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如何合理利用时间大全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8519840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如何合理利用时间大全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生如何合理利用时间大全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生如何合理利用时间大全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生如何合理利用时间大全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生如何合理利用时间大全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如何合理利用时间大全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如何合理利用时间大全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如何合理利用时间大全上对于面临升学考试的广大高中生来说,考前的复习何其紧张。为了能考上理想的学校,不少同学每天都埋头于书山题海之中,经常“开夜车”到深夜。这些同学的学习精神可嘉,但做法却未必可取。因为每天都全然不顾地埋头于书山题海之中,恰恰说明他们在学习上不善于利用时间,不会制定计划、统筹安排,学习没有质量、没有效率,只会用耗时间的方法求得心安。实际上,他们试图不浪费每一秒钟,结果反而是很多时间都没有用得其所。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时间管理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预祝大家在 2013 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善于抓住最高效的时间学习我们说利用时间,并非是学习的时间越长,学习到的东西越多,学

2、习的效果就越好。有人统计,连续工作 36 小时,只睡 3 小时,工作效率反而为原先的 55%;连续工作 44 小时,只睡 4 小时,工作效率更是下降为充足睡眠的 36%;古人苏秦悬梁刺骨,虽说可歌可泣,然而细细想来却是愚蠢的,因为这样做违背了人的生理节奏,长此下去是非常有害的。人脑活动的效率在一天内是有规律的,不同的时间具有不同的效能,要善于抓住高效时间。所谓高效时间,就是一天中思维能力,活动能力最旺盛的时间。前苏联格雷斌指出:人体的生理功能在一昼夜内有五个增长时间和五个下降时间。在生理功能增长时间内,工作效率最高,生病可能性减少。在生理功能下降时间内,人一般想休息,此时容易发生事故,心肌梗塞

3、和血压增高的发病机会增加。根据这个实验,人们应当在生理功能增长时间内从事最重要、最紧张的工作,这样工作的效率就会有所提高。英国伦敦大教授麦伯逊在怎样学习一文中,用曲线图表示一个人一天中学习效果与学习时间的关系。在前面 5 个小时里,随着时间的延长,学到的东西越多;第 5 小时是学习效果最佳时间;5 小时后,随着时间的延续,学习效率越来越差,最后几乎等于零。据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人在一天 24 小时工作,有高潮和低谷,发现大多数人在上午 810 点,下午 36 点是效率最高的时间,晚上读书的人在 810 时是高效时间,上午8 点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力,下午 2 点思考能力最敏捷,晚上 8

4、 点记忆力最强。而中午 1 点左右是脑力和体力最低的时间,也是学习效率最低的时间。一般来说,早晨是学习的最好时光,中国有句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例如有人就属于“百灵鸟型”的人,早晨头脑清醒,学习最好。当然个人因情况不同,具体的最佳学习效果时间会有所不同。确定自己的最佳学习时间有的人白天精神好,回到家马上变成泄气的皮球,不管三七二十一,马上上床睡一觉再说;有的人习惯三更半夜不睡觉,晚上躲在被窝里听音乐当夜猫子,越晚精神越亢奋。可见,每个人的生物钟都不一样。其实,大部分人的生活习惯是相似的,一般是晚上十一二点就寝,白天六七点起床。然而一天之中,一定会有精神特别好与精神特别差的时

5、段,同样用工一小时,如果精力充足,效果当然好;倘若精神萎靡,效果自然降低。经常保持充满干劲的情绪,读起书来当然得心应手,但一天当中最有精神的时间因人而异,必须依照自己的生物钟,安排精神最好的时段来进行学习。一般人的休息时间约从晚上六七点开始,如果长久以来都先吃饭、洗澡,然后再开始学习、记忆,结果却一直觉得这段时间的学习效果不好,建议不妨回家后先睡觉,待到半夜 12 点或 1 点时在开始阅读。此时夜深人静,沸沸扬扬的城市喧闹声及家中干扰读书的电视声都已陷入沉寂。至于会赖床、只睡四五个小时很难恢复清醒的人,或是半夜一个人读书会害怕的人,建议不妨再将时间往后延,试试凌晨 3 点起床读书,读到早上六七

