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安徽申论A类真题及参考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28518426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安徽申论A类真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年安徽申论A类真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年安徽申论A类真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年安徽申论A类真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年安徽申论A类真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安徽申论A类真题及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安徽申论A类真题及参考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年安徽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A 类)真题及参考答案满分 100 分 时限 150 分钟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的测试。2.应试参考时限:阅读资料 40 分钟,作答 110 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二、给定材料【给定资料一】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并坚持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这是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是

2、中国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千锤百炼更坚强的重要原因。 ” 党的作风方面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在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导干部中,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滋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严重,独断专行、软弱涣散问题突出,以权谋私、贪图享乐现象蔓延。这些问题,归根到底都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诉我们,执政党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会损害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甚至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给定资料二】1、中部某省规定,全省乡以上党政主要领导每人包一个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以下的村子,实地帮助指导农民开辟新的生产门路,实现“

3、十二五”收入翻番。当地农民告诉记者,他们以前对那些坐着小车转、隔着玻璃看的下乡干部非常反感,现在看到干部干着农活淌着汗,吃着土豆喝米汤,感到他们不再神秘,很亲切。该负责人明确要求,干部下乡住村要力戒形式主义,要立足于发展,结合实际,与农民一道确立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夯实发展基础。不能简单地给项目、给钱给物。2、南方某省组织 10 万多名干部进村入户,访民情、送政策、办实事、促发展,把脚印“印”在 1000 多万农户家里,也印在了农民心坎上。中部某省从 2011 年 9 月开始至2012 年 2 月底,开展“省、市、县、乡、村”五级党组织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进农村、

4、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 3、北方某市每年派 500 名市级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基层是社会变革体现最直接的地方,也是群众工作生活的地方,年轻干部只有到基层锻炼,才能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4、西南某市要求,市政机关干部每年至少用一周时间,县政机关干部每年至少用半个月时间,新提任科级以上干部、新招录公务员每年至少用 1 个月时间,下基层、到村庄、入农户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对党政领导干部公开接访作出具体安排。5、南方某市交管、交委、城管以及城建委等部门负责人通过电视、网络直播,就承诺的交通秩序、便民自行车等问题,公开接受群众评议。一个多小

5、时的“问政直播” ,让局长们“如火上烤” 。这档节目成了当地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也成了媒体关注的热点。6、东南某县组织开展“心连心、面对面”露天征求意见、城市建设咨询服务等活动,在桃江公众信息网上开通“党风廉政舆情在线” 、 “书记信箱”等栏目,拓宽了民意反映渠道,群众的需求得到及时回应。7、东南部某县农村党员本人对照党章要求,根据自身特长选择具体承诺事项。具体内容因人而异,量力而行,能做到什么就承诺什么,能做到几条就承诺几条。致富能力强的党员主要在传授技术、筹措资金、扶贫济困、联系项目等方面作出承诺;年老体弱但威信较高的党员主要在调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和村务监督等方面作出承诺;流动党员主要在提

6、供致富信息、输出剩余劳动力等方面作出承诺;女党员主要在孝敬老人、教育子女方面作出承诺;平时表现不太好的党员主要在自律方面作出承诺。8、西部某县以评选“最满意”和“不满意”公职人员和治理乡镇干部“走读” (即住在城市,工作在农村)为重点,把干部对群众的“知名度”和群众对干部的“知名度”作为干部提拔重用和奖惩的硬指标,促进干部作风的好转。9、在访工作中,东北某县结合实际,首创领导干部包案工作载体,畅通了信渠道,收到良好的效果。中央领导同志指出,这是联系农村群众的好办法,该县要求干部克服困难,晚上主动带案入农户,驻村进行夜访,与群众面对面,说理讲法,使群众的合理诉求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10、中南部某

7、省双龙乡干部纷纷到群众家中,倾心交谈,走访调研,体察民情,一是建立组织,分包到户。按照“带着问题去下访”的工作要求,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每名成员分包 10 户群众,确保活动不流于形式。二是设立问卷,征求意见。结合实际,开展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居住情况、生产情况、基本经济情况、家庭成员幸福指标、生态环境、群防群治、干部作风等。三是认真总结、建章立制。对走访活动所征求到的意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同时,完善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干部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化、经常化、普遍化。11、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级政府不断改进政府运行方式,通过建立政务微博,直接与群众互动,据最新

8、数据显示,经过新浪网认证的政府机构微博已有 2 万家,覆盖所有省级行政区,扩展到政府机构的各个领域。12、社科院专家表示, “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知民情、解民忧,暖人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样我们的工作就一定能够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给定资料三】1、总的来说,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好的,绝大多数党员和干部也是好的,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树立了新时期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辉形象。沈浩“以忠诚和大爱,以创新和奋斗,以青春和生命,抒写了当代中国农村优秀基层干部的崇高精神,诠释了优秀党人的政治品格,树立了新时期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 ”他的日

9、记部分摘录如下: 2004 年 2 月 17 日:小岗村与邻村比,基础条件还是好的,但是村容村貌太差,尤其是卫生状况,即便是学校环境也不是很好,我看工作就先从抓卫生开始。同村干部一起商量,订些制度,坚持下去,养成习惯会好起来的。2004 年 2 月 24 日:我认识到小岗人并不像外界所传的那样素质差。小岗人绝大多数是想发展、想富裕的。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要求村“两委”全体成员,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按干部的要求去做。 2004 年 8 月 17 日:今天小岗村东段 1200 米大道终于开工了!开工第一天,村干部带头上阵,大家都表现的很卖力。尤其是以为姓唐的四川籍妇女干得特别出色,实在令人感

