反应,甲烷的性质在通常情况下稳定。但在点燃条件下甲烷就会燃烧。展示STS素材 让学生感知甲烷是一种清洁燃料。【拓展知识】通过提供资料卡片和煤矿瓦斯爆炸图片,进行安全教育,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化学物质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利与弊。教学意图: STS 素材的呈现,提高了公民的基本素养, 提高安全意识,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化学物质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利与弊。 4板块四:甲烷的取代反应【演示实验】甲烷和氯气在光照和遮光条件下反应。在两支试管中都按比例收集好甲烷和氯气,一支用纸包好避光,另外一支用点燃的镁条照射进行对比试验。学生观察记录并回答以下问题:从所观察到的现

8、象中你能获得哪些启示?然后小组内交流和小组间汇报,得出结论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了反应。 【学生活动】- 球棍模型制作出其可能的产物。学生再次动手实践运用甲烷的结构探究其性质,展示同学们的作品,用电脑模拟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动画展示】甲烷和氯气反应的成断键情况。帮助学生从 化学键的角度了解取代反应的本质,完成方程式书写,老师再分析和评价,并介绍取代产物的用途。教学意图:实验可以直观得观察到反应的条件和现象,动画可以生动得模拟出反应中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两种教学手段相辅相成,共同突破难点。不仅锻炼学生从微观世界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明白实验手段是检验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并从中体验探究

9、性学习的过程。学生通过简洁工整,知识层次清晰的板书设计,对本节课所学知 识进行回顾和总结,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板书设计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一、存在形式:天然气 沼气 油田气 坑道气二、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比空气轻三、分子结构:1分子式和电子式: CH4 和 2结构式: 3立体结构:正四面体型四、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CH 4 + 2O2 CO2 + 2H2O2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5七、教学反思:关于本节课的重点甲烷的结构和甲烷的性质都是由老师提出了问题,然后学生的观点发生碰撞,然后师生一起分析提升,老师再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以促成学生认识的转变和产生情感的共鸣,最终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本节课的教学贯穿了两条线索,即:生活线和知识线。从天然气的利用到甲烷的氧化反应体现其可做燃料,甲烷的取代产物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及沼气的推广使用,西气东输工程等都体现了甲烷的社会价值。从物理性质开始了解甲烷,再从结构去了解化学性质,甲烷的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这些性质也体现了甲烷的用途,是一种很好的化工原料,体现了甲烷的学科价值。也帮助学生建立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用途的认识关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相连,只要正确合理的使用化学的知识,它会给未来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