6、点,这段时间也是阅读的好时段。总之,根据个人的生理特点找出可以让自己达到最高效率的读书时间,这样才能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可以尽量多方面的尝试,将不同的时段混合运用,如晚饭后把当天阅读过的内容趁印象还清楚时回忆一遍,然后在八九点左右上床睡觉,凌晨三四点再起床读一些辅助学习的书。如果发现自己半夜精神最好,可以选择晚上回家后马上睡觉,再趁半夜12 点到凌晨 3 点四周寂静的环境来学习,之后再小睡两个钟头后起床,把当天要上的课程内容预习一遍以加强印象。总之,就寝和起床时间可依个人需要适当调整,不必强迫自己;找出一个最自然、最能符合生物钟的时间为上策。另外,学习效率高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

7、懂得合理分配与利用时间,劳逸结合,不迷信长时间的学习能出效果的说法,也不把大量的学习时间浪费在娱乐上。对学习渐渐限度的利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一个人一天究竟学习多长时间效率最高,这就是人们需要掌握的学习时间的最佳点。这个最佳点,实质上就是时间、效果与疲劳之间的转折点。它是一个变量,因人而异,因学习内容、类型的不同而有别。在学习过程中,当感到疲劳的时候,就是从最佳点开始转折的时候,这种信号提示应当立即变换花样去做另一件事,使脑筋得到休息,使时间利用效率不至于低落。确定个人学习的最佳时间点,经过长期合理的使用,便可以形成习惯的节奏和规律。一日之中几点钟做什么,接下来做什么,有条不紊,时间长了便自成

8、一种用时规律。在这规律的时间中,头脑最清醒的时间无疑要用来背诵、记忆、创造;其他时间则用来阅读、浏览、整理资料、观察、实验。合理的安排时间,一定会大幅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高考冲刺期间作息时间表高考进入冲刺阶段,时间更加宝贵,那么在冲刺阶段如何安排作息时间呢?中国教育在线高中频道在这里为广大考生推荐一个高考作息时间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考冲刺期间作息时间表6:00 起床(适当运动)6:30 早餐7:15 学习10:00 点心小憩10:30 学习12:00 午餐12:30 午休(一定要平躺,不能坐着打盹;让大脑充分休息,午睡不超过 30 分钟)13:00 学习15:00 点心小憩18:00 晚

9、餐19:00 根据需要安排学习22:00 睡觉(睡前洗个热水澡,如果有条件,可以用热水泡脚 5 分钟,有助于睡眠)另附:合理作息时间的四个原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原则一:学习时间、饮食起居有规律,有利于身体健康;原则二:符合生物钟,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原则三:逐步调整到适应高考的要求,如高考上午九点开始,下午三点开始,要把身体、心理的最佳兴奋点调到与之相适应;原则四:适当从事一些户外体育活动或家务劳动,劳逸结合,张弛有致。如何高效地进行时间管理时间管理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对于在校的中小学生来说,时间管理就是高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实现学习目标。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自我约束力也比较差,他们对时间管理

10、没什么概念是可以理解的;十几岁的初中生也是比较贪玩,他们可以在老师和家长的敦促下萌发出一些时间管理的念头;对于将要接受成年礼仪式的高中生,如果再没有一点自主的时间管理意识,那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了。这绝不是什么危言耸听的话,因为时间管理将陪伴人的一生,如果在青年时期没有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对于今后的学习、工作是非常不利的。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有的同学通过高中三年的学习,最终可以步入理想的大学校园,而有的同学却只落得个名落孙山,多数人的智力相差无几,而时间管理的差距却可以造就完全不同的人生。对于一个高中生,在短期内提升智力基本是不太可能的了,但任何人都可以在短期内提升自己的时间管理意识

11、,从而实现学习上的跨越。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提升时间管理方面的经验。也许大家会觉得“时间管理”听起来比较抽象,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实实在在又非常典型的例子。六年前,我家亲戚的小孩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一所高中,第一次期中考试他是班里倒数第三名,正数第 65 名,他和家长都非常着急,亲戚带着孩子找到了我。通过和小孩的交谈,我了解到,这个孩子非常有上进心,学习也比较努力,只是他有个做事拖拉的毛病,并且有点过于“执着” ,比如晚自习(亲戚是河北的,孩子高中住校)有一道数学题没做出来,就坐在那苦思冥想,结果其他科目都没有时间去温习了。了解到这些后,我给亲戚的小孩提了个建议。 吃青蛙 法则帮助提高