10、动。谁说小岗人不能干,这位妇女的行为就是最有力的回答。“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二十多年绿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这首流传于滇西市施甸县的民谣,不仅唱出了当地群众对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的敬重,还生动地向世人诠释了一名党人的 60 年如一日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杨善洲一辈子爱和群众一起劳动,被群众称为“草帽书记” 。他担任领导干部 30 多年,工作思路,工作方法是典型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他很少呆在机关,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跑。定个草帽,穿双草鞋,随身带着锄头、镰刀、嫁接刀等各种农具,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收稻就收稻

11、,哪块地里的草长高了就锄两把,谁家需要嫁接苗木就帮着嫁接。地里看过了,群众访问过了,这才到乡上县上。群众觉得他没有“官架子” ,劳动中和他唠家常,诉委屈,就像邻居老农一样。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他发现问题,剖析矛盾,提出了许多切合实际并受到群众认可和欢迎的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有力措施。杨善洲说:“我与农民群众一起劳动是了解基层,了解农民疾苦很重要的方式,和农民在一起了解到的情况最真实。 ”2.随着新时期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化,社会矛盾的突显,少数党员干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根据有关报道,中原地区某镇原党委书记黄某在驻村走访过程中摆架子、走过场,事后却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吹嘘自己深入“问题

12、村” ,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帮助农民排忧解难。他在文中写自己为了帮助、感化全村出了名的“难缠户”四进其家,帮他栽菜苗、红薯苗,帮他挑水、抱柴、烧锅,为他处理宅基地纠纷,受感动的“难缠户”主动补交欠税。事实上,黄长林从未登过全家的门。3.近年来,个别官员“雷人”语录视频,引发社会关注。仅举几例:2011 年,某官员:“我怎么知道有没有,你也不能打我电话,一打都局长,局长很不值钱是不是。我也不知道啊。你随便的群众就打我的电话,我认为你是一般群众。 ”记者:“一般群众不能给您打电话是吗?”该官员回答:“当然不能打电话,我电话为什么要让你打” 。 中原某市一块经济适用房用地,被开发商建起连

13、体别墅和楼中楼。2009 年 6 月 17 日,面对记者采访,该市规划局副局长逯某发出质问:“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 ” 某市市民致信市长信箱,质疑该市创建办不实地考察,仅限于网上作答的创建方式,认为“创建办网上创建要不得。 ”就此信回复:“我办没时间跟你闲扯,你有意见到创建办面淡” (回复者打了错别字,应为“面谈” ) 。记者查询发现这封信件的处理部门显示是“创建办” ,处理情况为“办结” 。 据媒体报道,北方某县 103 名农民工到处奔波讨要被拖欠的近 13 万元工资,一直没有结果。他们向当地政府反映时,该县副县长曾写下书面保证:3 天之内解决,否则从县财政支出。然而,时隔一年有

14、余,农民工的工钱仍没影儿。对此,该副县长接受采访时说,他当时去做劝解工作,本来就是想让农民回去算了。【给定资料四】1、部分网民对少数干部脱离群众的现象的评论:网友 A:问题形式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素质问题,二是学习问题。这个素质主要指政治素质,就是某些官员骨子里还有那么一股官气、霸气、匪气和痞气,还有一种官本位,权本位的思想;某些官员自我感觉真是好极了,总以为他振臂一挥,应者云集,全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和魅力,而不是权力和职位的作用。网友 B:官员脱离群众背后是权力张狂,是对“衣食父母”缺乏敬畏之心。网友 C:这些官员,不是把自己当官就是太不把自己当官,根本不把人民放在心上。说到底,还是缺乏“

15、民本”意识。网友 D:某些官员不注重自身学习,不看书,不读报,甚至内行人说外行话。网友 E:在这个“人人都是传播者”的网络时代,政府公职人员随时有可能被置于聚光灯下,被送到麦克风前。但少数公职人员显然还没有做好思想上的准备,还很不适应面对媒体,不能与时俱进。网友 F:官场的熏染尤其是权力的侵染,已经使一些官员产生内在的俯视众生感,使他们不知道怎么跟民众交流,不知道怎么说群众喜闲乐见的话,出口就是训话、命令,甚至连媒体也当成下级,翘起二郎腿指手画脚起来。网友 G:当前一些地方和政府部门中官僚主义气浓厚是不争的事实,他们踢皮球的作风,以及拿“没时间” “没精力”等借口当挡箭牌的工作作风确是不同程度

16、存在的。网友 H:有些公仆文明素养低下,不会使用文明用语说话;有些公仆民生情怀缺失,群众本是衣食父母,却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有的公仆骄横跋扈,无法无天,唯我独尊,以为什么事都能自己说了算。他们的行为,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直接影响的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群干关系。2、一篇网文认为,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少数党员干部早已不信“为人民服务更多信奉的是“为人民币服务。这样的思想,似乎符合了市场经济的因果关系,却降低了党人的要求,忘记了党的宗旨。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党的立党之本,是党之所以能夺取政权和执掌执政的核心。丢掉了这一核心,还有党吗?在延安时,毛泽东就说:“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为人民服务,更主要的是国家干部、党员对人民的责任,是为官者牢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承担,这种承担就是“为人民服务。一个党的干部,没有“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整天想的是房子要大点,车子要好点,票子要多点,还能指望他“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