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成语运用(教师案)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84226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习:成语运用(教师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复习:成语运用(教师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复习:成语运用(教师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复习:成语运用(教师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复习:成语运用(教师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成语运用(教师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成语运用(教师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语文公社】(教师案) 教学目标:型及辨析方法;学过程:一知识点介绍2014 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在第一题就安排了词语(包括成语)运用,就是要同学们根据语境辨析词语(包括成语),选择正确的选项。下面我们来看看这题型及专家解释(江苏卷)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_。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_: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_的点睛之笔。A用心 别树一帜 浑成 B匠心 别树一帜 饱满C匠心 别有洞天 浑成 D用心 别有洞

2、天 饱满【答案】C【解析】用心: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匠心:巧妙的心思。别树一帜:比喻另创一家或另创局面。别有洞天:洞中另有一个天地,形容风景奇特,引人入胜。浑成:天然形成。饱满:丰满、充足。依据语段中的“艺术家”“神奇”“煞费心血”“不露痕迹”“奇绝”等字眼,第一空应选填“匠心”一词,突出“巧”字;“园林”是风景胜地,所以排除“别树一帜”;“点睛之笔”不能用“饱满”一词来修饰,因为“点睛之笔”所用之笔墨少而恰到好处,不是描绘。【评点】单纯词语辨析选择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高考试卷中出现过的题型,单纯成语辨析选择是近两年来江苏高考出现的新题型,“传统”与“现代”混搭考查,是今年高考江苏省的首创。

3、从所给语段的语境角度而言,此道题的难度不大,应该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二具体讲习成语辨析的两种类型。(一)近义成语的辨析【真题回顾】(高考真题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方框里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这本侦破小说,构思新颖,值得一看。电影中有几处看来是闲笔,实际上却是之处。A、别具一格、不落窠臼、匠心独运、独树一帜B、独树一帜、别具一格、匠心独运、不落窠臼C、匠心独运、不落窠臼、独树一帜、别具一格D、别具一格、独树一帜、不落窠臼、匠心独运D。A 项中把颜真卿的书法称“窠臼”,不合适。

4、B 项和 C 项中,“独树一帜”、“匠心独运”用在句中都欠妥,这两个成语都含有施动者人为之意,而除了梅花可以人工栽种外,梅山、太湖皆天地造化之功,非人力可为。这样一来,该资料由【语文公社】。此题 4 个成语,区分之处甚微,用在句中,似乎均可,筛选答案主要靠句。【知识链接】现代汉语中成语的数量很多。在众多的成语中,意思相近的近义成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近义成语的使用主要分成两大类:1、形近义不同有的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例如: 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练使用了巴乔,他在世界杯果然不孚众望,多次挽救了意大利队。 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拥有它,

5、并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不孚众望”的意思是不能使众人信服,而句却把它与读音相近,只有一字之差的成语“不负众望”混淆了;“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而句却把它与其语素完全相同,而语素位置不同且语义完全相反的成语“事半功倍”混淆了。2、义近义相近而用法有别某些成语尽管意义相近,但由于语境不同,又造成了它们的用法有细微差别。例如,“目不暇接”和“应接不暇”。前者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后者指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意义相近,但细细推敲,会发现前者偏向主动,后者偏向被动,因此,“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一句只能选择“应接不暇”。类

6、似的还有“独树一帜”与“匠心独运”、“不落窠臼”与“别出心裁”等。类似的成语还有“一钱不值 ”与“一钱不名 ” 一钱不值:有轻视鄙弃的意思(贬义);一钱不名:形容贫困(中性)。“无所不能 ”与“无所不为 ” 无所不能:指什么事都能做(褒义);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义相近而适用范围有别例如:“狼狈为奸”和“朋比为奸”,二者都指坏人勾结起来干坏事,但前者适用范围一些,指几个人,而后者多指一大批人。因此“这一伙人狼狈为奸,干尽了坏事”一句中“狼狈为奸”换成“朋比为奸”更恰当。类似的成语还有“刮目相看”与“另眼相看” 前者是自己与自己的纵向比较,后者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横向

7、比较。“莫名其妙 ”与“莫明其妙 ” 莫名其妙:形容事物非常奥妙,说不出来;莫明其妙:不知究里,不明白其中的奥妙。【方法引领】如何辨析这些近义成语就成了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个知识点。其实,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具体地说,就是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语境角度:逻辑关系解题该资料由【语文公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注意_。目前要着重解决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加剧问题。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析】文段中提到“目前”,这是一个时间先后顺序的概念,还提到“ 着重”,这是一个重要性的概念,而选项中 A“可持续性”,文段中并未提及, C“孰轻

8、孰重”只涉及到重要性这个概念,D“先后次序”,只涉及时间概念,所以,根据语境中的“逻辑关系”,只有选项 B“轻重缓急”是最恰当的一项。2、语境角度:对应词解题对一篇规范的论文,因版面限制而去砍综述、删注释,实在是_的不智之举。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析】解答这道题,可以用到“找对应词”技法,文段中出现了“砍”“删”,四个选项中 A“削”,这有一种对应关系,填入文段中检查之后确实合适,由此得出答案。这是从语境角度来解答的两道题,那么从词义角度怎样运用技巧呢?3、词义角度:提取语素解题明代工艺品的名字大都先强调年号,然后再强调东西本身。但景泰蓝不是在景泰年间出现,而是在元代就出现了。到了

