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讲义:7-19“生长靠我”的生长素(含答案)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85104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讲义:7-19“生长靠我”的生长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讲义:7-19“生长靠我”的生长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讲义:7-19“生长靠我”的生长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讲义:7-19“生长靠我”的生长素(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讲义:7-19“生长靠我”的生长素(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讲义:7-19“生长靠我”的生长素(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讲义:7-19“生长靠我”的生长素(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生长靠我”的生长素依纲排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1)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外因和内因分别是什么?(2)如何判断植物生长、弯曲的方向?(3)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和方式分别是怎样的?(4)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什么?其两重性的表现有哪些?1理清生长素的“5”个易错点(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在_,其合成不需要光。(2)感光部位在尖端,单侧光照射尖端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3)横向运输是在尖端完成的,但发生作用的部位在_ 。(4)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但能透过琼脂。(5)若无尖端,外源生长素不对称放置,也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2理解生长素的三类运输方式(1)极性运输2)非极性运输:在成

2、熟组织中,生长素通过韧皮部的_ 进行非极性运输。(3)横向运输:在某些刺激(如单侧光、地心引力等 )影响下,生长素在_的部位(如胚芽鞘的尖端)发生横向运输(不接受刺激的部位不能发生横向运输)。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明析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1)高浓度与低浓度:当生长素浓度小于 i 时均为“低浓度” ,高于 i 时才会_植物生长,称为“高浓度” 。(2)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_。(3)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_(但仍为促进生长)。(4)最适浓度:H 点表示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为 g。(5)“阈值”:C 点表示促进生长的“阈值” ,即大于 C 处生长素浓度将会使生长_。题组一生长

3、素的相关判断1判断下列叙述(1)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细胞分裂素(2015海南, 8C)()(2)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2014海南, 8C)()(3)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2008 江苏, 15D)()(4)顶端优势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其生长受到抑制(2010 海南, 5)(5)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与激素作用有关(2011山东, 1C)()(6)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2009 江苏,9)()(7)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2012四川

4、, 4D)()(8)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2012江苏, 7C)()题组二生长素的发现、运输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证明了()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3(2014大纲, 5)为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

5、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所示) 中,正确的是 ()4分析下列实验过程,能够得出的结论是()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B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下端向形态学上端运输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D生长素是由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2”个生长素运输的易错点(1)误认为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其实生长素的运输还存在其他方式,如单侧光使生长素从向光侧移向背光侧。(2)混淆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和运输方式。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有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等,而极性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题组三聚焦生长

6、素的“两重性”5如图 1 是以小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过程示意图。在图 2 曲线中能正确表示琼脂块上放置的尖端数量(N)与小麦胚芽鞘弯曲程度关系的是 ()A B C D6(2014浙江,2) 如图表示施用 哚乙酸) 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 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B施用 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C将未施用 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D与施用 104 1 的 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7玉米种子在黑暗中萌发,测定胚芽鞘与幼根中各部分生长素含量,结果如图 A 所示。切除长势相同的多个玉米胚芽鞘的尖端

7、,然后在其左侧分别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保持在黑暗中 12 h。胚芽鞘可能向右弯曲 (如图 B 所示),弯曲角度与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如图 C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 A 的结果说明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调节根尖伸长区细胞伸长生长的生长素来源于胚芽鞘尖端C图 B 所示的实验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是为了排除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上述实验说明了种子萌发受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共同作用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两看”法判断植物生长弯曲状况题组四实验分析与探究8(2015四川,10) 植物侧芽的生长受生长素(其他物质的共同影响。有人以豌豆完整植株为对照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一:分组进行去除顶芽、去

8、顶并在切口涂抹 理后,定时测定侧芽长度,如图所示;实验二:用 14喂叶片,测定去顶 8 h 时侧芽附近 14C 放射性强度和 量,如图所示。(1)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的分子,顶芽合成的 过_方式向下运输。(2)实验一中,去顶 32 h 时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组,其原因是 _。(3)实验二中, 14入叶绿体后,首先能检测到含 14C 的有机物是_,该物质被还原成糖类需要光反应提供_。a、b 两组侧芽附近 14C 信号强度差异明显,说明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_。(4)综合两个实验的数据推测,去顶 8 h 时组和组侧芽附近的 度关系为:组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大于/小于/等于)组;去顶 8 h 时组侧

9、芽长度明显大于组,请对此结果提出合理的假设: _。9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用生长素类似物 2,4D 进行了相关的一些实验研究,请分析作答:(1)甲组同学欲确定最适于柳树枝条生根的 2,4D 溶液浓度,他们用两种不同浓度的2,4D 溶液及蒸馏水分别处理生理状况相同的柳树枝条,结果发现三组柳树枝条生根状况差异不大,请你给他们提出建议,以使他们达到预期目的。_。(2)乙组同学为探究 2,4D 溶液浓度对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首先按照图一所示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 2,4D 溶液,然后选择插条,分组、编号,浸泡枝条,适宜条件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图二所示。由图分析可知,对 5 号烧杯中的 2,4D 溶液的

10、操作还应_,该操作体现了_原则。由图二可确定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 2,4D 溶液浓度的范围是_,实验结果_(能,不能)体现两重性。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1)在适宜的范围内取值:生物体或细胞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研究某因素对生物体或细胞的影响时,自变量应在它能发挥 作用的范围内取值。例如,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适宜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 应在 1012 10 2 范围内,变量梯度应相差一个数量级。(2)梯度大小设置要适宜:梯度过小,变化不明显, 实验组增多,增加了实验操作的难度;梯度过大,实验结果不准确。例如,研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 测其数值应在 右,度设为 做 5 组实验,其缓冲溶液的

11、别为 醒:完成作业考点过关练 19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生长靠我”的生长素1(2015全国, 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2将某植物的胚芽鞘放在单侧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如图为该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的横切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来促进植物的生长B单侧光来自 b 侧Ca 侧细胞的细胞周期短D其向光侧相当于将茎横放的远地侧3(2015皖南八校联考)生长素是人们发现和研究较早的植物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如图表示某植物地上部分,下列有关生长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植物体地上部分生长素不都是由 、所示结构合成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生长迅速而生长受抑制是由于 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C生长受抑制而生长较快,是由于 合成的生长素无法运输到部位D由于结构能够生长,因此该植物的生长没有体现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4(2015安徽,6)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度高于幼根B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C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 2,4D 可防止落花落果D用一定浓度的 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