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基础知识总结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8519858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基础知识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财务管理基础知识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财务管理基础知识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财务管理基础知识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财务管理基础知识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基础知识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基础知识总结(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会计要素、科目和账目一、会计要素的定义、确认条件和报表列报要求会计要素,是指对会计核算对象中具有同一本质的交易和事项所进行的概括和分类,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因素,也是确定会计科目、设置账户的依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企业会计要素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6 项。1资产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的特征和分类。基本准则第 21 条规定了资产的确认条件,即:符合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

2、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基本准则第 22 条规定了资产的报表列报要求,即: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2负债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的特征和分类。基本准则第 24 条规定了负债的确认条件,即:符合负债定义的义务,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负债:(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例如:(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例如:基本准则第 25 条规定了负债的报表列报要求,即:符合负债定义和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

3、债表;符合负债定义,但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3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除包括投入资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外,基本准则第 27 条还增加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一项。基本准则第 28 条规定了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即:所有者权益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基本准则第 29 条规定了所有者权益的报表列报要求,即:所有者权益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4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的特征和分类。基本准则第 31 条规定了收入的确

4、认条件,即: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基本准则第 32 条规定了收入的报表列报要求,即:符合收入定义和收入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5费用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费用的特征和分类。基本准则第 34 条规定了费用的确认条件,即: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基本准则第 36 条规定了费用的报表列报要求,即:符合费用定义和费用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6利润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

5、营成果。利润除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外,基本准则第 37 条还增加了“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一项。基本准则第 39 条规定了利润的确认条件,即: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基本准则第 40 条规定了利润的报表列报要求,即:利润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二、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指反映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数量关系的恒等式,又称为会计平衡公式。会计等式分为基本等式和扩展等式二类。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扩展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可概括为以下 4 大类 9 小类:1一项资产增加,

6、另一项资产减少,增减金额相等。2一项权益增加,另一项权益减少,增减金额相等。这一类又可细分为 4 小类:(1)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2)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3)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4)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一项负债减少;3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双方增加金额相等。这一类又可细分为 2 小类:(1)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2)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4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双方减少金额相等。这一类又可细分为 2 小类:(1)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减少;(2)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三、会计科目及其分类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

7、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名称。会计科目可以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或其反映资料的详细程度进行分类。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按其反映资料的详细程度分类,可分为总账科目、明细科目,明细科目又可分为二级明细科目和三级明细科目。总账科目又称一级科目,它反映各种经济业务的概括情况。二级明细科目是对总账科目所作的进一步分类。三级明细科目是对二级明细科目的分类。通常总账科目(即一级科目)的设置由国家的会计法规规定,企业可以根据法规要求,结合本企业的具体实际,设置二级、三级明细科目。四、会计账户会计账户是用以记录经济业务,整理、汇集会计数据资料,提供会计核算具体信息的手段

8、。它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结构,在会计账簿中具有一定格式的记账实体。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二者的联系表现在:它们都是用来分门别类地反映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的,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依据,是会计账户的名称,会计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就是会计账户所要登记的内容。二者的区别在于:首先,二者的概念不同。会计科目只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分类的标志;而会计账户是记录由于发生经济业务而引起的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各项目增减变化的空间场所。其次,二者的表现形态不同,会计科目仅是一个分类的标志,本身没有结构,不能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而会计账户则有相应的

9、结构,能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化及结果。其三,一级会计科目由会计制度统一制定,而会计账户则除规定外,企业可以根据实际自行确定。因此,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必须依据会计科目开设账户。一方面,应当根据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分类开设账户。另一方面,应当根据会计科目所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分别开设总分类账户、二级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以全面地反映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在会计账户的基本格式中,一般应包括以下 5 个内容:1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2日期和凭证号数(用以说明账户记录的日期及来源);3摘要(概括说明经济业务的内容);4增加和减少的金额;5余额。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一般格式及各栏目的含义。 四、借贷记帐

10、法一、会计要素的定义、确认条件和报表列报要求会计要素,是指对会计核算对象中具有同一本质的交易和事项所进行的概括和分类,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因素,也是确定会计科目、设置账户的依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企业会计要素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6 项。1资产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的特征和分类。基本准则第 21 条规定了资产的确认条件,即:符合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

11、地计量。基本准则第 22 条规定了资产的报表列报要求,即: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2负债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的特征和分类。基本准则第 24 条规定了负债的确认条件,即:符合负债定义的义务,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负债:(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例如:(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例如:基本准则第 25 条规定了负债的报表列报要求,即:符合负债定义和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负债定义,但

12、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3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除包括投入资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外,基本准则第 27 条还增加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一项。基本准则第 28 条规定了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即:所有者权益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基本准则第 29 条规定了所有者权益的报表列报要求,即:所有者权益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4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的特征和分类。基本准则第 31 条规定了收入的确认条件,即:收入只有在

13、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基本准则第 32 条规定了收入的报表列报要求,即:符合收入定义和收入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5费用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费用的特征和分类。基本准则第 34 条规定了费用的确认条件,即: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基本准则第 36 条规定了费用的报表列报要求,即:符合费用定义和费用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6利润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除包括收入

14、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外,基本准则第 37 条还增加了“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一项。基本准则第 39 条规定了利润的确认条件,即: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基本准则第 40 条规定了利润的报表列报要求,即:利润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二、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指反映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数量关系的恒等式,又称为会计平衡公式。会计等式分为基本等式和扩展等式二类。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扩展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可概括为以下 4 大类 9 小类:1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增减金

15、额相等。2一项权益增加,另一项权益减少,增减金额相等。这一类又可细分为 4 小类:(1)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2)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3)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4)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一项负债减少;3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双方增加金额相等。这一类又可细分为 2 小类:(1)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2)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4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双方减少金额相等。这一类又可细分为 2 小类:(1)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减少;(2)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三、会计科目及其分类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名

16、称。会计科目可以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或其反映资料的详细程度进行分类。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按其反映资料的详细程度分类,可分为总账科目、明细科目,明细科目又可分为二级明细科目和三级明细科目。总账科目又称一级科目,它反映各种经济业务的概括情况。二级明细科目是对总账科目所作的进一步分类。三级明细科目是对二级明细科目的分类。通常总账科目(即一级科目)的设置由国家的会计法规规定,企业可以根据法规要求,结合本企业的具体实际,设置二级、三级明细科目。四、会计账户会计账户是用以记录经济业务,整理、汇集会计数据资料,提供会计核算具体信息的手段。它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结构,在会计账簿中具有一定格式的记账实体。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二者的联系表现在:它们都是用来分门别类地反映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的,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依据,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