9、景泰年间,皇家的重视使它_,因此有了今天这样一个通俗易懂且带有文学色彩的名字景泰蓝。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声名鹊起 . 名声大噪【解析】这个文段中提到,景泰蓝在元代就出现了,但是直到景泰年间才被皇家重视。可以首先排除选项 A 和 C,景泰蓝尚未发展到“如日中天”,文段中也没有提到“外”。那么重点就要比较选项 C 和 D,都说的是名气,而“鹊起”体现出名声由无到有的过程,“大噪”更多指受到很多的关注。显然,C 填入文段更合适。4、词义角度:适用范围解题在我繁忙的工作之余,时常拿起相机,游走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去探寻城市中的那些_的古迹和古迹后面那些有韵味的老故事。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

10、当的一项是( )析】解答这道题,重点要比较 项的区别。都表示少,但三者的适用范围是不同的。“门庭冷落”多用于商铺、商店一些商业机构,说明生意做得不太好。“人迹罕至”一般用于较偏僻的野外或者郊外。根据“适用范围”这个技法,经比较得出,只有“ 鲜为人知”最为恰当。5、词义角度:词义轻重解题忠实与通顺,作为翻译的标准,应该是统一的整体,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与原意_的文字,不管多么通顺,都称不上是翻译;同样,译文词不达意也起不到翻译的作用。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析】首先明确,文段中需要填入的成语,构成的语义是“称不上是翻译”,既然不是翻译就不符合翻译的标准,而文段中又提到“不管多么通顺”,

11、这就该资料由【语文公社】,文段表达的是不忠实原意的文字,因而选项 A 和 B 可以排除。选项 B 和选项 D 相比,截然相反的语义过重,与愿意不符,并不一定就完全相反,因而答案是“大相径庭”表示有差距。6、词义角度:感情色彩解题“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古往今来,写明月和相思的诗文可谓_,我却独爱此两句。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析】四个选项都是形容多,对诗文而言,只有 C 的感情色彩最为合适。其它选项都带有贬义或者消极意义。(二)两用成语的辨析【例题回顾】:例 1.“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群众深受教育。“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可

12、指暴露得很彻底。本句中以此来形容伪科学的暴露情状,非常恰当。例 你们这样该来该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不三不四”一般是形容人不正派、不规矩。也用来说明事物不成样子了,与“不伦不类”相似,本句使用该词是恰当的。例 3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指手画脚”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含贬义(该义项使用较多)。也形容说话时作出各种动作示意,本句使用该词的这个义项非常正确。例 5 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短小精悍”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有力,原意形容人个子矮小,却精明强悍。该句使用其原意。【知识点补充】在成语的使用中,有这样一种现象:

13、有的成语不止一个义项或感情色彩,但在使用过程中,其中的一个义项或感情色彩使用较多,就容易将另一个意义或色彩忽略,一旦使用便误认为是错误的,这类两用词在历年的高考中时有出现,在复习的时候应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两用成语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褒贬两用成语登峰造极:峰,山顶;造,到达;极,最高点。攀登至山顶,到达最高点。比喻学问、技艺达到极高的水平。(褒义。例:梅兰芳的京剧艺术当时已经,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也比喻做坏事猖狂恶劣到极点。(贬义。例:这些人到处招摇撞骗,手段之卑劣已达的地步。)处之泰然。既可以形容对待困难或紧急情况毫不在意,沉着镇定,褒义词,如“邓世昌在甲午海战一开始,就清楚地意

14、识到战局的严峻,但他抱定以四报国的决心,所以直至决定与敌舰同归于尽的最后一刻,他仍是处之泰然”;也可以指对事情无动于衷,贬义词,如“对于这种严重污染水资源的情况,我们不能处之泰然,行若无事”。看风使舵。指看情势办事,一般作贬义词,如“他这个人很会看风使舵,你可得提防他”;但也可作褒义词,如“在儿子临行前,父亲一再关照儿子要看风使舵,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灵活应付”。难兄难弟彼此曾经共过患难的人或彼此处于同样困境的人。(难念 可指讥讽二人同样坏。(“难”念 一,共同经历过爬雪山、过草地,该资料由【语文公社】,四年内战的血与火的洗礼,这对难兄难弟终于迎来了今天的解放。例二,这对难兄难弟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2、中性与贬义共用的成语左右逢源:既可以指事情不管怎样进行都很顺利,是褒义词,如“如果生活丰富,知识广博,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懂一点,又有驾驭语言的能力,那么写起文章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也比喻为人处世圆滑。也可以比喻为人处世圆滑,是贬义词,如“小小公职人员,习惯了左右逢源”。堂而皇之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有时也用于形容体面或气派大。例一,他凭着一张伪造的出入证,堂而皇之的进来了。例二,这条船很大,前舱现在已拆通了,堂而皇之的一大间,五六十人开个会一点也不嫌挤。3、本义与引申义共存的两用成语指手画脚:可以形容轻率地指点,妄加评论指责、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