12、效率小芸是我家的邻居,今年考进了北一女中(台湾最好的女子中学)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没想到她却烦恼得要命。“高中生活和我想象中不一样。 ”小芸说, “同学都是佼佼者,自己在课业方面当然不能落后,但没想到社团也要花很多时间。我还想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现在忙得连睡觉时间都不够了。 ”于是我向小芸谈起了时间管理这个话题,告诉她解决的方法叫做“吃青蛙” 。“吃青蛙”的概念是我从一本叫做吃了那只青蛙(“EatthatFrog”) 的书中得来的。什么是“青蛙”?在时间管理领域有个经典的比喻:“青蛙”代表我们面临的最大、最重要的那一项工作。这件事情会对我们的人生具有正面影响力,但这同时也是我们最容易拖延不

13、做的事情。让我们看一看小芸遇到的问题。小芸的所有时间,除了睡觉之外,基本上全都被活动、课业、社团这些事情占满了。平时还好说,一旦面临考试,需要投入在学习上的精力就会增多,但小芸又不想牺牲活动及社团的时间这就导致她不得不熬夜应付课业,反而效果不佳。套用时间管理模型,准备课业或考试这件事就是小芸的“青蛙” 。小芸既要功课好,又要不耽误参加社团及活动,就需要有效地“吃青蛙” 。我针对两个重点和小芸分享我的经验。第一,你要如何吃完一只“大青蛙”?答案是,一口一口吃。“吃青蛙”当然不是毫无方法。举例而言,小芸可以养成每天早起预习功课的习惯,因为早上其他同学都还在睡梦中,往往有一两个小时自己独处的时间,没

14、有人打电话,没有人会用 QQ 来骚扰。这样就有一个大块时间能够专注在预习当天的功课上。看看功课表,今天要上哪些课程,先浏览之前的进度,做个复习,再预览一下老师可能的进度,研读一下,并把想要提问的问题写在笔记本上。我相信这样的习惯一定可以帮助我们面对好一天的课业。台湾知名设计师姚仁禄老师曾经说过,生活就该像迈克尔乔丹打篮球一样,看起来是非常快速的切入上篮,但是他的“快”却是由无数个“慢”组合起来的。看似复杂的工作,事实上可以分解成许多小的行动,我们只要掌握重点,不断前进,留意时间的流逝,让自己保持专注状态,看起来很快的动作,做的时候心境上自然就会觉得很慢。妥善运用大块时间,把复杂的工作切割成小行

15、动,可以帮助我们吃下一大只“青蛙” 。养成自我鞭策的习惯,建立一个“把分内之事做得又快又好”的名声,是个很有价值的资产,值得我们努力。善于抓住最高效的时间学习我们说利用时间,并非是学习的时间越长,学习到的东西越多,学习的效果就越好。有人统计,连续工作 36 小时,只睡 3 小时,工作效率反而为原先的 55%;连续工作 44 小时,只睡 4 小时,工作效率更是下降为充足睡眠的 36%;古人苏秦悬梁刺骨,虽说可歌可泣,然而细细想来却是愚蠢的,因为这样做违背了人的生理节奏,长此下去是非常有害的。人脑活动的效率在一天内是有规律的,不同的时间具有不同的效能,要善于抓住高效时间。所谓高效时间,就是一天中思

16、维能力,活动能力最旺盛的时间。前苏联格雷斌指出:人体的生理功能在一昼夜内有五个增长时间和五个下降时间。在生理功能增长时间内,工作效率最高,生病可能性减少。在生理功能下降时间内,人一般想休息,此时容易发生事故,心肌梗塞和血压增高的发病机会增加。根据这个实验,人们应当在生理功能增长时间内从事最重要、最紧张的工作,这样工作的效率就会有所提高。英国伦敦大教授麦伯逊在怎样学习一文中,用曲线图表示一个人一天中学习效果与学习时间的关系。在前面 5 个小时里,随着时间的延长,学到的东西越多;第 5 小时是学习效果最佳时间;5 小时后,随着时间的延续,学习效率越来越差,最后几乎等于零。据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人在一天 24 小时工作,有高潮和低谷,发现大多数人在上午 810 点,下午 36 点是效率最高的时间,晚上读书的人在 810 时是高效时间,上午8 点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力,下午 2 点思考能力最敏捷,晚上 8 点记忆力最强。而中午 1 点左右是脑力和体力最低的时间,也是学习效率最低的时间。nt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